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三国之召唤群皇降世 > 第408章 曹操联合刘备,嬴政攻打豫州,联盟大败(2)

冀州邺城,州牧府邸的大堂比兖州治所更显恢弘。梁柱上雕刻着象征冀州沃土的嘉禾纹,堂中悬挂着一幅巨大的《幽冀山川图》,羊皮纸被桐油浸透,边角泛着沉稳的暗黄。刘备身着绿袍,腰悬双股剑,鬓角虽已染霜,双目却依旧炯炯有神,端坐于主位之上,左手轻捻胡须,右手搭在案几的《春秋》竹简上。

堂下两侧,文武分列,气度与兖州截然不同。

武将一列最前,是身披玄甲的叶白夔。他年近四十,面容冷峻,肩宽背厚,腰间横挎一柄重剑,剑鞘上镶嵌着七颗铜钉,那是他平定鲜卑七部的军功象征。他身侧是刘轩辕,二十出头,面容肖似刘备,却更显英锐,银甲上的鳞片在堂内微光下流转,手中长枪斜倚在地,枪尾的铜镦深深嵌入青石地面。

文臣一列则是另一番气象。张陵康一袭道袍,手持拂尘,面容清癯,眼神中透着几分仙风道骨;张仪身着锦袍,腰束玉带,嘴角噙着若有若无的笑意,眼神却如鹰隼般锐利;张居正一身青色官袍,面容方正,神情肃穆,双手按在案几上,指节分明;诸葛亮羽扇纶巾,年轻的脸上带着沉稳,目光落在堂中地砖的纹路间,似在推演着什么;张巡身着素色长衫,面容刚毅,腰间悬着一柄短刀,透着武将转文臣的干练;张柬之须发皆微白,却精神矍铄,目光沉静如水;钟会年少英发,眼神中带着锋芒,不时与身旁的黄月英交换眼神;黄月英一身布裙,虽未施粉黛,却难掩眉宇间的聪慧,手中正把玩着一枚算筹。

忽闻堂外传来通报:“兖州使者苏秦先生到——”

刘备抬眼,示意左右:“请。”

苏秦身着兖州官袍,缓步走入大堂,虽一路风尘,却依旧气度不凡。他对着刘备深深一揖:“兖州使者苏秦,拜见刘皇叔。”

“苏先生远道而来,辛苦了。”刘备抬手示意,“赐座。”

待苏秦落座,刘备才缓缓开口:“苏先生奉孟德公之命而来,不知有何见教?”

苏秦拱手道:“皇叔明鉴。如今杨滔势大,已据西川、并州、豫州等八地,天下过半已入其彀中。兖州虽励精图治,却独木难支,孟德公深觉唇亡齿寒,故遣苏秦前来,望与皇叔共商大计。”

话音刚落,张陵康拂尘轻挥:“苏先生此言差矣。杨滔虽强,却远在关中,与我冀州相隔千里,何来唇亡齿寒之说?”

苏秦看向张陵康,从容笑道:“道长此言,恕苏秦不敢苟同。杨滔占据并州,与冀州仅隔一条滹沱河,其麾下铁骑三日便可兵临邺城。何况其已得豫州,若再北上,幽冀二州便成孤城。昔日袁绍公坐拥四州,何等强盛,却因孤立无援,终为曹操所破,此乃前车之鉴。”

张仪接口道:“苏先生是想劝我主与曹操联手?只是曹操素有奸雄之名,今日联手抗杨,明日若杨滔败亡,曹操反噬,我冀州岂不危矣?”

苏秦早有准备,朗声道:“张子之言,苏秦亦曾思虑。然今日之局,杨滔如日中天,曹操与皇叔实乃唇齿相依。试想,若冀州被杨滔所破,兖州亦难独存;反之,兖州若亡,冀州亦成囊中之物。至于日后之事,待退去杨滔这心腹大患,再论不迟。正如春秋之时,齐鲁虽有旧怨,遇狄人入侵,亦需联手抗之。”

诸葛亮羽扇轻摇,目光落在苏秦脸上:“苏先生所言联合,不知具体如何行事?”

苏秦起身走到堂中,指着那幅《幽冀山川图》:“孟德公之意,欲与皇叔、淮南嬴政三方联手,共取豫州。豫州乃中原腹地,杨滔若失豫州,便如断一臂,关中与荆州首尾不能相顾。届时三方分进合击,皇叔可出幽州铁骑攻并州,牵制杨滔北境;嬴政可出淮南水师溯江而上,袭扰荆州;曹操则率主力直扑豫州,三面夹击,必能破之。”

刘轩辕按捺不住,长枪在地面一顿:“先生只说攻城掠地,可知豫州驻军几何?杨滔麾下张辽、徐晃皆是百战之将,岂是易与?”

苏秦看向这位年轻将领,颔首道:“公子所言极是。然杨滔疆域过广,兵力必然分散。据细作回报,豫州驻军不过五万,且多是新降之兵,军心未附。我三方联军若能出兵十五万,分三路齐进,必能一战而定。何况曹操已备下粮草十万石,愿与皇叔共分,以为军需。”

张居正眉头微蹙:“十五万大军,粮草消耗巨大,即便有兖州相助,我冀州亦需动用府库三成。如今幽州初定,百姓尚未安定,若兴师动众,恐生民怨。”

张巡起身道:“居正先生此言有理,然杨滔一日不除,我等便一日不得安宁。昔日黄巾之乱,皆因朝廷姑息养奸。如今杨滔狼子野心,若不趁其根基未稳之时联手遏制,待其羽翼丰满,再想抗衡,难如登天!”

黄月英放下算筹,轻声道:“苏先生,不知淮南嬴政已有回复?若我冀州与兖州出兵,嬴政却按兵不动,我等岂不成了杨滔的靶子?”

苏秦笑道:“黄姑娘放心。曹操已另遣使者前往淮南,嬴政与杨滔在荆州素有摩擦,必不愿见杨滔独大。据信使回报,嬴政已在寿春集结水师,只待盟约一成,便即刻出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之召唤群皇降世请大家收藏:()三国之召唤群皇降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刘备始终未言,此刻终于开口:“苏先生,联合抗杨,孤亦有此意。只是曹操与孤,昔日曾在徐州有隙,不知孟德公此次,是否有诚意?”

苏秦从袖中取出一卷帛书,双手奉上:“此乃孟德公亲笔盟约,言明破杨之后,豫州北部归冀州,南部归兖州,淮南则得豫州东部三县。若有违约,天下共击之。”

刘备接过帛书,展开细看,只见上面字迹苍劲,盖着曹操的私印。他沉吟片刻,看向诸葛亮:“孔明以为如何?”

诸葛亮羽扇指向地图上的濮阳:“主公,苏秦先生之计可行。然我军需得濮阳作为联军粮草中转站,且曹操需先出军牵制豫州主力,我军方可动。此外,当遣张巡将军镇守幽州,以防鲜卑趁虚而入。”

刘备点头,又看向叶白夔:“白夔以为,我军可出多少兵马?”

叶白夔沉声道:“末将愿率三万幽州铁骑为先锋,公子轩辕可领两万步卒为后援,再辅以一万弩兵,共计六万,足以牵制并州之敌,并进击豫州北部。”

刘备目光扫过众人,见皆无异议,终于拍案道:“好!孤便应下孟德公之约。苏先生可回复孟德公,三日后,孤将亲率六万大军出邺城,直指濮阳。望三方同心协力,共破杨滔!”

苏秦大喜,起身拜谢:“皇叔深明大义,大义幸甚!苏秦这便回报孟德公,静候皇叔佳音!”

堂外阳光正好,照在《幽冀山川图》上,豫州的位置被阳光勾勒出一道金边。刘备望着那片土地,知道一场关乎天下走向的大战,即将在中原腹地拉开序幕。而他与曹操、嬴政的这一次联手,究竟是权宜之计,还是能真正扭转乾坤,

苏秦离去后,大堂内的气氛并未松弛。刘备将那份盟约郑重叠好,放入案头的铜盒中,目光重新扫过众人:“苏秦虽舌灿莲花,然联合之事,关乎冀州存亡,需再细究。孔明方才所言濮阳之事,可有更深考量?”

诸葛亮羽扇轻摇,走到《幽冀山川图》前,指尖点在濮阳与邺城之间的水道:“主公,濮阳扼守黄河渡口,若为我军掌控,一则可确保粮草运输不受曹操掣肘,二则可随时监视兖州动向。曹操此人,虽暂弃前嫌,但其志在天下,若豫州得手,难保不会觊觎冀州。以濮阳为界,进可协同攻伐,退可固守河防,方为万全。”

张仪抚掌笑道:“孔明先生所言极是。当年六国合纵,苏秦之兄苏代曾言‘交者,危可转安也;然无备者,安亦转危’。我等与曹操联手,恰如履冰,濮阳便是那防滑之石。”他话锋一转,眼中闪过锐光,“何况可借此向曹操施压——若连濮阳都不愿暂借,足见其无诚意,我军便有理由缓兵,静观其变。”

张居正却眉头未展:“濮阳乃兖州屏障,曹操未必肯轻易让出。再者,六万大军出征,幽州防务空虚,鲜卑三部虽已臣服,但其王轲必能素有野心,若被杨滔暗中利诱,恐生变数。张巡将军镇守幽州是为良策,然需增派粮草军械,这又将加重府库负担。”他从袖中取出账册,“据下官统计,冀州存粮四十二万石,若供应六万大军半年,需耗粮十八万石,再拨给幽州三万石,府库便只剩二十一万石,若遇天灾,恐难支撑。”

黄月英把玩着算筹,轻声道:“居正先生所虑,月英亦有同感。不过可令各州郡暂缓酿酒、冶铁等耗粮之事,同时鼓励富户捐粮,许以爵位减免,或可填补缺口。至于鲜卑,可遣使者携带金帛前往,言明我军与曹操联手,乃为共抗杨滔,并非针对鲜卑,再许以互市之利,轲比能虽有野心,亦不敢轻举妄动。”

张柬之捋着白须,缓缓开口:“月英姑娘之策,可解燃眉。然老臣更忧杨滔反应。此人能在短时间内席卷八州,绝非庸主。我等联军尚未成形,他恐怕已有所察觉,若遣重兵驰援豫州,或分兵袭扰我冀州后路,该如何应对?”

钟会年轻气盛,上前一步道:“柬之先生过虑了!杨滔疆域虽广,却多是新占之地,民心未附。若我军能速战速决,拿下豫州北部,便可与兖州形成掎角,即便杨滔派兵来援,也难在短时间内撼动。何况嬴政水师牵制荆州,他首尾不能相顾,必难有大作为。”

“不然。”叶白夔沉声反驳,“杨滔麾下张辽、徐晃皆是百战老将,其统领的并州铁骑更是精锐。末将曾与并州军交手,其骑射之术,不下幽州铁骑。若张辽率军突袭我军侧翼,后果不堪设想。依末将之见,当留一万弩兵于滹沱河沿岸,构筑防御工事,以防并州军北上。”

刘轩辕亦点头道:“父亲,叶将军所言极是。儿愿率五千轻骑为斥候,前出至巨鹿一带,密切监视并州动向,一旦有警,可即刻回报。”

刘备沉吟片刻,目光落在诸葛亮身上:“孔明,你以为全军何时出发为宜?”

诸葛亮羽扇指向地图上的邯郸:“三日后出发即可,但需分三路而行。叶将军率三万铁骑为先锋,沿漳水南下,直逼濮阳;轩辕公子率五千轻骑出巨鹿,监视并州;主公亲率两万步卒与弩兵,押解粮草,缓缓跟进。如此,先锋可尽快与曹操联络,摸清豫州虚实,后续大军亦能稳步推进,兼顾防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之召唤群皇降世请大家收藏:()三国之召唤群皇降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张巡补充道:“此外,当遣人持主公手信前往青州,联络田楷、孔融,许以战后分润豫州之利,让其出兵牵制杨滔在青州边境的驻军,减轻我军压力。”

张陵康拂尘一摆,笑道:“张巡将军之计,暗合‘虚虚实实’之道。青州兵马虽不多,却可扰敌耳目,让杨滔难辨我军主攻方向。老道愿亲往青州一行,凭薄面说动田楷。”

刘备闻言,心中已有定计,遂起身朗声道:“诸位所言皆有道理,便依计行事!”

“叶白夔听令:三日后率三万铁骑为先锋,务必于七日内抵达濮阳,与曹操部将接洽,不可贸然进军。”

“末将领命!”

“刘轩辕听令:率五千轻骑出巨鹿,严密监视并州动向,每日汇报一次,不得有误。”

“儿臣遵令!”

“张居正听令:即刻着手筹备粮草,调拨军械,务必满足大军所需,同时安抚各州郡,稳定后方。”

“臣遵令!”

“张巡听令:你暂代幽州刺史,统领幽州兵马,防备高句丽,若有异动,可先斩后奏。”

“臣遵令!”

“张仪、钟会听令:你二人随孤同行,负责联络兖州,协调联军行动。”

“臣遵令!”

“诸葛亮、黄月英听令:你二人随军参赞军务,制定攻城略地之策。”

“臣遵令!”

“张柬之、张陵康听令:柬之先生留守邺城,处理政务;陵康道长即刻前往青州,说动田楷出兵。”

“臣(老道)遵令!”

一道道命令下达,堂内众人各司其职,原本凝重的气氛变得井然有序。刘备走到《幽冀山川图前》,手指抚过豫州的土地,眼中闪过坚定的光芒。他知道,这场联合抗杨之战,不仅是为了争夺豫州,更是为了在这乱世中为自己、为汉室争一线生机。

三日后,邺城城外,旌旗招展,三万幽州铁骑列成整齐的方阵,甲胄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叶白夔勒马阵前,望着身后蓄势待发的骑兵,抽出腰间重剑,直指南方:“将士们,随我南下,破杨滔,取豫州,扬我冀州军威!”

“破杨滔!取豫州!”三万铁骑齐声呐喊,声震原野。马蹄声起,如滚滚惊雷,沿着漳水南下,

喜欢三国之召唤群皇降世请大家收藏:()三国之召唤群皇降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