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 > 第89章 刘禅进抵江陵城 孔明司马懿对峙

永安行辕内,檀香袅袅,驱不散初夏的微燥。

江陵大捷,赵统千里奔袭幽冀的捷音两份军报先后御案时,刘禅霍然起身,连日来的忧思仿佛被一股炽热的洪流冲散,脸上绽开难以抑制的喜色。

他攥紧军报,指尖微抖,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颤:

“好!天佑大汉!夏口!夏口终于拿下了!”

长江中游这枚最关键的锁钥落入汉军之手,意味着江陵腹背受敌的威胁彻底解除,蜀汉在荆州的根基已稳如磐石。

喜悦之余,一个念头迅速在刘禅心中成型,且愈发坚定:

行辕不能再偏安于白帝城了。他必须东移,移驻这新克的重镇江陵!这不仅是为了就近掌控荆襄战局,更是他深思熟虑后的决断。

他踱至窗前,望着滚滚东逝的长江,眼神深处掠过一丝忧虑。

相父诸葛亮,虽智慧如海,运筹帷幄,然两鬓已染尽风霜;老将军赵云,银枪依旧,英姿勃发,却也难敌岁月侵蚀,背脊不复当年挺拔。国之柱石,皆在时光中悄然老去。

“邓艾、钟会、杜预……”

刘禅喃喃念着这几个在魏国崭露头角的名字,每一个都代表着咄咄逼人的锐气和未知的威胁。他深知,若不及早亲历戎机,熟谙行伍之道,待这些老臣故去,自己如何与魏国新一代的鹰犬枭雄抗衡?

难道真要做一个深居宫闱、任凭权臣摆布的守成之君吗?

不!纵使有朝一日天下一统,四海归心,焉知不会有乱臣贼子再生异心?那时,难道只能坐困愁城,寄望于他人?

刘禅胸中涌起一股豪气,仿佛看到自己效法那开国的先祖高皇帝刘邦,手提三尺青锋,亲率如虎王师,荡平叛逆,重振汉家雄风!这念头如星火燎原,烧灼着他,也鞭策着他

仲夏的成都,暑气蒸腾。

宫苑深处却弥漫着一股挥之不去的阴郁。长乐宫中,孙太后斜倚在软榻上,面容憔悴。自东吴兵败、兄长孙权含恨而终的噩耗传来,她便似被抽去了魂魄,珍馐玉馔置于案前,却如同嚼蜡。

宫娥们屏息静立,连呼吸都放得极轻,唯恐惊扰了这位沉浸在无边哀思中的太后。

雕梁画栋,玉砌朱栏,这深宫禁苑的富丽堂皇,此刻只衬得她心中的悲戚与对故土的忧思愈发深重。

江东的烟雨楼台,兄长的音容笑貌,在无数个无眠的夜晚反复萦绕。

这一日,长乐宫宁静的表面被骤然打破。

一名手持精美漆盒的内侍黄门郎,引着一位自称“锦官署特使”的人,竟未经严格盘查,便径直穿廊过户,直抵太后寝宫阶下。

那“特使”身着蜀锦常服,神态恭谨,双手捧着一卷流光溢彩的织品,声称是太后数月前钦点的顶级蜀锦“云霞天章”已然织就,特来献上。

黄门郎躬身禀报:

“太后,锦官署奉上特制蜀锦,请太后过目。”

“呈上来吧。”

孙太后意兴阑珊地应道,目光并未从窗景色移开。

那“特使”趋步上前,跪伏于地,高举锦缎。

就在锦缎即将被宫娥接过的一刹那,他突然抬头,眼中精光一闪,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如惊雷炸响在孙太后耳边:

“太后恕罪!小人实非锦官署吏,乃吴国密使,冒死前来!今蜀军于江夏大破吴魏联军,诸葛子瑜(恪)、王士治(濬)二位都督皆陷敌手!汉军更克我江防重镇夏口!”

他语速急促,带着刻骨的悲愤,“然汉军入城后,凶性毕露,形同禽兽!纵兵屠戮,不分老幼,妇孺哀嚎遍野!兵士烧杀淫掠,无恶不作!

降卒万余,尽遭坑杀于江滩!尸骸堆积如山,竟阻塞江流,长江之水为之断流三日!江水尽赤啊!江东父老,血泪成河,日夜泣血,皆盼太后垂怜!”

密使涕泪横流,声音哽咽,将那一幅幅地狱般的景象描绘得活灵活现,仿佛那血腥气已透过宫墙,弥漫在殿宇之中。

他猛地以头抢地,发出沉闷的声响:

“恳请太后念及桑梓之情,念及先主吴帝含恨九泉之仇!值此蜀主远征、成都空虚之际,太后只需一纸懿旨,调羽林卫控制宫城与成都要冲,闭锁城门,则大事可成!届时吴中父老,必感太后再造之恩,永世铭记!”

孙太后初闻此言,如同被九天惊雷劈中!手中把玩的玉如意“当啷”一声跌落在地,摔得粉碎。她面色瞬间煞白如纸,毫无血色,身体不由自主地微微颤抖。

密使所述,桩桩件件,言之凿凿,字字泣血,尤其是“长江断流”、“江水尽赤”这等惨绝人寰的景象,如同钢针般狠狠刺入她的心房。对故国亲族刻骨铭心的担忧与哀痛,瞬间淹没了理智,一股难以言喻的悲愤和冲动在她胸中翻腾——难道陛下与丞相治下的仁义之师,竟真化作了屠戮她同胞的恶魔?

兄长临终前的绝望眼神,江东父老在血火中挣扎的幻象,几乎让她窒息。一丝动摇,如同毒藤般从心底最深处悄然滋生蔓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请大家收藏:()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然而,孙太后终究是经历过荆州惊变、锦官城托孤,在政治漩涡中沉浮半生的女人。那最初的惊涛骇浪过后,她骨子里那份冰雪般的聪慧与坚韧,如同磐石般浮出水面。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急速思索。

兄长孙权临终前派来的最后信使,虽然语焉不详,但也曾隐晦提及汉军虽胜,军纪尚可,并未闻有大规模屠戮之事。

更有一道沉重如山、铭刻于心的遗训,在她混乱的脑海中轰然响起,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响亮——那是先帝刘备在病榻前,气息奄奄却字字千钧的嘱托:

“嗣子幼弱,事托丞相。卿与丞相共事,同心戮力,无乱宫闱!”

“同心戮力,无乱宫闱!”这八个字,如同八记重锤,狠狠敲打在她动摇的心神之上!

她猛地想起刘禅,素来宽厚;诸葛亮治军,更是以“仁德”为根基,“法度”为筋骨,数十年间,“汉军仁德”之名传遍天下,妇孺皆知。

这样一支以“兴复汉室”为旗帜的军队,岂会一朝尽丧天良,做出屠城杀降、阻塞江河这等灭绝人性、自毁长城的暴行?

这与他们所宣扬的仁义之道,何其悖逆!

疑窦如潮水般涌来,瞬间冲垮了那刚刚滋生的动摇。

孙太后凤目深处寒光一闪,面上却不动声色,甚至刻意流露出更深的悲戚与震怒。

她以袖掩面,仿佛不忍卒闻,肩膀微微耸动,暗中却向侍立身旁最心腹的老宫人递去一个凌厉如刀的眼色。那老宫人跟随太后多年,心领神会,微不可察地点了下头。

电光石火间,侍立在殿角阴影中的数名披甲武士,如同蓄势已久的猎豹,猛地扑出!动作迅猛如雷,瞬间便将那犹自伏地哀泣、等待太后反应的密使死死按在地上。

殿内死寂,只有密使徒劳的挣扎和粗重的喘息声。

孙太后放下衣袖,脸上再无半分悲戚,只剩下冰冷的威严与肃杀,声音如同淬了寒冰:

“大胆狂徒!竟敢妖言惑众,离间天家,构陷王师!将此逆贼,打入诏狱最深黑牢,严加看管!没有哀家手谕,任何人不得探视!违令者,斩!”

那冰冷的“斩”字,让殿内温度骤降。随即,她转向那名引狼入室、此刻已吓得瘫软在地的黄门郎,眼神如刀:

“渎职失察,罪不容诛!一并拿下,严刑拷问同党!”

处理完眼前,孙太后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召来最信任的宗室子弟刘恂将一枚小巧的玄铁令牌交到他手中,声音低沉而急迫:

“持哀家手令及此符,挑选绝对可靠的心腹死士,一人三马,昼夜兼程,不惜一切代价,潜入夏口!查明真相!记住,我要亲眼看到、亲耳听到最真实的军情!速去!”

十余个日夜,在焦灼的等待中缓缓流逝。

长乐宫仿佛被无形的压力笼罩。孙太后表面强作镇定,处理宫务,内心却如同油煎火燎。终于,在一个更深露重的夜晚,风尘仆仆、形容枯槁的刘恂悄然回宫,带回了用火漆密封、沾染着汗渍与尘土气息的绝密回报。

孙太后屏退左右,颤抖着手指拆开密报。薄薄的绢帛上,字迹清晰而有力,所述情形与那密使的滔天谎言截然相反:

“臣星夜抵夏口,乔装暗访,所见所闻如下:夏口城经血战,残垣断壁犹存,然秩序井然。汉军士卒巡街戍守,秋毫无犯,买卖市集已渐复旧观。

丞相府所遣官吏,正开仓赈济,抚恤伤亡,清理战场废墟,疏通淤塞河道。百姓虽有余悸,然谈及汉军,多言其入城后即严令禁止扰民,违令者斩。

所谓‘屠城’、‘断流’,纯属妖人惑众之无稽妄言!臣敢以性命担保,所见属实!”

孙太后逐字逐句读完,紧绷的心弦骤然松弛,那块压在心头的万钧巨石轰然落地!随之而来的,是排山倒海般的后怕与深深的自责——若非自己尚存一丝清明,险些被奸人利用,酿成弥天大祸!

她深吸一口气,眼中寒光再现,立刻下诏:将渎职引狼入室的黄门郎及其可能同党,严加审讯,深挖其背后网络;

同时,她亲自提笔,将细作如何潜入、自己如何处置、调查结果如何,事无巨细写成密奏,并用印封缄,命最精锐的羽林卫快马加鞭,火速送往江陵行辕,恭请皇帝陛下圣裁。

江陵城,新设的行辕议事厅内,灯火通明。刘禅正与几位随驾近臣商议迁行辕后的军政部署。

当孙太后的密奏由满头大汗的羽林军校尉呈上时,刘禅起初并未在意。

然而,当他展开那封沉甸甸的密奏,目光扫过字里行间,脸色骤变!“啪嗒”一声,手中把玩的温润玉杯失手跌落,在坚硬的地砖上摔得四分五裂!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顶门,冷汗瞬间浸透了中衣内衫,黏腻冰冷。

“好险!好毒辣的计策!”

刘禅心中狂震,后怕如同冰冷的潮水将他淹没。他这才惊觉自己犯下了一个何等致命的疏忽!出征之前,为了安抚孙太后之心,也因成都看似固若金汤,竟将拱卫宫禁和都城的羽林卫兵符,亲手交予了孙太后执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请大家收藏:()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若非太后深明大义,明察秋毫,洞悉奸谋,只要她当时有一丝信了那细作的鬼话,被悲愤冲昏头脑,只需一道加盖太后宝玺的懿旨,调羽林卫控制宫城、封锁城门……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成都瞬间便会陷入血雨腥风,朝堂大乱,根基动摇,他刘禅在前方浴血奋战得来的大好局面,顷刻间便会土崩瓦解!社稷倾覆,只在旦夕之间!

巨大的恐惧之后,是迅速涌上的冰冷理智。刘禅强压下心头的悸动,眼神变得锐利而果决。他立刻唤来中书令,口述旨意,语气斩钉截铁:

“拟旨:令董允为钦使,即刻收回孙太后所持羽林卫兵符!面交太子刘璿!”

他停顿片刻,语气转为深沉凝重。另谕太子刘璿:

“璿儿,此兵符乃社稷命脉,国本所系!汝执此符,当如三十年前,汝祖父昭烈皇帝远征东吴之时,将成都托付于朕一般!务必夙夜匪懈,宵衣旰食,明察秋毫,持重守成!拱卫宗庙宫禁,安抚黎民百姓,慎之!重之!”

宛城近郊,魏军主帅军帐。

司马懿端岂能不知赵统那支神出鬼没的骑兵在幽冀大地上纵横驰骋、攻城掠地的巨大危害?

那就像一根扎在帝国背脊上的毒刺,不断放血,搅得后方人心惶惶。

然而,此刻盘踞在司马懿心头,比赵统的游骑更致命、更迫在眉睫的战略危机,是荆州水战的惨败!

赤壁之后吴魏两国耗费无数钱粮、历时数十载苦心经营的长江水师主力,在江陵、夏口等关键水战中,竟被汉军一把火烧得灰飞烟灭!

这意味着,长江天堑,从此对蜀汉而言,形同虚设!诸葛亮再无后顾之忧!他可以肆无忌惮地集结倾国之兵,顺汉水、沔水而下,甚至威胁淮泗!

他的战船可以直抵襄阳运输粮草辎重,他的兵锋可以畅通无阻地指向——洛阳!”

地图上,“洛阳”二字仿佛被无形的力量灼烧着。

更让司马懿如芒在背、寝食难安的是最新探马急报:

蜀军驻守宛城,是让天下英雄都为之侧目的赵云!更可怕的是,赵云并非孤军!探马确认,蜀汉丞相诸葛亮,已亲统主力大军,浩浩荡荡开赴宛城!不日即将抵达!

“诸葛亮,赵云……”

司马懿缓缓吐出这两个名字,仿佛有千钧之重。这对曾让魏武帝曹操都屡屡受挫、头痛不已的蜀汉“王炸”组合,在沉寂多年后,竟以如此强势的姿态联袂北上!

卧龙之谋深似海,子龙之勇冠三军!

他们带来的压力,是司马懿掌权以来从未感受过的,仿佛整个南阳盆地上空都凝聚着令人窒息的战争阴云,随时可能化作倾盆血雨,浇灭大魏的国运。

放弃与士气如虹的蜀军在南阳平原进行决战!那里是汉军骑兵发挥威力的最佳战场。

他必须发挥地利!魏军主力如同退潮般,急速收缩至伏牛山与桐柏山构成的巨大天然屏障之后。

“依托鲁阳(今河南鲁山)、叶县(今河南叶县)为犄角核心。”

司马懿的手指在舆图上快速划过,“构筑防线!横亘五百里!名曰‘伏牛-桐柏壁垒’!” 命令如疾风般传遍全军:

鲁阳大营:由他本人与长子、中护军司马师亲自坐镇,此为整条防线的指挥中枢与心脏,不容有失!

叶县要塞: 交给了年轻却已锋芒毕露、智计百出的钟会,以及沉稳善守、精通器械的杜预。此地乃直面宛城方向的咽喉要冲,是防线的坚韧前哨,必须死死顶住蜀军第一波也是最猛烈的冲击!

伏牛山险峻群峰:交给了擅于山地奔袭、用兵奇诡如羚羊挂角的邓艾及其副将、同样精于山地作战的州泰。他们的任务是利用复杂地形,层层设伏,袭扰蜀军粮道,寻机切断其深入之矛头。

桐柏山连绵丘陵与隘口:则由持重老练、擅长营垒工事的陈骞和勇猛敢战、出身将门的许仪共同扼守。他们需要将每一处隘口都变成吞噬蜀军的血肉磨盘。

六万大军(其中四万是历经战火的精锐,两万是操练不久、尚显稚嫩的新卒)被迅速调动起来。整条山脉仿佛瞬间变成了一座巨大的、沸腾的军营。

士兵们不知疲倦,在烈日和暴雨下疯狂地劳作:

挖掘深达丈余、底部插满尖桩的壕堑;搬运巨大的圆木和尖锐的鹿角,在要道上设置一层又一层、犬牙交错的障碍;

砍伐山间巨木,构筑坚固的木栅壁垒和箭塔;利用山石堆砌矮墙,封死所有可能通行的羊肠小道。每一处山口、谷地、缓坡,都在被精心打造成死亡的陷阱。

尘土飞扬,号子震天,金铁交鸣之声不绝于耳。这条依托巍峨山势、凝聚着魏国最后精华力量的绵长防线,弥漫着一种孤注一掷、背水一战的悲壮与肃杀之气。

这是大魏帝国最后的盾牌,能否挡住蜀汉倾尽全力的雷霆一击?

与此同时,宛城内外,已是另一番景象。

汉旗蔽日,甲胄耀光,矛戟如林,营帐连绵数十里,一眼望不到尽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请大家收藏:()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诸葛亮亲统的北伐中军主力,历经长途跋涉,终于抵达,与赵云所率的前锋精锐胜利会师!一时间,这座南阳重镇汇聚了蜀汉最核心、最精锐的六万百战之师!

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战意与肃杀,兵锋之盛,气冲霄汉,连天上的云彩都仿佛被这股无形的气势所驱散。

宛城北门高大的城楼上,两位擎天巨柱并肩而立。

左边,老将军赵云,虽须发如银,身披旧甲,然腰杆挺直如松,目光锐利如鹰,眺望北方的眼神依旧燃烧着不灭的斗志,那杆陪伴他一生的亮银枪静静倚在身侧,在阳光下反射着冷冽的寒光。

右边,丞相诸葛亮,羽扇纶巾,一身素袍,山风拂动他的衣袂,更显飘逸出尘。他深邃如渊的目光,平静地扫过远方层峦叠嶂、如同巨龙横卧的伏牛山脉。

在那苍茫的山色背后,魏军依托天险布下的铜墙铁壁,虽然目不可及,却仿佛能感受到其散发出的森然寒意。

城下校场,六万将士列阵如山,鸦雀无声,只有风吹动旗帜的猎猎声响。一股无形的、足以撼动山河的磅礴力量在沉默中积聚。

诸葛亮缓缓抬起手中的羽扇,轻轻一摇,打破了沉寂。他的声音并不洪亮,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将士的耳中,带着一种安定人心又激发斗志的奇异力量:

“三军将士,远征劳顿。传吾将令:全军休整五日!五日之内,秣马厉兵,修缮甲胄,备足粮秣箭矢。五日之后……”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金铁交鸣,带着斩钉截铁、不容置疑的决绝:

“兵发鲁阳!此战,当与司马仲达,会猎于伏牛山下!决中原之归属,定天下之雌雄!”

“北伐!北伐!北伐!”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丞相千岁!陛下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应和声骤然爆发,响彻云霄!

战争的巨轮,挟带着无可阻挡的雷霆之势,已隆隆驶出宛城,向着伏牛山桐柏山构筑的巍峨壁垒,碾轧而去!

卧龙与冢虎,这对在时代浪潮中纠缠半生的宿命对手,终将在这莽莽群山之间,倾尽两国之力,展开一场决定华夏气运归属的——终极对决!

喜欢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请大家收藏:()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