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三国:我截胡刘备成大哥 > 第24章

三国:我截胡刘备成大哥 第24章

作者:春华吟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7 15:59:13 来源:全本小说网

刘基神色一肃,正襟拱手:将军想听冠冕堂皇的虚言,还是血淋淋的实情?

王仲指尖轻抚盏沿:这话倒问得多余,自然是肺腑之言。

刘基闭目深吸:恕臣直言——五年之内,必现九州倾覆之祸!

王仲瞳孔骤缩。

作为穿越者,他当然知晓五年后正是董贼祸乱京师之时。

若说黄巾蚁贼动摇了大汉根基。

那么真正撕开这乱世序幕的,正是那西凉魔王董卓!

王仲故作不解:伯温莫非觉得,眼下黄巾之乱还算不得大乱?

刘基捻须大笑:将军真以为,区区裹着黄巾的泥腿子,能撼动四百年汉室基业?

言下之意再明白不过——

他预见的动荡,远比田间蟊贼可怕百倍。

王仲吹散茶烟:既出此语,想必伯温已成竹在胸。

刘基抚掌而谈:拙见有三:其一,十常侍浊乱朝纲;其二,何氏外戚羽翼渐丰;其三,陛下沉湎酒色而储君稚嫩。三者相激,祸不远矣!

王仲指节轻敲案几。

这预言与历史走向分毫不差。

伯温既为泰山郡丞,可有具体方略?本将军要的是治世良方,不是清谈高论。王仲目光如炬紧盯对方。

刘基恭敬行礼道:主公!属下认为,泰山郡虽局势动荡,却具备其他地区所没有的独特优势!

王仲挑眉问道:愿闻其详?

刘基展开分析:第一,此地乃三州交界处,州府官员三五年都未必来巡视一次,如今正值乱世,更无人过问。换言之,我们在此可放手施为!

王仲颔首表示认同。

此话确实在理。

若上级频繁干预,纵然构不成威胁,也会徒增困扰。

无人掣肘,方为上策。

刘基接着道:第二,此处山水环绕,资源丰饶,若善加经营,不出五载,必成争霸根基!

此前,

王仲已考察过泰山地形。

三条主要河流穿境而过,农田灌溉不成问题;

至于旱地,亦有抗旱作物可栽培。

太山、龟山、尤来山、梁父山、临乐山、蒙山......

群山之中蕴藏 【资源】。

这简直就是天然的军事训练场!

第三,泰山周边多为郡国,除琅琊、北海稍具实力,其余皆不足为惧。待时局有变,主公可迅速问鼎中原,睥睨天下!

王仲兴趣盎然地点头:言之有理!不过眼下当务之急,是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在此立足!

民心!刘基一针见血。

此话怎讲?王仲追问。

刘基解释道:属下身为郡丞,深知泰山百姓已对官府完全失望。加之地处三州交界,百姓非死即逃,人口凋零严重。

没有子民,何谈发展!

故而首要之务便是重拾民心。得民心者得百姓,有百姓方能图谋霸业!

王仲深以为然。

刘基这番洞见,正合他心意。

他全神贯注地聆听,唯恐遗漏任何关键要义。

刘基沉声剖析:百姓之所以背离朝廷,根源在于官吏渎职懈怠,更甚者与盗匪沆瀣一气,荼毒乡里!

他稍作停顿。

随后肃然进言:故而收拢民心的首要之策,在于重建官府威信。

王仲闻言想起商君徙木立信的典故。

以重金悬赏搬木,先许二十金,后增至五十金!

恰似燕昭王千金市骨。

先生莫非......

王仲思忖再三:要我效仿商君旧事?

刘基立即摆手否认。

正色道:商君之法虽佳,然收效迟缓。若依在下之策,必能立见成效!

王仲顿时来了兴致:愿闻其详。

刘基略作沉吟,斩钉截铁道:

诛恶!

诛恶?

王仲剑眉微蹙,面露惑色。

正是!翦除奸邪,方能凝聚民心!

刘基目光如炬,字字铿锵。

王仲豁然开朗。

此举既能安抚百姓,又可查抄赃款充作郡县发展之资,实乃一举两得。

详细道来!

王仲兴致愈浓。

主公,泰山郡望族首推羊、李、张三家。

卑职任郡丞多年,深知其底细。羊氏虽势大,却世代清廉,自悬鱼太守羊续以来,皆克己奉公。

然李氏、张氏盘踞洙珷之畔,强占良田,私养部曲,横行乡里,暗通山寇。若以迅雷之势铲除二族,既可昭雪民愤,又能招揽羊氏贤才,实为良策!

一百七十八

刘基口若悬河,将胸中谋划和盘托出。

一切都已明朗!

其实他早有意整顿士族势力,只是苦于没有一位敢于对士族下重手的明主。

而今真命天子既至。

刘基自然要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妙极!此策甚合吾意!

王仲击掌赞叹,声若洪钟:得伯温相助,何愁宏图不展!

刘基见主公如此反应,心中大悦。

当即躬身施礼:基愿效犬马之劳,以报主公赏识之恩。

伯温不必多礼,且来商议具体事宜。

王仲搀起刘基,二人随即细商实施方略。

翌日破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我截胡刘备成大哥请大家收藏:()三国:我截胡刘备成大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郡守府门外立起一面朱漆大鼓。

名曰:登闻鼓!

刘基将连夜拟就的告示张贴于榜,向围观的百姓高声宣告:

父老乡亲们,且听我一言。

街上行人纷纷驻足,将鼓架围得水泄不通。

这不是郡丞大人吗?此举何意?

摆这么大一面鼓,莫非是要招募乐工?

有识字的吗?告示上写的什么?

......

刘基抬手示意众人安静,朗声道:

新任郡守王大人心系黎民,特设此鼓。若有冤情者,可击鼓鸣冤。若查证属实,定当秉公处置!

围观民众闻言哗然,议论纷纷:

当官的会为咱老百姓 ** ?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哼!说得好听,到时候还不是官官相护?倒霉的还不是咱们!

就是!老汉活了六十载,还没见过真给百姓做主的官儿,别是钓鱼执法的把戏!

......

这般反应,早在刘基预料之中。

果然不出所料,官府的威信早已荡然无存。

摆在眼前的伸冤之路,竟无人敢信!

所幸......

刘基早已安排好了“引路人”。

他向身旁侍卫递了个眼色。

侍卫心领神会,又朝不远处的“引路人”使了个眼色。

很快!

一个年轻小伙挤进人群。

锵——

他一把抓过鼓架上的木槌!

咚!咚!咚!

沉重的鼓声骤然响起。

人群中有人认出他:“哎,小王,你这是做什么?”

那被唤作小王的青年高声喊道:“横竖都是死,不如搏一把!万一这位太守真能为民做主呢?”

刘基立即接话:“来人!将击鼓鸣冤者带上公堂,请太守大人亲自审理,定会还你公道!”

吱嘎——

府门大开。

百姓们蜂拥而入,聚在堂外。

王姓青年上前行礼:“草民王东,拜见太守大人。”

王仲端坐堂上,抬手示意:“王东,有何冤情尽管道来,本官必为你主持公道!”

话音刚落!

王东嚎啕大哭。

扑通跪地:“大人!草民家住城南,上有老下有小。那日因雨打湿了菜,未能卖出,耽误了时辰。

妻子担心,进城寻我,谁知竟被恶霸张彪盯上!他砸了我的菜摊,强抢我妻,妻子不堪 ** ,自尽而亡!

可怜幼子嗷嗷待哺便没了娘!老父气不过上门理论,竟被张彪活活 ** !

大人!求您为草民伸冤啊!”

王仲怒拍桌案:“王东,莫哭!本官问你,为何不报官,反倒自己去 ** ?”

王东哭着说:官府不管,我们老百姓实在走投无路!

王仲转头问刘伯温:这事当真?

刘基行礼回答:主公,确有此事。但前任太守故意压下案子,我们也是无奈。

田豫!王仲喊道。

末将在!田豫立即出列。

马上带人去抓张彪父子!

没过多久,田豫押着张彪父子来到大殿。

主公,人犯已带到!

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使劲挣扎: ** !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敢抓我,小心我让我哥宰了你们!

王仲冷声道:公堂上撒野,拖出去打一百杀威棒!

老汉惊呆了:狗官!你敢动我儿子?我儿子可是中常侍张大人的义子张熊!你敢动他一下试试!

王仲冷笑道:真是巧了。那个张熊在洛阳就被我当堂 ** 了!

外面围观的百姓一片哗然。

什么?太守大人把中常侍的干儿子 ** 了?

王仲又说:养不教,父之过!还敢威胁本官,田豫,拖出去打一百杀威棒!

百姓们更加震惊。

太守大人疯了吗?

不可能!这肯定不是真的!

杖责声响起,百姓们这才明白,新来的太守是动真格的。

这时有人站出来:

太守大人,我举报张家强抢民女!

大人,我也举报,张家滥杀无辜!

“大人,小的要揭发张家私通黄巾乱党!”

堂上一片死寂。

“此话当真?张家竟敢勾结黄巾逆贼?”

王仲拍案而起,厉声喝问跪在堂下的告发者:“你可有实证?”

“启禀大人,那夜小人亲眼看见两名头裹黄巾的贼人溜进了张府!若不是黄巾乱党,为何要裹黄巾?”

告发者言之凿凿。

围观的百姓顿时炸开了锅:

“难怪黄巾贼三番五次劫掠,唯独张家毫发无损,原来暗地里有勾结!”

“天杀的!竟做出这等勾当!”

“平日里欺压百姓就罢了,如今还敢私通反贼!”

“青天大老爷!您可要为草民们主持公道啊!”

刘基适时呈上早已备好的罪状册,高声宣读:“主公,张家罪证确凿,共计一十八条大罪:”

“其一:草菅人命;”

“其二:强占民妇;”

“其三:垄断市集;”

“...”

“其十七:巧立名目;”

“其十八:暗结叛军;”

“依大汉律法,当处极刑,诛灭三族!”

王仲怒发冲冠,掷下火签令:“来人!将张家父子就地正法!”

田豫、牵招抱拳领命:“遵命!”

衙门外传来张家父子杀猪般的哀嚎:“大人开恩啊!饶命啊!”

“哎哟喂——”

“大人...”

喜欢三国:我截胡刘备成大哥请大家收藏:()三国:我截胡刘备成大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