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上命昭唐 > 第354章 打开城门迎吴王

上命昭唐 第354章 打开城门迎吴王

作者:控制变量法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23 16:36:14 来源:抖音小说网

第354章 打开城门迎吴王

沙海,在汴梁城北二里处。

齐欲取周九鼎,颜率说曰:“大梁君臣欲得九鼎,谋于沙海之上,为日久矣。”

魏国贼子每次谋盗九鼎的会场,就是这里。

隋初,为伐江南,隋军引汴水注入沙海,在此操练水师,更添汪洋盛况。

随着气候变化和区域水文设计,今已干涸,唯余一片青青草原。

朱全忠治汴时,为取悦爱妻,在此种桃、山樱数千株。眼下暮春三月,青桃含苞,粉樱绽放。淡粉色的樱像从天下撒下,漫山遍野的飞舞,格外迷人。

“大王,魏军赶到了!”一条小溪边,正在磨刀的吴王接到报告。

“哦?”吴王闻言一激动,定了定神,起身道:“快请!寡人求贤若渴,真是一刻都等不及了!”

元谢面色大变。

殿下在说什么鬼话!

见周围军兵互相张望,元谢急忙附耳密语:“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能讲。这话若是被人——”

“我的意思是,一刻也等不及和贤才相见。”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呐。”

“好了好了,知道了。”吴王摆摆手,离开了小溪。

铺着皮毯的空地上,魏博、义成军两镇将校整装卸甲,在樱林间等待已久。

吴王步入林间,皮靴“哚哚”作响。

“哈哈哈!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吴王抬眼看了看黑压压的两镇将校,张开双臂,热情寒暄。

“魏博衙内亲事都虞侯臣田恒拜见大王!”田恒率队下拜。

“承嗣子孙?”

“……臣有原罪。”

“哈哈,什么原罪?田家不也出了那么多忠良。田帅可好?”

“都好。本欲亲来汴梁会师,不意突发风疾。”

“没大碍吧?早前听说,寡人有位叔母,先君的左昭容流落邺城……”

最怕空气突然安静,话音落地,嗡嗡声顿时消失。

藩臣朝臣,齐刷刷的严厉目光投来。

“汝辈狗贼,反虏!”赵寸按剑而跽:“亵渎天人,这是大辟罪!”

赵寸发毛后,在场朝臣先是愣住,继而勃然大怒。

主辱臣死!圣人居然还有一位嫂嫂这般遭遇。文官武臣,纷纷拔剑抽刀,破口大骂。

田恒尴尬万分,忙走出座位,下跪辩解道:“臣等死罪!被罗弘信安置在邺宫………我辈诛杀此辈后,奉送昭容在长生观修炼。大王提起,臣返镇便遣兵护送昭容归京。”

什么安置,明明是被罗弘信霸占了,还被请出来唱过艳辞呢。

“咳咳,干什么?”吴王按按手掌。田恒故意遮丑,他立刻也顺水推舟,装作不知:“战乱嘛,顾不上遣归是正常的。”

“你这名字,是不是该改改?犯灵帝讳嘛。”不待田恒答话,吴王已恍若无事,笑着在主位上跪定,颔首道:“都坐。”

一照面,差点就丢了命。田恒汗流浃背,心里涌起一股恼怒和怨恨。

诸将起身,目露讶然。

没想到吴王这么年少,却有这副模样气度。

不愧是李氏子。

“高祖太宗也是这个年龄就开始上阵的吧?”有人吹捧道。

众人面面相觑,这谁啊,这么猴急!

吴王一窒,赶紧切了话题,环视满座,开门见山:“朱氏父子经营汴梁十余年,城池坚巨,还有武夫若干。汴梁人口众多,而中原民心不附,汴人凶悍。怕是未能轻下。从今日拂晓起,寡人又已劝降了两个时辰,并无回应。我意,下午夺城。公等有什么想法都说说吧。”

赵寸、乞颜术丘等朝中文武坐在他左下。

来自魏博、成德、义成军的各衙将、十将等等在右下,不够座的将校侍立外围。

听见询问,众人都抬起头。

“敢问大王,城中守军有多少?”义成军带兵都头高原破冰道。

“不清楚。”吴王干脆地回道:“朱温之时,汴府内外军兵并陈、滑、徐、蔡、河五镇兵大略三十万。潼关,河中城,首阳山,晋城,拒阳川,横水………被圣人和靖难诸侯歼灭的有十万。从周之辈造反,这个几千那个几万,怕也拉走了好几万。朱大郎进薄关中,有兵十万……”

吴王有些恼火。

他常年蹲在宫里,接触军事不久,加上汴军体系庞大,伴随着人员补充,能理得个毛的清楚,因此,说着说着就卡壳了。

干脆一指王子美:“王公?你来说说。”

“臣也不知。”王子美摇头道:“不过略一估,衙军加外兵,最多不过几万人吧,与我军数量相仿。”

闻言,高原眉头紧锁。

最烦的就是攻城!还是这么多人据守的坚城。

“大王。”史神骁进言道:“汴梁城毫无疑问,不好打。王军合我辈,不过两万千余甲士,邻处叛军余部什么情形也不了解,臣不赞成挥霍将士,还是断水、打地道围城为上。”

“大王不是带了两万杂种?可否驱蛮攻城?”有人说道。

“难!那些蛮子,适才俺路过时观察过,一个个都是憨批,指望他们打仗是缘木求鱼。没俺们在,三千汴军就能收拾了他们。驱使攻城,怕是全死完了,护城河都填不平。”有人嘲笑。

“那就先训练他们。”“咳咳,你的思想很危险啊。圣唐武力,宁与家贼,不授异族。”

“是的,尤其还是这些刚归化的蛮子,几与野人无二。”

“你说谁是异族?俺是不是唐人啊?”

“停!”吴王双手微抬,叫停道:“部族军靠不住,只能干些打扫战场、运输军资、骑射骚敌的事。就按原计划行事了!田公,魏军负责切断供水。高将军,我给你派一万杂种,你看看义成军能不能在城外某处筑土堆山,就像侯景围攻建康台城那样。寡人一会在北门发动夺城,先干几场,试试守军成色。”

魏军不耐苦战客战,就去修堤断水。

义成军,从高原管中窥豹,执行力应该还不错。可以交付难一点的差事。

这样分派任务,应该是合理的,吴王心想。

“大王英明!”

“奉王令!”

“踏平汴梁城,抢他娘的!”

“想在这世道出头,就得把命豁上!要不风光进汴梁,要不葬身城下,俺不在乎!”

群臣众将沸沸扬扬,吴王也听得有点激动。

即使已经见过阵,但一到大战,还是会心跳加速。

望着颓靡、敬畏、狂热、兴奋的军将大臣,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他才深切感受到权力是多么迷人,也才体会到,之前在金城宫面对郑延昌的坚持是多么正确的一个决定。

那皇位要想坐上去,看来,只能在军中和圣人争夺影响力和威权了。

“文德武运,胜哉!”吴王总结性的哈哈大笑。一拍案,长身而起,重重捶了一记自己胸口,大步离座,手扬起来:“吹号,进军!”

三月初六,魏博田恒部、义成军高原部进抵汴梁。

吴王再度将大量劝降书绑在箭上射入城,无果。

下午,王师开始打造重型器械,大兴土木,发动攻城。

另一方,乱成一团的汴梁城也在紧锣密鼓进行防御。

把朱大郎家眷送到汴梁宫隐秘偏僻的通天楼安置保护起来后,守臣张继隆此时正到处奔走,检查军务。

“如果王师硬干,能顶多久?”

“看规模,敌人数倍于我,心里实在没底啊。”

看到搬运土石的军卒交头接耳,张继隆就呵斥他们,催他们赶紧干活。

“我们这座城乃是有数的名城,胜过几万军人,不会轻易夺取!汝辈就别打小算盘了!”

他绞尽脑汁,计算着这次战斗。

当然,作为晚唐五代的武夫:圣唐和大郎之间,张继隆也放了风声。

大郎已经战败,圣唐收复中原看来指日可待。

大家在李家治下三百年,朱氏灭亡,再回归朝廷也理应。

只是,大郎败军不知踪迹,这让张继隆又谨慎起来:

汴军凶残,天下皆知。

贸然归降,万一败军杀奔城下,或是招来援军,击溃了吴王,再回到汴梁,岂非大祸。

所以他向亲信透露,只要传来大郎身死,或者全军崩溃军不复军的消息,就开城交出一切。

在吴王在城下终于热火朝天动起手的时候,张继隆就在城头,屏息观察。

看到禁军大队步卒在壕沟外集结,他只是摇头叹息:“故人之子,竟然这般不琢!夺城能这么夺么?没有重武器,没有砲石箭簇大火掩护,步军单扑,这不是站在门下,让俺们揍沙包,自积军怨么?汝辈稍微争气点,这小子晓得厉害了,便会放弃扑城,徐图缓弄…………”

“这时间再缓上几日,也许就有大郎的情况了!”

壕沟外,步军已整顿完毕,组着盾稳重前行。

“杀杀杀!”

怒吼声直冲城楼。

张继隆摩挲着垛口板砖,笑道:“很有精神!儿郎们,下手轻点,教他们知难而退就行了,千万莫泼火油。大郎难啊,早些晚些,圣人多半是中原之主了。先卖个好,少些仇…………都听话!安稳过了这关,俺也像王彦章,带儿郎们奔个前程。”

正笑呵呵说着,忽然腰间一刺痛。

他下意识伸手揉摸,就摸到把钢刀插在肋后。

张继隆瞪大眼睛,看着满手的血慢慢转头,就看到几个下级将官或者说同僚冷冰冰的看着他。

其中最亲密的一个,正握着那把刺进他后背的钢刀,用力抽出。

张继隆疼得呲牙弯腰。

在周围,军兵们木然的、震惊的目睹情形,一个亲军刚退后喊出:“都…………”

那抽刀衙将已经举手暴喝:“起义!”

大群军兵顿时扑出,刀枪齐出,就在众多官吏将士百姓的围观下,将他这队亲军砍碎在城头。

“这是为什么?”张继隆扶着垛口,喷血瞋目。

“是你不识时务!是你昏头忘了俺们是做着什么勾当才有的今日!朝闻道,夕可反也。大梁彻底完了,俺们豪杰,谁鸟耐烦和朱家陪葬!你自己去黄泉效忠罢!”

张继隆嘿嘿苦笑:“难道俺真傻,这年月,就该你杀我,我砍你,谁也不敢信了谁…………俺在下面,看着………你们!”

“噗!”大刀斩下,血雨将左近军兵喷得浑身鲜红。

已有人一把举起张继隆人头,惊声尖叫:“继隆已死!打开北门迎吴王!”

“智者听俺号令!杀奔皇宫,擒拿朱氏父子全家!”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