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什么!王妃她全家都是穿来的 > 第253章 身边有个扫地僧

有了禄公公这位最强助攻在侧,林希是没有机会体验沉浸式宫斗剧本了。

别说林珊了,前有宸王殿下以林家小婿自谦,后有禄公公以皇家亲和敲打,就是三皇子也很难再抬起高高的头颅。

侯府里那个身体时好时坏的老夫人,原本还想借势发挥一下余热,却在许薇和禄公公一唱一和中,只能挫败的闷头喝茶。

单是一个许薇,可压不住“人来疯”的老夫人,可谁让大名鼎鼎的禄满堂禄公公偏偏在场呢?

这禄公公如今看着只是亲王府里的管事太监,可他的底气着实不小。

禄满堂跟先皇桓文帝的关系,就像康熙和小桂子,雍正和苏培盛。

比他们更难得的是,禄满堂可不是靠着打小的情份,就成为简在帝心的人物。

桓文帝比禄满堂大三十多岁,禄满堂六岁进宫,十三岁走到御前,二十一岁就掌管皇帝私库,成为皇帝心腹,常常代天子批阅奏折。

十年时间里,救过桓文帝三次,最危险的一次就是先太子逼宫,若是没有禄满堂,兴许现在在位的就是那位先太子了。

也是禄满堂把桓嘉帝送到了定国公樊勇征的面前,才让桓嘉帝能够逃离了宫廷诡谲。

桓文帝骤然离世,没有立下太子,却给了禄满堂侯爵之位。然,桓文帝驾崩之后,天下大乱,禄满堂放弃了爵位,留在了宫里。

桓嘉帝上位之后,因需要禄满堂安稳内廷,特许大内总管一职,也就是现在张长胜的位置。

可禄满堂却拒绝了,是他提拔了张长胜,同张长胜一起安稳内廷之后,便功成身退,主动申请去了谢宸灏的身边照料。

禄公公常常甩的那把拂尘,相当于先帝赐的尚方宝剑,整整九十九根金蚕丝,柔韧异常,刀剑难断,象征着“九九归一”的至尊皇权。

那尘柄是上好的金丝楠木,被岁月和掌心摩挲得温润如玉,是斩断纷扰的“权柄”,只需微微一摆,便能压下所有的喧嚣与不服。

而如今的禄公公,面善得像尊弥勒佛儿,眼角笑纹堆叠,声音温和却字字千钧:“老夫人您是福寿双全的人,最该安心静养。

先帝在时就常念叨,说老封君们都是朝廷的祥瑞,稳坐后方便是最大的福分。”

他轻飘飘一句话,就把“借势发挥”说成了“不安于室”,将老夫人那点心思堵得严严实实。

老夫人捏着茶盏的手指紧了紧,指节有些发白,最终也只能扯出个僵硬的笑,附和道:“禄公公说的是,老身……老身也就是盼着家里都好。”

禄公公满意地颔首,转而与许薇话起了家常,言谈间提及宫中贵人的养生之道,姿态闲适,仿佛方才那无形的敲打从未发生过。堂内气氛看似其乐融融,却再无人敢生出半点波澜。

连素来张扬的三皇子,此刻也收敛了锋芒,默然坐在一旁。

他瞥向谈笑自若的禄公公,又看看垂眸饮茶的宸王,心里那点不甘终究化作了无可奈何。

一场原本可能风起云涌的较量,就这样在禄公公四两拨千斤的手段下,悄然化于无形。

......

看到闺女身边有个扫地僧,林建邦也就彻底放心了。

正值年底,正是各府相互走年节的时间,林建邦也终于腾出功夫来打点一下官场上的人情世故。

最先应该打点的就是礼部尚书,哎......喝酒误事啊~!

多少年了,头一次那么失态,嫁闺女这事,放在谁身上都不好受啊!

心里做好了准备,可脑子突然就离家出走了,导致五官失控了,眼泪鼻涕一起流,耳朵失聪,嘴巴亢奋,后果严不严重不知道,但事后总得处理一下。

不过这时候就知道“上阵亲兄弟”的好处了,二房林建世,主动来了睦兴苑,“礼部掌天下礼仪祭享贡举之政令,文尚书更是陛下近臣,实不宜交恶。”

林建世低声道,“听闻四弟欲将岭南建为海滨邹鲁之乡,纵然永清先生远赴潮州,但科举一事,始终绕不开礼部。

四弟前几天,着实让文尚书为难了。虽事出有因,情理之中,但总需有个转圜,不能让这点芥蒂存着。

二哥不才,但也混迹官场多年与文尚书门下的几位郎中还说得上话。不如……由我出面,递个帖子,请文尚书明日画舫游湖,赏赏雪景,只谈风月,不论其他。

算是我们林家赔个不是,全了礼数,你意下如何?”

他这话说得极有分寸,既点明了利害关系,又将“赔罪”的意图包装在“赏景谈风月”的雅事里,更重要的是,他主动将这份可能需要碰钉子的差事揽了过去,尽显诚意。

有人愿意主动递上这恰到好处的橄榄枝,并且愿意出面奔走,林建邦自然乐见其成。

他脸上露出真切的笑容,“二哥思虑周详,如此甚好!那就有劳二哥替弟弟辛苦奔走一趟了。

若当中需要什么,二哥尽管开口,弟决不能让二哥白白辛苦。”

兄弟二人相视一笑,许多尽在不言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什么!王妃她全家都是穿来的请大家收藏:()什么!王妃她全家都是穿来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林建邦当然知道化解与文尚书这点不快的必要性,也并非没有其他门路。

古代的人为什么重视家族,从根源上说是因为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家族就是一个微型的“福利社会”,承担了养老、抚幼、救济孤寡、帮助病残的功能,个人的生老病死全部依赖于家族。

家族就是一个政治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个人做官,意味着整个家族获得政治资源和庇护。

从官场上来说,官场上需要盟友。同宗、同族是最天然、最可靠的同盟关系。相互提携、互通消息、党同伐异是常态。得罪一个人,往往意味着得罪他背后的整个家族网络。

所以,能不掀桌,林建邦还是选择接受别人的好意,同时也会回馈回去。

画舫游船之后,林建邦借着林瑞的名义往户部尚书刘润的府邸递了拜帖,这刘润可是林建世的顶头上司。

同时也是林瑞的同门师兄,约了刘润,一方面可以替番州多争取点“税收优惠”,另一方面,以他二哥的情商,把握住了,还能再往上走一走。

重量级的人物都维护好了,剩下的就该是那帮“穷鬼俱乐部”里的老同事们了。

跟翰林院那帮清贵却略显清贫的老同事们打交道,就比较轻松,搞学术的人,一般都很“单纯”。

林建邦没有选在奢华的画舫,也没有选在雅致的茶楼,而是选在了成贤街上的魁星酒楼。

一个可以吟诗作对,又可以大饱口福的地方。

这帮编修、检讨们,终日与青灯黄卷、圣贤文章为伴,他们自尊心极强,过于奢华反而会让他们觉得受了侮辱,显得铜臭逼人,太过简朴又显得不够尊重。

最重要的是,这帮人穷,能让他们吃好喝好,还能尽情抒发出自己的才情,才能真正的让他们“掏心窝子”。

林建邦只着一身料子尚可但毫不扎眼的深色直裰,提前到了酒楼,点好了几样扎实的硬菜和几坛好酒,又特意嘱咐掌柜:“今日来的都是学问大家,席面清爽些,笔墨备好。”

席间,林建邦绝口不提朝局纷争,更不提自己一家五口的光辉荣耀,只忆往昔在翰林院共事时校勘典籍的趣事。

讨论某本古籍的版本优劣,或是某首诗的平仄韵律。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气氛越发酣畅。

微醺的王常怀拍着林建邦的肩膀:“建邦兄!虽则你如今高升,富贵加身,难得还记得这魁星楼的酒,还记得我们这帮穷酸老友啊!”

林建邦笑着给他斟满酒:“王舅兄这是哪里话!高升不敢当,不过是换个地方为朝廷效力。

前几日小女婚宴上,我不胜酒力,怠慢了王舅兄,这几天梦里都惦记着再与王舅兄好好畅聊一番。”

王常怀热泪盈眶,饮尽杯中酒,长叹一声,“没想到再见舍妹,竟是承了建邦兄的邀请。也是我这个做兄长的无能,遭人嫌弃至此,还是建邦兄为人厚道,不忘旧情,肯给我这点体面……”

他话语哽咽,后面几乎说不下去,只是摇头,又将空杯递过来。

林建邦立刻再次为他斟满酒,推心置腹的温和道,“王舅兄此言差矣,十年寒窗一朝入榜,科举一事,本就犹如锦鲤过江,能跃过龙门的,岂是凡俗?

翰林院清贵,是养望之所。然则,王兄若觉着过于清闲,壮志难舒……待我回返番州时,王兄可愿屈就,来做我的臂助?

那边虽比不得京畿繁华,却是实务之地,正需王兄这般有真才实学、又能耐得住性子的人,方能有一番实实在在的作为。”

王常怀闻言,眼睛骤然亮了起来,之前的颓唐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赏识、被重用的激动。

他紧紧握住酒杯,声音都有些发颤:“建邦兄……你、你此话当真?若真如此,愚兄…愚兄必当竭尽所能,不负所托!”

在一场看似纯粹的文人聚会中,旧日的情谊被重新唤醒并加固。

林建邦也悄然无声地收获了一名得力干将,潮州是自己的发源地,潮阳有一个外来的新晋状元施岳,终究是不太让人放心。

喜欢什么!王妃她全家都是穿来的请大家收藏:()什么!王妃她全家都是穿来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