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 > 第33章 名士管辂点醒梦中人 司马曹爽欲分裂魏国

却说司马懿在府中闻听曹爽携弟曹羲、曹训、曹彦,及心腹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之流,更引御林禁军,随魏主曹芳出城拜谒明帝高平陵,兼作围猎之游。

这消息如惊雷破云,却让蛰伏已久的司马懿眼中骤起精光,胸中大喜难掩——他苦等的时机,终于来了。

当即,司马懿束甲整冠,步履虽见老态,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果决,疾驰入省中。

他先是传司徒高柔,授以节钺,令其权代大将军之职,星夜前往曹爽军营,牢牢占据其部曲;

复召太仆王观,命其暂代中领军事务,火速控制曹羲麾下兵马。两道指令下达,如利刃出鞘,直插曹爽兄弟的兵权要害。

安排妥当外军,司马懿便携朝中旧臣,直入后宫面见郭太后。殿内烛火摇曳,映得他皱纹深刻的脸上满是肃然,躬身启奏:

“太后,曹爽辜负先帝托孤之重,平日奸邪乱政,祸国殃民,其罪当废,恳请太后恩准!”

郭太后骤闻此言,惊得玉容失色,手中玉盏险些落地,颤声问道:

“天子尚在城外,若行此大事,恐生变数,这可如何是好?”

司马懿抬首,目光坚定如铁:“臣已备好奏请天子的表章,亦有诛杀奸臣的万全之策,太后不必忧心。”

太后见他言辞决绝,周身又萦绕着一股不容抗拒的威压,心中虽惧,却也只得点头依从。

旨意既得,司马懿不敢耽搁,急召太尉蒋济、尚书令司马孚,三人同拟表章,字字铿锵,历数曹爽罪状。

随后唤来黄门官,命其星夜送出城外,务必直达魏主驾前呈奏。

诸事安排停当,司马懿亲自披挂,率领大军直奔武库——那是洛阳城的兵器命脉,掌控武库,便等于扼住了全城的武力咽喉。

消息如风般传到曹爽府中。曹爽之妻刘氏正于后堂理家,闻听府外喧哗,心中不安,急忙步出前厅,唤来守府官厉声问道:“如今主公在外,仲达突然起兵,究竟是何用意?”

守门将潘举见状,急忙上前劝慰:“夫人莫慌,待末将前去查探。”

说罢,他点齐数十名弓弩手,登上府门高楼眺望。恰在此时,司马懿正率军从府前经过,潘举见状大怒,喝令弓弩手乱箭射下。箭矢如雨,司马懿的队伍一时无法前行。

危急之际,偏将孙谦从后队赶来,急忙喝止:“太傅此举,乃为国家社稷,并非私怨,不可放箭!”

连拦三次,潘举才勉强罢手。司马昭急忙护在父亲司马懿左右,率军缓缓通过,随后便引兵出城,驻扎在洛河之畔,死死守住浮桥,断绝了曹爽回城的要道。

另一边,曹爽麾下司马鲁芝在城中见变故陡生,心下大惊,急忙赶往参军辛敞府中商议:

“如今仲达骤然作乱,关闭城门,我等该如何应对?”

辛敞略一思忖,眼中闪过一丝急智:“事不宜迟,可率本部兵马冲出城门,前往高平陵面见天子,再作计较!”

鲁芝深以为然,二人当即决定动身。

辛敞匆匆步入后堂,欲取兵符,却被其姐辛宪英撞见。辛宪英见他神色慌张,步履急促,便柔声问道:

“弟弟这般匆忙,可是出了什么大事?”

辛敞不及隐瞒,急声道:“天子在城外高平陵,太傅司马懿突然关闭城门,看这架势,怕是要谋反!”

辛宪英闻言,却轻轻摇头,目光中透着几分通透:“司马公未必是要谋反,依我看,他心中所想,不过是要除掉曹将军罢了。”

辛敞大惊,追问:“姐姐何以知晓?此事尚未有定数啊!”

辛宪英轻叹一声:“曹将军无谋无断,绝非司马公对手,败局已定。”

辛敞心中犹疑:“如今鲁司马邀我一同出城,我究竟该去还是不去?”

辛宪英正色道:“为人臣者,坚守职责乃立身大义。便是寻常百姓有难,尚且要伸出援手;你身负军职,若此刻弃责而逃,便是自招不祥,日后必悔。”

辛敞听姐姐所言在理,当即定下心神,与鲁芝各率数十名骑兵,奋力砍断城门门闩,冲破守军阻拦,一路向高平陵奔去。

有人将鲁芝、辛敞出城之事报与司马懿,司马懿心中一凛,猛然想起一人——大司农桓范。

桓范素有“智囊”之称,若让他投奔曹爽,必成大患。

司马懿急忙派人去召桓范,欲将其留在城中。可此时,桓范已与儿子商议妥当,其子道:“天子车驾在城外,父亲不如向南出城,投奔曹将军,方能保全自身。”

桓范深以为然,当即牵马备鞍,直奔平昌门。

此时平昌门已闭,守门的校尉司蕃,原是桓范昔日的下属。

桓范勒马门前,从袖中取出一块竹版,高声道:“太后有诏书,令我出城公干,速速开门!”

司蕃心中存疑,上前一步道:“既是太后诏书,还请大人出示,容末将查验。”

桓范见状,故作怒容呵斥:“你曾是我麾下旧部,如今竟敢对我如此不敬,难道不怕军法处置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请大家收藏:()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司蕃素来敬畏桓范,被他一喝,便不敢再坚持,只得下令打开城门,放桓范出城。

桓范出了城门,又勒马回头,对司蕃道:“司马懿已反,你若识时务,可随我一同去见天子,日后必有封赏。”

司蕃闻言大惊,待要追上前去,桓范早已策马远去,只得眼睁睁看着他消失在夜色中。

消息传回司马懿耳中,他不禁失声惊呼:“智囊竟也逃了!这可如何是好?”

一旁的蒋济却神色平静,缓缓道:“太傅不必担忧。曹爽素无大志,如劣马般留恋马棚中的豆料,只图眼前安逸,即便桓范前去投奔,他也未必会重用桓范的计策。”

司马懿闻言,心中稍安,随即召来许允、陈泰二人,吩咐道:“你二人即刻前往高平陵面见曹爽,就说我此举并无他意,只是因曹爽兄弟权势过盛,欲削去其兵权,令其归家养老,绝无加害之心。”

许允、陈泰领命而去。

紧接着,司马懿又召来殿中校尉尹大目。尹大目与曹爽素来交好,司马懿便让蒋济写下一封书信,交与尹大目,嘱咐道:“你与曹爽有旧交,此事非你不可。你见了曹爽,务必转告他,我与蒋太尉已对着洛水立誓,今日之举,只为收回兵权,绝无半分加害之意。”

尹大目接过书信,不敢怠慢,快马加鞭赶往高平陵。

再说高平陵这边,曹爽正带着一众亲信放鹰驱犬,在猎场上尽兴游玩,笑声不绝。忽然,一名斥候策马狂奔而来,神色慌张地报道:

“将军!大事不好!洛阳城中生变,太傅司马懿已关闭城门,还派黄门官送来表章,说是有要事启奏天子!”

曹爽闻言,如遭雷击,惊得浑身一颤,险些从马上摔落。

黄门官捧着表章,快步来到魏主曹芳驾前,跪地呈递。曹爽急忙上前接过表章,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字字如刀,直刺他心。他手捧表章,指尖颤抖,只得让身旁近臣代为宣读。表章声在猎场上回荡:

“征西大都督、太傅臣司马懿,诚惶诚恐,叩首谨表:臣昔年从辽东班师,先帝曾召陛下、秦王与臣,共登御床,执臣手臂,将后事郑重托付。

然今大将军曹爽,背弃先帝遗命,败坏国家典制;在内则僭越礼制,模仿君主仪仗,在外则专擅威权,独断朝纲;

更令黄门张当为都监,二人相互勾结,暗中监视陛下,窥伺皇位;离间陛下与太后两宫,伤害骨肉亲情;

致使天下人心惶惶,百姓人人自危。此等行径,绝非先帝诏示陛下、嘱咐老臣之本意!

臣虽年迈体衰,却不敢忘却先帝嘱托。太尉蒋济、尚书令司马孚等重臣,皆以为曹爽有目无君主之心,其兄弟三人执掌兵权、宿卫宫中,恐为社稷之患。

臣等已将此事奏请永宁宫,皇太后降旨,令臣依奏施行。臣已命主管官员与黄门令,罢免曹爽、曹羲、曹训官职兵权,令其以列侯身份归家,不得在此逗留,以免耽误天子车驾返程;

若有违抗者,以军法处置。臣今勉强支撑病体,率领大军驻扎洛水浮桥,只为防备意外,护佑陛下与社稷安危。谨此上奏,等候陛下圣裁。”

魏主曹芳听完表章,面色苍白,转头对曹爽道:

“太傅既如此说,你可有应对之策?”曹爽早已吓得手足无措,冷汗浸透衣衫,他回头看向身旁的曹羲、曹训,声音发颤地问道:“这……这可如何是好?”

曹羲面露悔恨之色,叹息道:

“小弟先前也曾多次劝说兄长,不可过于专权,更不可将我等兄弟尽数带出洛阳,可兄长执意不听,才落得今日这般境地。

司马懿老奸巨猾,诡诈多端,便是诸葛亮那般人物,尚且不能胜过他,何况我等兄弟?依小弟之见,不如自缚前往洛阳,向司马懿请罪,或许还能保全性命。”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鲁芝与辛敞率军赶到。曹爽急忙上前,追问城中详情。

二人气喘吁吁地禀报道:“将军,洛阳城已被司马懿牢牢控制,防守得如铁桶一般,太傅亲自率军驻扎在洛水浮桥,我等拼死才冲出来。如今回城已无可能,还请将军早日定下大计!”

正说话间,又有一骑飞奔而来,正是逃出城的桓范。他翻身下马,直奔曹爽面前,急声道:

“将军!司马懿已然叛乱,如今陛下在你手中,你为何不请天子移驾许都,以天子名义调遣天下兵马,讨伐司马懿这逆贼?”

曹爽闻言,却面露难色,迟疑道:“我全家老小都在洛阳城中,若我起兵讨伐,他们岂不是要遭毒手?”

桓范急得直跺脚:“将军!寻常百姓遭遇危难,尚且要挣扎求生,何况将军身负社稷重任!如今陛下在你左右,你可奉天子号令天下,各地兵马谁敢不响应?若此时放弃,便是自投死地,日后再无翻身之机啊!”

曹爽听了,心中愈发犹豫,只是不住地流泪,却迟迟拿不定主意。

桓范见状,又上前一步,急切道:“从这里到许都,不过五日路程,转瞬即至。许都府库中粮草充足,足够支撑数年之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请大家收藏:()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