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 > 第194章 再不奋起!则沦为黔首!

“老师!”

陆议走进院里,发现许泽还在慢条斯理的和诸葛亮、贾诩交谈,气不打一处来,“那杨公想来是有什么要事告知,你且去打发走便是。”

“学生实在是词穷了。”

陆议最近在郭嘉那里得到了春秋时一些战役的推演卷宗,都是密卷,正是痴迷的时候。

“有没有问到所来何事?”许泽本身还真没有想和杨彪结交的意思。

“应该是有事相商。”

陆议从杨彪的话里知晓乃是正事,神色也颇为焦急。

许泽看了看天色,知道也已很晚了,再耽搁会影响自己的夜生活。

“行吧,且去看看。”

他带贾诩到了中院,和杨彪致歉,入座之后开门见山的问起:“杨公此来,所为何事?在下可不会认为你会想与许某结交。”

这话干脆,不过许泽也是带着笑意。

毕竟在数日之前,杨彪还在朝堂上极力攻讦许泽私运之事。

现在就讲和结交,未免也没有立场了。

杨彪闻言迟疑了一会,察觉到许泽的敌意后心中顿时觉得不悦,但是很快也能释然,毕竟两人的确并无交集。

他想了想,拱手道:“今日来,还是为了致歉。”

“致歉?”

许泽意外的挑了挑眉。

杨彪挤出笑容道:“先前朝堂之上,受董承等人不察所惑,所以错怪了许将军。”

“盐铁之事,的确并非私运,而是惠及万民之事,将军不惜自身声名,亦要流通商货于百姓,此举乃是令死气沉沉的各地州郡都可运转起来。”

“将军真乃贤才也。”

杨彪说这话时嘴里还真是泛着苦涩,无论在家中、私底下如何谩骂质疑,见到许泽的时候还是应该就实夸赞。

“原来是这件事,那杨公不必多言,以廷尉评判,陛下圣裁为准便是。”

“是非功过,自有公论,人民……不是,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

“说得好啊,”杨彪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又道:“此前,亦是受董承蛊惑,签下了一份盟约,想来其他同僚亦是遭到欺骗,方才签下。”

“现在,我已将盟约交还给了他。”

许泽从怀里拿出了一份,递到杨彪面前,笑道:“杨公你看,是这份吗?”

这是来自张飞亲自抄录的名录,其上还有伪造的密诏。

许泽拿到书信的时候,对张飞的嫉妒又加深了几分,可恶的人,浓眉大眼、酒量又大,书法还这么好。

真该死啊。

杨彪木然惊讶,接过一看,不可思议的瞥了许泽好几眼,点头道:“不错,不错……”

怎么得到的,这些人真可怕。

“就是这些人,上至三公,下至医官,皆有在内,在外还有西凉诸侯,河北官吏。”

“此举,恐怕是袁绍授意,意图祸乱许都,赢得出师之名,可是又无法防备,老夫猜想,董承若是事成则能引得曹公露出……露出本来面目。”

“好个露出,”许泽冷笑一声,并且感觉画面太美,没眼细想。

杨彪以为他是在动怒这种说法,叹了口气道:“唉,一直以来,我们的确对丞相有偏见,可他至今为止,却也一直是在推行仁政,只在刑罚上设重典。”

“如此恩威并施,不负治世能臣的评价。”

“那是,”许泽笑着咧嘴,冷不丁的道:“你想想,如果董承、袁绍把丞相从治世能臣又逼成了乱世奸雄,那真正祸乱大汉的人是谁呢?”

杨彪沉默以对,陷入了长足的思索。

他很想说,曹操定会贪恋权势,最后走出那一步,日后仍会对大汉王朝动手。

可是这话却说不出口,因为站不住脚,毕竟这些都只是设想,是士族的“担心”,是所谓忠汉之臣的恐惧。

曹操这时候却什么都还没干。

若是千方百计逼着他、惹怒他大开杀戒,最后再堂而皇之的告诉世人:你看,我早说他是这样的人!我一早就知道!

为了证明结果,而去极力诱导促成那等局面,再以此局面来控诉其品性。

这不是倒果为因吗?

杨彪知道这道理站不住脚,所以心中羞愧。

许泽笑道:“杨公今日能将这些事告知,在下亦是心中欣慰,否则我将士在外杀敌,守大汉疆土,却被人自后方暗害,实在是不知道守什么。”

“哈……”杨彪惭愧的笑了笑。

……

从许府出来,杨彪沿着逐渐冷清的大街而回府邸,马车滚滚摇晃,心中思绪万千。

心里对德祖的判断又惊叹了几分,最终找到许泽这里来还真有用。

今日一番交谈已能够说明许多。

曹丞相恐怕早就有一份名录在手里了,而此事秘而不宣,亦无惩处,原因只有二。

其一乃是等待名录上的人忍不住,前去想办法自救站队,譬如今日自己的行径。

其二就是剩余未曾站队的人,等到董承再犯事时,一并捉拿。

……

皇宫中。

曹操在陪同刘协读书,同时将名录放在了一旁,刘协苦恼道:“丞相,这些大多都是当初有护卫之功的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请大家收藏:()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如果到时一并惩处,恐怕人心动荡呐。”

惩处伏完的时候,因为拔除了一干官吏三十余人,又因征辟不力,其实在无人在意的角落,产生了一段时间政事的空白。

豫州鲁阳、琅琊一带多地发生了百姓暴动,原因是当地和伏氏关系较好的家族收钱粮于家中,且官吏空缺、卸任较多,地方农耕遭到了重创。

这些事,被曹操用强大的财力和军力直接镇压下来,也就没有闹大,同时依靠荀彧填补了官吏、政事之缺。

也是那时候起,荀彧真正才得到了刘协的倚重,知道此人有定国安邦的才干。

曹操笑道:“陛下,青州那边不是在重开月旦评吗,数月则可举贤才数十。”

“今年所举孝廉、茂才亦该呈上,再下一道诏令,命各处开府举荐人才,以为官吏储备,如此可以避免当时伏完之患。”

“为何能避免?”刘协现在也不担心被曹操看轻,有所不懂懒得思考,就直接问。

曹操耐心的道:“制衡之道皆在此也,如有贤才为储,则在职之官吏亦会紧张,一旦辞官而去亦能立刻补缺。”

“这样,哪怕是为了不负举荐之人的重托,他们也会考虑清楚。”

“釜底抽薪也。”

“原来如此,朕这就命人下令。”

刘协恍然,他已经习惯有曹操在身边了,有不懂的地方就问、想不通的就请教,若是事情难办,还可以全权交托曹操,自己只做决断。

如此,国事处置起来也是轻松无比。

……

第二日,政令颁布,各府招揽举荐人才,以名录为储备,设置“官吏储员”,职责乃是辅佐,平日里可以代重要官职处理要务。

小小的一道诏令,却是让许都各府官员都心中紧张。

以后可就有人争夺了。

等于每一个要职背后,都设了一个影子,而且还不是从副职提拔,乃是靠人才馆举荐。

人才馆遵循的是“唯才是举”的主张,本质上来说,这些是曹操的人。

陈纪等旧臣明白,但是却不能发声,因为他们刚刚在一件事上失利,这是必须要承受的退让。

董承得到消息,觉得机会来了,他从外城而出,去越骑营找到了王子服,将那份盟约再次拿出,邀约他施行刺杀!

“郭汜以数百兵,便可击溃李傕数万人,何因?同心齐力耳!”

“啧,”王子服因为上次越骑营的事而受到牵连,近日来责罚不断,已经有点胆怯了。

没想到董承都已经被罢官了还不死心,他由衷的问道:“仁兄,你为何如此的执拗?”

董承急得捏紧了拳头,一番话涌到嘴边脱口而出:“自长安东归,本以为可大展宏图,得王司徒那等功绩!”

“现在呢,我等长安追随而来的旧臣屡受排挤,陛下又身陷囹圄只能谄媚侍曹。”

“再不奋起,诸君日后迟早皆为黔首耳!”

董承曾经憧憬过自己从一个偏将,一跃到权倾朝野的模样。

现在不光全然落空,还被董昭、曹操蒙骗,沦为笑柄。

东归的时候,华阴相争、北渡黄河,我们是拼了命的护住天子,死了多少人。

怎么到许都之后全被曹操抢了!

最关键的是,曹操迎奉,是我力主的呀!!可恨呐!他曹操凭什么不尊奉我!还要视我为鼠辈!?

喜欢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请大家收藏:()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