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 > 第300章 群贤毕至,共议长久之策

许泽随步氏的族老去看了丝坊,丝女正在缫丝,亦有采桑女在田间劳作。

此刻,许泽看到远处有一靓丽女子,皮肤白嫩,出汗成珠,束发于耳后,温婉动人。

这年头,穷苦的地方很难养出如温玉般的肤质,所以这样的女子可以在人群之中一眼就辨认出来,这只能归于“天生丽质”。

许泽只是看了一眼,就收回了目光,和步老先生又去看了库房,沿途也听他说起了这些年立足的历程。

“老朽亦是待君侯至庐江那年,才带着余下家族得以屯田、织布为生,因劳作勤恳、日更不辍,附近商旅皆愿购买,所以逐年出价也越来越高。”

“去年,我步氏添丁三十余,又有十余人长成,于是壮年男子自成贩夫,走山渡河自发去卖,收成更佳。”

“我步氏的桐山布匹,因耐洗不褪、染质精湛,卖至广陵可增一倍又六成收益,卖至荆州江夏,则增三成。”

“但是这附近商贾,大多是卖向上缭,上缭之中各家宗帅又会卖至各处,故而族中更加兴旺,若是能够这般发展下去,族中无需攀附权贵,这一支也能存活于庐江,这都仰赖君侯。”

许泽颇有兴致的转头笑道:“老先生方才一眼就认出本州牧了?”

“是,”老先生也是不避讳,轻笑而谈:“那年小老跟随百姓至路边迎君侯兵马,亲眼得见虎威,便永生难忘。”

“今日君侯到此,小老亦知晓所为何事,定会为君侯劝说张氏,看是否能成此佳缘。”

许泽顿住脚步,苦笑道:“其实我是来解你们步氏之难的,听闻强压求娶之族甚多,且江东步氏亦有要求,故而来此,不管成与不成,以后应该都不会有这些烦扰了。”

这件事,会传遍江淮,各家族都需掂量。

毕竟许泽的名声不好,但凡妙龄佳人皆有所好。

与曹丞相一脉相承。

“可是,小老认为君侯这一相助,吾步氏那娃儿也嫁不出去了,何人敢来娶啊?”

两人相视一愣,许泽仿佛被揪住了小心思,害羞的别过脸去。

贾诩在旁看得愣神,你害羞个屁啊,不就是冲美人来的吗!你不会演半天真把自己演进去了吧?!

这方面,贾诩就是看不懂许泽,好像人家心甘情愿跟随,对他来说会更有成就感似的,非要讲究个情致,追求雅谈。

磨磨唧唧的,这点不如西凉人。

你看人董相国,直接冲入后宫大杀四方,还让宫女穿皇后的衣裳呢。

“老先生,”许泽看了一圈,打算离去,“今年便有衙署的商旅,前来收取丝布,试试看能卖多少,待本州牧重修堤坝、通渠之后,兴造商船以运商贸,再做筹划。”

“多谢君侯。”

许泽走后,从堂内走出来一个老妇人,出门则笑道:“族老,这位君侯如此英雄,何不直言呢?”

她这些年谁来求娶都不答应,等的就是一个盖世英雄,她觉得自家女儿美貌,定是要配这等英豪才行,寻常人家的子弟,实在是不入眼。

如今等到,怎么还不紧不慢。

“弟妹莫急,我看这位君侯……有趣得很,方才亦是多看了练师几眼,还是莫要打扰了兴致,”老头汗颜摆手,君侯性子太害羞了,还是让他再多走动一番。

主撮合吧,如此杀伐果决、文武双全的人物,怎么在情事上如此内向呢。

……

许泽和步老达成了盟约,未来商贸之事已有了雏形。

在救险的时候,许泽注意到很多百姓家中衣物单薄,反复只穿一件破旧的麻衣,而毁坏之后更是无衣可换,断壁残垣之下,大多是几根布条挂在身上,孩童亦是如此。

可见长江沿岸的漕运并没有运作起来,亦或是布匹业不算兴旺,许泽多年兴屯田之策,又有驿亭转运仓储,能解决饱腹的难题,让饥民减少。

但布匹却需要清静养息,那么接下来堤坝、通漕的成就,便是为了让沿岸百姓能够穿上衣物,将布匹再普及一些,让价格不那么昂贵。

沿长江通渠,亦可达到“千帆竞流”的宏大光景,如何不是功德呢?

想必陛下也愿看到此愿景。

回到衙署,许泽叫来了贾玑,问及测算之事。

贾玑满脸苦恼,道:“太难了,君侯,你骂我吧。”

“怎么的呢?”许泽眉头一挑,难道你还会遇见算不出的账?

贾诩忙急道:“好好说!别在君侯面前卖关子!”

贾玑为难的道:“而今还不算通渠的钱,只是重修堤坝,就需要一亿九千二百四十万。”

两人听见这个数字,也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也太多了吧,去年五州之地加起来国库收益也不过比二十余亿钱,其中还有大量的粮食为储藏,算的许都粮价。

也就是说这个数字可以再膨胀一番,大概三十亿左右,当然,实际上都是各种物资转算,这份账也就是少府拿给陛下看的,让阿协大概知晓如今所有。

“拿来我看看,”许泽伸手接过,大致观阅一番,这测算的费用也不算离谱,而且大到邗沟、巢湖两条水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请大家收藏:()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小到民夫每日的米粮、日酬,几乎都详尽测算在内。

工期八个月,石匠、水工二千人,力役一万八千人,漕卒屯兵设五千人。

诸葛亮在旁听闻这数字,也叹道:“昔年庐江太守王景,治黄河水耗费百亿钱,但那时国力还很强盛,他又是大汉闻名的河堤谒者,规模宏大,开创的数十年来安流的局面。”

“至近年来战乱不断,方才泛流。”

“如今连年虽有收成,但却也负担极重,军费、俸禄、抚恤、征民、赈灾多事皆需用度,君侯若是将通渠也测算其中,恐怕要逾五亿之财,占国库岁手两成矣。”

言下之意,就是他也不看好。

许泽想了想,拍板道:“叫伯言、子敬、子扬、德祖皆来,这件事需要一同商议。”

半日后,文武齐聚,竟是一场正经的堂议,连座次都摆得整齐,这到扬州之后还是头一遭,以往都只是随意传令,有时甚至席地而坐。

因为许泽比较务实,不看重这些礼仪,堂议的时候将事说完,立刻就分派去办,把时间花在政务上,办完了再相聚。

历史上许多大事,都是反复会议,几日碰头,一旬一大议,总结经验、解决问题,然后不断改正,方才能将事追成。

如果堂议上的人关系都很好,那就更方便了,有什么难处说出来,群策群力说不定很快就解决了,主持堂议的若凝聚力强,便有主心骨,有些事别人不敢拍板,他可拍板,效率也会倍增。

众人到齐,许泽立起身道:“今有良策,可开江淮之漕运,望诸位共议之。”

诸葛亮、陆议都是正襟危坐,连典韦都抖擞了精神。

如此策论的氛围,就和那时候献屯田策的时候一样,认真不已,容不得嬉笑玩闹。

喜欢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请大家收藏:()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