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小儿!吾等乃许贡大人死士,特来取你性命!"为首者按着肩头箭伤厉喝。
"许贡爪牙?自寻死路!"孙策傲然睥睨。江东霸主岂惧这等鼠辈?探手欲取兵刃却抓了空——方忆起偷溜出营时忘带佩剑,仅余弓箭在侧。
"天助我也!"众刺客见状狂喜,呈扇形合围。
兵刃破风而至,孙策怒喝震天。纵无称手兵器,收拾这般杂碎亦如反掌。
箭筒倒转,箭矢作矛。两道血虹迸现间,剩余二人劈向战马。随着哀嘶,孙策滚落尘埃,却旋身挥拳,骨裂声伴着血沫飞溅。
喘息未定,寒芒乍现!
"啊——!"
孙策捂面倒地,顿时陷入黑暗。
枝丫摩擦声中,身着夜行衣的刺客自树梢跃下,正欲上前查验生死,忽闻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黑衣人身形骤止,旋即隐入幽暗林间。
"主公!主公啊!"
韩当发觉孙策独自离营后,立即率亲卫策马追赶。此刻他目眦欲裂,挥刀将地上尸首剁得粉碎,旋即护送昏迷的孙策疾驰回城。
荆州边境,刘苍亲率万人大军秘密驻扎。侍从呈上密信时,他指尖微颤。信中详述了许贡门客刺杀始末——他暗中资助的刺客虽被孙策空手击杀数人,但埋伏的弓手终以冷箭贯穿其面门。
烛火摇曳的军帐里,刘苍摩挲着竹简沉思。历史上孙策本当殒命于猎场刺杀,如今这致命一箭却出自自己部署。正与郭嘉、刘表商议时,他忽觉恍惚:究竟是自己推动历史,还是本就身在历史之中?
新得荆州之际,刘苍对本地士族充满戒备。当年刘表单骑入荆州,正是依靠蒯、蔡两家站稳脚跟。尤其蔡瑁将胞姊嫁与刘表后权势熏天,若非蒯家制衡,刘表几成傀儡。至今仍有流言称,孙坚之死实为蔡瑁假传军令。
然而 ** 早已湮没在岁月长河之中,无从考证。
"主公,是否即刻出兵?"太史慈抱拳 ** 。
昔年太史慈与孙策酣战之后,正是这一场较量让两位猛将惺惺相惜。
刘苍转而望向郭嘉:"奉孝有何高见?"
郭嘉正欲开口,却打了个酒嗝:"主公见谅,方才酒意上头。"
刘苍无奈摇头。普天之下也就郭嘉敢在他面前这般放肆。若非深知这位军师狂放不羁的性子,换作旁人如此失礼,早该军法处置了。
"时机未至。孙策重伤之事尚未传开,孙家虽会自乱阵脚,但还不够。除非孙策身死,届时周瑜纵有通天之能,也难以稳住江东乱局。待其分崩离析之时,方为我等用兵之日。"
甘宁突然插话:"若周瑜拥立孙权继位又当如何?"
听到孙权之名,刘苍轻蔑一笑。孙坚、孙策父子堪称豪杰,至于孙权......比起父兄终究逊色三分。这般人物,岂能与他刘苍相提并论?当今天下,谁人堪为敌手?区区孙权,不过跳梁小丑罢了。
郭嘉仰首痛饮,酒葫芦在空中划出道弧线:"不足为虑。孙权年幼稚嫩,军中无威望,朝中无心腹。纵使周瑜力推,也难服众。"
"况且孙策经营江东时,早已与张、顾、陆、朱等世家结怨。一旦孙策身亡,这些世家必生异心。届时周瑜疲于应付,正是我军乘虚而入的良机。"
这番剖析鞭辟入里,将江东局势尽数道破。
刘表听完不禁赞叹:"鬼才之见,果然名不虚传。"继而又问:"不知荆州方面该如何策应?"
刘苍沉吟片刻,目光扫过郭嘉。自入荆州以来,他从未真正信任过刘表部众。此行暗中调兵布防,正是为此。蒯良等人看似忠心,实则不过是借刘表之名与蔡瑁抗衡罢了。若蔡氏失势,这些人的忠心恐怕也要另当别论了。
(“刘刺史不必心急,此方案尚有不足,待诸事齐备,自会请荆州相助。”
郭嘉淡然一笑,将此事轻轻带过。
江东丹阳,孙策面上中箭,昏迷多时,经医者施救方苏醒片刻。剧痛如同潮水,一波接一波袭来。
“韩将军,快去请公瑾与吾弟前来,务必速办。”孙策声音细若游丝,自知大限将至,需在神智尚清时嘱托后事,安排众臣扶持孙权继位。
韩当眼眶泛红,“主公放心,末将这就去办,您定要撑住。”
263.江东变故
孙策遇刺垂危之事被严密封锁,若风声走漏,恐江东动荡。当务之急,乃速召周瑜等人议事。
韩当一面泪流自责,一面增派兵马,将主公安危传讯于周瑜等人。然欲报信于孙尚香时,却被孙策制止。
“不可告知小妹。若我不治,刘苍必生异心。待权弟继位后,再与小妹分说不迟。”孙策虽性烈,临终却格外清醒。原想联姻刘苍以固江东,岂料突遭不测。
想那刘苍若知此变,难免觊觎江东。唯有速立新主,方能令其有所顾忌。可惜孙策不知,自己早已落入他人算计,纵有防备亦难逃罗网。
光阴似箭,两日转瞬即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甄姬伴我统汉末请大家收藏:()三国:甄姬伴我统汉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