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 第533章 只要他们乐意就好

沙盘模型一经展出,立刻吸引了所有学员的兴趣,只要有空,学员们便围在沙盘旁,玩得不亦乐乎。

“若是我指挥此战,定会派遣骑兵穿越黄土山脉,切断你的后勤补给。

只要主城坚守,失去补给,你如何能胜?”

“你真糊涂,岂不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若先储备三月粮草,即便无后方补给,你的主城再坚固,也挡不住我三个月的猛攻!”

“你才傻呢,谁说我只会死守?外围骑兵还能迂回包抄你……”

“……”

朱元璋与朱松远远望见一群少年正围在沙盘前,对着布局评头论足,各抒己见。

尽管这只是纸上谈兵,却也能极大地锻炼他们的应变能力。

“谁说城池守不住?只要防御布置巧妙,就算只有万余老弱病残,十万敌军也休想踏入城门半步,我能拖到你明年春暖花开!”

这时,一个不服气的声音响起。

是王伍在说话。

“哼,光说不练谁都会。”

周围的孩子们对王伍的话不屑一顾。

这番话却恰好被朱元璋听见。

“又是这小子?”

“但我觉得,他这话可不像是吹牛。”

朱元璋不禁笑了。

一旁的朱松面露诧异,他发现父亲对这个叫王伍的少年似乎特别关注,很少见到父亲如此欣赏一个孩子。

“父皇为何如此认为?”

朱松忍不住问。

“因为我之前推演过这小子的命运。”

朱元璋没有隐瞒,向朱松讲述了推演王伍一生的事。

朱松听得入神,看向王伍的眼神多了几分不同。

王伍确实是个刺头,但如果真如父亲所说,他确实是个值得培养的好苗子。

“如今我们都在改写命运,王伍或许能避免战死的命运。

不过这小子是个好苗子,你多留意一下。”

朱元璋叮嘱朱松。

“父皇都这么说了,我自然不会错过这么个人才。”

朱松点头。

他会关注王伍,但关注不等于溺爱。

王伍是块好玉,但需要雕琢,只有经过打磨,才能真正成为美玉。

“还有,他是后世寂军墓中八大将军墓之一的主人。

八大将军里,王伍占有一席之地。”

朱元璋怕朱松不够重视,又补充了一句。

“原来如此!”

朱松心中有些惊讶,终于明白父亲为何如此看重王伍。

“老九,记得吗?我说过,希望死后能安息于寂军墓,你得替我安排妥当。”

“应天府的孝陵工程,我已让标儿停止。”

谈及寂军墓,朱元璋忽又想起自己的安排,连忙对朱松吩咐。

“既然父皇心意已决,孩儿自当遵从。”

朱松听后,立刻点头应允。

“还有一事未告知于你,据我推算,除我与朱允炆外,大明本应还有十八位皇帝葬于寂军墓,即是十八帝魂。”

“你亦在其列。”

“我作为大明开国之君,岂能独留于世外,成为异类?你觉得我说得对吗?”

朱元璋担心朱松心存疑虑,便直接道出葬入寂军墓的原因。

“除了您和朱允炆,大明其他皇帝,连我也在寂军墓?”

朱松闻言,略显惊讶。

“正是,其中两位被推位的皇帝未能入内,但你这一脉该入的都已入内。”

“就连唯一的女帝朱慧英也不例外。”

朱元璋微笑着点头。

“这实在出乎孩儿意料!孩儿确有此愿,却未料到后世子孙也会如此。”

“是我后来定的规矩吗?”

朱松确信自己之前并无此想法,他自己愿意入寂军墓,但从未想过要子孙后代也这么做。

“那倒非你所定,更准确地说,这是一种不言而喻的传统吧。”

“你这一脉,寂军墓是所有皇帝的最终归宿。”

朱元璋缓缓摇头,认真解释。

朱松若有所思地点头,虽对这个结果感到震惊,但并未过多纠结。

既然后世子孙自己选择,就任凭他们吧。

只要他们乐意就好。

不久,朱松与朱元璋父子俩在王卫学院转了一圈后,便离去了。

尽管离过年尚有二十余日,汉中府的街道却已洋溢着浓浓的年味。

街道两旁的路灯焕然一新,电网线路亦铺设完毕。

朱松主持筹建的首座火力发电站正处于最终验收阶段,计划于大年三十正式供电。

此小型发电站虽不足以供应汉中府全境,但满足商业与市政用电绰绰有余,遗憾的是,寻常百姓家仍无缘电力。

街道上矗立的路灯与电线杆,了民众热议的话题。

这些设施对汉中百姓而言并不陌生,因汉王府及其产业早已享用。

而今它们现身街头,传递出的信息足以让民众欢欣鼓舞,憧憬着有朝一日电力也能走进千家万户,届时谁还愿再点油灯或蜡烛?

朱元璋与朱松弃车步行,徜徉于汉中府街道,沉浸于节日的喧嚣。

朱元璋已知发电站即将启用,同样期盼着除夕之夜,汉中府灯火辉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请大家收藏:()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在汉中府住久了,朕都不愿回应天府了!”朱元璋由衷感叹。

数月居住,此地已让他流连忘返,即便是皇宫也无法比拟。

所幸应天府有朱标打理,他暂无归期之忧。

“父皇若想长居汉中,也无不可!”朱松回应,“日后交通通信日益便捷,父皇想去何处皆可,且不误国事。

就如这街灯,如今汉中仅一座发电站,但来年、后年,必将有更多电站拔地而起!”

“汉中府之外,其他州府亦可同步筹建!”

“应天府亦应着手建发电厂,至少让大明国都沐浴电光!”

朱松含笑颔首。

“正欲问你,能否先在应天府建发电站,至少照亮皇宫,届时标儿批阅奏章,便无需烛火矣!”

朱元璋点头赞同,问道。

“此事易办!年后儿臣即遣人往应天府!半年之内,定让皇宫通电!”

朱松闻言,爽快应承。

“好!有你此言,朕心甚慰!”

朱元璋闻言,眼中闪光,暗赞老九可靠。

“父皇,儿臣还计划铺设汉中至西安府铁路!”

“研究院已研制出首台蒸汽机车,大明拥有火车之日不远矣!”

朱松话锋突转。

“竟如此之快?”

朱元璋闻讯,大喜。

“儿臣所言乃研究院所制蒸汽机车,实则儿臣早已自系统内购得一台,供研究院技术研究,令其仿制!”

“从零研发,自不如仿制迅速!”

“此乃儿臣能速成发电站与蒸汽机车之因!”

“内燃机项目亦在研究院中,未来数年,大明或将拥有自制内燃机!”

朱松自信解释。

“甚妙!”

“汉中至西安火车通车后,行程需时几何?”

朱元璋急问。

“汉中至西安,约莫一个时辰!”

“往返不过两个时辰!”

“只可惜,目前尚无法建造跨江铁路大桥,否则蒸汽机车一出,铁路可自西安府延伸至大明各处!”

朱松答道。

朱松提出分段建设铁路的建议:“遇到大江大河时,需下车渡船至对岸,再转乘其他火车。”

朱元璋急切地问:“依你之见,从汉中府至应天府乘火车需多久?”

朱松答:“大约两天。”

“但铁路修建远比水泥路艰难,需大量钢铁和木材,耗时或许两三年,乃至十几年方能连接大明各州府。”朱松无奈解释。

朱元璋鼓励道:“那便一步步来,我坚信这一天终会到来。”

回到王府,朱元璋进入自己院子,打开国运系统询问寂军墓之事:“若我葬入寂军墓,是否皇帝数目会增加一个?”

系统回复:“若宿主放弃应天府陵墓,选择寂军墓,寂军墓将成为十九帝魂安息之地。”

朱元璋心中所想得到确认,他早知后世大明十八帝葬于寂军墓,便有意迁陵。

幸得朱松答应在寂军墓为其修建陵寝。

北平,燕王府内,朱棣震惊:“西域竟两月内被汉中军攻下,父皇还封了老九手下四将为伯爵,这也太离谱了!”

他手下的将领,诸如张玉、朱能,皆为勇猛之士,为大明立下赫赫战功,却未曾获得如此荣耀!

在朱棣眼中,朱元璋此举无疑是明显的偏袒。

即便朱棣心有不满,此刻也只能与张玉、朱能等将领面面相觑。

唯一能慰藉他的姚广孝,已离开北平府,深入漠北筹备大计,不知何时能归。

若遇大雪封路,再见那和尚或许已是来年春暖花开之时。

“应天府传来消息,陛下为汉王另择一门亲事,令其娶礼部侍郎陈迪之女为侧妃。”

“陈家父女已随太子队伍前往汉中,婚期将近。”

张玉又报告了另一消息。

“什么?大哥又去了汉中?”

朱棣闻言,脸色愈发阴沉。

他不介意老爷子为老九再订一门亲事,在意的是朱标又前往汉中。

难道父子俩如今连过年都不愿留在应天府,反倒偏爱在汉中度过?

不仅朱棣,其他得知此消息的藩王亦表情复杂。

老爷子似已对汉中府情有独钟。

“不行,最迟明年,本王必须有所行动!”

“否则在父皇面前,本王将彻底失去存在感!”

朱棣紧握拳头,咬牙切齿。

西域收复之事,再次深深触动了朱棣。

---分割线---

汉王府的美食,令朱标的口味愈发挑剔。

西安府。

与徐妙锦出嫁时不同,陈优姿此次选择陆路,速度反而更快。

自踏入西北之境,陈优姿便被马车窗外的风光深深牵引,那双明亮的眼眸中满是惊奇与探索。

喜欢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请大家收藏:()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