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时砂遗楼 > 第673章 实验初步成功后的庆祝与反思

当中央能量池的银白色光球与北斗星的光芒完全融合时,燕山山谷爆发出压抑已久的欢呼。小李的青铜哨吹出欢快的调子,与 1913 年镇砂爵的鸣响形成奇妙的和声;张念的朱砂笔被抛向空中,划出一道红色的弧线,落在陈默沾满尘土的手掌里;李教授的吟诵者们互相搀扶着站起,十七人的笑声在岩壁间回荡,惊起一群夜鸟。赵队长从军用背包里掏出三瓶珍藏的高粱酒,瓶身上还留着 1938 年的生产编号 —— 这是他从重庆带过来的,本想等抗战胜利时喝,此刻却毫不犹豫地拧开了瓶盖。

“敬我们自己!” 他将酒递给身边的士兵,酒液在月光下泛着琥珀色的光,与火怨器琉璃盏的光芒遥相呼应。陈默接过酒瓶时,手掌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但当酒液滑过喉咙,一股暖流瞬间涌遍全身,左臂的印记竟泛起淡淡的红光。“也敬那些没能站到最后的兄弟。” 他的声音低沉,目光扫过岩壁下昏睡的守护者,那里的草叶上还沾着暗红的血迹。张念突然从奶奶的教案本里撕下一页空白纸,用朱砂笔蘸着酒液写下 “平安” 二字,轻轻贴在受伤者的额头上,那些淡金色的痂片立刻变得更加明亮。

周平抱着修复好的镇砂爵,与 1913 年的学徒们围成圈。年轻的学徒们第一次见到如此璀璨的能量光球,眼里的兴奋像要溢出来,有人忍不住伸手去触碰那些流淌的能量丝,指尖立刻传来酥麻的暖意。“周先生要是能看到就好了。” 周平的声音带着哽咽,他从怀里掏出爷爷留下的青铜凿子,这把 1913 年的工具在能量流的映照下,刃部泛着青色的光,“他总说,古物的最终使命不是躺在博物馆里,是要在关键时刻发光发热。” 当他用凿子轻轻敲击爵身时,镇砂爵发出的鸣响竟与五怨器的能量频率完全同步,像在回应这个跨越百年的期盼。

指挥中心里,艾伦的团队正用仅剩的三块完好屏幕播放实验数据。时空能量纯度 94% 的数字在绿光中闪烁,十二组五怨器的能量曲线像被精心熨烫过的丝绸,再无一丝褶皱。技术员小王突然发现,那些被逆流冲击过的能量节点,此刻的稳定性反而比初始状态高出 11%,就像被淬炼过的钢,变得更加坚韧。“这是个奇迹!” 他的手指在控制台上飞舞,调出能量转化的动态模型,银白色的力量正顺着无形的脉络,向山谷外蔓延,所过之处,监测仪上的时空紊乱指数持续下跌,“我们真的做到了 —— 稳定时空,不再是理论!”

江浅站在控制台前,看着屏幕上不断刷新的成功数据,却没有加入欢呼的人群。她的指尖划过布满裂纹的屏幕,那里还残留着时空逆流冲击时的红色警报痕迹,像一道未愈合的伤疤。当赵队长端着酒走进来时,她正对着意外发生时的监控录像反复播放,画面里深灰色的逆流冲破防护网的瞬间,像根针狠狠扎在她心上。“喝点吧,江博士。” 赵队长将酒瓶递过去,“1938 年打完胜仗,再苦也要喝口酒庆祝。” 江浅却摇摇头,调出应急响应时间记录:“从逆流出现到第一道能量盾成型,用了 17 秒 —— 这 17 秒里,我们失去了三组防护网。”

她的声音不大,却让喧闹的指挥中心渐渐安静下来。陈默扶着受伤的守护者走进来时,恰好听到这句话,他立刻停下脚步:“是我的责任,能量感应贴的预警应该更灵敏。” 张念紧跟着进来,教案本上的 “平安” 二字还在发光:“雷纹的备用方案不够多,要是早准备‘锁龙纹’,损失能小一半。” 李教授的眼镜片上还沾着能量冲击的白霜,他慢慢坐下:“吟诵团队的应急训练不足,关键时刻掉了链子。” 艾伦突然抓起笔,在白板上写下 “17 秒” 三个大字:“不,是我们的预警系统有盲区,逆流接近时,量子光谱仪的响应延迟了 0.8 秒。”

江浅让所有人围着白板坐下,月光透过气窗照在他们疲惫却清醒的脸上。她在 “17 秒” 下方画了条横线,开始逐条梳理:“第一,守护者的生物预警与仪器监测存在时间差,需要建立实时同步系统;第二,五怨器的备用能量回路不足,逆流冲击时无法快速切换;第三,跨时空物资的防护等级不够,1913 年的镇砂爵差点被毁;第四……” 她的声音越来越清晰,那些被胜利喜悦掩盖的隐患,此刻像浮出水面的礁石,一个个显露出来。

陈默突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能量感应贴的故障记录:“逆流冲击时,第三组守护者的贴子集体失效,不是设备问题,是我们的能量输出方式不对。” 他画出当时的五芒星阵图,在几个关键节点打上红叉,“应该像 1938 年的地脉纹路那样,呈螺旋状分布,而不是直线连接,这样能分散冲击力。” 张念立刻翻开教案本,奶奶画的 “九宫阵图” 恰好与这个想法不谋而合,只是标注的术语不同 ——“人位” 对应守护者,“地脉” 对应能量流,“天枢” 对应阵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时砂遗楼请大家收藏:()时砂遗楼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李教授的声学笔记上,记着意外发生时的声纹变化。老人用红笔圈出泛音突然消失的频段,恰好与时空逆流的频率重叠:“这是个重要发现!” 他的手指在笔记本上快速计算,“如果我们能提前录入逆流的频率,让吟诵声形成反向声波,就能像抵消噪音一样,削弱它的冲击力。”1938 年的老兵突然插嘴:“就像防空洞里的消音墙?声音进去就没了。” 李教授的眼睛亮起来:“对!就是这个道理 —— 用能量对抗能量,用声音抵消声音!”

周平带来的 1913 在古籍里,记载着一种 “镇厄仪式”。当他念到 “以古物之灵,承天地之气,转逆为顺” 时,江浅突然站起来:“我知道了!” 她在白板上画出新的能量循环图,将镇砂爵等古物作为能量转换站,“时空逆流的本质是混乱的能量,我们不必硬抗,可以用 1913 年的仪式手法,将它转化为纯净的力量,就像这次意外中,那些深灰色的能量最后变成了金色粒子。” 艾伦立刻调出能量转化公式,证明这个想法在理论上完全可行,只是需要更精密的调控参数。

讨论持续到后半夜,白板上的反思笔记已写满三页。从守护者的训练方案到五怨器的维护细则,从跨时空物资的防护标准到应急响应的流程优化,每个环节都被掰开揉碎,重新审视。当第一缕晨光爬上岩壁时,江浅用红笔在所有建筑前画了个统一的符号 —— 三个交错的圆圈,分别代表 1913 年、1938 年和 1967 年,像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这不是某个人的责任,也不是某个时代的问题。” 她的声音带着彻夜未眠的沙哑,却异常坚定,“守护时空,需要我们把每个时代的智慧拧成一股绳。”

赵队长让士兵们把受伤的守护者抬到能量光球附近,那些淡金色的光芒像温柔的手,轻轻抚摸着伤口。当第一名受伤者睁开眼睛时,恰好看到江浅在指挥中心的黑板上写下最终结论:“意外是最好的老师 —— 它教会我们,真正的稳定不是一成不变,是能在变化中始终保持平衡。” 陈默扶着岩壁站起来,左臂的印记在晨光中泛着健康的红光,他走到五怨器旁,发现玉琮表面的地脉纹路更加清晰,像在默默记录这场深刻的反思。

张念将所有建议整理成新的实验手册,封面上用朱砂画着三个交错的圆圈。她在扉页写下:“1967 年 11 月 23 日,我们不仅稳定了时空,更学会了如何在不稳定中前行。” 当她把手册递给江浅时,突然发现奶奶教案本的最后一页,不知何时多了一行小字,笔迹与她昨晚写下的 “平安” 二字如出一辙:“守护的真谛,是永远比危机多想一步。”

周平带着镇砂爵和新的反思笔记,准备通过跨时空传送装置返回 1913 年。临行前,他将爷爷的青铜凿子留给江浅:“周先生说,工具要传给能让它发光的人。” 这把 1913 年的工具在能量流的映照下,刃部的寒光里仿佛藏着无数守护者的眼睛,正注视着未来的路。江浅接过凿子,突然明白这场实验的成功,不只是数据上的突破,更是三个时代的智慧在碰撞中,找到了属于守护的永恒真理。

山谷的能量光球渐渐融入晨光,五怨器的光芒变得柔和却坚定。江浅站在仪式场地中央,看着团队成员们收拾设备的身影,远处的监测仪显示,时空稳定性指数已稳定在 96%,且仍在缓慢上升。她知道,这只是初步的成功,更艰巨的挑战还在前方,但此刻看着白板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反思笔记,看着三个时代的符号在晨光中闪烁,突然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 —— 因为他们不仅拥有先进的技术、古老的智慧,更拥有在胜利时保持清醒,在挫折中汲取力量的勇气。

当最后一台设备被运出山谷时,江浅回头望了一眼。五怨器的能量流在地面织成巨大的五芒星,与 1913 年的星图、1938 年的地脉纹路完美重叠,像一张跨越时空的守护网,将这片山谷牢牢护住。她握紧手中的青铜凿子,转身走向远方 —— 那里,新的实验等待着他们,新的守护需要他们,而那些写在晨光里的反思与智慧,将永远照亮前行的路。

喜欢时砂遗楼请大家收藏:()时砂遗楼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