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使命的代价 > 第136章 暂时回避

使命的代价 第136章 暂时回避

作者:爱吃酱烧牛蹄筋的伊贺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15 01:23:35 来源:全本小说网

第一百三十六章 暂时回避

独立阅览室那扇厚重的木门在我身后合拢,将“周先生”那令人窒息的压迫感短暂隔绝。门轴转动发出的轻微“吱呀”声,在此刻听来,竟如同地狱之门关闭的余响。走廊里空无一人,惨白的灯光从头顶倾泻而下,将我的影子拉得细长扭曲,投射在冰冷的水磨石地面上。空气中弥漫着资料库特有的、陈旧纸张与灰尘混合的气味,但现在,这股气味里似乎还掺杂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属于“周先生”的冷冽檀香,如同跗骨之蛆,提醒着我刚才那场惊心动魄的心理博弈。

阿木垂着头,跟在我身后半步的距离,他的呼吸有些急促,双手紧握成拳,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我无法确定他刚才在门外听到了多少,也无法确定他此刻的紧张是源于对“老康”召见的恐惧,还是因为别的什么。

“走。”我吐出一个字,声音沙哑,带着一种劫后余生的疲惫,但更多的是强行压抑的震颤。没有看他,我迈开步子,朝着资料库外走去。双腿如同灌了铅,每一步都沉重无比,脚底接触地面时,传来一阵虚浮感,仿佛踩在棉花上。

右手掌心的旧伤,在那场极致的心理对峙后,不再是简单的疼痛,而是变成了一种空洞的、持续不断的嗡鸣,仿佛有无数细小的电流在骨骼缝隙间流窜,带来一种近乎麻木的灼热感。我知道,这是身体在发出过载的警报。

阳光穿过资料库大门上方的玻璃窗,刺得我眼睛生疼。从阴冷的室内骤然步入光线之下,我下意识地眯起了眼,感觉整个世界都在晃动。“周先生”的话语,如同冰冷的毒液,依旧在我脑海中反复回荡,每一个字都带着倒钩,撕扯着我的神经。

“了解自己的棋子…”

“棋子的命运,永远掌握在棋手的手中…”

“确保游戏按照规则进行的裁判…”

还有那句最致命的,关于父亲和“抉择”的暗示。

他知道了。他不仅知道我在调查,甚至可能已经窥破了我内心深处最深的恐惧与疑惑——关于父亲林向军那可能并不光彩的真相。他拿出那支与父亲一模一样的英雄钢笔,写下“抉择”二字,这绝非巧合!这是一种**裸的示威,一种居高临下的警告,他在明确地告诉我:你的底细,我一清二楚;你的软肋,我牢牢掌握。

一股冰冷的寒意从尾椎骨升起,迅速蔓延至全身。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只被无形蛛网困住的飞虫,越是挣扎,缠绕得越紧。而“周先生”,就是那只端坐网中央、冷静地看着我徒劳反抗的蜘蛛。

“老康”的紧急召见,在这个时间点,显得如此微妙。是“周先生”安排的另一重考验?还是“老康”与“周先生”并非完全同心,这次召见是某种制衡?或者,仅仅是技术中心真的出了问题?

无论是哪种可能,我都必须去。而且,必须表现得无懈可击。

“阿木,”我停下脚步,站在资料库外的阴影里,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老康’大师那边,具体是什么技术问题?”

阿木抬起头,眼神有些闪烁,避开了我的直视:“我…我也不太清楚,传话的人只说非常紧急,涉及到核心系统的稳定,点名要您立刻过去。”

他的回答滴水不漏,但那份不自然的慌乱,没有逃过我的眼睛。我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知道了。走吧。”

去往技术中心的路上,我刻意放缓了脚步,利用这短暂的时间调整呼吸,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大脑如同高速运行的处理器,分析着当前的绝境。

“周先生”的警告言犹在耳。继续调查,无疑是自寻死路。他只需要一个简单的暗示,甚至不需要确凿证据,我就可能被“意外”处理掉。而且,他明确提到了“可能会连累到那些你在意的人”——这指向性太明显了,陈曦,杨建国,所有与我真实身份相关的人,都可能因为我的一意孤行而陷入危险。

但放弃调查?眼睁睁看着保护伞的网络在眼前晃动,看着可能与父亲污名相关的线索近在咫尺,却要装作视而不见?那我来这里的意义何在?林峰存在的意义何在?父亲那可能蒙尘的声誉,又由谁来洗刷?

不,绝不能放弃!

但现在,必须“暂时回避”。

这是唯一的,也是必须的策略。正如“周先生”所说,我是一枚棋子。棋子要有棋子的自觉,在棋手亮出杀招时,硬碰硬只有被吃掉的份。我需要后退一步,暂避锋芒,收敛起所有的爪牙,将自己重新隐藏起来,等待时机。

更重要的是,我必须重新评估局势。“周先生”的浮出水面,彻底改变了游戏的格局。他代表的“保护伞”势力,其深度和广度可能远超我的想象。他自称“裁判”,这暗示他可能凌驾于“山魈”与“账本”的内斗之上,甚至可能对“佛爷”也拥有某种影响力。我之前试图利用“山魈”去触碰“账本”背后的保护伞,现在看来,简直是稚童舞大刀,危险而不自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使命的代价请大家收藏:()使命的代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山魈”那边…必须立刻切断联系!至少,不能再主动提供任何指向“内务办公室”或那个加密数据库的线索。否则,一旦“山魈”的行动触及“周先生”的底线,我必将第一个被碾碎。

思绪纷杂间,技术中心那栋戒备森严的灰色建筑已映入眼帘。门口的守卫验明了我的身份,眼神锐利如鹰。我深吸一口气,将脑海中所有关于“周先生”、父亲、保护伞的念头强行压下,脸上重新戴回“猎隼”那标志性的、带着几分技术性冷漠的面具。

走进技术中心主控室,一股混合着机器散热、臭氧和精密电子设备特有的冰冷气息扑面而来。巨大的环形屏幕上数据流如同瀑布般滚动,数十名技术人员在各自的终端前忙碌着,敲击键盘的声音密集如雨。这里的气氛,与资料库的死寂截然不同,充满了科技时代的喧嚣与压迫感。

“老康”站在主控台前,背对着门口。他依旧穿着那身洗得发白的旧式工装,身形佝偻,但站在那里,却像是一棵扎根于钢铁与数据中的老树。几名核心技术人员围在他身边,神情紧张。

“大师,猎隼来了。”一名助手低声提醒。

“老康”缓缓转过身,那双深陷在皱纹中的眼睛,如同两潭深不见底的古井,瞬间锁定在我身上。他的目光没有“周先生”那种儒雅下的凌厉,却更加深沉,更加厚重,仿佛能看穿一切代码和伪装,直抵本质。

“猎隼,”他开口,声音沙哑,带着一种金属摩擦的质感,“‘方舟’的三号冗余节点,响应延迟异常,波动超过了阈值。日志显示,与你昨天下午执行的‘黑隼’行为模拟脚本有关联。解释。”

他没有寒暄,没有废话,直接抛出了问题核心,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我身上,包括刚刚跟进来的阿木。

我的心猛地一紧。三号冗余节点?那确实是“方舟”系统的核心组件之一。我昨天的确运行了一个高负载的模拟脚本,目的是为了测试“黑隼”可能的攻击模式,这在“反制黑隼”项目的范畴内,是合理的工作。但怎么会影响到“方舟”的冗余节点?

是意外?还是…又一个陷阱?

瞬间,冷汗浸湿了我的后背。我强迫自己冷静,大脑飞速运转。“老康”直接点出关联,说明他已经掌握了初步证据。否认或推诿是下策,只会加重嫌疑。

我上前一步,目光迎向“老康”,语气保持着一个技术官应有的冷静和专注:“大师,我昨天确实运行了脚本‘暗影-7’,目的是模拟‘黑隼’可能采用的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模式。该脚本会生成大量伪随机数据包,冲击测试系统的防火墙和负载均衡模块。按照设计,它不应该触及‘方舟’的核心冗余节点。”

我一边说,一边快步走到旁边一台空闲的终端前,飞快地调出昨天的脚本执行日志和系统资源监控记录。“请允许我核查具体参数和系统当时的负载状态。”

我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击,速度快得带起残影。屏幕上代码飞速滚动。我必须表现出专业、镇定,以及对技术问题本身的全部投入。这是消除怀疑最好的方式。

几分钟后,我找到了问题所在。“大师,查到了。”我指着屏幕上的一行数据,“脚本‘暗影-7’在昨天下午14点37分至14点52分期间,意外触发了一个底层系统库的陈旧漏洞,该漏洞导致部分模拟数据包被错误路由,短暂占用了‘方舟’三号节点与核心交换矩阵之间的备用带宽,从而引发了响应延迟。这是一个未被记录的边缘交互效应(Edge Interaction Effect)。”

我刻意使用了“边缘交互效应”这个相对专业的术语,来强调问题的意外性和复杂性。同时,我将责任归咎于一个“陈旧漏洞”,暗示这是系统本身的问题,而非我的脚本设计失误或故意为之。

“老康”沉默着,深陷的眼睛盯着屏幕上的数据,手指无意识地捻着工装上一根松脱的线头。整个主控室鸦雀无声,只有机器运行的嗡鸣。我能感觉到阿木屏息凝神的目光,以及其他技术人员投来的、混杂着好奇和审视的视线。

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每一秒都如同一个世纪般漫长。我知道,“老康”在判断。判断我的解释是否合理,判断我是否在撒谎,判断我这个人,是否还“可靠”。

终于,他缓缓开口,声音依旧沙哑:“漏洞编号。”

我立刻报出一个复杂的字母数字组合。这是我在核查日志时,凭借对系统底层架构的了解,迅速匹配到的一个已知但未及修复的低风险漏洞。

“老康”微微颔首,对旁边的一名技术人员吩咐道:“标记,列入下个维护周期补丁列表。”

“是,大师。”那名技术人员连忙记录。

“老康”的目光重新回到我身上,那深邃的眼底,似乎掠过一丝极难察觉的…或许是认可,或许只是对问题解决的确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使命的代价请大家收藏:()使命的代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脚本优化,避免二次触发。”他言简意赅地命令道。

“明白。”我暗暗松了口气,知道自己暂时过了这一关。但心脏依旧高悬,不敢有丝毫放松。

“你的项目,”“老康”话题一转,似乎漫不经心地问道,“对‘黑隼’的逆向工程,进展如何?”

我心中警铃大作。这是在考核我的工作,还是在试探我是否在利用项目掩护其他行为?

“仍在进行中,‘黑隼’的代码结构非常精巧,具有很高的反分析和迷惑性。”我谨慎地选择着措辞,既承认难度,又显示努力,“目前主要集中在识别其核心攻击逻辑和潜在的通信指纹上,尚未形成有效的反制方案。我需要更多时间和数据。”

我刻意将进展描述得缓慢而艰难,这符合“黑隼”的强大设定,也能为我争取更多时间,避免过早被要求拿出“成果”而暴露。

“老康”盯着我,半晌,才缓缓道:“技术工作,需要耐心,也需要…纯粹。不要被外界的纷扰,影响了专注。”

他的话语意有所指,像是一记重锤,敲打在我的心头。他是在指“山魈”与“账本”的争斗?还是…暗示他知道我与“周先生”的接触?

“大师教诲的是。”我低下头,表现出恭敬受教的样子,“我会专注于技术本身。”

“去吧。”“老康”挥了挥手,重新转向主控屏幕,不再看我。

我如蒙大赦,再次行礼,然后转身,保持着平稳的步伐,带着阿木离开了技术中心。

直到走出那栋灰色建筑,重新呼吸到外面略带潮湿的空气,我才感觉那扼住喉咙的无形之手稍稍松开。阳光照在身上,却感觉不到丝毫暖意。

“猎隼先生,您没事吧?”阿木小声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真实的关切?还是伪装?

“没事。”我简短地回答,不想多言。大脑却在飞速复盘刚才的一切。

“老康”的召见,看起来更像是一次敲打和警告。他用一个实际的技术问题,提醒我我的工作处于他的严密监控之下,任何“越界”行为都可能引发不可预知的后果。他那句“不要被外界的纷扰影响了专注”,几乎就是“周先生”警告的技术版。

他们两个…是默契配合,还是各有打算?

无论如何,信号已经足够清晰:我必须立刻停止所有危险的调查行动,彻底进入“暂时回避”状态。

回到分析室,我立刻投入到对“暗影-7”脚本的“优化”工作中。我表现得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代码的修改和测试中。我甚至主动叫来阿木,和他讨论一些技术细节,将“猎隼”这个技术官的角色扮演得淋漓尽致。

同时,我在内心做出了决定:

第一,彻底停止对“方舟”系统、秘密握手信道、“内务协调办公室”以及那个加密数据库的任何形式的探查。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物理层面。

第二,暂停与“岩石”的任何非必要接触。如果他要找我,我也要表现得对之前的“发现”不再热衷,甚至可以用“可能是系统误判”之类的理由进行淡化处理。

第三,将工作重心完全放在“反制黑隼”项目上,但要有意控制进展,使其看起来困难重重,进展缓慢,以此作为我“专注”于技术的证明。

第四,关于父亲笔迹和“周先生”的发现,深埋心底,绝不向任何人透露,包括杨建国。在查明真相之前,这只能是我一个人背负的秘密。

这是一个痛苦的抉择,意味着我将眼睁睁看着线索从眼前溜走,意味着我要在仇敌面前隐忍蛰伏。右手掌心的旧伤传来阵阵隐痛,仿佛在抗议这屈辱的退让。

但我别无选择。生存,是完成一切使命的前提。在强大的棋手面前,弱小的棋子唯有隐忍,才能等待棋盘变幻的那一刻。

接下来的几天,我严格遵循着“暂时回避”的策略。我像个真正的技术宅一样,沉浸在代码和数据的海洋里,对基地内暗流涌动的权力斗争表现得漠不关心。当“岩石”再次找借口约我出去“抽烟”时,我以“项目攻关关键时刻”为由婉拒了。他似乎有些意外,但也没有强求,只是眼神复杂地看了我一眼。

阿木的监视依旧,但他似乎也适应了我这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状态,记录的内容渐渐恢复了之前的程式化。

基地内部,“山魈”与“账本”之间的紧张气氛似乎有所缓和,至少表面上是这样。不知道是“山魈”暂时压下了行动,还是“周先生”的介入起到了作用。那种无处不在的、被窥视的感觉,虽然依旧存在,但似乎不再像之前那样充满急迫的杀意。

我就像一只受惊的鼹鼠,蜷缩在自己挖掘的技术洞穴里,舔舐着伤口,积蓄着力量,用麻木的工作掩盖着内心的惊涛骇浪和对真相的渴望。

窗外,缅北的天空依旧阴晴不定。时而阳光普照,时而暴雨倾盆。

我知道,这暂时的平静只是假象。风暴只是在积蓄力量,等待下一个爆发的契机。

而我,在这暴风雨眼的短暂宁静中,必须像一块顽石般沉静,等待,再等待。直到那足以改变棋局的机会出现,或者,直到我自己找到破局的那把钥匙。

右手掌心的旧伤,在那压抑的蛰伏中,依旧持续着它低沉的嗡鸣,仿佛在无声地记录着这一切,也预示着一场更猛烈风暴的来临。

喜欢使命的代价请大家收藏:()使命的代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