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三国之巅峰召唤 > 第2522章:五国博弈?不,是七国

&l;g&g; 第2522章:五国博弈?不,是七国

今时不同往日,由于信鸽的普及,信息传递便捷许多,盟国之间基本都会设有大使馆。

就如同蜀国在楚国有驻楚大使一样,秦国在魏宋吴三国的大使馆也同样设有驻魏、驻宋、驻吴大使,而驻吴大使就是向朗之子向条。

别看向朗在大秦存在感不高,可由于他早早追随嬴昊,一直忠心不二,勤勤恳恳,且政绩不错,所以建国后也被封为一百零八伯之一。

本就是荆州世家出身的向朗如今担任荆州从事一职,辅佐刺史张九龄治理荆州其地位仅次于张九龄和薛仁贵,和别驾管仲平级。

向朗在官职上虽于管仲平级,可爵位却比管仲要高。

向郎那是伯爵,而管仲则是子爵,未入开国一百零八伯之列。

作为向朗之子的向条,既然能被外放担任一国大使,足可证明其是有真才实学。

在收到管仲的传书后,向条就立马求见了吴王孙坚,并按照管仲的吩咐来游说吴王。

得知司州五万秦军已经出发,魏国也同意出兵援秦的消息后,孙坚基本上就已经决定出兵江夏了。

吴国和楚国本就不死不休,此时出兵的话,既能从大秦这里得到好处,又能抢占江夏郡还能削弱楚国。

干一件事,得三份好处吴国又有什么理由不出兵?

孙坚虽巴不得立即出兵攻楚却也不能表现的太明显。

辞退向条后,孙坚连夜召集孙策、孙权、孙静、吴景、孙武、孙膑、张昭、鲁肃、步骘、庞涓、田忌等人,商议是否出兵以及具体事宜。

东吴高层自然是全部支持出兵。

这两年东吴跟紧大秦步伐,对内裁军发展内政,对外跨海横击倭国。

除此之外,孙坚还听取了孙膑的建议,迁移汉人、山越人、倭人,来开发新设的夷洲郡,缓解国内的土地矛盾。

各种大招齐出之下,吴国的国力可谓是蹭蹭的往上涨。

按照东吴目前的发展速度,困守荆交之地的楚国肯定是远远不如的,长此以往的话两国差距必定会拉大。

所以,吴国举国上下都对击败楚国一统江南充满信心。

可让吴国高层都没想到的是,吴国在奋力大发展的时候,楚国也同样没有停滞不前,并且也找到了快速增加国力的方法。

楚国对内发展内政的同时,还对外出兵劫掠安南地区。

楚国完全没有占领安南的意思,只是通过劫掠蛮族势力的资源和人口,来作为发展本国内政的资金,而发展速度竟丝毫不比东吴慢。

目前为止安南除了阮越两国外所有的小势力都被楚国给扫灭了。

阮越两国目前也已结盟,共同抵抗楚国的侵略。

楚国对于两国结盟完全不在意,毕竟蝼蚁在怎么蹦跶,也不可能打败巨人,所以丝毫没有增兵的意思,发展重心也依旧是国内。

楚国的轻视也让阮越两国松了口气,都积极遣使向大秦求援,用资源和财富换取大秦的精良装备,以增加军队的战斗力。

东吴通过从倭国吸血,来获取资源发展本国,而楚国则是从安南吸血。

两国用同样的方式发展壮大,发展速度也都差不多,国力差距自然也不算大。

若长此以往的话,两国又将陷入僵持。

吴国迫切的想要打破这个平衡,所以除了从倭国吸血外,吴国还要从其他的渠道吸血,于是自然也就盯上了南洋地区,只不过并不是安南,而是暹罗。

在楚国的威胁下,被打怕了的安南的阮越两国,都已经向大秦称臣,成为了大秦的附属国。

秦吴两国是盟友,吴国不好明着对付大秦的附属国,所以只能将目标转移到更远的暹罗地区。

除此之外,吴国还和阮越两国取得联系,打着帮助两国对抗楚国的名头,和两国通商,抢占了部分大秦在安南的军火市场。

现在吴国为了削弱楚国,已经无所不用其极,如今秦楚交战,吴国有了渔翁得利的机会,自然是不可能放过的。

孙坚得到麾下众臣的支持后,心中也彻底松了口气,当即决定命孙策为主将,孙武为副将,统军八万征讨江夏。

孙坚让孙策为主将,自然是再为孙策铺路。

随着年纪的增长,孙坚越发觉得自己精力不足,已经无法处于繁重的政务,以及应对这越来越复杂的局势。

再加上今年又因旧伤复发生了长场大病,差点连人都没了,这也让孙坚生出了让长子孙策继位,自己则提前退位养病的想法。

他知道二子孙权对大哥孙策面服心不服,一直都很不老实,私下里在发展自己的小团体,企图取代大哥孙策成为吴国太子。

孙坚不愿两个儿子手足相残,于是就敲打了孙权一番,明示孙权不准和大哥争位,可是效果显然并不算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