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盛唐华章 > 第978章 朕亲自去寻龙穴

盛唐华章 第978章 朕亲自去寻龙穴

作者:青铜剑客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4 23:02:11 来源:全本小说网

有句话叫做“饱暖思淫欲”,体现到皇帝的身上就是妄想长生不死,羽化登仙,最着名的代表人物就是秦始皇。

李瑛作为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穿越者,自然不会这么迷信,但他也不想在自己死后帝陵被盗,头盖骨被人像球一样踢来踢去。

人都是自私的,在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都会想让自己获得更好的待遇,生前荣华富贵,死后安然长眠。

穿越之前,李瑛曾经查阅过一些关于唐代帝陵的文献。

根据科考记载,长安周围的唐代帝陵共有十八座,其中十六座帝陵确定遭到盗掘,一座大概率没有遭到盗掘,一座百分之百未被盗掘。

这里面百分之百没有遭到盗掘的是建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梁山之中的乾陵,葬在此处的主人正是一代女皇武则天与他的丈夫李治。

从远处眺望,梁山气势恢宏,山停岳峙,被誉为中国帝陵风水宝地之首,乃是经过袁天罡与李淳风勘测多年之后为武则天所选。

乾陵依山修建,历时二十余年建成,堪称固若金汤,铜墙铁壁。

在唐朝末年,起义军领袖黄巢攻陷长安,发动四十万军民企图盗掘武则天的陵墓,在挖掘了百米之后风雨大作,黄巢以为有天意作祟,只能放弃了挖掘乾陵的打算。

一千多年之后的民国时期,有盘踞在关中的军阀企图用炸药进行破坏性的盗掘,但在放了几炮之后引来山洪,只能狼狈逃窜。

解放之后,经过考古学家的勘察,发现乾陵的墓道完好,封条石、金刚墙完整,可以确定乾陵百分之百没有被盗。

“袁天罡与李淳风真是神人啊!”

坐在两仪殿的书房中,李瑛忍不住感慨袁天罡与李淳风的神鬼莫测,他俩给武则天选的陵地不仅是风水宝地,冥冥之中甚至还有神灵庇佑。

因为诸葛恭的死亡,李瑛开始考虑自己的身后事,他可不想百年之后被人从棺材里把骨骸扒出来,将自己的头骨当球踢!

自古以来,皇帝的陵墓很少是在皇帝驾崩之后修建,大部分都是在生前就开始着手准备。

规模小点的至少需要三五年,规模稍微大点动辄二三十年,甚至更长,譬如李世民的昭陵历时一百多年方才建成,所以李瑛决定从现在就开始着手规划自己的帝陵。

不说超过李治、武则天夫妻的乾陵,至少也要力争不会被后人盗掘,让自己的白骨被人践踏的满地都是。

平民死后堆土为坟,官员死后挖坑建墓,皇帝死后凿山修陵。

从古至今,为何只有“盗墓贼”这个说法,而不称之为“盗坟贼”或者“盗陵贼”?

盖因坟丘之中的百姓穷困潦倒,死后能有一副棺材长眠地下就不错了,哪里有值钱的陪葬品留给盗墓贼发财?

至于帝陵,除了落魄的皇帝用土堆草草下葬之外,绝大多数都是由几万甚至十几万工匠修筑而成,里面固若金汤,铜墙铁壁,机关重重,脑筋稍微正常的盗墓贼也不会在帝陵上面浪费时间。

你就算告诉盗墓贼地宫的准确位置,在仅靠人力的古代,仅凭三五个盗墓贼,只怕穷其一生也挖不到地宫。

在唐朝的十八帝陵之中,除了乾陵百分之百没有被盗之外,李世民的昭陵也大概率没有遭到盗窃。

虽然历史上曾经传言昭陵被盗过,但根据2023年的科考人员勘察,昭陵的封条石、墓道完好无损,极大概率没有被盗掘。

至于为何民间会流传昭陵被盗,原因不得而知,大概是那些文物贩子耍的骗人伎俩。

除了乾陵与昭陵之外,其他十六座帝陵无一例外的全部遭到盗掘,而且绝大多数都是被五代时期的后梁关中刺史温韬组织军民公开盗掘。

这其中,唐高祖李渊的献陵、唐敬宗李湛的庄陵、唐武宗李炎的端陵都是在平地上堆土成陵,三下五除二就被盗墓者给夷平了,里面的陪葬品尽为温韬所获。

这就是土陵的坏处,稍微有点组织的盗墓队伍,轻松就能给你挖开。

而包括李隆基泰陵在内的其他十三座帝陵也全部被温韬所盗,墓道破损,地宫暴露,里面的奇珍异宝尽为温韬所获,在五代史中有明确记载。

由于圣人采选,所以满朝文武休沐三天。

因为诸葛恭的辞世,李瑛又宣布辍朝三日,以示纪念。

这样一来,前前后后叠加起来,满朝文武六天不用上朝。

当然,不用上朝并不代表官员们可以躺平睡懒觉,而是各自在衙门中处理公务,大伙不集中开会而已。

李瑛决定趁着这个机会出城选择自己的陵墓所在地,从现在开始动工,未雨绸缪,给自己建造一座固若金汤的帝陵。

既然自己没有袁天罡、李淳风,那就自己动手寻找龙穴所在。

至于那些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风水师,李瑛觉得还不如自己!

就算他们会看风水,但他们能知道在两百年后,大唐的十八座帝陵,将会集体遭到盗掘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盛唐华章请大家收藏:()盛唐华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趁着诸葛恭出殡期间,李瑛带着工部尚书韦坚、礼部尚书东方睿、将作监大匠李让、光禄卿严挺之等相关官员全部骑马,在两千名金吾卫的护送下自重玄门出了长安,在京兆府境内寻找风水宝地。

刚刚诞生了修建陵墓的念头之时,李瑛曾经想过把自己的陵墓修建在终南山上。

这样一座大山,累死后代的军阀们也挖不开!

但在研究了一晚上之后,李瑛才发现终南山压根不能修建帝陵。

到目前为止,大唐帝国已经修建了五座帝陵,分别是李渊的献陵、李世民的昭陵、李治、武则天夫妻的乾陵,以及李显的定陵、李旦的桥陵。

这些帝陵除了李渊的献陵是堆土成陵之外,其他的全部依山凿穴,修建帝陵,好处就是坚固牢靠,不会被轻易盗掘。

另外一个特点就是这些陵墓全都修建在长安城北,渭河以北,没有一座修建在渭河以南。

李瑛根据自己的记忆,又画了一张其他帝陵的位置,包括李隆基的泰陵、李亨的建陵、李豫的元陵等等,依然全部都修建在渭河以北。

此乃何故?

李瑛经过总结后得出结论,修建在长安城北的山上正好吻合传统的坐北朝南,依山傍水。

自己要是把帝陵修建在终南山上,牢固不牢固先不说,那就变成了坐南朝北,背靠大山,满朝文武肯定不同意不说,还会闹笑话!

没办法,李瑛只能放弃了把帝陵修建在终南山上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转而选择一条捷径,那就是把陵墓修建在其他皇帝的山上,让其他皇帝挪窝。

由于李瑛穿越带来的蝴蝶效应,未来的这些皇帝有许多人怕是很难出世了!

譬如,由于李瑛把沈珍珠收入后宫,那么李豫的儿子李适肯定就无法出世了。

既然李适无法出世,那么李适的那些子孙肯定也就无法出世,将来的那些帝陵也就不复存在,或者换个主人。

在这六天之内,李瑛马不停蹄的考察了七八座适合修建帝陵的山川,最终将范围缩小在李隆基泰陵所在的金栗山、唐穆宗李恒光陵所在的尧山、唐宣宗李忱贞陵所在的北仲山。

“诸位爱卿,说说你们的看法,认为这三座山峦之中,哪一座更适合作为朕未来的长眠之地?”

回到长安之后,李瑛把韦坚、东方睿、严挺之这帮随行的官员召集到两仪殿,询问他们的看法。

韦坚等人对这位大唐皇帝既钦佩又纳闷,也没听说陛下从前在长安周围考察过啊,为何他一出城就仿佛有先见之明一样直奔目的地?

要知道长安周围的山峦不说有五十座也有三十座,但李瑛带着他们考察的这七八座山峦全部都适合作为皇陵,从风水学上来说都是不错的胜地,陛下是如何未卜先知的?

在一番思索之后,这几个大臣都在心中猜测陛下应该是提前派风水师考察过了,在长安周围的群山之中圈定了这七八座山峦,所以才能做到未卜先知。

之所以带着这帮大臣出城考察,只是为了做个筛选而已。

但除了韦坚、李让稍微懂一些风水学之外,东方睿与严挺之完全不懂,因此不敢轻易发表看法。

修建帝陵事关重大,说对了还好,万一说的有纰漏,被人拿来大做文章,那就是弥天大祸。

既然东方睿与严挺之都不说话,韦坚也不敢出风头,委婉的提议:“建设帝陵事关重大,臣建议陛下召集满朝文武共同商议,群策群力,选择风水最佳之处建陵。”

李让附和道:“韦尚书所言极是,陛下不如召集满朝文武共商此事。”

喜欢盛唐华章请大家收藏:()盛唐华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