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三国我的底牌是信息差 > 第24章 王司徒独断,吕温侯藏锋

董卓身死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其引发的波澜迅速扩散至整个关中乃至天下。而在风暴中心的长安,权力的真空并未持续多久,很快便被新的秩序所填充。

这新的秩序,几乎由司徒王允一人所划定。

凭借诛董首功与多年清望,王允顺理成章地“录尚书事”,总揽朝政。初始几日,尚还维持着共商国事的表象,与吕布、皇甫嵩等有功之臣及一众公卿商议善后。然而,随着权力触手可及的温热感传来,这位老臣潜藏已久的刚愎与对绝对权威的渴望,迅速膨胀起来。

未央宫内,昔日董卓咆哮跋扈之处,如今换上了王允清癯却更具压迫感的身影。他端坐于御阶之下首席,面色沉静,眼神却锐利如鹰,扫视着殿中群臣。

“诸公,”王允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定调,“董贼伏诛,乃陛下洪福,汉室之幸。然其遗毒深远,非以猛药刮骨不能清除。凡董卓所署官职,一律视作无效;凡与其牵连过深者,皆需审查;其党羽、亲族,务必从严惩处,以正视听!”

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底下却有不少老成之臣暗暗皱眉。太尉黄琬出于谨慎,出列缓声道:“司徒公,肃清余孽,理所应当。然则牵连甚广,是否当徐徐图之,以免人心动荡,再生事端?尤其关外尚有李傕、郭汜等手握重兵…”

“太尉过虑了!”王允毫不客气地打断,语气中已带上一丝不耐与倨傲,“正是因李傕、郭汜辈拥兵在外,才更需展露朝廷雷霆手段,使其知惧畏威!若行事拖沓,示之以弱,反令彼辈生出侥幸之心!此事不必再议,依令行事即可!”

黄琬张了张嘴,看着王允那决绝而冷淡的神色,终究将劝谏的话咽了回去,默默退入班列。殿中一时寂静,许多原本想就具体事务提出看法的臣子,也都噤若寒蝉。他们清晰地感受到,那位曾经与他们一同慨叹国事的王司徒,已然不同了。《后汉书》所载“自谓无复患难,每乏温润之色”,此刻体现得淋漓尽致。他独断专行,不再需要,甚至厌恶他人的异议。

吕布身披朝服,按剑立于武官班首,冷眼旁观着这一切。王允那急于揽权、排斥异己的姿态,他看得分明。对于王允的决策,他心中自有计较,但眼下并非发作之时。他的目光偶尔与角落里的贾诩有瞬间交汇,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一丝了然与淡漠。他们都明白,王允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一步步将长安推向危险的边缘。

退朝之后,吕布回到府中,贾诩如影随形般出现在书房。

“文和,看来王司徒是决心要一条路走到黑了。”吕布卸下朝服,语气平淡。

贾诩微微躬身:“司徒公诛董心切,进而欲扫清一切与董卓相关之人与事,其心可解,其行…却似孩童舞巨锤,恐伤自身。尤其对待西凉军余部之策,若真如朝堂所言,强硬到底,祸不远矣。”

吕布颔首。他记得原本的历史轨迹,王允正是拒绝赦免李傕等人,才逼反了那群惊弓之鸟。“且看他如何施为。我们…静观其变。”他的根基在军权与财富,不在朝堂虚名,王允此刻揽去的,多是行政琐务与清算之权,暂时不妨碍他的核心利益。他甚至乐于见到王允吸引火力,而自己则暗中积蓄力量,揣摩下一步动向。王允越跋扈,将来他若有所行动,阻力反而越小。

王允的独断远不止于朝堂。他深知要巩固权力,必须安插亲信,掌控关键位置。他开始大肆提拔同乡(太原祁县人士)以及对他唯命是从的官员,占据尚书台、御史台及各郡要职。一些并无显赫功绩或才学的王氏亲族、门生故吏得以跻身高位,而一些原本中立或有才能但非其心腹的官员则被明升暗降,逐渐边缘化。

这一系列动作,自然引起了朝野私下议论。许多人看出王允有专权之嫌,但慑于其刚刚诛杀董卓的威势和如今掌控朝政的权力,大多敢怒不敢言。

吕布对此冷眼旁观。王允提拔的那些人,多是无能之辈或谄媚之徒,于大局无碍,反而更能衬托出谁才是真正做事、掌握实力的人。他甚至在王允试图安插亲信到军中时,以“军中事务繁杂,非熟稔军事者不可轻入”为由,委婉却坚定地顶了回去,王允虽不快,但眼下尚需吕布军力维稳,只得暂时作罢。

然而,这种微妙的平衡,很快被另一件事打破。

这日,王允于府中召见几名心腹,商议之事正是如何处置西凉军派来的使者。

“李傕、郭汜,董卓爪牙,罪恶滔天!如今派使者前来,名为请示,实为探听虚实,包藏祸心!”王允语气森然,“依我之见,当严词斥责其罪,令其即刻解散部众,自缚来长安请罪!否则,天兵一到,灰飞烟灭!”

一名刚被提拔的王氏亲信连忙附和:“司徒公所言极是!西凉军蛮悍,唯有示之以强,方能震慑!”

但亦有稍知兵事者担忧道:“司徒公,西凉军虽群龙无首,但兵力犹盛,若逼之过急,恐其狗急跳墙啊…是否可暂施缓兵之计,予以安抚,徐徐图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我的底牌是信息差请大家收藏:()三国我的底牌是信息差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安抚?”王允冷哼一声,脸上满是不屑与绝对的自信,“彼辈皆塚中枯骨,有何可惧?吕布将军骁勇,并州军精锐,长安城坚,岂是彼等乌合之众能撼动?唯有彻底清除,方能绝后患!”

他丝毫未将西凉军的威胁放在眼里,或者说,他内心深处不愿承认那是一种威胁,那会显得他之前的决策不够英明。他更坚信凭借吕布的武力和自己的威望,足以弹压一切不服。

“至于那吕布…”王允话锋一转,语气中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忌惮与轻蔑,“一介边地武夫,仗着几分勇力,侥幸成事。如今能位列公卿,已是陛下隆恩。军政大事,自有朝廷法度,岂容他处处置喙?他只需听令行事,带好他的兵即可。”

在他心中,吕布不过是自己诛董计划中一把好用的刀,如今刀已入鞘,就该安分守己。吕布之前救下董白、以及在军权安排上的坚持,都让王允感到不快,觉得此武夫超出了应有的本分。但他目前还需要这把刀来威慑内外,故而暂时隐忍。

“待老夫彻底肃清朝堂,稳定局势,再…哼。”王允未尽之语中,含义不言自明。他提拔亲信,也有制衡吕布军权的考量在内。

他最终定调:“西凉使者若至,便依本司徒之意回复!绝不姑息!”

决定了对待西凉军的强硬态度后,王允又将目光投向了另一个他视为“不稳定因素”的人——名满天下的大儒,左中郎将蔡邕。

喜欢三国我的底牌是信息差请大家收藏:()三国我的底牌是信息差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