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上善若水,寻安 > 第155章 高原寻踪

上善若水,寻安 第155章 高原寻踪

作者:闲散猫咪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07-29 16:31:13 来源:全本小说网

清晨的贡嘎机场寒风刺骨,我紧了紧冲锋衣的领口,看着程明和郑淮安从行李转盘取下我们的装备。冯·霍恩海姆博士站在一旁,正用流利的藏语与一位皮肤黝黑的当地向导交谈。

"程先生,"博士招手叫我过去,"这位是次仁多吉,我二十年前在西藏考察时认识的向导,绝对可靠。"

次仁多吉约莫五十岁,眼角的皱纹里嵌着高原阳光的痕迹。他向我行了个藏族礼:"程医生,久闻大名。我阿妈用过您师父的药方。"

我惊讶于在这偏远之地还能遇到知道师父的人,连忙回礼:"您母亲是..."

"二十年前,青城山的李道长来我们这里行医,治好了我阿妈的肺病。"次仁多吉的汉语带着浓重的口音,但足够清晰,"李道长说,药方来自他的徒弟,姓程。"

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师父生前云游行医的足迹,竟延伸到了这雪域高原。我忽然觉得,这次寻找"药境"的旅程,冥冥中自有师父的指引。

郑淮安走过来,递给我一份打印资料:"我学生发来的最新卫星地图比对结果,那个湖泊在不丹边境的洛扎县境内,当地人叫它'药王湖',传说药师佛曾在那里洗药。"

"有多远?"

"从拉萨开车到洛扎县要八小时,再到湖边还得徒步大半天。"郑淮安推了推眼镜,"关键是,那里是边境敏感区,需要提前申请通行证。"

冯·霍恩海姆拍拍我的肩:"别担心,次仁已经安排好了。他表哥是县里的干部。"

我们租了两辆陆地巡洋舰,次仁多吉开一辆带路,程明开另一辆紧随其后。离开拉萨后,公路沿着雅鲁藏布江蜿蜒前行,两岸雪山巍峨,景色壮丽得令人屏息。但我的心思全在那幅古画和师父的笔记上。

"爸,你看那边!"程明突然指着远处山坡。

一群藏羚羊正在雪线附近觅食,优雅的身影在稀薄的空气中几乎与雪山融为一体。这景象让我想起师父常说的一句话:"好药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真道似雪泥鸿爪,有迹可循。"

行驶五小时后,我们在浪卡子县的一个小镇稍作休整。次仁带我们去他朋友开的茶馆喝酥油茶。茶馆里电视机正播放新闻,突然跳出一条快讯:

"瑞士诺华制药今日宣布与中国藏药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基于传统藏药的现代化制剂..."

画面切换到陈志明与一位藏族官员握手的场景,背景是布达拉宫。

"动作真快。"郑淮安冷笑,"看来他们猜到我们会来西藏。"

冯·霍恩海姆皱眉:"这不仅仅是商业竞争。诺华对'通灵药器'的研究已经持续了几十年,他们相信这些器具中藏着某种古代药学秘密。"

"什么秘密?"程明好奇地问。

"一种传说中的万能药方,能够根据病人体质自动调节成分。"博士压低声音,"帕拉塞尔苏斯的手稿中提到过,但语焉不详。"

我心头一震。这与师父笔记中"药境"的描述何其相似!难道所谓"药境"并非实指地点,而是指某种理想化的药物配伍原理?

继续上路后,道路越来越崎岖。海拔已超过4500米,我开始感到轻微头痛,程明则嘴唇发紫——这是高原反应的征兆。次仁多吉递给我们一包褐色药丸:"藏红花香砂丸,对高反很有效。"

药丸入喉,苦涩中带着奇异的甜香,不出十分钟,头痛果然缓解。我仔细品味着药效,忽然意识到这配方与师父的"通窍散"有七分相似。

"次仁,这药方..."

"老藏医传下来的,"次仁专注地盯着前方险峻的山路,"据说最早来自印度,后来经莲花生大士改良。"

印度、西藏、中原...古代医药知识的传播路线在我脑海中逐渐清晰。或许师父与帕拉塞尔苏斯追寻的,正是这条横跨欧亚的医药文明交流之路?

傍晚时分,我们抵达洛扎县城——一个被雪山环抱的小镇。次仁的表哥洛桑在镇政府工作,他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安排好了边境通行证。

"药王湖现在没人去,"洛桑用生硬的汉语说,"前年有地质队在那里失踪了三个人,后来就成了禁区。"

"失踪?"程明紧张地问,"怎么回事?"

"说是遇到了暴风雪,但..."洛桑欲言又止,"当地人说,那是药师佛在保护圣地。"

晚饭后,我们检查装备。除了常规的登山用品,我还带上了铜铲和师父的笔记;冯·霍恩海姆带来了仿制的银刀和水晶棒;郑淮安则准备了一堆采样设备和检测仪器。

"还差铜钵,"郑淮安清点着,"四器缺一,不知道会不会影响研究。"

我翻开师父的笔记,指着其中一页:"看这里——'四器各有所长,铲主升,刀主降,钵主化,棒主导'。也许不一定需要四器齐全?"

"更像是描述药物炮制过程中的不同工具作用。"冯·霍恩海姆分析道,"铲用于翻炒,刀用于切割,钵用于研磨,棒用于搅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上善若水,寻安请大家收藏:()上善若水,寻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个解释更符合现实逻辑。我忽然有些释然——或许"药境"只是一个比喻,代表古代药师对完美制药境界的追求?

深夜,我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开门一看,是气喘吁吁的次仁多吉:"程医生,快收拾东西!有陌生人打听你们,像是外国人!"

我们迅速收拾行装,从旅馆后门溜出。月光下,两辆没有牌照的越野车就停在前街,车里隐约有人影晃动。

"诺华的人?"程明低声问。

"或者是雇佣的探子。"冯·霍恩海姆脸色阴沉,"我在巴塞尔听说过,诺华有个'传统医药特别行动组',专门搜集全球传统医药知识。"

次仁带我们走小路来到镇外一处牧民家,那里已经备好了马匹和牦牛。

"今晚就出发,"次仁说,"赶在他们前面到药王湖。"

我们在月光下开始了艰苦的夜行。海拔越来越高,呼吸变得困难,马匹也只能走一段歇一段。黎明时分,我们来到一个山口,次仁指着远处:"看,药王湖!"

晨雾中,一片形如葫芦的湖泊静静躺在雪山环抱的谷地里,湖面泛着奇特的青绿色。我取出师父的古画比对——地形轮廓几乎一模一样!

"就是这里!"郑淮安激动地调整望远镜,"湖边确实有个小建筑,应该就是画中的亭子!"

我们正要下山,次仁突然拦住大家:"等等!湖边有人!"

望远镜里,几个身影正在湖边搭建帐篷,还有人在操作某种仪器。更令人不安的是,其中一人赫然是陈志明!

"他们怎么找到这里的?"程明惊呼。

冯·霍恩海姆沉思片刻:"古画...你们发表论文时有没有提到古画?"

郑淮安脸色一变:"《自然》的补充材料里我放了一张局部照片...天哪,我太疏忽了!"

"现在怎么办?"我看向众人。

次仁多吉摸了摸腰间的藏刀:"有条小路可以绕到湖对面,那边有座废弃的喇嘛庙,我们可以先在那里观察。"

我们悄悄绕道湖对岸。废弃的喇嘛庙比想象中完好,主殿的壁画虽然褪色,但仍能辨认——正中是药师佛,周围环绕着各种制药场景。最引人注目的是药师佛手中捧着的钵盂,形状与帕拉塞尔苏斯手稿中描绘的铜钵极为相似。

"这绝不是巧合。"冯·霍恩海姆仔细拍摄壁画,"藏传佛教与欧洲炼金术之间一定有某种知识交流。"

郑淮安则对殿角一堆破败的经书产生了兴趣。他小心地翻检着,突然惊呼:"程远!看这个!"

那是一本残破的藏文医书,其中一页画着四种器具的图案——铜铲、银刀、铜钵和水晶棒!旁边的藏文说明经过次仁翻译,大意是:"四器合用,可制无上甘露"。

"无上甘露..."我喃喃重复,"藏医典籍中常用来指代最上等的药物。"

程明从殿外匆匆跑进来:"爸!那些人开始往湖里放探测器了!"

我们轮流用望远镜观察对岸。诺华的人穿着印有公司标志的制服,正在用声呐扫描湖底,还有人采集水样和土壤样本。陈志明站在一旁打电话,神情严肃。

"他们在找什么?"郑淮安困惑道,"就算湖里有特殊矿物质,也不值得如此大动干戈..."

冯·霍恩海姆忽然想起什么:"帕拉塞尔苏斯的手稿最后几页提到,他离开东方前,将铜钵沉入了某个圣湖,'以待有缘人'..."

"所以他们是在找铜钵?"程明瞪大眼睛。

我思索片刻,转向次仁:"这湖有多深?藏民有没有关于湖底宝藏的传说?"

次仁与洛桑用藏语快速交谈后回答:"老人们说,湖心有漩涡,通着地下河。六十年代有地质队想测量深度,结果仪器失灵,后来就不敢再试了。"

"可能是强磁场。"郑淮安分析,"某些特殊矿物会产生这种效应。"

我们决定分头行动:郑淮安和冯·霍恩海姆留在庙里继续研究壁画和医书;我和程明、次仁去湖边寻找可能存在的"药境入口"——古画中标注的那个亭子。

沿着湖岸前行约半小时,我们在密林深处发现了一座几乎坍塌的六角石亭,亭柱上的彩绘已经剥落,但还能辨认出一些药草图案。亭中央的石桌上积满落叶,清理后露出精美的浮雕——正是四种药具的图案!

"就是这里!"我激动地对照古画,"位置、形状完全一致!"

程明绕着石桌检查,突然叫道:"爸!桌下有暗格!"

石桌下方果然有个隐蔽的小抽屉,里面放着一卷用油布包裹的羊皮纸。展开后,是一张更加精细的湖区和周边地形图,上面标注了十几个红点,旁边写着密密麻麻的藏文。

次仁仔细辨认:"这是...药材分布图!每个点都标明了特定月份可以采集的药材。"

我恍然大悟——所谓"药境入口",很可能是指这个汇集了珍稀药材的生态秘境!师父和帕拉塞尔苏斯追寻的,或许正是这种独特的药物资源集合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上善若水,寻安请大家收藏:()上善若水,寻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正当我们研究地图时,远处传来引擎声。透过树丛,我们看到诺华的车队正沿着湖岸公路驶来,距离亭子不到一公里!

"快回去通知其他人!"次仁催促道。

我们刚跑出几步,程明突然停下:"等等!地图背面还有东西!"

翻过羊皮纸,背面竟是一份制药配方,用汉藏双语写成。标题赫然是——《四器合制药王甘露方》!

配方详细记录了如何用四种器具处理特定药材,最终制成一种复合药剂。我快速浏览,心跳加速——这配方理念与师父的"通灵药膳"惊人地相似,但更加系统完整!

"这才是真正的'药境'..."我喃喃自语,"不是玄幻秘境,而是古人总结的药物配伍与炮制的至高境界!"

引擎声越来越近,我们赶紧抄小路返回喇嘛庙。刚进门,就听见郑淮安兴奋的声音:"程远!我们发现大秘密了!壁画后面有暗室!"

主殿的药师佛壁画后面,确实藏着一个狭小的密室,里面摆满了制药工具和发黄的经卷。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央石台上的一个铜制器皿——形如钵盂,却带有精巧的内置机关!

"这...这就是铜钵?"程明目瞪口呆。

冯·霍恩海姆小心翼翼地检查:"不,这是仿制品,但非常古老,可能是元明时期的。看这机关设计——它能自动调节研磨力度和温度!"

郑淮安指着墙上的一段藏文:"次仁,快翻译这个!"

次仁凑近细看,突然脸色大变:"这是警告!说湖底有天然毒气,每年特定月份会释放,接触者会昏迷...六十年代失踪的地质队就是..."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一声巨响,接着是此起彼伏的惊叫声。我们冲出庙门,只见湖对岸诺华的营地一片混乱,几个人倒在地上抽搐,其他人正慌乱地往车上跑。

"毒气泄漏!"郑淮安立刻明白,"快!我们必须警告他们!"

我们分头行动:次仁和洛桑骑马去通知当地救援;其余人开车赶往对岸。途中,我的手机突然收到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

"程先生,合作才能共赢。铜铲换人命,您选吧。——陈"

我握紧方向盘,看向后视镜中的铜铲——它安静地躺在装备包里,仿佛一把普通的古旧药具。但此刻,它承载的不仅是师父的遗志,更是一种跨越时空的医药智慧传承。

"爸..."程明担忧地看着我。

我深吸一口气,踩下油门。无论诺华有什么企图,现在首要的是救人。至于铜铲和药境的秘密...我相信师父会指引我做出正确的选择。

喜欢上善若水,寻安请大家收藏:()上善若水,寻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