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 第462章 最令他兴奋的是蜂窝煤的成本

“此块蜂窝煤,点燃后能燃多久?”

朱元璋此刻问道:

“工部的人测试结果如何?煤炭粉因产地不同,质量和燃烧时间是否有所差异?”

“确实如此,最差的也能燃烧一个时辰,好的可达两个时辰,大多在一个半时辰左右。”朱标笑着回答。

“真是好东西,燃烧时竟无烟!”朱元璋满意地点头。

现下多数煤炭燃烧带烟,刺鼻且易使室内乌烟瘴气。

他未料到老九提及的蜂窝煤,制作简便且燃烧效果佳。

“工部说,一块蜂窝煤煤饼造价约10文钱,比普通煤炭便宜,燃烧更充分持久。”朱标急切地说。

最令他兴奋的是蜂窝煤的成本。

若大量生产,必将惠及百姓。

“父皇,我计划在汉中府郊外建厂,大批生产蜂窝煤,售予百姓。

让他们寒冬也能用煤取暖,且烧水做饭也方便,只需一煤炉即可。

如此,百姓取暖之余,连柴火都省了。”朱标道出计划。

“你总想找事做。”朱元璋笑道,“既然想做,就去做吧,我支持你。

老九说山西有未开采煤矿,让工部派人探查,若有便开采。”

“多谢父皇!”朱标连忙道谢。

“皇上,鸿胪寺传来消息,哈密国使臣请求觐见!”

此时,王琛步入内室,向朱元璋禀告。

“哈密国使臣?所求何事?”

朱元璋闻言,眉宇间闪过一丝讶异。

“似乎是为了乞降而来。”

王琛含笑答道。

朱元璋闻言,不禁朗声大笑。

老九出征已逾一月有余,哈密国使臣此刻却来应天府乞降?

“父皇,他们或许已先至九弟处求情未果,这才转而前来应天府。”

朱标心中一动,向朱元璋提醒。

“哼,他们倒是打得好算盘!”

“想必是在老九那里吃了闭门羹,这才找上门来。”

“老九都未松口,朕更不会答应。”

朱元璋冷笑一声,随即吩咐王琛:“告知礼部接待,就说朕无暇他顾。

待这批哈密国使臣归国,哈密国恐已不复存在。”

既老九可能已拒绝哈密国乞降,便表明哈密国于他眼中不过尔尔,必能攻下。

在此情境下,朱元璋更不会轻易应允乞降。

再者,自应天府返回哈密国,快马加鞭亦需月余。

待他们归国,哈密城头或许已遍插大明日月龙旗。

“父皇,若九弟攻下河西走廊,您有何打算?”

朱标突然好奇发问。

此言一出,朱元璋笑容顿敛。

提及此事,他也颇感棘手。

河西走廊收复后,难道真要赐予老九?

毕竟是他浴血奋战所得,赐予他也算合理。

但朝中大臣与各藩王未必肯依。

“此事还需细细思量。”

“标儿,你也见过老九的汉中军了。”

“听说老九的汉中军现在采用的是募兵制,还有职业军人那一套!你对此有何见解?”

朱元璋略带无奈地挥手,随即话锋一转问道。

朱元璋对汉中军的军制颇为好奇。

毕竟其他藩王的亲卫都是遵循朝廷的卫所制,而老九的募兵制似乎成效也不错。

汉中军的战斗力有目共睹,远超一般朝廷军队。

更有“一人当兵,全家光荣”的宣传,军属家庭每月还能领取补贴,光荣军属享有更高福利。

难怪老九财大气粗,底气十足,但这军费开支怕是不小吧?

“父皇,募兵制确有其优势,职业军人专为打仗而生,不参与耕种,战斗力自然远超卫所兵。”

朱标苦笑说道,“但此法只怕仅在汉中府可行,其他地区难以推广。”

老九推出的这些福利政策,地方州府或朝廷岂能承受得起?

汉中经济富庶,或许还能施行,但若全国皆如此,实在难以维系。

“咱又没说要全国推行,应天府就不行么?”

朱元璋摆手反问。

“那也不行。”

“应天府乃大明京师,军队常年驻守,虽训练不辍,却几乎不上战场。”

“如此发福利,与吃空饷无异。”

“汉中则不然,地处边陲,战乱频发。”

“且老九的荣誉军属制度,需家中子弟上过战场、立下军功方可获得。”

朱标的一席解石之言,令朱元璋打消了原念。

朱标所言,确有其理。

“募兵制暂且于汉中府与西安府试行,有西北强军坐镇,大明边境无忧矣!”

朱元璋沉思片刻,缓缓颔首。

“父皇,儿臣以为,河西走廊或由九弟掌管更佳,如此可调耿炳文麾下十五万边军回归大同一线,强化大明正北防线。”

朱标突然插话。

“此举不惧满朝文武及众兄弟非议?”

朱元璋诧异地望着朱标。

“河西走廊虽可分割东察合台与瓦剌,却也身处二者夹击之地,且远离大明腹地,一旦腹背受敌,何人能守?”

“守哈密与河西走廊,还需九弟汉中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请大家收藏:()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朱标直言不讳。

“嗯,所言甚是!”

朱元璋闻言,眼前一亮。

“儿臣告退,尚需前往工部,商议蜂窝煤厂建设事宜。”

朱标言罢,行礼离去。

朱元璋再思河西走廊之事,即便如朱标所言交予老九,也需妥善安排,方能服众。

夜深。

朱元璋处理完政务,复卧于龙榻之上。

“系统,推演大明皇帝排行榜,需300点国运值,对吗?”

朱元璋问向国运系统。

【无误,扣除宿主300点国运值,大明皇帝排行榜加载中……】

【大明皇帝排行榜首位:天道皇帝朱松!】

国运系统迅速扣值,同时揭晓榜首。

朱元璋默然。

在此之前,他已隐隐有不祥之感,不料这预感竟成真!

大明皇帝榜首,竟是老九那小子!

他,大明开国之君,竟未能登顶!

这份心理落差,让朱元璋心生不悦。

【天道皇帝在位政绩加载中!】

朱元璋尚未来得及反应,国运系统的声音再度响起!

...................分割线..................

96:系统宣告:大明皇榜,你朱元璋位列第四!

重复提示:大明皇榜,你朱元璋仅居第四!

闻此,朱元璋强令自己心绪平静!

他欲探究,老九何以超越自己,稳居首位!

【建文元年,天道大帝以寡敌众,大败朝廷三十万大军,谱写历史佳话!】

【建文五年,天道大帝胜燕汉之争,攻克应天府,迫使建文帝颁罪己诏,终遭天雷毙命,登基为帝!】

朱元璋:“???”

“系统,你给朕解说,这等行径也算功绩?!”

回神的朱元璋急忙追问!

【宿主无须不平,你大明江山得来之路心知肚明?只许自己不许他人立新?旧朝换新,自是功绩,岂容你否认己之成就?】

国运系统一言,令朱元璋哑口无言!

且不论老九与朱允炆纠葛,此言似有其理!

然他当年的是元朝,对抗的是异族!

老九不过内斗,岂可同日而语?

“罢了,暂且记下,你继续!”

朱元璋无奈轻叹。

【天道年间,天道大帝减民税,增商税,广植农作物,国库丰盈,粮仓满溢,大明国力盛极一时!】

这政绩确实无从反驳,至少这一点上,老九远超自己!

在民生治理与经济发展上,这小子确有独到之处,连朱元璋都自愧弗如。

对此,朱元璋心服口服。

天道八年,天道大帝下令北伐,收复漠北后,又遣二皇子朱匣焌平定西域某地。

这是开疆拓土的功绩,无可争议。

但朱元璋心中却五味杂陈。

他打下大明江山,这才是根基,老九的一切皆源于此。

西域之事又该如何解释?老九家的二小子,看来也是个狠角色。

天道二十年,天道大帝西征耶路撒冷、埃及等地,将大明版图扩展至整个亚洲。

朱元璋无言以对,内心受到巨大冲击。

他深知,与整个亚洲相比,大明只是沧海一粟。

老九竟如此能征善战,在位时便征服如此广袤之地?这让朱元璋如何相比?

难怪他能位居榜首!

天道三十年,万国来潮,成就某圣国之名,大明人口竟达3亿之巨!

朱元璋瞠目结舌。

大明人口竟已至3亿?他在位时,大明人口不过千万余户,五千多万而已。

短短数十年,人口竟翻了六倍?

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难道是因开疆拓土,将那些地域的百姓也算入其中?即便如此,也不该有如此之多。

3亿人口,着实震惊了朱元璋。

若他在位时大明人口能达此数,怕是梦中都会笑醒。

天道三十八年,天道大帝最后一次亲征,平定南越,将南国海地区纳入大明版图,稳固海洋局势,为大明日后成为海上霸业奠定基石。

朱元璋此刻无言以对!

之前是广袤的亚洲大陆,如今又谈及那曲折蜿蜒的海岸线!

难怪老九一脉能征服浩瀚海洋与无数岛屿!

老九在位时,已为后世子孙奠定了坚实基础。

仅凭此点,便远超他朱元璋!

虽觉略逊于儿子有些憋屈,失了颜面,但朱元璋心中仍感欣慰。

毕竟,老九再强,也是他朱元璋的亲骨肉!

随后,天道大帝潜心修道,弘扬道教文化,大明大兴基础建设,经济空前繁盛,道路纵横交错,电网覆盖全国九成以上地区!

天道大帝一生政绩,至此已述说完毕。

待国运系统介绍完,朱元璋如梦初醒,内心依旧震撼不已!

他原以为全国公路相通、通电以及大明巅峰版图,是老九一脉历经数代皇帝努力方得成就。

而今看来,老九在位时,已近乎完成!

后世子孙不过是在此基础上稍作完善罢了!

两者差距,天壤之别,足见老九能力之卓越!

仅凭这些政绩,老九位居大明皇帝榜首,当之无愧!

朱元璋虽心有不甘,却也无颜自称超越老九!

事实胜于雄辩!

“系统,户部所报大明人口约五千万,朕知此数必有偏差,你能否算出大明当下确切人口?”

喜欢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请大家收藏:()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