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自然!”孙尚香扬眉道,“论行军布阵我自问不输男儿。若让我出手,定能事半功倍。先生说是也不是?”她素来聪慧果敢,颇有兄长孙策之风,不仅全无闺阁弱质,反比寻常男子更显豪迈。更别说她还亲自训练了百余名持械侍女,俨然一支精兵。
坊间流传着关于她的典故:昔年周瑜设下 ** 计,反被诸葛亮将计就计,终使孙权"赔了夫人又折兵"。更有人说刘备婚后因忌惮这位训练女兵的夫人,终日提心吊胆。
“尚香出马,自然旗开得胜。”听得刘苍夸赞,孙尚香笑靥如花,愈发神采飞扬。远处孙策与周瑜交换眼神,俱是含笑颔首。
三日后清晨,刘苍正欲赴鲁肃之约,却见周瑜领着孙尚香迎面而来。“公瑾,这是......?”
不待周瑜开口,孙尚香已抢步上前:“先生今日要去应付那些夸夸其谈的世家子?不如随我去校场检阅女兵!”说着拽住刘苍衣袖轻晃。周瑜在旁无奈摊手,眼神示意他莫要推拒。
若此时孙策在场,定会厉声训斥这般拉扯有失体统,违背男女之防。然而周瑜却视若无睹,甚至对此情景颇为愉悦。
刘苍略作思忖,应声道:"也罢,我便随你同去。"转头向周瑜拱手:"公瑾,烦请代我向子敬致歉。"
孙尚香闻言喜上眉梢,欢欣雀跃道:"多谢先生!"她笑靥如花,明媚春光仿佛都凝聚在这嫣然一笑中,恍若花间精灵。
刘苍一时怔忡,竟沉醉于这明媚笑颜之中。孙尚香忽觉面颊微热,这才惊觉自己仍拽着对方衣袖,慌忙松手转身而去,只留下一句:"先生,我在城外候你。"
"公瑾,暂且别过。"
城内一座幽深宅院中设有祠堂,孙策正恭谨地立于一位精神矍铄的老妇人跟前,正是吴国太。作为孙坚继室,她虽非孙策生母,却深受孙氏兄弟敬重如母。
吴国太慈爱地注视着孙策:"许久未见了,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孙策恭敬答道:"近日军务缠身,又忙于 ** ,未能晨昏定省,请母亲恕罪。"
"你肩负重任,也不容易。"老妇人摆摆手,"直说吧。"
"母亲,尚香渐长,是否该考虑婚配之事?"孙策谨慎开口,细察母亲神色。他深知幼妹最得母亲宠爱,此议或令其不悦。
"婚配?"吴国太眉头微蹙,"尚香尚幼,你有何打算?"
孙策正色道:"孩儿别无他想。只是妹妹已到适婚之龄,又终日习武练兵,恐非长久之计。"说毕悄悄观察母亲反应。
吴国太神色冷峻,"习武练兵有何不可?我孙家儿女向来厌恶娇弱之气,家训便是如此,谁敢妄议?"
孙策连忙笑着说:"母亲说得是,只是小妹年纪尚小,所以..."
"直说吧,你相中了谁?" 吴国太打断孙策,"我倒要瞧瞧,是哪家的公子能让你亲自说媒。" 提到世家子弟,她的语气略显不耐。
"母亲可听说过刘苍刘旷宇?"
"刘苍?可是汉室宗亲,沛献王之后?" 吴国太眼前一亮,"就是那个抗击外族,为大汉拓疆辟土的刘苍?"
"正是他。" 孙策笑道,"不知让他配小妹如何?" 见母亲态度松动,他心中稍安。
"若真是他,倒也不错。" 吴国太点头,"汉室宗亲,身份尊贵,战功赫赫,虽不及你父亲,但年轻一辈中无人能及。"
孙策暗笑——小妹虽是孙家明珠,但比起刘苍,终究逊色几分。况且,此人能力出众,连他都敬佩不已,这才是他愿意撮合这门婚事的原因。更何况,两家联姻还能震慑江东世家,巩固孙家地位。
"若他真心对尚香好,这桩婚事老身不反对。" 吴国太沉吟道,"不过,尚香怎么看?刘苍又是否愿意?"
"小妹对刘苍颇有好感,至于他..." 孙策信心十足,"尚香才貌双全,英姿飒爽,想必他也会动心。"
"尽快安排吧,让刘苍来见我。" 吴国太淡然道。
孙策行礼告退。而此时,刘苍正与孙尚香在城外切磋,浑然不知自己已被孙策"相中"。
"嗖——" 箭矢破空而出。
城外荒野,孙尚香跨坐雪驹,红缨随风飞扬。她挽弓如月,箭似流星,转瞬便洞穿麋鹿咽喉。
刘苍驾着火色麒麟与她并辔而行,见状亦张弓搭箭,另一头麋鹿应声倒地。百名执戈侍女列阵在外,将猎场围得铁桶一般。
"先生快看!"孙尚香纵马至猎物跟前,银铃般的笑声在林间回荡。瞥见不远处还有猎物,眸中闪过惊艳之色。整个下午,她似要在刘苍面前展露身手,箭无虚发。
刘苍腰间神臂弓未动分毫。他若全力施为,只怕要让这位大 ** 羞恼。见她兴致昂扬,便由着她去。
暮色中归城,侍女们抬着猎物紧随其后。沿途百姓见这阵仗纷纷避让,窃窃私语声此起彼伏:"不愧是孙家明珠那位郎君莫非是......这下有人要愁断肠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甄姬伴我统汉末请大家收藏:()三国:甄姬伴我统汉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