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 > 第397章 南陵夜渡 铜关余烬

长江的水在建业城下缓了脚步,像是要把百年烟火轻轻抚平才肯继续奔流。监典署第一批北来律册已分送各坊,旧义府石印被鲁肃命人封进白泥,埋在宫墙后的枯灯台下,连同它篆着的“义”字一起沉进湿土。江都百姓原先恐惧北军入城如狼,如今见黑纛低垂、兵甲覆布、军令严谨,再加宣读新律的吏员多是东吴口音,渐渐也学着在黄纸薄策上摁下指印。赵叡站在胥吏身后,看一个满脸风皱的渔翁摁上指印,那只粗糙手指被冬水泡到发白,却把朱砂盖得圆满,他轻声,像是对自己也像对江水:“从今后,你我同印一法。”

鲁肃却无安稳,他每天在监典署与宫阙之间奔走,两袖灌满江风,仍要去看粥棚,看修桥,看烧毁的铜钱窖把残铜倒进模里再铸“澜通十文”。他知道摄政给他的“东南政制辅臣”只是暂名,若江左稍有回潮,他也会如铜屑被翻炉再熔。于是他把每条巷的粟价记在袖中,把每户老兵的籍纸抄两个副本,亲自封漆,交内卫与张辽各存一份,只怕日后谁要翻旧账,可有公凭。

而真正的战鼓并未停在建业收城这一夜。张辽控制江北三十五里,赵云守东门水关,马超从丹阳斩堤后并未原路折返,他以并凉铁骑踏碎冻土,直插秣陵外丘,切断建业向南陵退路。骁骑的马蹄在江南冻雨泥里一年未曾有过的尘烟,惊动了南陵守将朱然。朱然登南陵小烽,隔着连夜雨火看见江岸黑旗如林,一道火线拖在江沙,像野兽的唇齿,他咬牙令加筑姜圩堤坝,又派人连夜去谯楼请兵。

孙权卧病榻上,被急报惊醒,大殿烛火濒灭,燃尽的烛心像枯骨立在铜盏。他撑身坐起,望见周瑜披甲立于阶前,拄剑如柱,盔钉映着濒死的烛光。周瑜的伤裂了又合,青帛一次次被血染成褐色,他却把声音压得极轻:“君上,南陵若失,长江天险便倾。马超铁骑横江,今夜便可逼圩外。”孙权想说退可守会稽,却知那已是孤岛,只能咬牙:“再抽兵便空城,守南陵也需将心。谁可去?”话一落,他与周瑜心中同时闪过一个名字——凌统,却记起凌统本营在丹阳已溃,连人影也没追回。

张昭扶病而来,言辞颤抖:“铜关余火仍未息,九江口满是枯锁与船骸。若今再战,江东百姓何以继命?”他望向鲁肃期待助言,而鲁肃只沉沉垂首——安民书已递,城门已开,他若再劝战便是欺世。孙权看两人对峙,只觉胸口闷痛翻涌,吐出一口暗痰,染黑袖口,他忽抬手示意张昭近前,低声说了几句。张昭面露痛色,却最终领命而退。

雪夜里,张昭披官袍出宫,直往监典署。夜阍见他面色惨白,不敢拦阻。鲁肃正整理各坊口粮册,抬眼见他,一时竟生错觉:昔日府堂里争辩的旧同僚,此刻像个须发尽白的老父,连眼里倔强的火星也被寒风吹灭。张昭把折卷缓缓放在案上,只一句:“请辅臣代呈摄政,愿张昭以江东旧府印换百姓残命。”鲁肃伸手按住那枚裂纹深深的义府铜印,指尖凉得似雪,又轻轻一叹——他听懂了:孙权愿献南陵,保会稽与百姓舟楫东渡;张昭愿行最后诏路,挽下败局掩埋骨火。

不出三更,赵云便接到鲁肃信笺。他驰马过雪巷来到义府旧堂,看到张昭亲笔的《降圩条款》:开南陵圩口、交圩仓、献铜关残舰、放朱然出降,但求百姓得循江东去处,旧将或留或徙听摄政安置。赵云看完,勒签朱印:“开圩后三日内,澜军不入南陵城,仅收兵器与金库。”至此江东抵抗名存实废,只剩丹阳到会稽的一道狭长退路和孙权的一口气。

夜已尽,长江薄雾被东风吹散,雁洲焚后的焦炭在水面漂荡,看似千艘小黑船随流东去;铜关石岸半截枯锁被江水拍得丁丁作响,如迟来的魂钟。赵云回望建业城头,黑纛在微亮天幕下舒展像巨翼,而城楼灯火终被新光替代;鲁肃独立宫墙外,望雁洲方向亮起第一缕朝霞,雪光折在江面,他忽觉那些零散的黑船、焦锁、旧鼓,都在晨光里被抹去轮廓——新的江东,会把它们沉进泥底。

太阳升起,映出远处并凉铁骑的盔甲与江面白浪舰群的帆影,它们正沿南陵方向缓缓合围。当日午时,圩门洞开,朱然率袍泽散甲而出,张辽以军礼接降,内卫银甲列成长街,不鸣、不喝,只护百姓东渡。孙权立在谯楼高处,远看圩口白旗在风里翻动,忽觉耳边响起往昔江东火系铜关的雷鼓,却只是城中百姓在收拾破屋时敲落瓦片的清脆声。他抬手想遮,手背却挡不住灿白的冬阳。

南陵开,江东最后的防线裂成雪泥,东南问罪进入尾声。下一程,将是会稽孤心,或是摄政新海。

喜欢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请大家收藏:()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