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始皇让我搞星际 > 第61章 天宫初构与星港筑基

始皇“可探”的御批,如同一声号角,正式拉开了大秦帝国迈向深空的实质性序幕。格物总院星辉司的所有资源,开始向一个全新的、代号为 “巡天眼” 的火星探测星槎项目倾斜。但徐彭岳深知,欲达远途,必固其本。在“巡天眼”设计建造的同时,另一项关乎未来星际航行根基的宏伟计划——“天宫一号”空间站,也必须同步启动。

“天宫一号”的构想,远比“雏凤”或验证星槎要复杂和宏大得多。它并非一个简单的落脚点,而是一个具备长期驻留、物资补给、星槎维护、科学实验乃至初步生产能力的综合性近地轨道基地,是未来通往火星乃至更远星海的跳板和中继站。

设计工作由徐彭岳亲自主导,结合了后世空间站的概念与当前的技术水平。初步方案中,“天宫一号”将由一个核心舱、一个动力舱、两个实验舱以及对接端口组成,主体结构采用成熟的浮金材料,能源则依靠大面积展开的、涂有特殊涂料的太阳能帆板与小型备用星辉动力炉共同提供。

然而,蓝图易画,实事维艰。首先面临的,便是如何将如此庞大的构件送上近地轨道。现有的星槎验证船,运载能力有限,根本无法承担此任。必须设计专门的、更大推力的重型运载“星槎”,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技术挑战。

这一日,徐彭岳正在与动力分署的工匠们争论重型运载星槎是采用多级推进还是一次性整体推进的方案时,徐福又兴冲冲地抱着一卷厚厚的、散发着陈腐气息的皮纸闯了进来。

“师弟!诸位!先别争了!看看贫道发现了什么!”徐福将皮纸在巨大的工作台上铺开,上面绘制着繁复而古老的图案,隐约能看出是某种多层坛城或塔状结构的剖面图,旁边标注着密密麻麻、晦涩难懂的篆文和符号。

“此乃前朝秘传之《灵枢天工开物图》残卷!”徐福指着图上一处结构,唾沫横飞,“尔等看此处‘接引仙台’之设计,其基座以‘阴阳相济’之理构筑,暗合天地元气流转,可自发调节,稳固异常!若将此理应用于我等之‘天宫’,以其为核心骨架,必能于那虚无之境中,稳如泰山,不偏不倚!”

工匠们大多面面相觑,觉得这“仙师”又在胡言乱语。什么阴阳元气,虚无缥缈。

但徐彭岳却心中一动。他仔细看去,那“接引仙台”的结构,虽然描述玄乎,但其多层套嵌、重心分散、利用内部应力相互平衡的设计思路,竟隐隐暗合了大型空间站在失重环境下保持结构稳定和姿态控制的某些原理!古人通过建筑和冥想,难道真的偶然触摸到了一些超越时代的力学和系统学智慧?

“师兄,此图……有点意思。”徐彭岳沉吟道,“你且详细说说,这‘阴阳相济’、‘元气流转’,在结构中具体是如何体现的?”

徐福见师弟重视,更加得意,开始引经据典,结合他那套玄学理论,讲解起来。虽然十句里有八句是虚的,但剩下两句关于结构应力分布和动态平衡的直观描述,却给了徐彭岳和工匠们新的启发。或许,可以在“天宫一号”的核心舱设计中,借鉴这种多层、自平衡的结构理念,以增强其在轨道上的自然稳定性。

就在技术论证艰难推进之时,朝堂之上的阻力也随之而来。以李斯为首的部分务实派官员,对同时启动“巡天眼”和规模如此庞大的“天宫一号”计划提出了质疑。

“陛下,‘巡天眼’前往荧惑,已属冒险。如今再兴‘天宫’之役,两者皆需海量浮金、炎晶,国库虽丰,亦恐难以为继。且‘天宫’悬于虚空,其用何在?若仅为观望,耗费如此巨万,是否值得?不若集中力量,先成‘巡天眼’之要务。”李斯在御前陈述,语气平和,却切中要害。

资源,始终是悬在头顶的利剑。公子贞等宗室也趁机附和,认为“天宫”计划过于超前,不如将资源用于改善民生或巩固边防。

面对质疑,徐彭岳准备呈递详细的“天宫一号”功能论证报告。但嬴雪华却拦住了他。

“徐侯,李相等人所虑,乃是实际效用与投入之比。空谈未来战略,难以说服他们。”嬴雪华冷静分析,“我们需让他们看到,‘天宫’并非虚悬之物,而是触手可及之利。”

她建议道:“可否将‘天宫一号’的部分功能,与当前急务相结合?譬如,以其为平台,建立覆盖全域之‘天眼’观测网,监察边疆异动、追踪天气巨变,此于国防与农事皆有大用。再譬如,利用其虚空无尘之环境,尝试精炼某些地面难以提纯之药物或材料,此于皇室与军工皆有裨益。将此等近期可见之利,置于计划前端,或可堵住悠悠众口。”

徐彭岳恍然大悟,立刻修改了方案,将“天宫一号”定义为 “多功能近轨哨站与实验平台” ,强调了其在军事侦察、气象预报、特种材料研发等方面的即时应用价值,而将其作为深空跳板的远期目标稍作弱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始皇让我搞星际请大家收藏:()始皇让我搞星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同时,嬴雪华再次动用她的影响力,让蒙恬出面,强调了“天宫”在军事侦察上的不可替代性,又让治粟内史“意外”发现,星辉司的一些技术副产品,已经开始为皇室和高端工坊带来可观的经济回报。

多方努力下,朝堂的反对声浪渐渐平息。始皇最终拍板:“‘巡天眼’与‘天宫’筑基,并重而行。资源,统筹调配。朕,要见其效。”

圣意已决,帝国的力量再次凝聚。

陇西基地变得更加繁忙。专门用于发射重型构件的新型运载星槎开始铺设龙骨,更大推力的星辉动力阵列进行着地面测试。“天宫一号”的核心舱部件,在巨大的工棚内开始锻造和组装。徐彭岳穿梭于各个工区,解决着层出不穷的技术难题。

而徐福,则将他那套“灵枢天工”理论进一步发挥,不仅在结构设计上掺和,甚至开始研究如何在“天宫”内部布设“小型聚灵阵”,说是要“改善巡天士之居住环境,汇聚虚空微薄灵机”。徐彭岳对此不置可否,只要不影响主体工程和安全,便由他折腾,或许,在遥远的未来,这又能带来什么意想不到的效果。

帝国的星空之梦,终于从单一的星槎制造,迈入了构建永久性空间基础设施的新阶段。天宫初构,星港筑基。尽管前路依旧漫漫,挑战层出不穷,但一座通往星辰大海的桥头堡,已然在帝国的蓝图上,清晰地勾勒出了它的轮廓。地月之间的虚空,即将迎来第一座属于人类的、名为“天宫”的孤岛。

喜欢始皇让我搞星际请大家收藏:()始皇让我搞星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