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 > 第275章 鲁肃再使 东吴请和

柴桑之战余波未平,庐江白芒一役再震东南。江左之地,本以为可以凭借江防与世族力量阻拦澜台兵锋,怎料接连失利,士气尽丧。

建业宫内,孙权抚案不语,诸将分坐左右,神情各异。

张昭衣袍半敞,面色憔悴,却仍力主强战:“主公,若今日便遣使请和,非但坠我威信,更助吕布士气。他不过是一番强兵,若我江东收兵练马、布铁锁江道,再起吴军,何惧之有?”

鲁肃拱手一礼,直言反驳:“昭公之意,似是忠诚,实为伐器。柴桑之败,三县归附、边军不守,民心不稳,非一日之败可挽。今若不和,吕布秋伐,我江东腹地恐成战场。”

孙权抬手止住争辩,缓声问道:“肃,若遣你为使,入柴桑议和,你可愿往?”

鲁肃沉默半晌,终点头:“愿往。”

张昭怒道:“此举将成大辱!”

孙权叹息:“辱,也需有人担。若辱能换三月之安,肃往亦值。”

当夜,鲁肃整衣赴柴桑。

柴桑南政署。

诸葛亮夜览州报,赵云正率兵归营,高顺领兵整治东堤,吕布则在政署后园立石植树,命匠人雕立“新制民令碑”,以示安民。

鲁肃抵达柴桑之时,黄昏未尽,灯火初明。

诸葛亮亲迎入厅,神情温和:“肃公远来,亮久候。”

鲁肃抬眸,见堂内兵将整肃、文吏分明,庭前花木整齐,井然有序,不似兵营,反如朝署。

“汝所治地,已胜我建业。”鲁肃由衷一叹。

诸葛亮微笑道:“肃公之意,亮知之。和者,不为辱,而为机。”

二人落座之后,鲁肃开门见山:“我奉主公之命,欲议暂缓兵戈。柴桑归于澜台已定,我东吴不争,但望君主暂歇兵锋,江东得三月之和。”

诸葛亮沉吟片刻,道:“肃公之直,亮佩也。此议,非我能决。主公近日亲督诸军,整修城防,正欲设令安地。”

“还请肃公移步议厅,由主公亲会。”

鲁肃微讶:“吕布真愿与我议和?”

诸葛亮轻笑:“非议和,而是谈判。”

柴桑议厅,帷帐高张。

吕布身披黑金甲胄,腰垂双戟,端坐于首。

鲁肃步入堂中,拱手长揖:“肃,奉东吴之命,请示止兵之策。”

吕布目光深沉,半晌才道:“肃公是忠臣,亮亦推重。柴桑一役,东吴三郡归附,韩当犯我边疆亦败,我本可乘胜南下。”

“但我不战为胜,不斩旧将,不兴残杀。今日你来,我便开诚布公。”

鲁肃神色一肃:“请讲。”

吕布徐徐起身,负手而行:“我不愿江东生灵涂炭,但也不容江左再犯。若孙权愿退兵固地、不扰边境,我澜台军三月不动、秋令前不攻一郡。”

“但我亦有三条件。”

鲁肃拱手:“请言。”

吕布一一陈道:“其一,庐江撤兵,不得再调兵沿江三郡。

其二,东吴世族不得再以粮断我边郡,凡与澜台之地贸易、徵赋,不得以兵禁之。

其三——鲁肃暂驻柴桑三月,为信使、为证言,若三月无犯,和约可续。”

鲁肃一听,心中震动。

“此三约,非和中之和,而是——示威之制。”

吕布转身正对鲁肃,朗声道:“我若求江东,今夜便可起兵南下。然我不愿人心崩解,只愿三月之内,南江无战、边人无兵。”

“肃公若应,我主既安民心、又止兵锋,东吴得三月喘息,岂非两全?”

鲁肃低头良久,缓缓点头:“肃愿留于柴桑,代传约议。”

吕布一笑,命设上宾之礼、主帐安置,不设军卫,不限言行,亦不闭门议事。

“待三月之后,东吴若能守信,我便退一步。若不能——我不再容情。”

是夜,建业接鲁肃传书,孙权召众再议。

张昭失声惊问:“他竟令鲁肃留人质?!”

朱然却点头:“此举虽刚,却有礼,不斩、不辱、不押,反示信义。”

吕范则冷言:“三月之缓,或许正是我等唯一之机。柴桑三郡归附,江东已损一臂。再无和意,恐非一战可敌。”

孙权终于开口:“若肃能安于彼、和于此,此约可应。但三月后——若东吴能起兵百万,便战;若不能,便和。”

柴桑南望台。

诸葛亮与鲁肃对坐远观江面。

鲁肃轻言:“吕布已非昔日虎将。”

诸葛亮微笑:“东吴若知之,便应知退步方为生机。”

鲁肃仰望天光:“愿这三月,真能换一地安宁。”

诸葛亮收扇入袖,负手长立:“若不能,我等——便于秋风中再决高下。”

喜欢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请大家收藏:()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