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是你要分手,我平步青云你舔什么 > 第206章 多挣一点

然后是消费。

杨梅不要钱,食宿都统一,也不算贵,比平时当然贵一点,但相比在城市里下馆子,绝对要便宜得多。

农民的农产品,相当畅销,其中最畅销的,是腊味,尤其是有年头的火腿什么的,特别畅销。

几个镇的头头脑脑们都盯着呢,当夜就开会,杨梅上挣不到钱,其它方面要尽量多挣一点。

即然城里人喜欢腊味,那就多弄一点,本镇本县没有了,就去外县收,陈货没有了,就上新鲜的,现杀,现熏。

利动人心,这一夜,荒僻千年的虎山,有着前所未有的燥动——因为他们真看到了游客,真见到了钱。

舒欣他们八点多才回东城,不过现在是信息时代,他们拍摄的内容,提前就传回去了,无论是给朱志远做的专访,还是拍摄的游客摘杨梅的视频,全都做成节目,在新闻联播后播出。

无论东城台,还是东州卫视,这都是最好的时间段,用钱,是不可能拿到这个时间段的,这是省委宣传部的要求。

这就是政治待遇,在这个讲政治的国家,有些东西,是优先于一切的。

资本主义,钱是一切,在这里,并不是,至少不完全是。

对于虎山杨梅节,所谓的杨梅免费,很多人其实是心有疑虑的——有这好事?

所以哪怕省委宣传部开动机器,报纸电视甚至是给各地市发文,要求配合,第一天来的人,也并不多。

八千人,实话说,太少了点儿。

搞这么大一个节目,才八千人,简直就是个笑话,随便一个二线的明星来东城开演唱会,也远不止这个人数啊。

说白了,就是信任缺失。

但第一天游客采摘杨梅的新闻播出,信的人就多了。

当然,还是有人不信,但问题是,采摘杨梅的人真的带着杨梅回去了,亲眼看到,甚至是亲口尝到,这个就假不了了。

一时间,你传我,我传你,邻里互传,单位里也互相奔走相告,信的人就成倍甚至成十倍的增加。

后果就是,第二天一早,虎山就有大批的游客涌进来,很多人甚至是天堪堪亮就到了。

这有个心理,怕自己去晚了,好杨梅给别人摘走了,所以邻近一点的县市,天不亮就动身了。

到十点多钟的时候,人流更是蜂涌而来。

朱志远接到报告,立刻知道不对:“口碑发酵了。”

还好,他两世人生,知道中国人多,也知道中国人的一个僻好——凑热闹。

他预有准备,让万千山把另外几百辆电动也全部调过来,红阳厂以前不是生产了一千辆电动车嘛,还剩几百辆,紧急加个车架子车棚子,焊一下的事,熟手,不难。

周云也动员虎山上上下下所有的人,但凡有车的,不管你们什么车,全都征用,去接人。

不白接,司机发牌子,跟前面的司机一样,接回来登记,一个人头,五块。

这谁不愿意啊。

即有钱拿,说起来还讨个口彩——为虎山杨梅节做贡献。

人人争先。

几乎是全城动员之下,才勉强做到人来即走,不让游客久等。

接到镇里,还要导游,这个也好说,杨同发动镇里村里所有腿脚好的,分村分片,发牌子,把人接了去,带游客上山。

要求就一个,带着游客畅快的玩,带他们摘杨梅,帮他们提回来,那就算完全任务。

同样不白导,一个人头,五块。

这五块,比司机那五块难挣点儿,要两条腿爬山呢。

但有一点好,一次可以多带几个人啊,甚至十来个人都可以,带去指定的一片山林子就行嘛,不必一人跟一个,这也划得来了,跑一趟,好几十块呢。

村里人因此也都愿意干,反正天天往山上跑,这会儿跑一趟,几十块入手,不是钱啊?

甚至很多老头老太都争当导游,比年轻人还要勤快一些。

可怜,五六十岁的老头老太了,也不能到外面去打工,到哪里挣个钱啊,这会儿有钱送上门来,他们远比年轻人热心。

游客虽多,但动员有力,司机多,导游多,竟然还真就接下来了。

随后的吃喝拉撒,那也得加码,游客摘了杨梅下山,肯定饿了,饭是要吃的。

光吃个饭不行啊,这有几个钱,得想办法让他们买一点东西回去。

不要周云招呼,另外五个镇的镇领导,全体坐镇,棚子不够,现搭,厨师不够,现抓,菜蔬不够,土里现摘。

腊味不够,你特马是猪啊,机会难得,游客上门送钱给你,你居然没货,那就滚一边去,哪凉快哪呆着,看别人挣钱吧。

只要有钱赚的事,就不怕缺人,也不怕缺货,五个镇加上杨梅镇虎跳峡镇,把家底都掏出来,搞成了数里长的集市。

游客也喜欢,都是城里人,山里人不可能来你这摘杨梅啊,哪个山上还没棵杨梅树,花着车费来摘自家有的杨梅,毛病哦。

来的,都是城里人,城里没有杨梅树,城里也没有腊味,城里不可能允许你熏啊。

对于腊味,城里人是非常喜欢的,自然非常畅销,陈年的老火腿没有了,现熏的也行,那也有个腊味不是。

虎山这种山区,一般人家,都有一个习惯,过年杀猪,挂起来腊着,能吃一年。

风俗久远,这边的腊味做得就很有水平,昨天回去的人,有不少就尝了鲜,同样有口碑,因此更加畅销。

意外的是,销得最好的,并不是腊肉腊鸡腊兔子什么的,而是猪血丸子。

猪血丸子是这边的特产,杀了猪,放出的血,加上豆腐,一部份肉,一起打碎搅均,压干水,再放到火上熏。

熏出来一个个男人拳头大小,看上去黑红黑红,一片片切开来,和香肠差不多。

放点辣椒芹菜什么的一起炒出来,豆腐,猪肉,猪血,加上腊味,口感非常独特。

而且也不贵,一斤也就十来块,差不多也就是一斤肉价钱的样子,完全可以接受,所以但凡看到的,基本上都会买几个去尝尝,而有些知道虎山猪血丸子名声的,甚至一买几斤十几斤。

而农民也乐意啊,猪血加豆腐,稍稍放了点肉,一斤猪血丸子,成本不会超过两块钱,因为主料是豆腐,也就是豆子,不贵的。

哪怕是干货,也有几倍的利润,这样的生意,而且是送上门的,开心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