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有一个成语叫“不速之客”
出自何处?出自《易经》第五卦“需”
卦。
需卦第六爻辞是“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需卦上坎下乾,是水在天上的卦象,卦辞的是“有孚(孚是等待、面临的意思),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利,涉大川”
我认为可以这样简单的解释——前面有条河,你过也得过,不过也的过,所以你只能老老实实的过了这条河!
用老百姓的话讲那就是一道坎。
现在这“坎”
从天上来,你更是躲不过!
至于“不速之客”
的意思,也可以这样理解。
“敬之终吉”
的意思不是要你尊敬不速之客,而是要你敬待事物本身,坦然处理好需要面对的一切。
这是真正的儒家精神!
现在很多人一提到《易经》,就想到阴阳八卦,以为是道家玄学。
其实《易经》不是道书,而是儒家经典,五经之一。
有人说“儒”
是“人之所需”
有道理。
那么《易经》中的需卦,则在儒家思想中有很重要的地位。
本书《神游》中,很多地方介绍了佛、道修行,对儒家的修养提到的不多。
因为这些东西很难明示,只有体现在石野的“人劫”
中。
如果你对世间的“君子之道”
感兴趣,可以去看我的另一本书《鬼股》。
风君子又飞回来站定:“石野,原来是你!
差点没吓死我。”
“你怎么了?不是你约我来的吗?再说你自己就是阴神出游,还会怕鬼?”
我奇怪的问道。
风君子:“我是约你了!
不过我们约的时间是昨天夜里,你小子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