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时光织就的网 > 第75章 首批灯笼成,元宇宙开体验

周三的阳光刚把小院的竹影拉长,云南王师傅的第二批样品就到了。三十个藤竹混编灯笼整整齐齐码在箱子里,和之前的二十个合在一起,刚好凑齐首批五十个量产样品。苏晚和众人围在石桌旁,逐个检查灯笼:有的藤条缠绕出海浪纹,有的竹丝编出星星孔,连提手的弧度都几乎一致,没有一个出现松动或变形。

“王师傅这把控力真没得说!”李师傅拿起一个灯笼,轻轻晃了晃,里面的灯座稳稳当当,“咱们的竹丝和云南的藤条太搭了,既有竹的挺括,又有藤的软韧。”张奶奶也凑过来,摸着灯笼壁上的纹路笑:“要是在灯笼上贴张剪纸,就更好看了!”

林晓早就做好了准备,从包里掏出一沓剪好的“山海图案”剪纸——有洞头的海鸥掠过海面,有云南的山尖顶着云朵,边缘还留了粘胶。孩子们上次编的平安结也被她找了出来,串在细线上,刚好能当灯笼的挂饰。众人分工合作,有的贴剪纸,有的挂平安结,不一会儿,五十个灯笼就添了新模样,摆在屋檐下像一串彩色的风铃。

“元宇宙体验活动可以启动了!”林晓打开笔记本电脑,调出早已设计好的活动页面——首页是五十个灯笼的全景图,点击任意一个,就能看到它的编织过程视频,还能切换“洞头竹丝视角”和“云南藤条视角”,直观看到两地手艺的融合。她点击“虚拟体验”按钮,屏幕上立刻出现一个简易编织界面:“用户可以跟着提示,用鼠标模拟编竹丝、绕藤条,完成后还能生成专属的灯笼海报。”

苏晚凑近屏幕,试着操作了一遍:虚拟竹丝在鼠标拖动下慢慢成型,藤条缠绕时还会弹出王师傅录制的语音提示——“藤条要绕三圈,第三圈要压住第一圈,这样才结实”。完成后生成的海报上,不仅有虚拟灯笼的图案,还标注了“你的灯笼用了28根竹丝、15米藤条”,细节满满。

“太贴心了!”苏晚忍不住称赞,“咱们再把孩子们上次的皮影故事加进去,让体验者能给灯笼搭配皮影投影,这样内容更丰富。”林晓立刻点头,手指飞快地修改代码,不到半小时就完成了更新。

当天下午,元宇宙“藤竹灯笼体验活动”正式上线。苏晚把活动链接发到了学校家长群、文创店合作群,还@了西安的周师傅。没过多久,后台就传来了好消息:有家长带着孩子一起体验虚拟编织,截图分享到朋友圈;文创店老板留言说要预订二十个实物灯笼;周师傅更是发来视频,手里拿着一个皮影:“我试着把皮影投在灯笼上,效果特别好!咱们可以合作出个‘皮影灯笼套装’!”

正热闹时,陈老师带着几个孩子来到了小院。孩子们看到屋檐下的灯笼,立刻跑过去,有的踮着脚摸剪纸,有的凑到灯笼下看光影。“苏晚老师,我们想把灯笼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上次剪海豚的女孩拿出一个笔记本,上面写满了她编的“藤竹灯笼历险记”,还画了云南的王师傅和洞头的李师傅。

苏晚眼睛一亮,立刻提议:“咱们把孩子们的故事录成音频,放进元宇宙里!用户点击灯笼上的剪纸,就能听到你们讲的故事。”孩子们兴奋地答应,围坐在竹桌旁,你一言我一语地录了起来。女孩的声音清亮:“从前有一根竹丝,它从洞头出发,遇到了云南的藤条,它们一起编了一个会发光的灯笼……”

夕阳西下时,元宇宙后台的数据还在不断刷新:体验人数突破五百,实物灯笼预订量达到三十个,还有三所学校申请合作开展“藤竹编织课”。苏晚翻开笔记本,认真记下:“3月28日,首批50个藤竹混编灯笼完成装饰;元宇宙体验活动上线首日参与人数523人,预订实物灯笼30个;对接3所学校合作意向,待确认课程时间。”

李师傅拿着一个灯笼,仔细检查着提手:“下次量产可以把提手再加粗一点,这样更耐用。”王师傅也发来消息,说云南的藤条存货足够,还想尝试用彩色藤条编灯笼,问苏晚要不要试试。苏晚立刻回复:“太好啦!咱们先做十个彩色样品,放在元宇宙里让大家投票选颜色。”

夜幕降临,小院里的灯笼全部被点亮。暖黄的灯光透过藤竹缝隙,把剪纸的影子投在地上,孩子们的故事音频在元宇宙里循环播放。苏晚靠在竹椅上,看着屏幕上不断滚动的体验留言,心里满是暖意。她知道,这五十个灯笼不仅是手艺的结晶,更是非遗传承路上的新起点——从洞头到云南,从线下到线上,从手艺人到孩子,越来越多的人正因为这些灯笼,爱上老手艺,续写新故事。而这场跨越山海的约定,也将在更多人的参与下,走向更明亮的未来。

喜欢时光织就的网请大家收藏:()时光织就的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