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史前部落生存记 > 第451章 私有化的考虑

史前部落生存记 第451章 私有化的考虑

作者:我只想铲屎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8 10:33:34 来源:全本小说网

将这句话稍作改动,便能精准描述熊部落当下所面临的问题:当熊部落的族人们还在为基本生存苦苦挣扎时,他们能够团结一致、奋力拼搏;然而,当部落的条件好转后,族人们便开始出现各种偷懒、消极的现象。

这并非仅依靠刑罚和鼓励就能解决的问题。从本质上来说,这源于人类自身的“劣根性”,根本无解。

只能依靠各种制度进行约束。

尽管熊洪十分怀念往昔原始的集体生活,也对族人们淳朴憨厚的行事作风念念不忘,但他心里明白,随着部落各类物资日益丰富,这样的情况无可避免地会出现。

部落中会产生不同的分工,成员的身份地位会发生变化,阶级也会随之诞生。

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任何人都无法改变这一进程。

就算熊部落还是严格遵守着现在的生产关系,但其他部落会发展,总有一天会超过停滞不前的熊部落,那到时候被当做奴隶的,就是熊部落的族人了。

即便放开私有化是一种冒险且没有退路的选择,那熊洪也要去做。战天斗地,也要遵循基本的历史规律。

当然,放开私有化,可不是一下子完全放开,总要有个过程,熊洪要做的,就是掌握这个过程,不至于失去管控,而将部落好不容易发展、建立起来的秩序给冲击垮掉。

反正是醒了,一时之间也睡不着,让白茅再拿一些纸张过来后,熊洪让白茅去睡觉,自己便点起多盏油灯,将想到的地方都写在纸上。

熊洪下定了决心,的确需要逐步地在部落推行私有化,这个速度可以缓慢一些,力求稳妥。

首先就是,在保证部落集体掌握大部分生产资料和物资之余,一步步地放开族人能拥有的“私人物品”。

私有化不是一下子就能放开的,必须要有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视生产力发展的速度而论,可能五到十年,也有可能五十到一百年,这谁都说不准。

但唯一可以肯定的,私有制必然会逐步代替现在的部落集体公有制,促使生产力进一步提升。

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得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得以匹配。生产力水平高了,但生产关系跟不上,很容易就会阻碍部落的发展;而生产关系太过超前,生产力跟不上,族人得到的物资就会不足。

具体的施行方案,当然要等到各个队长都忙完,好好地集思广益,来商量如何施行,毕竟兹事体大,光靠熊洪一个人,所料想到的地方肯定也有不足之处;

另外,熊洪也要做好部落遭受“私有化”冲击的准备,提前想好应对的策略,不然一个不慎,部落现在的大好局面,很有可能就会出现重大问题。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部落现在已经有了部分生产成果私有化的苗头了。

自从熊部落推广农耕开始,食物获取的方式就开始逐渐从狩猎、采集变成依靠土地耕种和牲口饲养,对周围山林里的野果就没有那么上心了,也不怎么组织集体去进行采集。

狩猎稍微好一点,毕竟是带着族人参与实战的机会,而且部落的“成人礼”,需要所有男性包括部分女性去参与狩猎并成功猎杀猎物,而且为了保证生活区域内没有猛兽的威胁,就需要定期组织狩猎队去周围驱赶野兽。

但总体而言,狩猎和采集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

这就导致很多族人在休息的时候,会呼朋唤友,自发地组成小队,去采摘果实。这些族人会将收获的一部分交给部落,剩下的就归自己所有,部落本身不会去强制要求族人上交。

当然有了大量食物来源的部落,自然也看不上这点东西了。

这些东西族人们也不都是自己吃,而是可以用它来跟其他族人交换。比如交换一串好看的手链,几颗兽牙,甚至是一些贝壳。

部分族人还掌握了一些“手艺”,比如在休息之余用柳枝编织的“衣柜”、打磨的石块装饰品……

而熊洪就准备从族人的私人物品入手,给熊部落推动私有化的行动,打开一个口子。

一些小型的生活用品,比如利用休息时间,族人自己制作的藤蔓帽子、草鞋等,这些东西无论是原材料来源还是制作的时间,都是族人自己的,所生产出来的物品,就可以由族人个人拥有。

甚至自己制作的一些武器,如石斧、石矛,也都可以由自己支配——这些东西虽然熊部落的战士们看不上,但对于没有金属冶炼技术的其他部落来说,拥有成熟打磨技术和工具的熊部落,生产出来的石器质量更好,价格也更“低廉”。

熊洪打算等熊巫回来后,找个合适的机会向族人们正式宣布,某些物品归制造者或拥有者完全私有,他们可自由使用、交换、赠予这些物品,甚至将其作为陪葬品,部落不再征收这些物品。

这些事情需以部落“法条”的形式形成规定,这样既能避免后续产生纠纷,又能激励族人们积极创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史前部落生存记请大家收藏:()史前部落生存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对于部落所需,但难以大量获取,或者部落投入力量后无法从收获中收回成本的物品,部落会以“订单”的形式委托族人个体或小队进行收集。

例如,部落周围生长的野菜、野果、药材、藤蔓等,采集者或狩猎者可拥有一部分。在满足部落需求,即向部落上交一定比例后,剩余部分完全归采集者个人所有。

采集者既可以将其留存自用,也可以与部落交换其他允许私人持有的物品,如好看的装饰品等。

而像工具农具、制式武器、种子、车辆、牲口以及土地这些重要的生产资料,现阶段则完全不允许部落族人私人拥有,甚至是粮食、陶器、食盐、衣物和各种工坊产品,这些部落统一发放的物资,目前也不允许交易,以及防止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部落秩序瞬间崩塌。

虽然某种程度上来说,族人们私人拥有的东西并不多,也没有生产工具可以用,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比如给一个族人土地和种子工具,就将他赶出去让他自己去种地养活自己,虽然土地的收成足够养活他,但生长需要时间,而且在种植的过程中,还有可能出现水灾、旱灾或者虫灾,让他颗粒无收。

这个时候将他赶出去,就是部落极不负责的表现。

部落需要为他们进行兜底。

以现在的生产力水平,在某些方面还是只能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保证农业文明的火种不被熄灭,一旦太过激进,将生产资料全部私有化,生产力能不能有很大的提升还不一定,但可以预见的是,部落应对风险的能力会急速下降。

所以就算是逐步推进私有化,但重要的生产资料,却需要牢牢地掌握在部落也就是集体手里。

除非有一天,部落开垦的土地足够多,牲口也足够多,物资极为丰富了,熊洪才考虑给族人分地。

当然,生产资料公有制,不代表不能给族人一些“补偿”,不然私有化也就只是一个名头,对族人来说并无实际意义。

而这些补偿,也可以看做是私有化的一种形式,因为熊洪所制定的“补偿”方案里,这些东西是可以互相交换的。

比如现在只要是参加秋收的,都能按照小队所做的贡献,获得一些粟籽的奖励——因为粟籽在本部或者其他部落,都可以用来换各种物资——这些奖励,就归族人私人所有。

而拥有这些粟籽的族人,完全可以拿着手中的粟籽,去换取其他可以交换的物品,例如逐步放开的衣物、食物或者装饰物等。

就像熊霸他们心心念念的马匹,虽然所有权还是归部落,但以后的使用权却是归他们,只要按照部落的规定来使用即可。

不过这些贡献如何衡量,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熊洪的想法是,参考对一些发明人员或者特殊贡献的人员奖励,按照去年“熊部落教授”的方式,给他们发放的“贡献值”,可以用贝壳、铜牌等代替,也就是“货币”最原始形态。

这就涉及到“货币”的概念了。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随着部落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迟早有一天,需要产生货币来促进物资交换效率、提升劳动积极性的。这也是让熊洪觉得,推行私有化需要解决的诸多难题之一。

推行私有化,可不是熊洪一句话或者部落集议会开个会大家同意一下就能行的,它需要很多随之配套的东西。

而这些天,熊洪不仅在考虑推行私有化的优缺点和方式,极力避免弯路和坑,也要考虑推行私有化之后,应对随之而来的巨大变化。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货币。

事实上,即便是原始人,也知道“物资流通”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也明白遇到“我之不足,彼之富庶”时,交换必需的物资。

如更早之前,熊部落还是个“小微企业”的时候,在族长和巫的带领下,便用食盐、陶器跟别的部落换人口换劳动力换各种东西,算是通过这种方式,让部落有了最早的“原始积累”。

而在周边的部落中,以物易物是最常见的交换方式,如果不是熊部落介入进来,他们这种交换方式,还得持续很长的时间。

“以物易物”听起来简单,但实际上问题很多。

别的就不说了,光是如何衡量两件物品间的“价值”,就得互相“讨论”半天。比如熊洪在后世课本上学到的“经典案例”:一头羊能换五把石斧,一把石斧又能换十份盐,那用羊能换多少盐?如果有盐的不愿意用羊和石斧来换怎么办?

亦或者,我只有三把石斧,现在想换羊,但总不能把羊劈开,不然剩下的五分之二的羊怎么办?

喜欢史前部落生存记请大家收藏:()史前部落生存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