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 > 第357章 许都谋变 曹营动心

建安五年,暮春将尽。

弘农偏府,兵马虽集,曹操却始终未发主军。偏将调训,诸吏焦躁,唯有府堂内檄文、军报不断往返。

而千里之外的许都,愈发显得沉寂、空虚,宛如一只被割断羽翼的巨鸟,在风中踯躅。

朝中无主,天子初被迎至“魏仆苑”以避曹乱,名为保驾,实则半禁;荀彧留守许中,日理百事,心力交瘁。

宫内诏书日少,诸卿各怀异心,言路暗涌。

这一日,天子坐于金銮殿中,仰望梁间尘落,身侧唯内侍韩嵩相伴。

天子叹曰:“曹公不来,朕犹如浮萍。布之战胜,备之扰许,朕不知谁可托命。”

韩嵩低头,低声一语:“陛下若不定辅,则中原永乱。”

天子一震:“你可知所言何意?”

韩嵩淡然:“嵩不敢妄言。但听闻布公近年整军定陶,政令明肃,义不南侵,民心归附,非暴起之徒。”

“若陛下召之辅政,或能制诸侯而定九州。”

天子眉头紧锁,不语良久。

与此同时,许中文武暗动。

东曹掾杨修、吏部尚书种辑等人皆察觉,自曹公离许,风向变矣。

种辑道:“主公虽为护国而西,却久未回都,许中诸军无统,若有变,难应之。”

杨修淡笑:“布之不动,乃曹公之计。然久不归,便成不动。”

“君可知,最近太学生中,已有言曰‘吕布布令,不违于汉制’?”

种辑惊道:“此等妖言,岂可留?”

杨修却不答,只看向窗外,心思深藏。

荀彧独坐尚书府中,抚案沉思。

他早已看出许都朝中浮动。

有臣倾向布,有臣疑备,有臣惧曹。三派交杂,已成隐患。

他知道,若不早治,则必生乱。

于是荀彧发出帖书,设一场“上林文会”,广邀朝中三十余官,于东苑设宴观心。

上林苑中,香炉清雅,群臣尽集。

席间推杯换盏,言笑晏晏,然各怀心思。

荀彧笑问:“诸位以为,如今中原三势,孰可托?”

尚书韩融答道:“布公得冀青、整军定陶、不取许中,反布风线,若无意王事。”

主薄史昂道:“布非无意,是不敢耳。刘备若得青兖,布必大动。”

东曹掾杨修笑而不语,荀彧便问他:“子才以为如何?”

杨修举杯缓答:“布布风线,封而不战;布令四出,不越汉制。若非志在辅政,又何必如此?”

“在下斗胆,恐布公志不在称帝,而在制霸。”

群臣一片哗然。

荀彧却心中一震。

他知杨修所言不虚。吕布之举,未曾妄动天子之权,却悄然夺朝中之心。

若许都久无主,朝臣动摇,终将引狼入室。

当夜,荀彧独入书房,焚香思局。

他心知,曹操若再不归,许中将不复可控。

翌日,他上密奏一封,遣驿快送至弘农:

“许宫久空,心动如焚。臣请主公速归,正位朝纲,息乱局于未形。”

弘农府。

曹操捧读密奏,沉默良久。

荀彧所忧,他何尝不知。

贾诩劝曰:“主公若不归,吕布将乘名义而至。”

程昱道:“主公若归,须设策制布。否则一归成诱。”

曹操沉声:“命典韦回许都,整府兵二千,设十营以守内宫。”

“吾三旬之内必归。”

“再调李典、于禁、乐进三将,镇于许西,设缓冲之阵,不许刘备再逼。”

他看向地图,缓缓落指于定陶:“吕布未动,是其明智。”

“但我,不能再等。”

“明日起兵,西调魏仆苑,重开天朝议政。”

定陶。

吕布倚案而坐,听完赵云密报,微微一笑:

“曹操动了。”

诸葛亮道:“许中已乱,荀彧为心,韩嵩为胆,杨修为口。三者不乱曹营,但足搅其谋。”

庞统笑道:“主公当引一风东来,再扰徐州,使曹之南援不成。”

吕布点头:“下令——濮阳三线风哨东调半数,布封函道令三道,令张绣严守宛城,防其东窥。”

“且看曹操能沉得住多久。”

他望着星月高悬,低语:

“许都若真变,乱局将起。”

“而我……可以入局了。”

喜欢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请大家收藏:()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