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三国:一切皆可游戏化 > 第144章 贾诩献策

三国:一切皆可游戏化 第144章 贾诩献策

作者:隔壁的小蜥蜴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3-12-06 03:00:23 来源:就是看

第144章贾诩献策

‘多收三五斗’的故事,张和大概还是知道的。

粮食多了,以地方豪强为背景的粮商,自然要压低价格收购。

这里的‘压低’,不管什么时代都是超不合理的。

就如同在青黄不接,甚至绝收的时节,他们卖的粮价也是非常不合理。

记得几年后,关中的粮食甚至卖到十万钱一石的程度。

就不知道是五铢钱,还是董卓铸造的小钱,希望是后者。

“也就是说粮食丰收,导致各地豪族屯粮卖不出价格,于是张家可能带头,把矛头指向府君,是吧?”贾诩没想到,张和会用这个问题向他请教。

这多少就有些纠结,他是不是忘记,自己来自武威姑臧贾氏,家里怕也囤了不少粮食。

当然原本是这样,知道有一种高产的麦种即将推广,他已经提前写信回去,让家里人把粮食尽量抛售一部分。

也就是说,贾家不仅没有损失,还能借此低价采购一批新粮,稳赚不赔。

在官府任职,就是这点便利。

也不需要你贪污,只需要提前收到点风声,提前做准备,打个信息差,就能赚到不少的利润。

还是那句话,且不说已经传出去的风声,在对外传出去前,内部官员开会,这方面的风声就会在内部开始传开。

即外人知道的风声,下面的官吏早就提前大概十天半个月收到,并抢占先机。

从头到尾,没有头任何人贪污受贿,可事实上大家又切切实实赚到利润……

等某政令真正落实发布,这才打算入场,残羹冷炙怕都不剩,还成了被收割的韭菜。

“要说凉州耕地不多,大多豪族就不是靠耕种维持生计。”贾诩想了想,“会针对府君的豪族,应该没几个。”

如果把贾家排除出去的话,那么大概还能更少。

问题就在于,张家和贾家也有联姻。

不能说共进退,至少也不能太明着对付张家。

“办法也简单,派出千余人,到各郡把多余的粮食都收购起来,统一运送到京兆那边出售即可。”贾诩回道。

如今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扣除凉州可以说各地都缺粮食。

那么以官府护送粮食,到京兆地区,按照比较合理的价格卖出去,各粮商没有运输成本,还实际赚到钱,自然就不会再有意见。

甚至他们还能派一两个管事随军,带着其他一些物资过去京兆甚至洛阳,采购一批布帛什么的回来出售。

要说凉州算是皮货集散地,可自产的布帛可真不多。

毕竟耕地都少,少到要开梯田的程度,哪有多余的土地拿来种麻?

就算少数的作坊,麻线大概也是从其他地方采购回来的。

“那官府有什么利益?”张和追问,“再说京兆那边的豪族,就没意见了?”

“凉州才多少粮食,他们根本看不上那么点粮食进入市场。”贾诩回道。

每个县别那么放肆,那么各县豪强自然不会有意见。

只是有一点他没有实说,那就是豪强们有意见,不是囤积的粮食卖不出去。

不满的主要原因,正是这种高产的麦子。

他们已经习惯,借助低买高卖这个过程,逼迫百姓欠下高利贷,最后趁机吞并他们的土地,甚至他们全家。

张和破坏了这过程,这才是他们生气的原因。

也就是说,彻底毁掉这种高产的麦子,那么他们自然会不再针对。

有一说一,为了更好的操控粮价,各地的世家豪族甚至希望百姓退回到刀耕火种的时代。

否则就这盐铁已经不专营的时代,盐的价格彻底低到冰点,铁的价格为何依然居高不下?

不说全铁的农具,各地还有不少百姓,居然还在用石制农具。

许多耕种技术没有普及,要说高产的农田会被巧取豪夺,那世家豪族的田地,为什么也这样?

比起经商这不稳定,且具有一定风险的经营办法。

难道不是自由操控粮价,肆意兼并土地,这样的方法更稳妥一些吗?

要说张和也好,刘备也罢,未来大概率也会成为一方豪强,甚至世家。

尤其涿县张家,本来就是一方土豪,他们会不知道这个道理?

在贾诩看来,张和这种推广高产作物的行为,才是真正的‘离经叛道’,他背叛自己的阶级!

“原来如此……”张和闻言却是若有所思,这样方法好像可行,至少能带动凉州的经济。

凉州这地方,某种意义上和后来的闽省差不多,环境不适合农耕。

他想不明白,都已经开始逐渐重视工商业,还要继续操控粮食价格,控制铁矿数量。

不,准确的说是控制内销数量,出口的部分可是一点都不少。

正是大量对外出口铁锭,甚至是武器什么的,才能从羌胡那边获得大量的牛羊马匹。

或许是商贾固有的映像,就是贪婪狡猾,这和高尚的品德完全扯不上关系。

自然没有耕读传家,更有机会成名。

要赚钱,所以偷偷摸摸经商。

要出名以获取举孝廉的机会,所以耕读传家。

也有可能是用这个方法,一定程度减少商业行为中的风险。

很多东西,张和穿越以前不知道,穿越后接触多了,也慢慢明白过来。

“文和,你应该还保留了什么?”张和反问,“听说张家和贾家的关系不错……”

“的确有些姻亲关系,卑职阿母便是张氏。”贾诩回道,“虽然是曾祖一辈才结下的交情,可要说贾家和张既的友谊,可以追溯到前汉张苍与贾谊。”

姑臧贾氏本来就是洛阳贾氏的分支,只是曾祖为姑臧太守,才定居在这里,繁衍生息至今。

而贾家能在这里站稳,也因为张家的帮忙。

“其实若要让张家停止针对府君,应该拜托另外一个人。”贾诩回道,“张子安的侄儿张绣,素有北地枪王之称……”

童渊!

张和突然意识到这点,张绣如今应该还不在张济麾下,也就是说,可以招募!

到时候张绣到自己麾下,那么张家也没什么理由再针对自己。

不得不说贾诩就是贾诩,废话的部分姑且不说,三言两语的谋划,什么问题都给解决了。

张和也不废话,道谢之后立刻去找到童渊。

“绣儿?也行,我写封信,看他来不来!”童渊到底是老了,也有些想张绣了。

要说这一生也收了不少弟子,指点过不少人的武艺,可亲传弟子也就那么三个。

张任已经在益州任职,怕是来不了。张绣如今尚且在野,若能进入军中,也算一条出路。

当即写了一封信,交给张和送出去。

真要算,张和给他那碗粥,对他帮助很大。

就说之前写信给李彦时,他就注意到自己的手已经开始微微发抖,如今握笔非常的稳。

就现在的状态,大概能多活个十年。

结果不到三天,张绣便来到冀县,并且第一时间找上门来……

张家针对张和,扣除张济的夺妻之恨,更多还是利益受到损害。不如说张济就是以此说服张家出面,联合各地豪族针对张和。

换个角度来说,若张和把张绣招募过来,那么张家为了张绣的前途,自然也不会故意针对,张家不带头,其他人也闹腾不起来。

釜底抽薪,不外乎如此。

要说贾诩到底也是凉州人,家族就在这里,少不得要顾虑一些。

否则如果他现在在南阳,孤家寡人的,那可要多狠来多狠,毕竟无所谓了。

毕竟这个时代,还是很看重乡党的。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