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三国:玄行天下 > 第78章 简董雒阳初斗计

三国:玄行天下 第78章 简董雒阳初斗计

作者:武王武圣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2 19:17:09 来源:全本小说网

书接上回,简宇率麾下队伍,护驾回京,不觉间行至一处狭窄的山道,两侧峭壁如刀削般陡立,上方林木葱郁,遮天蔽日。突然前方传来密集的马蹄声,尘土从拐弯处扬起,在晨光中形成一道金色的烟幕。

“全军戒备!”简宇立即举起右手,整个队伍瞬间进入战斗状态。士兵们迅速组成防御阵型,将少帝、陈留王护在中央。

刘辩顿时面色惨白,浑身发抖如筛糠。“又、又是来杀朕的吗?”他声音颤抖,带着哭腔,“朕不要回去了,朕要回北邙山去……”少年天子的手指死死抓住马鞍前桥,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简宇眉头紧锁,策马向前数步。霸王枪在手中一转,枪尖指向地面,这个姿势既能随时发起攻击,又不显得过于挑衅。

“来者何人!”简宇的声音如洪钟般在山谷间回荡,“天子、陈留王皆在此,为何不来迎驾!”

对面人马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喝问震慑,一时骚动不已。马匹不安地嘶鸣,士兵窃窃私语,旗帜在晨风中微微晃动。可以清晰地看到对方队伍中有人在做手势,似乎在争论什么。

片刻后,队伍中一人出列。那人年约五旬,面容清癯,三缕长须随风飘动,眼中透着精明与谨慎。他身穿官服,头戴进贤冠,正是河南尹王允。

王允在马上拱手施礼,声音洪亮而恭敬:“陛下、陈留王殿下,臣等救驾来迟,还望恕罪。”他虽然言语恭顺,但目光却迅速扫过简宇及其麾下兵马,似乎在评估这支队伍的实力和意图。不过,当他发现这支军队是由简宇统领后,顿时放下心来。先前他救下一女子,收其为义女,怕误了时候,派闵贡先去追击,现在才赶来。

刘辩见来人是朝廷官员,稍稍安心,但仍不敢言语,只是下意识地向简宇的方向靠拢。刘协见状,策马向前数步,朗声道:“王卿来此迎驾,何来罪过?快快请起!”

王允这才松了口气,起身率领手下人马加入护驾行列。简宇注意到王允带来的士兵虽然只有二百余人,但个个精悍,装备整齐,显然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亲信部队。

队伍继续前行,太阳已经升到树梢高度。阳光透过枝叶间隙洒在官道上,形成斑驳的光影。忽然前方又见烟尘滚滚,一队骑兵快速接近。

“报!太尉杨彪前来迎驾!”斥候快马来报。

只见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率领百余骑赶来,杨彪身穿朝服,虽然面容憔悴,但见到少帝无恙,顿时老泪纵横。他几乎是跌跌撞撞地来到御前,跪地请罪:“老臣无能,使陛下受此惊吓!”

刘辩终于开口,声音微弱:“杨爱卿平身,非卿之过。”

接着,左军校尉淳于琼、右军校尉赵萌、后军校尉鲍信相继率部到来。每人各带百余兵马,队伍越发庞大壮观。淳于琼是个身材魁梧的武将,满脸虬髯,声如洪钟;赵萌则是个精瘦的中年人,眼神锐利如鹰;鲍信年纪最轻,约三十出头,举止沉稳。

兰平在人群中越发低调,他拉低头盔,躲在简宇身后,将脸藏在阴影中。这些朝廷重臣大多认识他这位曾经的掖庭令,若是被认出来,后果不堪设想。

最后到来的是中军校尉袁绍。他骑着一匹神骏的宝马,金甲红袍,腰佩思召剑,在阳光下格外耀眼。袁绍目光锐利地扫视全场,在简宇身上停留片刻,嘴角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臣袁绍救驾来迟,请陛下恕罪!”袁绍下马行礼,举止潇洒自如,仿佛不是在请罪,而是在展示自己的风采。

刘辩见到这许多朝廷官员,终于稍稍定神,勉强端出天子威仪:“众卿平身,能来护驾,皆是忠臣。”

君臣相见,不禁相对而泣。杨彪命人将张让、段珪的首级用木匣装好,快马送往京师号令,以安民心。随后大军簇拥着少帝与陈留王,继续向洛阳进发。

正午时分,太阳高悬头顶。车驾行不到数里,忽然前方尘土遮天,旌旗蔽日,一支庞大的军队出现在视野中。这支人马数量之多,远非之前任何一路可比,至少有数万之众。沉重的脚步声震得地面微微颤抖,金属撞击声不绝于耳。

百官顿时失色,刘辩更是面如土色,浑身颤抖不已:“这、这又是何人?莫非真要朕性命不成?”他几乎要跌下马来,幸亏身旁的侍从及时扶住。

简宇却不慌不忙,骤马向前,霸王枪斜指地面,沉声喝问:“何人至此?”

对面军队中,一将飞出。此人身形魁梧如熊,面色黝黑,络腮胡须如钢针般根根直立,骑着一匹来自大宛的汗血宝马,身披玄铁重甲,在阳光下泛着幽暗的光芒。他厉声问道:“天子何在?”

刘辩战栗不能言,躲在简宇身后,不敢直视。

陈留王刘协却勒马向前,毫不畏惧地直视来将,叱问道:“来者何人?”

那将见状,略微收敛气势,答道:“并州牧董卓也。”

刘协镇定自若,继续问道:“汝来保驾耶?汝来劫驾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玄行天下请大家收藏:()三国:玄行天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董卓应曰:“特来保驾。”

刘协点头:“既来保驾,天子在此,何不下马?”

董卓闻言大惊,慌忙下马,拜于道左。他身后的军队见状,也纷纷下马行礼。董卓抬头时,目光在刘协身上停留良久,眼中闪过惊异与赞赏。

刘协以言抚慰董卓,自始至终,并无失语。董卓暗奇之,已怀废立之意。

傍晚时分,队伍终于抵达洛阳城外。夕阳的余晖将城墙染成金色,城楼上旗帜招展,守军肃立。何太后早已在宫门前等候多时,见到少帝安然归来,母子相拥而泣。

检点宫中时,却发现传国玉玺不见了踪影。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本就惶恐的朝廷更加不安。

话说董卓为何来此?事情还要回到何进发诏征外兵的时候,董卓身为前将军、斄乡侯、并州牧,兵强马壮,自然也收到了何进的诏书。董卓顿时大喜,点起军马,陆续便行,使其婿中郎将牛辅守住陕西,自己却带李儒、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等提兵望洛阳进发。

关中平原,秋风萧瑟,枯草连天。一支庞大的军队正在向东行进,旌旗遮天蔽日,铁甲寒光闪耀,马蹄声震得大地微微颤抖。

中军大旗下,董卓骑着一匹来自大宛的汗血宝马。这匹名为“赤兔”的坐骑浑身上下火炭般赤,无半根杂毛;从头至尾长一丈,从蹄至项高八尺;嘶喊咆哮,有腾空入海之状,在阳光下格外醒目。董卓身穿玄铁重甲,外罩黑色战袍,络腮胡须如钢针般根根直立,面色黝黑,一双虎目炯炯有神,透着枭雄的霸气。

“报!”一骑快马从前方奔来,斥候翻身下马,“将军,距雒阳还有五十里!”

董卓捋须大笑,声如洪钟:“好!传令全军,加速前进!”

董卓此时心中澎湃不已。想起多年前因破黄巾无功,险些被朝议治罪,多亏贿赂十常侍才幸免于难。如今那些宦官和何进死斗,无暇顾及其他,而自己手握二十万西凉兵马,正是夺取天下、掌握权柄的大好时机。

“文优,你看这中原大地,可比西凉富庶多了。”董卓对身旁的李儒说道。

李儒骑着一匹青骢马,身穿文士袍,外罩轻甲。他面容清瘦,三缕长须飘洒胸前,眼中闪着睿智的光芒:“岳父大人,虽得何进诏书,然其中多有蹊跷。小婿以为,当先上表朝廷,名正言顺,方可图大事。”

董卓闻言点头:“此言甚善!就由文优起草表文。”

当夜,大军在渭水畔扎营。中军大帐内,李儒挥毫泼墨,很快写就表文。董卓接过观看,只见上面写道:

“窃闻天下所以乱逆不止者,皆由黄门常侍张让等侮慢天常之故。臣闻扬汤止沸,不如去薪;溃痈虽痛,胜于养毒。臣敢鸣钟鼓入雒阳,请除让等。社稷幸甚,天下幸甚。”

“好!写得好!”董卓拍案叫绝,“文优果然妙笔!”

次日清晨,大军继续开拔。西凉铁骑浩浩荡荡,队伍绵延数十里。前锋由李傕、郭汜率领,中军是董卓亲自坐镇,后军由张济、樊稠押运粮草。

李傕是个身材高大的武将,满脸横肉,使一柄狼牙棒;郭汜精瘦矫健,善使寒狈刀;张济沉稳老练,使一杆罴涛枪,樊稠勇猛过人,武器是一把飞豺刀。这四人都是西凉有名的猛将,各自统领数万兵马。

行军至第三日,探马来报:“将军,前方已是夕阳亭,距雒阳仅二十里!”

董卓举目远望,只见远处地平线上,洛阳城的轮廓隐约可见。他下令在夕阳亭扎营,同时派细作潜入京城打探消息。

夜幕降临,董卓站在营寨高台上,眺望洛阳方向。突然,他看见城中升起滚滚浓烟,火光映红了半边天。

“不好!”董卓脸色大变,“京城有变!”

就在这时,一骑快马飞奔入营,使者滚鞍下马:将军!大事不好!何进被杀,十常侍大半伏诛,天子与陈留王被劫出京城!

董卓勃然大怒:“全军听令!立即拔营,火速进军雒阳!”

西凉铁骑连夜开拔,火把如长龙般在夜色中蜿蜒前行。马蹄声震天动地,惊得沿途百姓纷纷闭户。

二十八日天未亮,董卓大军抵达显阳苑。这里已是狼藉一片,显然经历过激烈战斗。董卓立即派人四处打探,很快得知张让等人劫持皇帝上了北邙山。

“向北邙山进发!”董卓挥鞭指向北方,“务必找到陛下!”

大军转向北行,沿途可见逃难的百姓和溃散的官兵。董卓命人仔细搜寻,终于在天亮时分,发现了简宇护送刘辩、刘协的队伍。

当董卓看到年仅九岁的陈留王刘协镇定自若地与自己对话时,心中不禁暗惊。这个年幼的亲王举止从容,言谈得体,远比惊恐失措的少帝更有帝王气度。

“此子不凡。”董卓对李儒低语,“若立为帝,必能成就大事。”

李儒捻须微笑:“岳父明鉴。”

董卓下马拜见时,目光扫过简宇及其麾下兵马,心中暗自盘算。这位骠骑将军手握重兵,又是护驾功臣,将来必是争夺权力的重要对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玄行天下请大家收藏:()三国:玄行天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夕阳西下,董卓大军护送车驾返回洛阳。西凉铁骑的黑旗在夕阳中格外醒目。

当夜,董卓驻军雒阳城外,营寨连绵数十里,灯火通明,如同白昼。他站在营门前,望着洛阳城巍峨的轮廓,眼中闪着野心的光芒。

“文优,”董卓对身旁的李儒说道,“传令下去,明日我要入朝觐见。”

李儒躬身领命,嘴角带着意味深长的微笑。

雒阳城的深秋,天空总是灰蒙蒙的。董卓大军驻扎在城外,营帐连绵数十里,如同一条黑色巨蟒盘踞在京畿要地。每日清晨,都能听到西凉铁骑入城的马蹄声,沉重而有节奏,震得青石板街道微微颤动。

这日清晨,董卓率领三千铁甲骑兵入城觐见。他骑在汗血宝马上,身着玄铁重甲,外罩黑色锦袍,腰佩霸王刃。络腮胡须修剪得整整齐齐,虎目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皇宫德阳殿内,少帝刘辩坐在龙椅上,身子微微发抖。他穿着崭新的龙袍,但脸色苍白,手指紧张地抓着龙椅扶手。董卓高大的身影站在殿中,仿佛一头巨熊伫立在幼鹿面前。

“陛下,”董卓的声音在殿中回荡,“京师新定,贼心未死。臣请驻军雒阳附近,保卫京城安危。”

刘辩嘴唇哆嗦着,目光游移不定,不敢直视董卓:“卿、卿言甚是……准奏……”

董卓嘴角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躬身行礼:“臣谢陛下恩准。”

退朝后,董卓大步走出宫殿,铁靴踏在白玉石阶上铿锵作响。李儒早已等候在门外,见董卓出来,急忙迎上:“岳父大人,事情如何?”

董卓冷笑一声:“小儿怯懦,已然准奏。现在当务之急是收编何进、何苗旧部,扩充我军实力。”

与此同时,在骠骑将军府中,简宇正与麾下将领议事。府邸坐落在洛阳城南,原是前朝一位亲王的宅邸,气势恢宏。正厅内,众将分坐两侧,个个面色凝重。

“报!”亲兵快步进入,“将军,董卓已经得到陛下准许,驻军雒阳附近。”

简宇站在厅中,手握霸王枪,目光如电:“果然不出所料。吴将军,何进旧部现在情况如何?”

吴匡起身拱手。这位何进旧部将领年约四十,面庞刚毅,眼神锐利:“回将军,大将军旧部五万余人,现已整编完毕。只是……董卓必来招纳,末将担心军心不稳。”

简宇沉吟片刻:“传令下去,即日起犒赏三军,每人发三月粮饷。同时传告全军,董卓西凉军残暴,若受其节制,必遭奴役。”

“末将领命!”吴匡眼中闪过敬佩之色。他因简宇为何进报仇,早已心存感激,如今见简宇处事果断,更加坚定了追随的决心。

果然,次日董卓便派李傕前来招降。李傕带着百余名西凉骑兵,直接闯入何进旧部大营。

“吴匡听令!”李傕骑在马上,趾高气扬,“董将军有令,何进旧部即日起归西凉军节制!”

吴匡按剑而立,冷冷道:“我等乃朝廷兵马,只听骠骑将军调遣。你们西凉军还是管好自己吧!”

李傕大怒,正要发作,却见四周将士纷纷握紧兵器,怒目而视。他自知不敌,只得悻悻离去。

董卓得知消息,勃然大怒,一剑劈断案几:“简宇小儿,安敢如此!”

此后数日,董卓每日带领铁甲马军入城,横行街市。西凉骑兵在洛阳街头纵马驰骋,百姓纷纷避让,市井萧条。有些士兵甚至闯入民宅,抢夺财物,调戏妇女,洛阳城内人心惶惶。

一日傍晚,后军校尉鲍信悄悄来到袁绍府邸。鲍信年纪轻轻,却已是沙场老将,面容刚毅,眼神中透着忧虑。

“本初兄,”鲍信压低声音,“董卓狼子野心,每日带兵入城,横行无忌。若不及早除之,必成大患!”

袁绍正在练字,闻言笔锋一顿,墨迹在宣纸上晕开一团。他放下毛笔,叹息道:“朝廷新定,不宜妄动刀兵。况且董卓势大,不可轻举妄动。”

鲍信焦急道:“如今不除,后患无穷啊!”

袁绍摇头:“容我再思量。”

鲍信又去找河南尹王允。府内,王允正在赏菊,听罢鲍信之言,沉吟良久:“董卓势大,需从长计议。且容老夫与诸位大臣商议。”

夜色深沉,鲍信独自走在寂静的街道上。秋风萧瑟,吹得落叶沙沙作响。他抬头望天,只见乌云蔽月,星辉黯淡。

最后,他来到骠骑将军府。府内灯火通明,简宇正在院中练枪。霸王枪在月光下划出道道寒光,仿佛银龙飞舞。

“鲍将军深夜到访,所为何事?”简宇收枪而立,气息平稳。

鲍信躬身行礼:“董卓横行京师,包藏祸心。末将愿与将军共除国贼!”

简宇眼中精光一闪,握住鲍信的手:“我有此心久矣!只是董卓势大,需从长计议。”

鲍信大喜:“末将麾下虽只有千余人,愿听将军调遣!”

二人携手入内,密谈至深夜。烛光摇曳,映照着两张坚毅的面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玄行天下请大家收藏:()三国:玄行天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与此同时,董卓站在军营高台上,远望洛阳城。李儒侍立一旁,低声道:“岳父,简宇收编何进旧部,鲍信又夜访骠骑将军府,不可不防。”

董卓冷笑:“简宇小儿,不过仗着几分运气。待我整顿兵马,必让他知道西凉铁骑的厉害!”

董卓坐在中军大帐内,面前摊着一幅雒阳城防图。帐中烛火通明,映照着他黝黑的面庞和钢针般的络腮胡须。他身披玄铁重甲,外罩一件黑色貂皮大氅,虎目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

“文优,”董卓对侍立一旁的李儒说道,“你看这雒阳城,可比西凉繁华多了。”

李儒躬身答道:“岳父大人所言极是。雒阳乃天下之中,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董卓突然压低声音:“文优啊,吾欲废帝,改立陈留王,何如啊?”

帐中烛火摇曳,映得李儒的面容明暗不定。他沉吟片刻,眼中闪过睿智的光芒。“今朝廷无主,百官惶惶,正是行事之时。若迟延不决,恐生变故。来日可于温明园中召集百官,谕以废立。有不从者……”李儒做了个斩首的手势,“则威权之行,正在今日。”

董卓闻言大喜,一掌拍在案上,震得地图卷起:“好!就依此计!”

次日清晨,董卓便命人往各公卿府邸送去请柬,言称在温明园设宴赏菊,共商国事。公卿们接到请柬,个个面色凝重,皆知这场宴会绝非赏菊那么简单。

太傅袁隗在府中来回踱步,花白的胡须微微颤抖:“董卓此贼,必有所图啊!”

太尉杨彪叹息道:如今西凉军势大,我等如之奈何?

与此同时,在骠骑将军府中,简宇正与执金吾丁原密谈。

“将军,董卓设宴温明园,其心叵测。”丁原面色凝重地说道。

简宇手握霸王枪,目光如电,对丁原说道:“董卓狼子野心,路人皆知。今日之宴,必是鸿门宴。”

“将军有何打算?”丁原接着问道。

简宇想了想,说道:“且看他如何行事。公先与奉先先行,我带兵马,随后便来。”

初秋的雒阳,凉意渐浓。温明园内,菊花正艳,却无人有心欣赏。公卿百官们穿着朝服,三三两两地走在青石小径上,个个面色凝重,步履沉重。园中早已摆开数百张案几,珍馐美馔陈列其上,却无人动箸。

“董卓此举,必有所图。”司空杨彪低声对太傅袁隗说道,花白的胡须在秋风中微微颤抖。

袁隗面色阴沉,望着园门外那些披甲持戈的西凉士兵:“且看今日如何。”

忽然,园外传来马蹄声阵阵,只见董卓在数百铁骑护卫下驰入园中。他今日穿着玄色锦袍,外罩金线绣制的蟒纹大氅,腰佩霸王刃,脚踏云纹靴。李儒紧随其后,面色沉静如水。

董卓下马,大步走向主位。铁靴踏在青石板上,发出铿锵之声,每一步都仿佛踏在百官心上。他在主位坐下,虎目扫视全场,嘴角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诸位公卿,”董卓声音洪亮,“今日请诸位来,一是共赏秋菊,二是商议国事。”

酒过三巡,乐师奏罢一曲。董卓突然举手,乐声戛然而止。园中顿时一片寂静,只有秋风卷落叶的沙沙声。

“吾有一言,众官静听。”董卓厉声说道,声音在园中回荡。

百官皆屏息侧耳,心中忐忑不安。

董卓站起身,手按剑柄:“天子乃万民之主,无威仪不可以奉宗庙社稷。今上懦弱,不若陈留王聪明好学,可承大位。吾欲废帝,立陈留王,诸大臣以为何如?”

园中死一般寂静。百官面面相觑,无人敢先开口。秋风卷起落叶,在空中打着旋儿。

突然,一人推案而起!案几翻倒,酒肴洒了一地。只见那人身高八尺,面容坚毅,正是执金吾丁原!

“不可!不可!”丁原声如洪钟,震得园中菊花都在颤抖,“汝是何人,敢发大语?天子乃先帝嫡子,初无过失,何得妄议废立?汝欲为篡逆耶?”

董卓不由得勃然大怒,手按剑柄,大喝一声:“顺我者生,逆我者死!”

丁原毫无惧色,反而向前一步:“我丁建阳纵横沙场数十载,岂惧你一西凉匹夫!今日你若执意篡逆,我便与你斗到底!”两人剑拔弩张,气氛瞬间降到了冰点。正是:

百官屏息股栗际,独有忠胆傲权奸。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喜欢三国:玄行天下请大家收藏:()三国:玄行天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