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盛唐华章 > 第1213章 小心驶得万年船

盛唐华章 第1213章 小心驶得万年船

作者:青铜剑客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26 12:07:53 来源:全本小说网

李隆基所有女人之中被册封为妃子,并且还活在世上的尚有三人,其中年龄最大的是李琬的母亲刘华妃,比李隆基还年长两岁。

年龄次之的是杨淑妃,今年四十九岁,但因为没有子女已经于两年前出家了。

历史上的杨淑妃因为没有子嗣,又看到武惠妃独宠后宫,于是向李隆基请求出家为道。

李隆基经过权衡之后,答应了杨淑妃的请求,杨淑妃于是在洛阳景云观出家为道,最后病逝于天宝八年。

如果不是李瑛的穿越,杨淑妃将会在“一日杀三子”的事件之后请求出家,但因为李瑛逆天改命因此推迟了出家的时间。

在李隆基被软禁于太安宫之后不久,杨淑妃就向李瑛请求出家,并获得了准许,于是像历史上那样再次前往洛阳“景云观”出家。

杨淑妃既然已经是出家人,李隆基的儿子们自然没有任何理由再要求她回来服侍李隆基。

最年轻的则是韦顺妃,本名韦秀儿,而且还是唐中宗李显的外孙女,论血缘关系得喊李隆基一声“舅舅”。

韦顺妃也没有给李隆基生下子女,因此不能离开皇宫,目前住在太极宫。

她与李隆基之间并没有多少感情,在李隆基当皇帝的时候都不冷不热,更别说李隆基沦落到这种下场。

这种情况下,李琬也不敢让韦顺妃来照顾李隆基,面对她的冷脸,怕不是没有几天就能把李隆基给气死。

李琬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让自己六十岁的老娘来太安宫陪伴李隆基,让他心情愉悦一些。

离开太安宫之后,李琬也没有心情再去少府监工作,直接驱车返回了十王宅。

见到母亲刘太妃之后跪倒在地,泪流满面的把李隆基的遭遇说了一遍,最后哭着恳求。

“母妃虽然年迈,但与父皇做了四十年夫妻,孩儿相信你们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

如今父皇遭到这帮宫女羞辱,孩儿倍感痛心,但又无能为力,只能恳求母妃去太极宫陪伴父皇一段岁月,等他病愈之后再回十王宅居住。”

刘华妃闻言不由得泪水盈眶:“想不到三郎晚年竟然如此凄凉,陛下对他实在有些过分了,既然三郎被气病了,那为娘就去太安宫陪伴他。”

“多谢母妃成全!”

李琬急忙叩首谢恩。

李亨的妻子郑王妃提醒道:“六郎啊,虽然十二郎被贬为庶民,但他依旧是母妃的儿子,这件事你是不是应该跟他说一声?”

“爱妃言之有理。”

李琬点点头,派人前往“鄱阳郡王府”把老十二李璲喊过来知会一声。

李璲因为“青龙坊大火案”被贬为庶民,李瑛将他的儿子李贯册封为“鄱阳郡王”,于是他也像老八李琚那样成为了无业游民,靠着儿俸禄养活。

“六哥唤我来有何吩咐?”

被贬为庶民将近两年了,李璲每天过着游手好闲的日子,又没有办法改变现状,早就不复当初嚣张的气焰。

李琬把找他来的目的如实相告,最后道:“阿娘生了我们兄弟三人,大郎已经走了三年,现在只剩下你我二人,故此征求你的意见。”

李璲道:“我只是一介庶民,怎么敢发表意见?一切都听母亲的吧,他与太上皇是夫妻,如果他愿意去,那我没什么意见。”

“这就好!”

李琬点点头:“宫中的那些宫女对父皇也不尊敬,我准备奏请陛下将他们更换了,从我的荣王府派几个宫女去侍奉父皇与母妃。”

“你说了算!”

李璲只是一个劲的点头。

李琬道:“既然十二郎没意见,那我现在就进宫面圣,奏请此事。”

“没别的事情,小弟就回家了!”

李璲拱手告辞,离开了荣王府。

当他途径太子府的时候,大门忽然敞开,一个太监招呼道:“李先生,太子请你进门一叙。”

“太子请我?”

李璲有些诧异。

思忖了片刻之后,还是走进了太子府。

在太监的引领下,李璲来到了客厅,只见一身便装的太子李健正在客厅等候。

“庶民李璲见过太子,不知道太子何故召唤?”

李璲双脚刚刚迈过门槛,旋即恭恭敬敬的施礼。

李健急忙起身还礼:“十二叔不必多礼,快快请坐。”

李璲道:“李璲一介庶民,不敢当着储君的面造肆。”

“十二叔你见外了,不管你是亲王还是庶民,始终都是侄儿的叔父,快快请坐!”

李健热情的挽着李璲的胳膊,将他按倒在了客人的椅子上。

不等李璲开口询问,李健便主动解释:“孤适才走到门口散步,发现十二叔的身影从门前经过,忽然想起已经好几年没有见到十二叔了,故此相邀。”

李健搬到十王宅之后,作为邻居的其他亲王都陆续登门拜访,唯有李璲没有踏进过当时的“越王府”,所以李健这话并不是空穴来风。

李璲急忙起身告罪:“太子勿怪,并非庶民蔑视太子,只因李璲身为庶民,不配踏入越王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盛唐华章请大家收藏:()盛唐华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哎……十二叔往后可不要这样说话了,侄儿还是那句话,无论你是亲王还是庶民,在血缘关系上你都是孤的叔父。”

李健说着话召唤妻子王彩珠来与李璲相见:“爱妃,这位是咱们的十二叔。”

王彩珠娉婷施礼:“侄媳妇见过十二叔。”

李璲受宠若惊,急忙还礼:“庶民不敢当太子妃大礼。”

随后,王彩珠命下人奉上茶水,并亲自给李璲斟满。

在闲聊了几句之后,李健看似无心实则有意的问道:“孤方才就想喊十二叔进门叙话,只是看你脚步匆匆的去了六叔府上,莫非有什么事情?”

“唉……”

难得太子高看自己一眼,李璲便如实相告,把李隆基被宫女气的中风的事情说了一遍。

“太上皇病情严重,因此六郎想要我母亲去太安宫服侍,故此找我过去商量一番。”

“哎呀……阿翁居然被气成这个样子?”

李健闻言惊讶不已。

要说心疼倒也算不上,只是他觉得李隆基对于自己来说是一个水平高超的军师,还想继续让他帮自己出谋划策。

李璲心中虽然对李瑛一肚子怨气,但当着人家儿子的面也不敢诋毁,只是微微一笑,未置可否。

“孤去年被囚禁在太安宫,承蒙阿翁教诲,心中不胜感激。

如今阿翁老来无依,孤苦伶仃,甚至受到宫女羞辱,我这个做孙子的却无能为力,心中实在不安。”

李健一脸惭愧,唉声叹气的自责。

李璲不仅为之动容,没想到李瑛的儿子居然跟李隆基关系还不错,倒是出乎自己的预料。

“既然六叔要派几个婢女跟着太妃去侍奉阿翁,我这个做孙儿的也愿意资助两个婢女,以表孝心。”

在绕完了圈子之后,李健便把目的托出。

李璲满脸惭愧的说道:“太子果然是至孝之人,十二叔深感惭愧啊!

我被贬为庶民之后,全家靠着大郎的俸禄生活,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因此将府内的婢女与仆从裁减了一半,人手有些不够用。

否则,我也该资助六郎几个婢女,让母亲带着去太安宫伺候你阿翁。”

李健道:“孤毕竟是阿翁的孙子,我抢在你们这些儿子前面向阿翁表孝心,只怕会引起诸位叔父的不满。

故此,侄儿请叔父以‘鄱阳郡王府’的名义将两个婢女交给太妃,让她带去太安宫侍奉阿翁。”

“这、这样的话,世人怎能知道太子的一片孝心?”李璲疑惑的问道。

李健一脸慷慨的道:“尽孝只求问心无愧,何须天下人尽皆知?”

李璲肃然起敬,起身施礼道:“太子大义!”

李健又道:“孤担心有锦衣卫暗中盯梢,还请六叔先回家一步,稍后孤派人到你府上假装送东西,让两个婢女混在里面。

然后十二叔就可以把她俩当做鄱阳郡王府的婢子,堂而皇之的带到荣王府。”

“陛下是太子,还担心有锦衣卫盯梢?”

李璲既吃惊,又有些钦佩这个侄子的警惕。

这小子看起来有点城府,比自己年轻的时候强多了,倘若自己当初三思而后行,也不至于现在被贬为庶民。

李健微笑道:“小心驶得万年船嘛,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这个做孙子的瞒着父皇尽孝,让他知道了肯定恼怒。”

李璲起身抱拳:“难道太子有此孝心,十二叔替你记下了。”

李健拍了拍李璲的肩膀,情真意切的道:“侄儿小时候跟十二叔最投脾气了,侄儿也觉得父皇将十二叔贬为庶民处罚过重。

等侄儿将来做了皇帝,一定会恢复十二叔的亲王爵位,你与我父皇毕竟是手足兄弟,怎能他做皇帝你做庶民?”

李璲不由得激动起来,对着李健长揖到地:“太子啊,就凭你这句话,十二叔这辈子愿意为你赴汤蹈火。”

“十二叔快快请起,你折煞侄儿了!”

李健急忙把李璲搀扶起来,“十二叔言重了,侄儿只是想尽点孝心,让阿翁日子好过一些,我不可不敢有其他想法。

孤只需要安分守己的做好分内之事,等父皇将来老了,自然就会把帝位传给侄儿。”

李璲觉得李健这话言不由衷,根据他与自己的这番谈话能够看出来他是个行事谨慎,而且是暗藏野心的人,只是和自己并不算太熟,因此藏着掖着。

“太子所言极是!”

李璲起身告辞,“为了避免给太子惹麻烦,那庶民就先告辞了。”

李健点头:“侄儿就不留十二叔吃饭了,稍后我便派人到你们鄱阳王府谎称借东西,让两个婢女混在其中。”

随后,太子府大门敞开,李璲快速出门装作若无其事的返回了自家府邸。

喜欢盛唐华章请大家收藏:()盛唐华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