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上善若水,寻安 > 第126章 古方里的烟火气

上善若水,寻安 第126章 古方里的烟火气

作者:闲散猫咪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07-29 16:31:13 来源:全本小说网

清晨,药膳坊的铜铃无风自动,发出三声清脆的响动。陈师傅放下手中的药碾,抬头望向窗外——一只麻雀正歪着头,用喙轻啄檐下的风铃。

"鸟雀知天时,"他轻声道,"今日必有客至。"

果然,未到辰时,一位穿着靛蓝布衣的老妇人推门而入,手里捧着一只青花瓷碗,碗底沉着几片暗红色的干花。

"陈师傅,您给看看,"她将碗递过来,"这藏红花,我存了十年,昨儿泡水,味道却淡了。"

陈师傅接过碗,指尖轻捻花瓣,又凑近嗅了嗅,眉头微皱:"不是藏红花。"

老妇人一愣:"怎么会?当年可是从西域商人手里买的,说是最上等的番红花。"

陈师傅摇头,从药柜深处取出一只紫檀小盒,掀开盖子,里面躺着几根色泽鲜红的花蕊,在晨光下泛着金丝般的光泽。

"真正的藏红花,泡水后汤色金黄,香气浓郁,且花蕊顶端有三叉分瓣,"他拈起一根,放入清水,"您这碗里的,是红花,也叫草红花,虽也能活血,但药性差了许多。"

老妇人怔怔看着碗中渐渐晕开的橙红色,叹了口气:"原来被骗了十年。"

陈师傅却笑了:"倒也不算浪费。红花虽不如藏红花名贵,但胜在温和,适合您这样的年纪。"说着,他取出一小包干桂花,撒入碗中,"加点桂花,补补香气,煮粥时放几片,养心又安神。"

老妇人捧着碗离开时,陈师傅忽然叫住她:"等等。"他从柜台下摸出一只小陶罐,揭开蜡封,里面是琥珀色的蜂蜜,隐约可见细碎的花瓣沉浮其中。

"这是去年收的荔枝蜜,配红花正好,"他舀了一勺,轻轻搅入碗中,"甜味能引药入脾,红花得蜜助,药性更稳。"

老妇人千恩万谢地走了。我好奇地问:"陈师傅,您怎么知道她需要荔枝蜜?"

他指了指老妇人的背影:"她走路时左脚稍拖,是气血不足;指甲泛白,是心血虚。红花活血,但性燥,荔枝蜜甘润,正好调和。"

我暗暗记下,又问:"那藏红花和红花,除了颜色,还有什么区别?"

陈师傅从药柜里取出两味药,平铺在桑皮纸上:"藏红花一朵花只取三根花蕊,二十万朵才得一斤,所以金贵;红花则是整朵花晒干,产量大,价廉。"他顿了顿,"但药性不在贵贱,而在对症。藏红花力猛,孕妇忌用;红花力缓,老少皆宜。"

正说着,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年轻男子搀着位面色苍白的姑娘进来,姑娘捂着肚子,额上沁出冷汗。

"陈师傅,我妹妹腹痛,喝了姜汤也不见好。"男子语气焦急。

陈师傅让姑娘坐下,三指搭上她的腕脉,片刻后问:"可是经期?"

姑娘点头,声音细若蚊蝇:"这次特别疼……"

陈师傅转身从药柜取出一包药材,又往小砂锅里注入清水,放入几片生姜、红枣,最后撒入一小撮暗红色的粉末。

"这是红花,配上姜枣,温经止痛,"他将砂锅置于炭炉上,"再加点当归,补血行气。"

水沸后,药香弥漫,带着微微的辛辣。姑娘喝下一碗,不多时,脸色渐渐回暖,紧蹙的眉头也舒展开来。

男子松了口气,掏出钱包:"多少钱?"

陈师傅摆摆手:"红花不值钱,当归是我自己炮制的,收个炭火钱就行。"

待兄妹俩离开,我忍不住问:"您怎么不多收点?那当归可是上等货。"

陈师傅笑了笑:"药是救人的,不是发财的。况且——"他指了指门外,"那男孩进来时,鞋底沾着工地上的泥,指甲缝里有油漆,想必是刚下夜班就带妹妹来看病。这样的钱,赚了心里不安。"

我一时无言。

午后,陈师傅让我整理一批新到的药材。其中有一包茯苓,块大如拳,表面布满龟裂纹,断面却细腻如脂。

"这是云南的野茯苓,少说长了三十年,"他敲了敲块茎,声音沉闷如击木,"茯苓本是无根之物,靠吸松柏精华而生,所以能利水渗湿。"

我好奇:"那人工种植的茯苓呢?"

"药性差远了,"他摇头,"就像温室里的花,长得快,但经不起风雨。野茯苓长在深山,昼夜温差大,雨水冲刷,虫蚁啃咬,反而逼出它的药性。"

说着,他取出一块茯苓,用铜刀削成薄片,阳光下,片片透明如玉。

"茯苓要'九蒸九晒',蒸去燥性,晒出甘味,"他将薄片铺在竹筛上,"但现在的药商图快,一次蒸透就完事,药效自然大打折扣。"

傍晚,药膳坊来了位熟客——卖豆腐的老张。他常年挑担走街串巷,膝盖落下了毛病,每逢阴雨天就酸痛难忍。

陈师傅从柜台下取出一只陶罐,掀开盖子,里面是黑褐色的药膏,散发着浓郁的艾草香。

"去年端午收的艾叶,配上川乌、红花,熬成的膏药,"他用竹片挑了一块,敷在老张的膝盖上,"艾草得午时阳气最盛时采摘,药力才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上善若水,寻安请大家收藏:()上善若水,寻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老张哎哟一声:"烫!"

"川乌性热,走窜力强,能驱寒湿,"陈师傅用布条固定好膏药,"忍一忍,待会儿就舒服了。"

果然,不过半刻钟,老张的眉头舒展了:"嘿,真神了!这腿里像有股暖流在窜。"

陈师傅笑道:"不是我的药神,是你的气血通了。"

老张付钱时,硬是多塞了几文:"上回贴了您的膏药,我多卖了两担豆腐,这钱该给!"

陈师傅没推辞,转身从药柜里取出一包桑寄生,递给老张:"煮水喝,强筋骨。"

待老张走后,我忍不住问:"川乌不是有毒吗?"

"生川乌确有大毒,但经过炮制,毒性大减,"陈师傅解释道,"我用的是'九蒸九晒'后的制川乌,再配上甘草解毒,艾叶引导,只取药性,不取毒性。"

天色渐暗,陈师傅点起油灯,让我帮他研磨药材。

"学药如学人,"他一边捣药一边说,"有的药性子烈,如大黄,泻下如将军;有的药性子缓,如甘草,调和如国老。用对了是良药,用错了是毒药。"

我点头,忽然想起一事:"陈师傅,您有没有遇到过怎么治都治不好的病?"

他动作一顿,目光投向窗外的夜色,良久才道:"有。十五年前,有个孩子高烧不退,我用尽方子,还是没救回来。"

油灯的光映在他脸上,皱纹显得更深了。

"后来我才知道,那孩子不是风寒,是脑炎,"他声音低沉,"若当时懂得西医,或许……"

他没再说下去,只是更用力地捣着药。

夜更深了,药香在屋内萦绕。陈师傅忽然开口:"其实,药治百病,不治百人。医者能做的,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

我默默记下他的话,心想,这大概就是药膳坊的"道"——药里有烟火气,医者存慈悲心。

喜欢上善若水,寻安请大家收藏:()上善若水,寻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