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 > 第151章 老贾,我真没有交错你这个朋友

“小婿是觉得,冀州迟早会出内乱,”许泽喝了一盏,语气轻快的说道,“如此一来,冀州、幽州、并州治理还需数年方可平稳。”

“想要壮大更是很难,而一旦壮大富强、局势稳固,又总会有人站出来中饱私囊,引起攻讦,袁绍在这一布局之中唯一能够亏中取栗的,就是更为紧密的连通外族。”

“可他们也不可能进入到中原腹地来。”

许泽这话引起了不少文武轻蔑的笑意。

外族不是没有努力过,这些年以为大汉危乱,诸侯相攻,所以暗中不知多少次想要跨过边塞劫掠。

进来之后发现连聚众贼寇都抢不过,还要被追着打。

南匈奴于夫罗这一支就是典型,在冀、兖两地被袁绍曹操来回抽陀螺,最后上千匹瘦马还归了曹操。

所以他们只能为帮手,并不算太大的威胁。

“而我们则可重内政、兴民生,布兵边境,收取长安,”许泽说出了一个让众人都必须要深思的话:“如果说,钟廷尉还不能做决定去往长安持节督关中诸侯,那就不用去了。”

“靠这数年,收取河内、弘农,开道途至长安,他若是不去我们就直接布兵于此。”

“待一年之后,能够在函谷、雒水建造坚固的防线后——”

许泽说到这语气一顿,众人皆是投来了关切的目光。

话已至此,许泽定是有什么新奇的策略。

“钟廷尉肯定就坐不住了,自己会主动想去取此功绩。”

“啧。”

“我以为你要说什么呢!”

“你前面这番话,我都以为你有计策收取弘农、扶风、河东三郡了。”

曹操也白了许泽一眼,闹了半天,只能让钟繇主动提出去长安镇守。

“没办法,向西是有点难……”

不得不承认关外乱局,需要徐徐图之,钟繇若是肯去长安,则弘农、河东自然会归顺许都,若是不肯去,这两地之家族都会不奉朝令。

而扶风本身大儒家族发迹于此地,家族林立、私兵集结,这些年西凉贼兵多次东出劫掠,仍旧不能挖动其根基。

而且这三郡不是一般的大,到处都是山林,道路只有一条直通的主道,历史久远,其余道路脉络复杂,易于藏军,保不齐哪个光秃秃的山后面就会钻出来上千骑兵劫掠粮队。

想要以兵马镇压西面,现在还不太可能,毕竟有袁绍这个威胁还在许都北面。

文武一番商议之后,也觉得许泽所言不错,袁谭肯定没有战死,这是在场谋臣的共识,袁绍舍不得让自己的长子去先登。

不过是冒名取此功绩,再以死人身份在塞外活跃,日后随袁氏族人治理幽州时可里应外合提供便利,让数条商道更加繁盛,得到的资源也就更多。

这是袁绍在逆境之中想出的最为妙绝的策略,不光可以让袁氏免除天子问责、士族唾骂,还更易于掌控乌桓。

实在是高招。

宴席散去,曹操被几名婢女扶去了邹夫人的偏院。

其余文武逐渐散去,许泽和郭嘉、贾诩一同走在许都内城的青石路上,有几分懒意,亦可就方才的话题继续闲谈。

但聊着聊着,郭嘉忽然面色郑重起来,对许泽说道:“子泓,有件事,我必须要告知你。”

许泽眉头一挑,满不在意的笑着道:“说,你我之间何须藏着掖着。”

郭嘉道:“校事府近一段时日的消息里,有几个让我颇为在意。”

“曹洪、曹仁、夏侯惇三位将军的人,都曾私下谈论过你在琅琊的安定之策,以及庐江、卫氏、徐州糜氏、陈登等倾力相助之事迹。”

“甚至有人传言,青徐之地,一半姓鲍,一半姓许。”

“恶意中伤嘛!”

许泽顿住脚步,登时咋舌。

“子修还在我那呢!”

贾诩听见这话,立马拍手道:“老夫早就说过,那立于北海城门前石碑上的四句话,让大公子去领名声,你不要领,你非不听!”

那四句话本来就很有雄心抱负,而且足够令人震撼跟从,立碑于门前所展现的志向和决心,足够树立一个百年名臣的形象。

这种已经近乎于定一方人心的功德,你怎么能去取呢?

当然是退居幕后,将曹昂推出去领才对。

四海劲敌还在的时候,尚且能用“保护”、“防备刺杀”这些理由来掩盖,可若是日后袁绍、荆州、西凉、江东、益州等尽皆收复。

那时何去何从?

贾诩到现在为止,仍然想不通许泽是怎么想的。

郭嘉闻言,亦是奇怪的转头去看许泽,按照以往对他的了解,子泓对名利其实并无太大的追求,他现在的功绩名声无非是的确有实绩方才传开。

这可不是刻意吹捧出来的。

除了他在许都被两千人刺杀那件事是假的,其余几乎都没有水分。

许泽缓步走着,颔首后苦涩的摇头,无奈道:“这件事,我承认老贾头说得对,我不该去领这道名声,应该让给子修才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请大家收藏:()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但是,我有我的苦衷。”

这安定人心的功德,是特么奖励寿命的。

说真的,这件事放在谁头上都不能让。

只要有寿命,日后与国同岁,那我便可成为一国之监正呀,建一座高楼,可摘日月,楼中藏娇、得天下奇珍,养异士无数,出则可振一方。

我的志向已经和寻常人不一样了。

当然,这些话是不能说出去的。

许泽道:“我自有考量。”

贾诩和郭嘉对视一眼,以他们对许泽的了解,肯定不会是为了争权夺利,在外立身,那么肯定是在谋划着什么。

此时,贾诩凑近了些许,问道:“君侯,你是不是……打算以此名逐步涉儒林,领许靖、孔融等大儒,为日后大事做准备?”

许泽闻言脸色一正,压低声音道:“这都被你看出来了。”

不愧是你,老贾,我真没有交错你这个朋友。

贾诩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故作得意的瘪嘴道:“那是。”

这话已经算是最巧妙的提醒了,君侯乃是绝顶聪明的人,知道日后行事该如何倾向,暗中应当如何表明。

只要他人如此认定,那么就绝不会有事。

当然,他本来也不会有事。

贾诩暗暗钦佩,君侯身上的功绩不光是在汉室身上,还有个曹老爷子的救命之恩呢,整个曹氏在曹老爷子还在世的时候,最差的情况都只敢暗中进言提防。

绝不可能有任何动作。

许泽问道:“这些传言,主公也知道了?”

郭嘉点点头:“自然是知道,你知道他如何回应吗?”

喜欢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请大家收藏:()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