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 > 第8章 纳良言益荆二州安 看汉家军兵精粮足

成都的黎明被薄雾浸透,几缕金红的晨曦如同融化的金箔,悄然穿透氤氲,惊醒了栖息在宫苑梧桐虬枝间的雀鸟。细碎的啁啾声里,太子刘禅已然横握一柄霜刃未开的宝剑,独立于东宫庭院中央。

他深吸一口带着草木清冽的晨气,手腕倏然发力,剑锋在微凉的空气中划出一道清冷的半弧。剑光流转间,他心头却掠过一丝难以言喻的遗憾,不禁低语轻叹:

“可惜子龙将军镇守荆州……未能得他指点一招半式,实为憾事。”

“孤听闻吾儿每日闻鸡起舞,勤修不辍,今日亲见,果真如此!”

一声洪亮而熟悉的笑语自身后响起,惊得刘禅手腕微滞,慌忙收剑转身。只见汉皇刘备不知何时已立于阶前,一身玄色常服衬得身形愈发挺拔,目光炯炯,带着赞许与欣慰望着他。

刘备大步踏入庭院,朗声道:“子龙之勇,冠绝三军,然为父这双股剑上的功夫,却也未必逊色于他!今日机缘正好,且看为父再授你几式精髓,汝当好生揣摩,切莫懈怠!”

话音未落,刘备已探手自侍从捧着的锦匣中抽出那对名震天下的雌雄双股剑。剑光乍现,庭院中仿佛骤然降下两道冷电!

只见他身形如松,步走龙蛇,双剑在他掌中化作两道游弋翻腾的银龙!剑风呼啸,破空之声尖锐刺耳,剑光时而如匹练横空,时而如繁星点点,时而交织成网,密不透风!

那凌厉的锋芒在熹微晨光中纵横交错,织出一片令人目眩神迷、寒气森森的银色光幕!剑尖所向,庭院中飘落的几片桐叶无声无息地从中裂开,断口平滑如镜。

刘禅看得心驰神往,他深知父皇乃当世屈指可数的剑术大家,只是平日被如山军国重务缠身,何曾得见如此酣畅淋漓的演示?一丝忧虑悄然浮上心头:父皇日理万机,岂能日日如此教导自己?

刘备何等敏锐,刘禅眼中那细微的迟疑与渴望未能逃过他的眼睛。他倏然收势,双剑归鞘,发出清越龙吟。气息微匀,目光温煦地落在爱子身上:

“吾儿既愿潜心此道,为父纵有万般冗务,亦能为你挤出这晨光熹微的片刻光阴。若孤不在成都,”

他话锋微转,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促狭,

“汝继母(孙夫人)亦曾是江东弓马娴熟的巾帼英杰,其剑术得名家指点,精妙非凡,汝亦可拜其为师。自明日起,晨光初露之时,你我父子便在此处,以剑会心,如何?”

刘禅心头滚烫,眼中瞬间迸发出明亮的光彩,他撩袍深深一揖,声音因激动而微颤:

“承蒙父皇垂爱,亲自教导,儿臣感激涕零!此约既定,儿臣必日日奉陪,风雨无阻!”

半个时辰后,父子二人身上的汗气尚未散尽,已并肩步入弥漫着松烟墨香的书房。阳光透过精雕细琢的窗棂,洒下斑驳跳跃的光影。刘备目光如炬,缓缓扫过满壁书卷,最终踱至堆满简牍的宽大书案前。

他随手自案头抽出一卷色泽沉黯的竹简,缓缓展开,正是那部以法家峻刻思想着称的《商君书》。指尖抚过冰冷的竹片,刘备神色肃穆,声音低沉而充满一代雄主的威严,在静谧的书房内回荡:

“吾儿,今日为父且问你,《商君书》中有言:‘以刑去刑,国治;以刑致刑,国乱,其国刑不可胜刑’,此言当作何解?”

刘禅微微躬身,神态恭谨,思忖片刻,清晰答道:

“回父皇,儿臣以为,此言精义在于:以刑罚之威,震慑宵小,消弭犯罪于未萌,则国家可得大治;若滥用严刑峻法,苛待黎庶,反会逼良为盗,使犯罪愈演愈烈,国家必陷于混乱动荡。

倘若刑罚失度,非但不能惩奸除恶,反而徒增冤狱,使律法威信扫地,则国家根基危矣。昔年商君在秦,力行重典,以严刑立威,使民畏法而不敢犯,确收一时之效。”

刘备微微颔首,眼中流露出赞许之色,复又追问:

“见解不俗。然则,依吾儿之见,我大汉立国于今,欲行长治久安之道,当如何取舍借鉴此法家精义?”

刘禅凝神思索,眉宇间显出超越年龄的沉稳:

“父皇,今时不同战国乱世。我大汉承天命,抚万民,当以仁德为本,律法为辅。律令纲纪,乃国之筋骨,断不可弛废。然执法之要,在于明辨是非,恩威并施。

对安分守己之良善百姓,当多加抚恤,轻徭薄赋,使其安居乐业;对作奸犯科、祸乱纲纪之徒,则必明正典刑,从严惩处,以彰律法之森严,儆效尤于天下。如此宽严相济,方能收民心,固国本,保我大汉江山永固,社稷长安。”

“善!大善!” 刘备闻言,脸上绽开欣慰的笑容,大手重重拍在刘禅略显单薄的肩头,“吾儿能有此等见识,明辨本末,洞察利害,实乃社稷之福!日后更当勤勉向学,博采众长。

《后汉书》中《刘盆子列传》一篇,汝需细细研读,其中深意,尤当深省。”

刘禅肃然应诺:“儿臣谨遵父皇教诲,定当夙夜匪懈,潜心研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请大家收藏:()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六月的成都,暑气如无形的蒸笼,炙烤着皇城宫阙。武库森严的天井深处,一株不知历经多少寒暑的老槐树却撑开如盖浓荫,投下大片沁人心脾的清凉。刘禅立于荫下,示意侍从揭开数个蒙着厚厚麻布的巨大木箱。

“哗啦——锵啷!”

一阵密集而清脆的金铁撞击声骤然响起!箱内赫然是成百上千枚乌黑锃亮、边缘錾刻着繁复云雷纹的弧形铁片!这突如其来的声响惊飞了檐下筑巢的燕雀,扑棱棱地掠向炽热的晴空。

二十步外,沉稳有力的脚步声伴着玄铁甲叶摩擦的细碎铿锵声由远及近。刘备一身常服,外罩轻便皮甲,玄色龙纹软靴踏过青砖,目光如电,瞬间锁定了木箱中的物事。

他俯身拾起一枚沉甸甸的铁片,指腹摩挲着边缘那些既是装饰又兼具防滑功能的深峻云雷纹路,感受着冰凉的触感与精良的锻打痕迹,眉宇间深如刀刻的皱纹在穿过槐叶缝隙的跳跃光斑下显得格外深邃:“此物……当真能护住马蹄?”

侍立一旁的诸葛亮也俯身细察,羽扇在掌心轻轻一点,眼中精光闪烁:“殿下匠心独具。此纹饰非徒美观,实为妙用无穷之防滑沟槽,深合力学之理。”

刘禅解下腰间的蹀躞带,取出一段坚韧的牛皮绳,熟练地穿过铁片边缘预留的孔洞,一边演示一边解释:

“父皇容禀,儿臣观蜀道崎岖,山石嶙峋,战马长途奔袭或激烈冲阵时,蹄甲极易磨损崩裂,折损战马者十之有三四,实为军旅大患。若能将此铁片烧热,趁其柔软,贴合马蹄形状,再以热蜡浇铸定型,最后……”

他话音未落,天井角落已传来“叮当”作响的敲打声与鼓风炉的呼呼声。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三名精赤着上身、筋肉虬结的将作监老匠,早已架起熊熊燃烧的炭炉。一人钳起一枚烧得通红的蹄铁,迅速置于一匹高大凉州战马被仔细清理过的前蹄上,灼热的铁片接触角质,立刻腾起一股青烟和焦糊味!战马吃痛,不安地刨动后蹄,引颈欲嘶。

另一名匠人眼疾手快,将早已准备好的、混有药草的特制热蜡迅速浇淋在蹄铁与马蹄结合处。第三名匠人则手持特制的短柄钉锤和U形马蹄钉,看准位置,手腕沉稳发力,“咄!咄!咄!”

几声脆响,数枚粗短的铜钉精准地穿透蹄铁边缘预留的钉孔,深深楔入马蹄边缘厚实的角质层中,却丝毫不伤及内里血肉!整个过程快如闪电,配合默契。

“吁——律律!” 被固定的战马起初焦躁地踏动三蹄,但很快,它似乎感受到了脚下传来的坚实与稳固,不安的嘶鸣渐渐平息,好奇地低头嗅了嗅自己那只“穿”上了奇特铁鞋的前蹄。旁边的马夫惊喜地高呼:“成了!成了!陛下您看,它不踢不躁了!稳当着呢!”

“哈哈哈!妙极!妙极!” 刘备见此情景,不由抚掌大笑,声震屋瓦,看向刘禅的目光充满了激赏与惊喜,

“吾儿竟能洞悉此等百工精微之道!真乃天赐我大汉之福!”

他兴致高昂,转身从身后侍从捧着的紫檀漆盒中,又取出一对造型奇特之物——那是以坚韧硬木为骨,外覆精铁叶片,形如半月的双镫!刘备将这新造之物在掌中反复翻看,眼中锐光闪烁:

“此双镫之设,莫非是为了让骑士于马上能稳固身形,从容开弓?”

三日后,成都西郊演武沙场,旌旗猎猎。

二十匹精选的凉州高头骏马昂首挺立,每一匹的鞍鞯都换上了坚韧的南中犀牛皮新制,最引人注目的是,它们两侧都配上了那崭新的双马镫!

小将关兴早已按捺不住,他深吸一口气,左脚踏入左侧马镫,右腿发力一蹬,整个人竟如鹞子翻身般轻灵迅捷地腾空而起,稳稳落于马背之上!

这一跃上马的动作,干净利落,连身上沉重的铁甲都未发出多少沉闷的碰撞声。他双腿自然垂落,双足稳稳踏在双镫之中,一股前所未有的稳固与力量感自足底涌遍全身!

关兴在马上坐定,双腿紧夹马腹,左手挽弓如抱月,右手扣弦如揽星!弓开满月,箭似流星!

“嗖!嗖!嗖!”

一连十支雕翎箭离弦而出,撕裂空气!远处百步开外,十个披挂草甲的假人咽喉要害处,竟有七支长箭颤巍巍地深嵌其中!箭尾白羽兀自嗡嗡作响!

校场边观战的吴懿、张苞、邓芝等一众沙场宿将,无不倒吸一口凉气!此等骑射精度与连贯性,远超以往!

更震撼的还在后面。两队精锐骑兵被选出,一队装备新式双镫,另一队仍用旧式单边皮镫,进行模拟对抗。

甫一交锋,高下立判!装备双镫的骑兵在马上如履平地,辗转腾挪,挥刀劈砍,刺枪捅扎,无论力量、速度还是稳定性,都完全碾压对手!刀光剑影,金铁交鸣,不到一炷香功夫,旧镫骑兵便溃不成军,胜率竟不足一成!

更有力士持丈八长槊,策动战马发起冲锋。双足借双镫之力,腰马合一,挺腰发力,长槊如毒龙出洞,带着刺耳的破风声狠狠刺向场中一根碗口粗的包铁硬木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请大家收藏:()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轰嚓!”

一声巨响,木屑纷飞!那坚硬无比的木桩竟被长槊生生捅穿,留下一个触目惊心的巨大窟窿!

而最令魏延、王平等将领头皮发麻的,是那些手持改良版诸葛连弩的双镫骑兵!他们无需再分心控缰,双手得以完全解放,专注于操控那令人胆寒的杀人利器!

策马飞驰间,弩机连响,十矢连发,密集的箭雨如同死神的镰刀,覆盖前方区域!其射速之快,火力之猛,杀伤之广,令观者无不色变!演练结果,一名双镫连弩骑兵,竟能压制三名以上装备精良的常规步卒!

“妙哉!神乎其技!此真乃骑战之革鼎!” 诸葛亮亦难掩激动,他快步走到一匹刚刚结束演练的战马旁,轻抚马颈汗湿的鬃毛,目光敏锐地落在马鞍鞍桥之上。他俯身细察,羽扇轻点:

“此处若再衬以数层软硬适中的熟牛皮,并将鞍桥前后桥头适度加高,形成阻挡,则骑士纵马疾驰或激烈搏杀时,腰臀有所凭依,重心更为稳固,不易滑脱,且长途跋涉,将士亦能稍减劳苦。”

他边说边从宽大的袍袖中取出一方素帛,上面墨迹淋漓,赫然画着改良鞍具的详细图样。

刘备接过素帛,凝神细观,图上线条精准,结构清晰,注解详明。他眼中精光大盛,猛地以手中剑鞘顿地,发出“笃”的一声脆响,朗声下令,声震全场:

“传令将作监!举监之力,昼夜赶工!旬月之内,务必备齐新式蹄铁、双镫、鞍具各一千副!不得有误!”

恰在此时,一阵密集的振翅声自天际传来!众人抬头,只见十数只矫健的灰影如闪电般划破长空,盘旋数周后,竟精准地俯冲而下,稳稳落在点将台旁特设的鸽笼架上!正是刘禅主持设立的“飞奴营”信鸽!

刘禅快步上前,熟练地解下缚在鸽腿上的细小竹管,抽出内藏的薄绢军报,朗声念道: “荆州牧黄权、右将军赵云呈:五月廿七,东吴哨船三度越界挑衅,赵将军引弓射其主帆,示警迫退……”

诸葛亮手中轻摇的羽扇骤然停住,眼中闪过一丝惊异,目光灼灼地看向那些正在笼中啄食饮水的信鸽:

“此鸽自江陵振翅而来,竟比八百里加急之驿马,足足快了三天有余?!” 这速度,颠覆了所有人的认知。

刘禅趁热打铁,又向父皇与丞相详细阐述了另一项酝酿已久的革新——雕版印刷术与活字印刷术。他以水喻之:

“譬如一篇文章,若以整版雕刻,印毕则版废,犹似汲水之瓢,一瓢一水。然活字之术,犹如以无数小杯盛水,可任意组合倾注,印千卷万卷,其版不损,其字不朽!如此,则圣贤经义可顷刻化身千万,州郡政令可朝发夕至,王道教化,焉能不日兴?政令通达,焉能不日畅?”

饶是诸葛亮智谋如海,闻此亦不由抚掌惊叹,自叹弗如:

“殿下此二术,化腐朽为神奇!聚字成版,散版复为字,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有此神技,典籍不再束之高阁,文教大兴指日可待!实乃泽被万世之功也!”

九月,流火烁金。汉中阳平关外,秋风已带肃杀之意。

魏大将军曹真勒马于高坡之上,面色阴沉如铁。他鹰隼般的目光死死锁住关前旷野,只见汉军斥候小队往来穿梭,迅疾如风。

更令他心惊的是,那些骑士双足稳稳踏在形制奇特的镫具之中,竟能在战马全速奔驰之际,于鞍上拧腰回身,张弓搭箭,箭矢带着尖啸射向后方模拟的追兵!其骑射之稳、动作之流畅,远超魏军精锐!

副将郭淮策马上前半步,眯起眼睛,侧耳倾听片刻,脸色愈发凝重:

“大将军,您听!蜀军战马奔驰之声,沉实凝重,蹄铁踏地之音铿锵异常,迥异寻常……其马蹄之下,必有金铁之物包裹!”

话音未落,三只灰羽信鸽如同三道灰色闪电,无视下方严阵以待的魏军旌旗如林,径直从曹真头顶掠过,发出短促的哨音,精准地投入阳平关高耸的箭楼窗孔之内,消失不见。

“报——!”

一名探马自远处狂奔而至,滚鞍下马,气喘吁吁地跪地急禀:

“启禀大将军!细作密探得准信,蜀军于成都新设‘飞奴营’,专司驯养信鸽传讯!其鸽迅疾无比,半日之间,竟能往返传递军情于三百里之外!荆州、汉中、成都,消息传递快如鬼魅!”

曹真握着马鞭的手背青筋暴起,猛地一鞭抽向身旁一丛茂密的野蒿!

“啪!”

坚韧的鞭梢竟将蒿杆生生抽断!他抬眼死死盯住对面汉军山麓营寨,只见烟尘滚滚,大队汉军人马正在光天化日之下轮换防务,调动频繁,毫无顾忌。尤其那些往来巡视的汉军骑兵,马蹄翻飞间,银光刺目闪烁——分明是依仗着新式蹄铁,有恃无恐!

是夜,魏军大帐灯火通明,直至三更。曹真枯坐帅案之后,面前摊开的数份密报,字字如刀,刺入眼中:

“……成都将作监,日铸蹄铁三百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请大家收藏:()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汉水粮船,桅杆皆悬鸽笼,往来如织……”

“……蜀中雕版活字之术大行,政令军报,瞬息可抵边城……”

更漏指向三更,万籁俱寂。曹真布满血丝的双眼死死盯着摇曳的烛火,帐内空气压抑得令人窒息。忽然,他猛地抓起案头一只越窑青瓷茶盏,狠狠掼在地上!

“砰——哗啦!”

瓷片四溅,茶汤淋漓!

“传令三军!” 曹真的声音如同受伤的野兽在低吼,充满了不甘与惊怒,“拔营!退兵——三十里!”

十月,授衣时节,寒霜初降。刘禅踏入了热火朝天的将作监大院。

“叮叮当当!哐啷!呼——!”

三百余名精壮匠人赤膊挥锤,密集如雨的锻打声汇聚成震耳欲聋的声浪,地面都在微微震颤。巨大的淬火池白雾蒸腾,翻滚的热浪中带着浓烈的铁腥气。就在这片弥漫着汗水、炭灰与钢铁气息的工坊中心,刘禅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丞相诸葛亮。

他竟也在此地!那身象征极高权位的玄色官袍下摆,早已沾满了乌黑的炭灰与泥渍。此刻,他正毫无架子地半蹲在地上,与一位须发皆白、脸上沟壑纵横的老匠头,对着几枚刚锻打好的蹄铁雏形比划着尺寸细节。

更令人动容的是,他手边摊开一张巨大的素帛,上面画着精密的鸽舍构造图,而他正神情专注地用一把算筹,在地上排列演算着通风与栖架的最佳布局!

“殿下亲临,有失远迎。”

诸葛亮闻声抬头,脸上毫无窘迫,反而带着工匠发现良材般的欣喜。他站起身,随手拿起地上一件尚未完成的木胎铁包边马镫半成品,举到透入天窗的光线下:

“殿下可知,此物最妙之处何在?”

日光穿过木胎上特意钻出的数个透气孔,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点,

“不增耗过多精铁,则军资可省;不废却坚韧硬木为胎,则制作迅疾!此乃兼顾坚韧、轻便、省费、速成之良器!”

恰在此时,一阵尖锐而独特的鸽哨声破空传来!一只风尘仆仆的信鸽如利箭般俯冲入大院,精准地落在一名鸽吏伸出的臂套上。鸽吏迅速解下鸽腿竹管,验看火漆标记,疾步呈上:

“禀丞相、殿下!江陵黄牧急报!”

诸葛亮展开密报,快速扫过,脸上露出一丝赞许的微笑,将密报递予刘禅:“黄公衡(黄权字)用飞奴营信鸽,巧妙调度三路运粮车队,虚虚实实,成功避开了魏军细作的窥探与预设的截杀路线,万石粮秣已安然入荆襄大营!此鸽传之功,居功至伟!”

一个带着无尽感慨与沧桑的声音,突然在刘禅身后响起,充满了沉甸甸的历史回响:

“唉……昔年麦城……若云长的赤兔马……蹄下有如此神铁护持……胯下有双镫借力……更兼有此瞬息千里的信鸽往来传讯……何至于……”

刘备不知何时也悄然来到了这喧嚣的工坊。他并未看那捷报,而是缓缓走到天井一角。那里,一匹神骏非凡、通体赤红如火的胭脂马正昂首而立,正是当年名驹赤兔的血脉后裔!

刘备伸出宽厚的手掌,无限爱怜地轻抚着骏马光滑如缎的鬃毛。那马儿似乎通灵,轻嘶一声,优雅地踏动四蹄。

崭新的蹄铁敲击在坚硬的青石板上,迸溅起一簇簇细小的、金色的火星,在略显昏暗的天井下,如同跳动着不灭的英魂之火。

十一月下旬,霜寒刺骨。汉中阳平关,这座扼守秦蜀咽喉的雄关,在凛冽的朔风中巍然矗立。最高处的烽燧旁,值守的汉军老兵呵着白气,粗糙的大手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温柔,轻轻抚过特制鸽笼温润的竹篾。

笼内,二十余只精神抖擞的信鸽,灰羽紧覆,眼珠如宝石般明亮。它们纤细的脚环上,清晰地錾刻着“汉”、“荆”、“益”等代表不同方向的隶书小字。

就在曹真大军无奈退兵的那日,一只同样脚环刻着“成”字的信鸽,已悄然飞入戒备森严的汉中太守官署。它带来的,是来自成都未央宫深处、加盖着皇帝玉玺的密诏:

“着汉中郡守,密调巧匠,精选良材,日夜赶制新式蹄铁、马镫,不得延误,不得泄密!”

此刻,关隘之外,寒风卷过荒芜的原野。魏军遗弃的庞大冲车群如同巨兽的尸骸,在衰草寒烟中沉默。

其中一辆冲车残破的撞木上,还凄惨地挂着半幅被撕裂的魏军战旗,在风中无力地飘荡,发出呜咽般的声响,仿佛在为一场尚未真正交锋便已显露颓势的战争,唱着最后的挽歌。

而关隘之上,崭新的“汉”字大旗,在万里晴空下,猎猎招展,直指苍穹。

喜欢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请大家收藏:()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