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 > 第372章 定陶议策 周瑜来访

建安六年八月初,定陶风稍起,台府中堂却愈发沉稳如山。

周瑜率东吴使团,缓缓步入定陶府中。他未带兵仗、不张旌旗,着青纹战袍、佩长佩短剑,仅随行数人,皆为文案之吏、谋策之臣。此行非为结盟,更非为请降,而是以“江东对等之政”而来,试与澜台议策分治。

吕布早已在堂中等候。今日的台府,不见兵将列立,仅设简案几席,一炉清香缓缓而燃。吕布身着玄青中袍,佩监令之印,案前静坐,目光如炬,望向来者。

周瑜进堂,长揖一礼,朗声道:“东吴周瑜,奉主公之命,特为意府使,拜见吕将军。”

“江东设府,不避名讳。”吕布微点头,示意就座,“此来所为何议,不妨直言。”

周瑜不客套,开门见山:“主公以澜台内典观之,知将军有治世之志,政纲初定,律令精详。江东不拒其道,然亦有自用之法,是以设‘意府’,刊《江左令册》,求以‘策’而治。愿与澜台并行,不相吞并,谋共治之道。”

吕布低头略思,指尖轻叩案几,忽而抬头一笑:“你我皆知,今日共治之说,是权宜之论。江东不愿臣属,我亦不求诸侯来降。既如此,便谈‘并治’二字。”

周瑜闻言不惊,反而神色更加从容:“并治则共理中原之局,分策江河之权。澜台有典,江东有策,若以文会文、以政对政,非但可避战,更可共削曹氏之势。”

吕布眼神微凝,目光仿佛穿越厚壁远望许都:“曹操……你们江东,终究不欲他得大一统。”

“主公亦知曹公之能。”周瑜道,“若许都一统,江左非危即削。是以我主意在不战而合,不合则伺机而动。然合者,非以‘臣礼’,而是以‘令策并存’。”

吕布听罢,忽而起身,负手而行,缓缓道:“澜台之令,一出不回。江东之策,曲折可变。你我若共治,须先定:何为边?何为权?何为策外不得逾越之限?”

“此三问,”周瑜亦起,语声沉稳,“周某可答。”

“第一,澜江为界,西南可共商,但不入东府辖下。”

“第二,澜台不干预江东内部政务,江东亦不介入澜地军政布局。”

“第三,凡共议之策,须以文字立册,一策一令,双署共裁,不得私改。”

吕布微微挑眉,回头望他,笑道:“你以为这三条,能让我释兵,不管许中?”

周瑜反问:“将军若不许江东一席,江东便无参谋之名,岂不逼人执兵犯局?”

吕布一顿,缓缓落座:“这便是你们的态度?不是求合,而是以对抗为后援?”

周瑜摇头:“非也。是共尊大义之道。将军若能允意府之策,则江东愿以文相辅、以策入局,共书天下之章。若不得,则江东自守东南,虽不言战,亦不言从。”

吕布注视他良久,终于开口:“江东愿立意府,共议策令,于我澜台而言,不失为一次风向的试探。但我须再问一句——你孙仲谋可真有决心?”

周瑜嘴角一抿,答得斩钉截铁:“主公非曹公之徒,不为私,不为威,只求存江东之道,安万民之志。”

吕布长叹一声,似有一分怅然:“当世诸侯之中,唯你江东尚可议策,余者皆在逐地而战……既如此,我允你意府参政。但若他日策失其本、言背其信,澜台之令,必不容再议。”

“善。”周瑜大袖一展,拱手而拜,“周瑜受命,代主公谢将军之允。”

当夜,澜台书司为此设下“策令并存”案,双方约定先行以《江左令册》部分条章,与澜典之纲对读,定策十事,设三月议期,再定是否共立“策议院”以供互调文书。

同一时刻,鲁肃密令黄祖潜遣书吏至宛地冯翊,试探韩遂是否愿意为第三议席之地。若三方成鼎,则可共驭曹魏。

次日,吕布独坐于典案之下,目光落在周瑜送来的《江左令册》草卷之上。

卷首一句,书曰:

“策由公议,令止私权。”

吕布看罢,不语良久,终拈笔,在案牍之下添三字——

“姑且观。”

喜欢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请大家收藏:()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