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上善若水,寻安 > 第114章 醒梦录

上善若水,寻安 第114章 醒梦录

作者:闲散猫咪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07-29 16:31:13 来源:全本小说网

我猛地从床上坐起,冷汗浸透了睡衣。右手下意识摸向锁骨——那里光滑平整,没有任何"未央"印记的痕迹。窗外洒进来的是再普通不过的六月晨光,楼下早点摊的豆浆香气飘进窗户,混着公交到站的电子提示音。

床头手机显示2023年6月15日7:30,相册里找不到任何关于疗养院或七人聚会的照片。通讯录翻到底也没有叫苏九、周建军的人名。书桌上的《永昌茶谱》安静地躺在茶具旁,我颤抖着翻开——没有血色文字,没有自动翻页,只有普通的茶叶种类图解和冲泡方法。

"原来是个梦......"我长舒一口气,却又感到莫名的失落。厨房水壶的哨音惊醒了我,沏茶时发现手腕上有一圈淡淡的压痕,像是曾被什么绳索绑过。这个细节让我差点打翻茶杯,直到注意到这是昨天新买的手表表带太紧留下的。

早餐时我搜索"松山疗养院",只查到八十年代就改建为养老院的新闻。输入"通灵学会林怀瑾",跳出的是某高校民俗学教授研究民间信仰的论文。那些在梦中栩栩如生的细节,在现实世界连蛛丝马迹都不存在。

但那个梦太真实了。我还能记得苏九虎牙上的凹槽,周建军古镜胶带上的符咒笔画走向,甚至郑明远脑电波监测仪的品牌型号。这种清晰的记忆促使我打开学术数据库,输入"通灵现象心理学解释"。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李教授的论文《集体暗示下的通灵体验》吸引了我的注意。文中记载2017年一个实验:七名被试在特定环境暗示下,有五人声称看到"亡灵",实际是大脑颞叶受电磁刺激产生的幻觉。这解释了我梦中七人共同见证超自然现象的情节来源。

下午我拜访了本地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头发花白的许教授正在整理一批民国时期的民间信仰文献。"真正的通灵仪式哪有那么戏剧化。"他笑着展示一本1927年的《观灵记事》,发黄的纸页上只有简朴的流程记录:"焚香三柱,静待一炷香时辰,观烟形以测吉凶。"

玻璃柜里陈列着真实的通灵器具:铜钱是普通的乾隆通宝,古镜背面是寻常的吉祥图案,连所谓的"灵魂契约"也不过是道士给信徒的消灾文书。"人们总喜欢给普通物件附加神秘色彩。"许教授指着一段红绳,"就像这个,其实是绑经卷用的,后来被传说成'捆仙索'。"

在民俗博物馆,我见到了与梦中截然不同的通灵文化。展板上的科学解释清晰明了:所谓"灵魂出窍"多是睡眠瘫痪症状,"阴阳眼"属于视觉皮层异常活跃,"鬼压床"则是意识清醒而身体未苏醒的正常生理现象。

晚上整理笔记时,我把梦境内容单独列为一栏,与现实考证结果对照。那些惊心动魄的时空重叠、量子纠缠,在科学视角下都有了合理解释。最有趣的是发现"林怀瑾"这个名字的来源——我书架上确实有本《民间信仰研究》,作者林教授的照片与梦中人有三分相似。

睡前我重新翻阅《永昌茶谱》,在空白处写下:"通灵是人类对未知的诗意想象,而真正的神秘,或许藏在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大脑深处。"窗外的月光安静地照在茶杯上,水面只映出我自己的倒影,没有任何超自然影像。

这场奇异的梦境最终促使我开始系统学习认知心理学。三个月后,我在个人专栏发表《从一场通灵梦看人类神秘体验的心理机制》,文中既保留了对那个奇幻之梦的生动描述,又附上了神经科学家的专业解读。文章末尾写道:

"或许我们不必执着于分辨灵界是否存在,人类大脑本身就是一个能创造无限奇观的'通灵仪器'。当理解了这个仪器的运作机制,那些曾令人恐惧或痴迷的超自然体验,反而展现出更令人惊叹的——关于人类自身的真相。"

第二年春天,我在某次文化沙龙偶遇一位手腕系银铃的女生。她虎牙上的凹槽让我瞬间想起梦中的苏九,但对方其实是音乐学院民乐系的学生。"这个铃铛?"她晃了晃手腕,"是排练《盂兰盆》用的道具啦。"我们相视一笑,阳光透过她耳边的碎发,在地板上投下再普通不过的光斑。

喜欢上善若水,寻安请大家收藏:()上善若水,寻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