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三塑强汉 > 第517章 卷后篇

三塑强汉 第517章 卷后篇

作者:深山老僧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9 01:05:29 来源:全本小说网

百万字的第一卷写完了,虽然回头看时,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可也总算写出我想要的样子。

主人公一出场,就是高官之家的嫡子,为他的创业崛起提供了切实的保障。

主人公没有参与东汉末年的黄巾大乱局中,不是不想拯救天下民众,实不能也。

他穿越之时年方九岁,又在“东夷”之地,没钱、没粮、没人口,更是没兵……

如果以九岁之龄率领统帅民众,好像总不是那么回事,何况在名望为上的东汉末年,纯朴的民众又有谁会听从一个稚子的号召呢?

更何况,在东汉末年,如果没有一些世家大族的支持,哪怕你再有本事,恐怕也无力施展。

这是由汉朝时的社会形态而决定的,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所以蔡成不仅要能够动员民众,还需要得到社会更多阶层的支持,非匹夫之勇和几项发明所能决定的。

最重要的,他并不想颠覆大汉呀。

中华数千年的历史上,“匹夫起事,无凭借威柄之嫌。为民除暴,无预窥神器之意。得国正者,唯汉与明。”

这便是后世对汉的评价。

然而起源于汉中弹丸之地,又绵延四百年的大汉,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后续两千年发展的图腾。

汉人、汉族、汉语、汉话、汉服……早已融入了华夏民族的血液中、刻在了灵魂上,并影响了后世两千年的发展,铸就了我们的民族之魂。

“秦得其形,汉固其本”,不仅彰显了秦汉两朝对中华民族日后发展的巨大作用,还影响着后世各朝代的走向,更是被后世历朝历代奉为正统之源、民族之本。

而《后汉书·郡国志》中,“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更是说出了中华民族的不甘。

“汉不能灭”也因此成为作者本人的执念。

于是,从立场上,主人公也无法参与黄巾乱世。

他不愿起兵对民众挥起屠刀,又不愿借黄巾之乱覆灭大汉,还担心因自己的参与造成对大汉更大的破坏。

好在有年龄这一天然要素,那就两不相帮,避开这段时间好了。

而且,一个穿越者,又为稚童之身,身后的家族几为寒门,在以“名望”为先的汉代,想成事可谓是千难万难。

更何况穿越者与时代的思想意识都不同,如果不能找到什么为自己镇场子,让自己的一切行为既能惊诧天下,却又是那么合理,岂不妙哉?

否则,推出曲辕犁还好说,可如何解释雪花盐、蔗糖、播种机、左伯纸等一系列“青州特产”的推出呢?

怎么办?

于是,山中客这一虚幻的人物就出现了。

反正主人公自己从未说过山中客是仙人,却可以让他人自行脑补,得出了“山中客必是仙人”的结论,也使主人公完美诠释其所做所为。

反正汉代是相信神仙鬼怪的。

这是主人公为自己能站稳脚跟而设计的脚本。

也是能够借到汉灵帝刘宏之势的背景因素。

没有刘宏撑腰,主人公哪能掌控整个青州?又哪有可能一路顺风顺水。

想想东汉初期光武帝刘秀推行“度田令”,都能导致天下皆反,如果主人公没有找到足够强力的靠山,想推行新农体系,那真是白日做梦。

莫以为只凭穿越者的思想意识、知识积累,便可以在前世各个朝代为所欲为。

否则,哪怕主人公想在东莱郡做点什么,恐怕都会被青州各阶层的势力淹没。

有了山中客,这一切就有了根基。

你说这是阴谋还是阳谋?

反正主人公自己没承认过中山客就是仙人,至于是否仙人,都是别人给出的判断。

凡是喜欢历史的朋友都知道,现代人未必就比古代人聪明。

“中国智慧”那可是建立在数千年文明的基础之上。

当今世界上发生的一切,我们都可以从中国的上下五千年中找到注脚。

要论玩智谋,历朝历代的杰出人物,都可以甩现代普通人几条街。

所以,主人公干脆不与东汉末年那些大人物斗智,恐怕他也根本就斗不过。

主人公的优势是后世几千年积累的各种经验和知识。

有了山中客这一虚幻的“仙人”为主人公背书,那就干脆玩阳谋好了。

第一卷中,主人公无论是推蔡立为青州牧,建立护民军,对抗世家大族、朝堂重臣的各种阴谋,都是阳谋。

喜欢战争史的朋友都知道,伟人最擅长使用阳谋。

打土豪、分田地,减租减息,大生产运动,《论持久战》,一篇公开广播退傅作义奇袭之兵……

中国革命史上,充斥的都是阳谋。

可见,阳谋可完胜阴谋,绝不是妄言。

用阳谋,借到了汉灵帝的势,把推行“新农体系”变成了“奉旨”;

用阳谋,组建护民军——可以横扫天下的强军,反正“党锢”开禁,地方官府和世家大族,甚至是个人,都可以拥有私兵,只要你养得起;

用阳谋,挫败了世家大族的“同化”之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塑强汉请大家收藏:()三塑强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先除外患,再解内忧”是主人公对大汉情深的体现;

“和平发展,保护人口”是主人公完成使命的基础;

“组建内阁、君主立宪”是主人公保护刘氏血脉、用本土能人治国、推行良政的基本方略……

董卓入京能以自己的残暴,压制得一应众臣噤若寒蝉,主人公同样以自己手握强军压制旧臣,强势掌控朝堂之上的话语权,同时速控大汉北方九州。

主人公牢记了伟人的教导: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主人公还牢记了“发动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这一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

好在从中平二年,到中平五年,历史给了主人公韬光养晦、埋头发展的时间。

这也是主人公选择黄巾之乱刚刚平复便马上出手的根本原因。

主人公需要几年的蛰伏期,闷头发展自身——毕竟东汉末年的青州因黄巾之乱的破坏,底子太薄了。

否则,青州护民军也不可能一出而惊天下;

否则,青州也不会在几年之间,就有了六百万人口;

否则,青州也不会拥有了近亿亩田地(东西两汉田地最多时,也才八亿多亩);

否则,青州以一州之力,根本不可能在不影响百姓生活质量的前提下,还能养数十万军队……

然而,现实永远是现实。

阳谋能应对阴谋,可也挡不住一杯毒水。

主人公中毒而亡,瞬间让已经走上正轨的大汉地动山摇。

有人为我出主意,说是能否让主人公来个二次穿越,再来个拨乱反正?

这个主意很好,我采纳了,并向提出建议的朋友表示由衷的感谢!

至于蔡成能否醒来,何时醒来,还请各位看官朋友往下看。

然而,我个人认为,各位看官应该把目光聚焦在没有蔡成的那些岁月,看看本土那些大才,如荀彧和各位阁老,如张辽、于禁、赵云、张合、关羽、张飞这些东汉末年文才武将身上。

看看他们如何在主人公为他们打下的基础上,尽情地发挥自己。

主人公已经给他们留下了几道难题:

第一个难题:开发东北黑土地,以及整个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晋中平原、关中平原等疆土内的粮仓。

要知道,中华民族是在二十一世纪才实现一日三餐、餐餐管饱,所以,主人公穿越到东汉末年的第一项任务,便是大幅度增加粮食生产。

第二个难题:治理黄土高原,治理黄河,一改“中游泥沙俱下、下游黄龙悬顶”的千年历史。

而东汉末年,恰是治理黄土高原和黄河的最好历史时机。

皆因那时黄土高原上农耕日趋减少、游牧日趋增多、植被开始恢复的初期。

第三个难题:以煤代柴、保护树木。

不要以为找到一两煤矿,就能够实现“以煤代柴”。按当时的劳动力数量、生产力水平和运输能力,要做到这一点,还是很难的。

第四个难题:制服想要捣乱的世家大族。

丞相和内阁成员,都出自皇室宗亲和世家大族,而推行大汉新制,初始时世家大族的利益受损还极大,这可是个超级难题。

第五个难题:改变观念,农工商并重。

谁都知道,改变观念有多难。

第六个难题:应对灾难,消除外患。

“小冰河期”的到来,东汉末年灾害频发,如何让刚刚收服的北方十数州能够安定下来?

尽管东汉末年外患不严重,毕竟西羌、乌桓势弱,鲜卑还在发展中期,高句丽、扶余尚未完全成型,可只要有外患,都可能会让刚刚收服的大汉北方十数州瞬间分崩离析。

第七个难题:抵御江东曹操、江南孙策、西南刘焉等的骚扰,甚至是侵入北方。

为了增加难度,在江南荆州,可是又出现了一个“仙人弟子”,一个新的穿越者,桓佑。

要知道,主人公为他们打下的基础,还是很薄弱的。

除青冀幽并四州外,大汉北方其他州尚未完全掌控,而冀幽并三州的基础还很是微薄,长江(文中的“大江”)以北,还有江夏、南郡两处在刘表的掌控中,更何况北有鲜卑,西有西羌、东有曹操,南有桓佑、孙策、周瑜,西南有刘焉……

这些全对中原虎视眈眈……

所有这一切,决定于主人公中毒倒下后的三五年之中,也就是荀彧、荀攸、刘虞、王允等人,在未来三五年中,不仅要稳定大汉北方、防止甚至杜绝四面之患,还要应对内部的天灾**、新旧制度的更替、百姓的生存、环境的改善、观念的逐步转换……

等待新内阁、新兵部的挑战,绝对是严峻的,一个不小心,就会崩盘。

请各位看官拭目以待,看看没有蔡成的日子里,大汉北方的发展将会如何。

他们会实现蔡成的“洛水之誓”吗?

他们能保证蔡成醒来之后,大汉北方的百姓都能够一日三餐吗?

他们能打击一小部分,团结一大部分,从而因势利导,让世家大族也能拥抱大汉新制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塑强汉请大家收藏:()三塑强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几年过后,小皇帝刘协也长大了,他的皇帝意识会不断觉醒,他会如何看待君主立宪制?

……

太多的悬念有待于各位看官去揭密。

好吧,不啰嗦了,就有待于看官慢慢揭开一层层迷雾吧。

同时也期待着各位看官多评论、多指出失误之处。

也有朋友说本人对战争场面的描写不那么激烈,不那么过瘾。

比如说勇冠三军的吕布,除了京都西门外与颜良、文丑一战,随之就非常窝囊地死于护民军的箭矢之下,再没有体现出他勇猛无敌之气概,也脱离了史上吕布的形象。

我完全同意。

这本书不是突出某个英雄的,就连主人公,也只是在擒于禁、战吕布时,稍稍呈现出一点英雄气概。

我真正想写的是主人公以自己脑中积累的无数后世知识和经验,以及他先进的思想意识,来改变历史的故事。

更是想写如何把后世数千年的经验教训,与当世的人文风俗、思想意识、社会形态、与现实情况相结合的总体考量,并依此制定的大政方针。

还想写主人公如何以更先进的意识形态融入到现实社会中……

当然要融入现实社会,就不能只依靠历史上那些真实的,如荀彧、陈群、刘虞、王允、徐庶、张昭、周瑜、张辽、刘关张这些后世熟知的人物身上,于是便有了如管笃、何山、管承、申金等或虚幻、或真实的人物出现。

唯一可怜的,便是主人公已经认定却连订亲的仪式都没有的小妻子蔡琰了。

她作为陈留蔡氏为青州蔡氏赔礼的悲剧人物,却发现自己到了蔡成身边后,竟然找到了可托付终身的归宿,还被蔡成认可为正妻,本该做梦都会笑醒。

谁知道,她刚刚高兴还没有几天,便要处于深爱之人身死的悲痛之中……

本来蔡文姬就是一个正史中的悲剧人物,还是得有一些悲剧色彩吧?

喜欢三塑强汉请大家收藏:()三塑强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