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盛唐华章 > 第1130章 勇和莽的区别

盛唐华章 第1130章 勇和莽的区别

作者:青铜剑客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3 18:08:04 来源:全本小说网

李瑛一边喝茶,一边给李钦、李抱玉这两个统兵的大将普及常识。

二将似懂非懂,听明白了个大概。

“原来有人出现头晕、恶心的情况是因为地势太高的缘故,臣等受教了。”

八岁的李备听得津津有味,催促道:“父皇继续说啊,出现头晕、恶心的情况怎么办?”

李瑛瞟了这个求知欲旺盛的儿子一眼,继续科普:“出现这种状况的时候就要停下来休息,让心脏得到缓解,逐步的适应高原环境。”

“那将士们为何会产生高原反应,而不会产生平原反应?”李备问道。

李瑛答道:“因为高原上氧气稀薄,人喘不动气。”

“什么是氧气?”李备打破沙锅问到底。

“这个问题比较深奥,以后父皇再告诉你。”

李瑛打断了儿子的求知欲,继续给二李传达重要指示。

“快到昆仑山的时候,你们要减缓行军速度,降低将士们的高原反应。

派遣骑兵在前方开路哨探,如果遇见羚羊、野驴、牦牛等动物可以就地射杀,补充军粮。

从西海到昆仑山大概有一千里左右,沿途有许多河流、湖泊,不缺水源。

但这些湖泊之中有咸水湖,也有淡水湖,你们在饮用之前需要加以甄别。

等过了昆仑山之后就进入了戈壁,水源就比较稀缺了,所以在翻越昆仑山之前你们需要把所有木桶装满,使用牛车运输,保证在六百里的戈壁中不能让将士们缺了水。”

“另外还有一点必须谨记,从伏俟城向南走大概两百多里,会有很多盐湖,这些湖边会有大量的盐粒结晶,但在没有进行加工之前绝对不能使用,否则会引起中毒。

等你们途径这些盐湖的时候,一定严厉告诫将士们,谁敢私藏湖盐,军法处置!”

李钦听的有些头大,不好意思的请求道:“陛下说的太多,臣怕遗漏了重点,能否让臣记下来?”

李瑛从包袱中拿出一卷竹简交给李钦:“朕在离开长安之前就已经把重点誊写在上面了,你二人可以在行军途中多多阅读,掌握高原上的常识。”

“陛下真是未雨绸缪!”

李钦大喜,毕恭毕敬的接在手里,“有陛下这样运筹帷幄的真龙天子御驾亲征,何愁不能早日平定吐蕃!”

李备扑闪着黑漆漆的双眸问道:“孩儿听父皇的意思,莫非不随军出征?”

李瑛笑道:“朕肯定要出征,但要比大军晚走一些日子,朕还要安抚地方百姓嘛!”

其实这只是李瑛的一个借口而已,运筹帷幄不是鲁莽逞能,自己作为大唐皇帝肯定不能冲在最前面。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吐蕃人在某个山谷中设了埋伏,自己不就嗝屁了嘛!

就算没有埋伏,大军走在没有道路的戈壁中,万一迷路缺水,那也会跟着受罪,万一染病了怎么办?

所以李瑛的计划是让李钦、李抱玉率领五万大军跟随向导先走七八天,等拉开距离之后,自己再率领骑兵追上去。

然后寻找一个有水源的地方扎营,再等待步兵继续行军七八天,然后再率领骑兵追上去。

如此不断的反复循环,既可以鼓舞军心士气,又能保障李瑛自身的安全。

李钦与李抱玉领了圣旨,随即拔营出征。

由李铁率领四千骑兵跟随向导提前先行,两人统帅大队人马驱赶着牛羊随后,并与驻跸伏俟城的大唐皇帝保持密切联系。

就在大军出征之后,李瑛又命颜真卿给自己推荐的数十名斥候与吐谷浑牧民快马疾驰,每人携带半个月的干粮越过大军,翻越昆仑山,深入可可西里寻找抵达唐古拉山的道路。

“只要你们能找到出唐古拉山的垭口,朕重重有赏,首功赏赐黄金一百两,封子爵。

协从人员赏赐黄金三十两到五十两不等,官职、田地根据你们表现应有尽有。”

李瑛在椅子上正襟端坐,对单膝跪地的斥候与牧民许下重赏。

其中一个肤色黝黑,一脸沧桑的牧民问道:“陛下说的唐古拉山莫非是当拉山?”

“应该是吧?”

李瑛不太肯定,但听发音两者似乎有些相似,“反正翻越这座大山之后就会进入吐蕃境内,可以一路直抵逻些城。”

这牧民道:“我有个亲戚似乎知道这条道路,当年隋军攻破伏俟城的时候,他祖父曾经跟着可汗逃到了勃律国。”

李瑛喜出望外:“这可真是太好了,那你把他带上一起去探路,如果能够找到,朕必有重赏!”

很快,这些斥候与牧民每人骑乘两匹快马,携带了半个月的干粮与开水,迅速离开伏俟城向南寻找道路而去。

接下来的几天,李瑛便率领骑兵在伏俟城休息,同时等待李钦的消息。

从青海湖到后世的格尔木这一段地势平坦,一马平川,而且高原上凉风拂面,并不像在平原上行军那般炎热。

这支队伍行军路程超过了一万里,在过去的半年内又从沧州徒步四千里抵达了青海湖,锻炼出了强健的体魄,即便在高原上依旧行军神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盛唐华章请大家收藏:()盛唐华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不过七八天,这支唐军就已经向南挺进了六百里路程,并派遣使者返回伏俟城向皇帝禀报。

“看来朕有些小瞧大唐的将士们了!”

接到大军穿越柴达木盆地的消息之后,李瑛立刻率领一万五千骑兵离开伏俟城,顺着路上的车辙急速前进。

把牛羊交给步兵驱赶之后,骑兵的速度再次提升到日行两百多里,很快就抵达了茶卡盐湖附近。

望着发白的湖岸,大唐的将士们兴奋不已,讨论着岸边是不是雪?

这时候的盐价极为昂贵,甚至远超羊肉,这些来自内地的唐军实在无法想象岸边的白色结晶会是食盐。

“好像是盐巴!”

不知道谁最先发现了真相,很快就一传十、十传百,让马背上的唐军躁动起来。

“要不咱们下马扒拉一兜带回去?”

“我看行,这白花花的盐巴,简直就是老天爷的恩赐,不要白不要!”

李瑛发现了唐军的躁动,命令吕奉仙传令:“这岸边的盐巴有毒,不经过晾晒加工就食用会出人命,谁敢擅自取盐,军法处置!”

为了避免有人抗令,锦衣卫指挥使伍甲率领五百锦衣卫在湖边游弋巡查,这才震慑住了那些内心躁动的士卒。

经过了四天的追赶,李瑛率领的这支骑兵在后世的格尔木一带追上了李钦率领的大部队。

这时候的格尔木一片荒凉,到处泛着枯黄色,除了棘草与灌木丛就再也没有其他植物,向南眺望就能看到白雪皑皑的昆仑山。

李瑛带着队伍寻找了一块水源丰富的地方安营扎寨,并在这里接见了李钦与李抱玉,听取他们的行军报告。

总结起来就是,从伏俟城到这里十分顺利,并没有多少士兵出现所谓的高原反应,路上的棘草也足够牛羊填饱肚子。

李瑛告诫道:“这一片区域比伏俟城高了大概一千米左右,所以将士们还没有出现高原反应,但千万不要大意松懈。

根据斥候刺探,从这里到昆仑山垭口还有二百里路程,在这段距离内海拔将会骤升一千多米,所以你们要放缓行军速度,每天走四五十里即可。”

“谨遵陛下吩咐!”

李钦与李抱玉一起抱拳领命。

随后,两人统率五万大军继续朝着昆仑山垭口进军,并把行军速度从日行七八十里降低到五十里。

李瑛带着一万五千骑兵就地扎营,并派人勘探周围的地形,制作成宝贵的舆图带回长安。

李备则与中郎将马璘带着千余名弓箭手在这片空旷的平原上走马射猎,短短几天就射杀了数百头野驴、狍子、羚羊等动物,倒是节省了不少牛肉与羊肉。

虽然已经到了炎热的六月,但在空旷的高原上却十分凉爽,到了晚上将士们甚至需要盖着被褥睡觉,这不仅让他们感叹高原的神奇。

兵部员外郎韦芝奉命把沿途的盐湖绘制成地图,等将来平定吐蕃之后,由工部征发民夫前来这片高原上采盐。

到时候定然会让大唐的食盐产量出现爆炸式的增长,解决老百姓吃盐的难题。

喜欢盛唐华章请大家收藏:()盛唐华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