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盛唐华章 > 第1227章 我大唐的钱花不完

盛唐华章 第1227章 我大唐的钱花不完

作者:青铜剑客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3 18:08:04 来源:全本小说网

经过六天的急行军,李瑛率领的一万五千骑兵准时抵达了鄯州。

大军一路向西,海拔越来越高,到了西宁的时候海拔已经上升到两千多米,比地处关中平原的长安高了将近两千米。

为了让马匹与将士们逐渐适应高原的环境,李瑛并不急于行军,每天只走二百五十里,并最终按照计划抵达鄯州。

李钦已经遵照圣旨率领五万大军离开鄯州赶往青海湖附近的伏俟城,用了八天的时间兵临城下,就地扎营等候皇帝到来。

“臣陇右布政使颜真卿率全体同僚恭迎陛下!”

身穿紫袍的颜真卿率领千余人组成的队伍来到城外二十里迎接大唐皇帝。

“颜卿快快免礼!”

李瑛亲自搀扶颜真卿起身,一阵猛夸,夸他能文能武,为安定边疆立下了汗马功劳。

随后,李瑛率领大队人马抵达鄯州城外安营扎寨,带着李白、李瑝等随行官员进城赴宴。

鄯州作为前线重镇,治下有十万百姓,其中一多半是吐谷浑被吐蕃灭亡之后投靠了大唐的羌人。

于是,鄯州形成了汉人种地垦荒,羌人牧牛放羊的格局,借助湟水谷地的湿润条件,倒也丰衣足食。

颜真卿接到圣旨之后火速行动,从兰州、凉州、渭州、洮州调来了大批金银铜钱,从牧民手里大肆购买牛羊,用了十天左右的时间总算完成了任务。

“臣按照陛下的吩咐,从鄯州、伏俟、湟水、河州等地共购得黄牛一万零三百匹,各种绵羊、山羊十万零五千只。”

在酒宴开始之前,颜真卿先向皇帝进行汇报。

“颜卿干得好!”

李瑛向颜真卿竖起了大拇指,“拢共花了多少费用?”

颜真卿道:“由于采购量过大,导致价格比市场价高了两成,总计花费三十二万四千六百五十二贯。”

“你拿笔墨来,朕给户部写封手谕,命户部尽快把这笔钱送到鄯州。”

李瑛吃着美味的烤肉串,豪气干云的说道,“如果朕没猜错的话,你们陇右的财政怕是已经被掏空了吧?”

颜真卿憨笑:“虽然没被掏空,但所剩也已经不多了,臣这是搜刮了五六个州的金库,方才凑够了这笔钱。”

李瑛颔首:“陇右虽然广袤,但人口偏少,你可以多催促关中布政使王繇,让关中省多出些钱粮。”

“臣遵旨!”

颜真卿高兴的领命。

在过去的两年内,为了保证哥舒翰大军的粮草供应,几乎让他绞尽了脑汁。

按照李瑛的规定,哥舒翰大军的军饷由户部负责,兵器、甲胄、马匹由兵部负责,粮食、草料、预备兵、民夫则由陇右与关中两个省负责。

在一下子拿出了三十万贯之后,陇右的家底几乎被掏空了,如果陛下不给拨钱,颜真卿还真不知道再怎么继续坚持下去?

幸好大唐皇帝现在财大气粗,不等颜真卿张嘴讨要,就主动把这笔钱还给了陇右。

皇帝如此大方,一直担心自己俸禄发不下来的地方官员俱都眉开眼笑,在颜真卿的率领下一起敬酒。

“陛下英明神武,雄才大略,此征吐蕃,定能一鼓而灭,臣等敬陛下这杯酒,祝陛下势如劈竹,早日凯旋!”

李瑛仰头一饮而尽,拍着胸膛道:“朕告诉你们,我大唐国库里的金银已经装不下啦,光积蓄差不多有七八千万贯,就算跟吐蕃打十年,我们的财政也能维持下去!

现在就是我们大唐最富有的时期,因此朕才在全国各地广建学堂、医院,造福百姓。

你们陇右的官员都把心放到肚子里,该朝廷承担的开支绝不会强加到地方,让你们陇右的财政吃紧。”

陇右的官员闻言俱都精神大振,士气高昂,一个个争先恐后的拍皇帝马屁,夸赞大唐皇帝的功绩已经超过了太宗皇帝,实乃千古第一!

在愉悦的气氛中,君臣尽欢,李瑛返回驿馆下榻。

次日天色未亮,吉小庆来报:“颜布政使求见。”

李瑛此刻刚刚起床梳洗完毕,诧异的呢喃:“颜真卿来的这么早,莫非有事?让他进来!”

片刻之后,颜真卿来到李瑛面前,施礼之后道明来意。

“自从陛下进城之后,臣还未能单独与陛下相处,今晨来见,斗胆询问,陛下莫非想要率军出昆仑山?”

李瑛虽然公开了御驾亲征吐蕃的决定,但详细的行军路线却只告诉了哥舒翰一个人,甚至就连李钦都不知道具体计划。

长安的满朝文武并不知道李瑛计划中的“青藏线”,而颜真卿接到的圣旨也只是命他向百姓购买一万头黄牛、十万只羊,另外准备牛车、水桶、干柴若干。

没想到颜真卿竟然猜到了自己的意图,这让李瑛有些意外,忍不住笑问:“颜卿为何这样说?”

颜真卿道:“若陛下率大军走唐蕃官道,沿途的树木虽不及平原,但砍伐来生火做饭完全不成问题,没必要从鄯州运输干柴。

臣由此判断,陛下很可能不走唐蕃官道,而是打算另外寻找一条路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盛唐华章请大家收藏:()盛唐华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臣到任陇右的这两年,一直派出斥候寻找去吐蕃的新路线,并收买了几个经验丰富吐谷浑牧民做向导,探得顺着西海向南走一千里穿过昆仑山之后,便是一望无际的平原。

只不过这平原有些荒凉,植被稀疏,树木也多以低矮的灌木丛为主。

臣怀疑穿过这片平原继续往南走,很可能会深入吐蕃境内。”

以后世的地理知识来看,高原就是周围高耸,中间平坦或者有一定起伏的地形,这种地块叫做“高原”。

李瑛上辈子踏上青藏高原之前,潜意识里一直以为高原就是崎岖不平的山地。

但进了藏区之后才发现很多地方都是一马平川望不到尽头的平原,尤其是从西藏到青海这一带,如果不是高原反应,会让人产生在平原开车的错觉。

说的直白一些,高原就是板块抬高的平原,所以颜真卿说过了昆仑山之后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并不算错误。

李瑛笑着击掌:“哈哈……颜卿果然文武双全,既然你看透了朕的意图,那朕也就不瞒你了。

朕从秘书监查阅了大量关于吐蕃的记载,得知从西海向南翻过昆仑山,再向南穿过可可西里戈壁,就到了唐古拉山。”

“可可西里?”

颜真卿有些懵,“这是羌人给这片土地起的名字吗?”

“是突厥人起的名字。”

李瑛解释道,“在突厥人话语中,可可西里的意思就是‘青色的山脉’。”

可可西里这个称呼最早出现在元初,蒙古大军顺着青藏线征服吐蕃的时候途径这片高原,望着这片青黝黝的山脉,称之为“青色山梁”,用蒙语发音就是“可可西里”,从那之后这个名字便流传到了二十一世纪。

蒙古人现在还只是一个叫做蒙兀的小部落,李瑛就把创造“可可西里”的功劳张冠李戴到了突厥人的头上。

颜真卿惊讶不已:“突厥人的眼光竟然如此长远,暗中派人深入高原寻找道路,幸亏陛下将之翦灭,否则祸患无穷啊!”

李瑛又道:“文献中只是记载有这么一条道路,但具体怎么走并未详细记载,也没有舆图流传下来。

朕虽然打算率军走这条道路深入吐蕃,但却不知道详细路径,也只能派遣斥候在前面探路,一边寻路一边行军。

颜卿既然已经派人找到了昆仑山口,这倒是省了朕再派斥候探路,大军可以直逼昆仑山垭口。”

颜真卿从袖子里掏出一张地图,双手呈给李瑛:“这是臣所派遣的斥候手绘的地图,标注从西海到昆仑山垭口的这段路线。

等过了昆仑山,进入可、可西林之后,就需要陛下派遣斥候继续寻找道路了。”

“不是可可西林,是可可西里。”

李瑛给颜真卿纠正道,“你命令这些斥候与做向导的吐谷浑牧民随朕出征,继续为朕刺探道路,必有重赏!”

颜真卿弯腰领命:“臣遵旨。”

喜欢盛唐华章请大家收藏:()盛唐华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