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盛唐华章 > 第988章 本太子原来是个吉祥物

盛唐华章 第988章 本太子原来是个吉祥物

作者:青铜剑客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4 23:02:11 来源:全本小说网

桌案上仅剩下两张选票还没有揭晓答案,李瑛知道一张是李泌的,还有一张是御史大夫崔希逸的。

李瑛端起茶盏来滋润了下嘴唇,顺手摸起一张,看这字迹就知道不是李泌的。

只因为李瑛太熟悉李泌的字迹了,就算他刻意伪装,也不会写的这么丑,肯定就是崔希逸的。

纸上赫然写着四个名字:韦坚、东方睿、李泌、刘君雅。

“哈哈……李泌上榜果然是崔希逸这个武夫的杰作!”

李瑛不由得笑出声来,又发现崔希逸竟然没有选择他自己,这是何故?

难不成这个崔希逸也与刘君雅一样高风亮节,主动让贤?

但很快,李瑛就发现了端倪,因为在刘君雅的下面还有一个偏小的“丨”,这应该是“崔”字的第一笔。

通过这一笔能够得出结论,崔希逸这个御史大夫不仅把李泌混淆了进去,还查错了人数,想要把自己的名字放在最后一位,却发现人数已经满了,只能无奈的放弃。

由此可见,崔希逸人缘比东方睿还要差,他仅仅获得了东方睿与韦坚的选票。

东方睿选择崔希逸的原因是为了打击政敌韦坚,以及韦坚的挚友皇甫惟明。

而韦坚选择崔希逸的目的与东方睿一样,为了打击政敌东方睿,并压制同族韦陟。

因为互相倾轧,东方睿与韦坚才把崔希逸拉上来充数。

换言之,如果不是东方睿与韦坚争斗的话,崔希逸最终的结果将会是尴尬的0票。

“御史大夫是个得罪人的差使,人缘差倒也正常。

不过崔希逸这家伙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落选,实在是因为能力差,无法获得同僚认可。

这家伙就是个墙头草,平日里既不与人亲近,也不得罪人,实在难堪御史大夫这个职位。”

李瑛在心里对崔希逸下了结论,决定找个机会把崔希逸调整到别的职位上去,另外选择一个作风强硬的官员担任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身为御史台的主官,担负着监督全国官吏,弹劾不法,震慑官员的重任,怎么能让一个混子长期担任?

大唐历史上最出名的御史大夫就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魏徵,以其刚正不阿,敢于犯言直谏而名垂青史。

李瑛在小学历史上就记住了老师再三强调的这个名字,更记住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名言,所以李瑛也想拥有自己的魏徵。

最后一张选票是李泌的,李瑛意兴阑珊的翻过来瞄了一眼,答案平平无奇,与颜杲卿的一模一样。

“到此为止吧!”

李瑛索然无味的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

通过分析十张选票,李瑛得出如下判断。

首先,朝中还没有出现明显的党派,自己担心的京兆门阀结党的情况还没有出现,充其量也就是韦坚与皇甫惟明两个人私交甚笃。

其次,东方睿与韦坚的矛盾不可调和,两人俱都不惜一切代价的打击对方。

再者,东方睿最好的朋友是刘君雅,但没有好到韦坚与皇甫惟明那样同仇敌忾。

皇甫惟明为了韦坚,坚定不移的打击东方睿,但刘君雅却选择韦坚、皇甫惟明进入内阁。

再一个,韦坚与韦陟虽然同为“京兆韦氏”的话事人,表面上一团和气,但背地里却在互相拆台,打压对方,这对于李瑛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最后,崔希逸不配做御史大夫,必须挪窝!

“吉小庆何在?”

李瑛朝门外喊了一声。

听到动静的吉小庆急忙抱着拂尘走进了书房:“陛下有何吩咐?”

李瑛指了指桌案上胡乱叠在一起的选票,吩咐道:“拿出去找个地方烧了。”

“奴婢遵旨!”

吉小庆急忙将有些凌乱的白纸整理了一下,攥在手里走出了御书房。

走出两仪殿之后,他转了个圈来到用来供暖的地炉房,准备在这里把这些选票烧成灰烬。

“陛下研究了半天,看出什么来了?”

吉小庆把拂尘插在背后的衣领之中,蹲在地上一张张的翻看选票上的名字,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

“字迹都差不多,又没有署名,难道陛下能够看得出来哪张是谁写的?”

吉小庆嘴里一边嘀咕,一边摸起炉子一侧的火镰,将十张白纸付之一炬。

次日早朝,李瑛当朝宣布了自己准备御驾亲征的消息。

“徐州战场集结了叛军将近一半的兵力,只要能够拿下徐州,剿灭史思明,则安史叛军便会成为砧上鱼肉。

为了鼓舞士气,振奋军心,朕决定于十日之后亲征徐州,尽快平定安史之乱。

朕离京之后,早朝由太子监国……”

站在一旁的太子李俨闻言,一颗心狂跳不已,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急忙作揖宣誓。

“父皇尽管放心出征,儿臣一定会夙兴夜寐,勤于政事。”

李瑛抚须颔首:“嗯……朕会观察你的表现,不过呢,你年纪尚幼,还没有决断国事的能力,故此朕组建了留守内阁,凡朝中大事由他们七人共商裁决,你只需要加盖印玺即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盛唐华章请大家收藏:()盛唐华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留守内阁?”

李俨一愣,不太明白这是个什么组织?

李瑛随即向满朝文武宣布了七位内阁成员,告诫三省六部九寺五监,凡有大事都可以在朝堂上拿出来由内阁决断。

“朕出征之后,众卿依旧举行早朝,由太子监国,内阁决断,不得有误!”

满朝文武俱都纷纷举着笏板领命:“臣等谨遵圣谕!”

李俨这才明白父皇的意思,原来是让自己当个吉祥物,不让自己当家做主……

“唉……父皇竟然不信任我?也太小看我这个太子了吧?”

李俨双手拢在小腹前,一脸闷闷不乐,适才的兴奋早就烟消云散。

距离出征还有十来天的功夫,李瑛连续宠幸了杨玉环几个夜晚,只把她滋润的面如桃花,红光满面。

当然,向来秉持一碗水端平的大唐皇帝也没有独宠一人,接下来几天又给裴悦君举行了“成人礼”,还再次宠幸了王阙与长孙无忧,真正做到了雨露均沾。

闲来无事的时候,李瑛又去了好几趟大明宫,宠幸了尚未怀孕的江采萍与徐桃几次,希望两人能够开花结果。

薛皇后忧心忡忡的道:“出征徐州不比去洛阳,迢迢两千里,没有两三个月只怕陛下回不来,太子他能掌管好朝政吗?”

李瑛笑道:“朕已经安排好了朝政,太子只需要做做样子,朝政大事由内阁大臣裁决即可。”

薛皇后也不知道什么是内阁大臣,也没敢多问:“原来如此,只要陛下安排妥当了就好!”

“朕离京之后,宫中的事务就着落在皇后的身上了。”

李瑛郑重的拍了拍皇后的肩膀,“朕相信你一定会把后宫打理的井井有条。”

薛柔莞尔笑道:“圣人放心便是,有臣妾在,宫中的事务你无须担忧。”

“父皇。”

年已四岁的寿昌公主李攸不知道从哪里钻了出来,怯生生的喊了一声,看的出来她对这个父亲有些眼生。

这也是正常的事情,身为一国之君,孩子动辄十几个甚至几十个,还要面对繁琐的国事,哪有功夫跟子女培养感情!

“四娘长大了!”

李瑛露出慈祥的表情,揉了揉女儿的小脑袋,对薛柔说道:“现在是六月初,如果战事顺利的话,朕应该会在九月份归来,到那时候,杜氏应该已经生产了吧?”

“如果战事胶着,朕可能要到冬天才能回来,到那时你与星彩、珍珠她们应该都已经生了。”

薛柔嫣然笑道:“臣妾相信陛下一定能够尽早凯旋,我与诸位妹妹还等着陛下回来给孩子取名呢!”

李瑛颔首大笑:“朕尽力吧,希望能够在今年彻底平定这场叛乱,让大唐重归太平!”

喜欢盛唐华章请大家收藏:()盛唐华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