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史前部落生存记 > 第423章 部落的产能

史前部落生存记 第423章 部落的产能

作者:我只想铲屎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8 10:33:34 来源:全本小说网

确定好水草来负责这一个多月的部落管理后,各个队长便开始分别汇报了半年来的进展情况。其实以前熊洪是非常讨厌开会的,总以为是没有事情找事情。但在部落当上了族长之后,才发现有目的有计划的集议,对部落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

从各个队长报上来的数据来看,部落的发展要比去年好上很多,尤其是在冶炼、养殖、纺织和制盐这几个产业上,取得的成绩可以称得上是突飞猛进。

首先是冶炼,因为熊木熊山设计的木质轨道投入使用,从矿山通往冶炼坊的运输量大大增加,每个月至少能运送两百辆矿石和煤炭,熔炼出来的铁锭、铜锭、青铜锭等金属储备,要比去年多一倍,每个月能达到五千多斤。

正是有了这些材料,部落急需的工具,诸如斧头、锯子、耕犁以及生活用品,才不像以前那样稀缺,工具的进步又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快速发展。

其次是养殖业,分为畜力养殖和肉类繁殖,尤其是在畜力养殖上,部落的发展更快,这是因为熊部落现在有三个地方可以稳定地提供畜力:芦苇原、牛马谷以及白骨洞营地的牧场,芦苇原主要是进行耕牛、驴子、马匹的繁育;牛马谷则是捕捉野马野牛提供给部落;而白骨洞牧场,则更重视野牛的驯化。

在熊材、熊壮和羽落的带领下,三处牧场取得的成效也非常显着。

“芦苇原现有马匹六百余匹、牛近八百头、驴子超过一千,另外还有大量的岩羊、山羊,以及小部分的獐子和鹿。”

芦苇原面积广阔,并且经过这两年的改造,里面几乎都被种上了苜蓿草,再加上部落可以稳定地提供冬季过冬的厩棚和食物,这些牲口的死亡率降低不少,这两年积攒的畜力很是充足。

熊壮和羽落自然没办法到部落来汇报他们的情况,不过每个月,他们也会想办法从那边传递相应的情况回来。

开春以来,在黑齿村的协助下,牛马谷向西北、正西方向扩大了捕猎范围,同时也发现了几处可以放牧的巨大牧场,原本的牛马谷,现在已经成为一处畜力“中转站”,熊壮几乎每个月都会带人,从周围捕捉一些野马野牛,补充到牛马谷里面。

而白骨洞营地的情况就有些不同了,四个牧场的牲口,实际上有两个是属于白河诸部的,在牧场的西北方向,曾经围猎牲口的地方,也开始建设起来,成为临时的一处养殖地点。

另外多说一句,羽落依靠着白骨洞营地,正在往南边探索,因为每年这么多牲口迁徙,它们最终到哪里,现在依旧不清楚,但羽落在熊洪的指示下,逐渐加大对营地周围的探索,总会找到它们的迁徙路线的,只要能有线索,那对部落来说,就是一笔庞大的财富。

“牛马谷那边差不多有牛两百多头,马三百多匹,而白骨洞牧场那边,耕牛有三百多头,驴子五百多只。”

这个数据熊材自然也掌握到了,大型牲口尤其是提供畜力的牛马们,对熊部落而言,可是宝贵的财产,在某些方面比族人还要精贵。

“还有就是饲养的家禽家畜了,部落日常的肉食,几乎都是这些牲口提供的,”熊材将手中的竹简又往外展开了一些,继续说道:“村长们对这些禽畜很是欢迎,每个月我们都会往各个村子或者居住点送上一批,年初的时候,还准备了很多送到了白骨洞营地。”

对周围环境的开发利用,让各个村子对这些家禽家畜的需求非常大,比如草部落,在修建了桥梁之后,凌河南岸的大片土地被开发出来,几处土地间留下来的小树林以及山坡,这些不适合种植的地方,都被改造成了养殖的地点。

跟其他部落一样,水草每个月都能收获到为数不少的鸡蛋、鸭蛋,这些家禽生产的蛋类,并不需要交给本部,而是由村长支配,定期分给每个族人。

至于养猪,那就更不用说了,现在哪个村子没有十几头二十几头猪,这些养肥的猪,不仅每天可以稳定地提供粪肥,每个月,各个村子都会根据实际情况,宰杀一两头,给族人们改善伙食。尤其是农忙时节,晚上吃上一碗红烧猪肉,会非常开心。

故而,族人们养殖的意愿非常强烈,围墙这边几乎每个月都有两三百只家禽和五六十头小猪运送到各个村子里去。顺带着,熊部落本部的几处养殖场,也加大了养殖的规模。

听熊材讲完之后,就轮到熊角对部落的纺织工作汇报了。

“族长,围墙这里参与纺织的人员共有132人,脚踏式五锭纺线机40架,改良版的斜织机20架,每个月能消耗掉麻皮一万多斤,差不多可以产出一千匹麻布。”

其实要是全力生产的话,熊角随时可以拉出来两三百人进行纺织,只不过现在部落对布匹的需求并不算大,因为每个族人——哪怕是新加入的,都会有几套麻布、兽皮的衣物。

况且麻皮的供应还比较紧张,毕竟去年库存的几乎都用光了,而新的还没有收获上来,故而当初熊巫在的时候,便减少了纺织坊的生产,而是让他们去协助其他工坊的工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史前部落生存记请大家收藏:()史前部落生存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今年草村种植了不少麻,另外围墙这里也种下了五百多亩的麻田,差不多快到收割的时候了,不过收割完还要晒还要沤,等新的麻皮出来,估计要到十一月份了。”

石雪对这些情况还是很了解的,麻皮供应的问题,其实一直存在,尤其是熊木熊杰他们改良了纺机和织机之后,这种问题就更加突出了。高效的纺织技术和原材料供应不足的矛盾居然会出现在熊部落,这让熊洪都有一种荒诞的感觉。

“此事着急也没用,草村那边的麻皮是不是都运过来了?还有给白河诸部那边提供的麻皮,是不是都处理好运回来了?”

熊洪摇了摇头,将奇怪的想法抛之脑后,转身向熊雨问道。

“族长,这些部落对处理麻线的工作很是欢迎,上个月从白河诸部那边,运回了五千多斤的线锭,接下来的几个月,差不多也会在这个数量。”

去年白河诸部的五个族长在围墙这里待了一段时间,虽然部落这种纺机和织机是高度保密的,但平时的绩线、以及熊部落有意透露给他们老式的手摇纺线器械,都让他们感觉到神奇。

在熊巫的引导下,这几个族长不出意外地,都对熊部落提出的“代加工”非常感兴趣。

顾名思义,熊部落一些简单、“低端”的原材料处理工作,会非常耗费时间和人力,而产量也不算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熊洪去年在白骨洞营地的时候,就给熊巫回过一封书信,上面提出了他的构想:将这些事情,交给其他的部落来做。

而熊部落只需要按照要求,结算给他们一些粟米或者布匹即可。

比如在白河诸部,几乎每个部落,每个月都会从白石、骨木那边领取四五捆的麻皮,运回之后,先是绩线,将麻纤维分成细细的一股,并给连接到一起。接着用熊部落提供的手摇纺线机,将这些细线缠绕到小木棍上面,缠满之后,取下来放到专门的竹筐里放好,等待白河运输队来取货。

熊部落提供的条件可谓丰厚,每斤线锭会补偿给这些部落两斤到三斤的粟籽,而且这些手摇纺线机,只要能稳定提供给熊部落线锭三个月,就全部归自己部落所有。

去年来参观交流的五个部落,学到了很多东西,自然看问题就更长远一些。今年开春,在种完粟田之后,还想着办法播种下去了不少的麻,他们的想法很简单,熊部落不是需要麻线吗,那自己可以种,种出来之后,自己再将它纺织成线锭,交换给熊部落。

这样一来,就不用等着熊部落运送麻皮过来了,自己部落有这些麻皮,就可以不停歇地进行纺线,从原本的代加工变成生产,那能够换取到的粟籽就会更多。

“嗯,纺织坊的工作一向做的很不错,部落里每个人能够有衣服穿,都要感谢你们。”熊洪轻飘飘地一个赞美过去,让熊角顿时心花怒放,“我看把这些种麻、绩线、纺线的事情交给这些部落去干就非常好,不仅能帮我们省时省力,还能给其他部落一个获取粟籽的途径。”

“没错,这些部落都想问族长,还有没有其他的事情可以让他们去做,尤其是那个鹿尾,在貊部落待了这么久,一直想从部落这里带一些工坊过去。”

“嗯……精细一点的工坊,他们那边没这个条件,而麻皮的处理,白河诸部就已经足够,鹿山、貊林还有临海营地那边,你们都可以想一想,这些部落附近有什么产业,是可以让他们帮我们做的。”

处理麻皮再好,熊部落能够提供的也有限,远不足以满足这些部落的要求,所以需要在其他地方使力,而这也是熊洪最近在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利用好熊部落的产业优势,整合这些部落的人力和自然资源,这也是为了更好地融合这些部落。

制陶坊是部落最早的工坊之一,同时也是各个队长“发迹”的起点,熊木、熊山、熊角、熊杰这些队长,都是从制陶坊出来的。不过现在的制陶坊,规模依旧不算太大,而且白骨洞营地那边也有一处制陶坊,分担了围墙这边的压力。

所以在部落的各个工坊中,存在感并不算太强,但如同部落里默默无闻的族人们一般,各种陶罐、陶碗以及水缸等用品,都是这些“默默无闻”的制陶坊烧制出来的。

喜欢史前部落生存记请大家收藏:()史前部落生存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