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 第442章 这自是人之常情

这些宣讲之词,皆由耿青事先嘱咐,旨在全力推广投保行。

自进军营以来,周通身上渐渐显现出了军人的气质。

他日常在耿青麾下效力,耿青亦有意栽培,诸多事务皆交由他处理。

“无论身故还是伤残,皆有赔偿!”

“每月仅需缴纳三十文,若遇意外失去肢体,亦可获赔五十两!”

周通提高嗓音,卖力宣传。

闻此,民众纷纷议论起来。

汉王朱松在汉中府的信誉极高,加之如此优厚的赔偿条件,不少人开始心动。

汉王府中,周贵妃得知朱松设立投保行,推出人身意外保险,且赔付金额巨大,震惊之余,连忙找上朱松。

“松儿,你这保险赔付是否过高?”

“你就不担心亏损吗?”

面对焦急的周贵妃,朱松耐心解释道:

“初期定有亏损,但唯有如此,方能树立投保行之信誉!”

“明知亏损仍要为之?你竟要用钱来买信誉?”

周贵妃满脸惊异。

“正是如此!”

“母妃试想,意外身故者虽众,但与汉中府乃至整个西北的人口相比,不过是九牛一毛。”

“一旦民众知晓,投保后遇意外,投保行必赔,即便亏损亦在所不惜,投保行的信誉岂不立增?”

“届时,愿投保此人身意外险者,岂不愈发众多?”

“难道投保之人还盼着自己遭遇意外不成?”

朱松一番话,让周贵妃一时无语。

思索片刻朱松的话语后,她顿时领悟了其中的玄机!

她认为会赔钱,只因保费与赔付金额相差悬殊!

却未曾考虑投保人数这一基础!

譬如说,若有万人投保,每人每月三十文,总计便是三千两银子!

一人死亡赔付一百两,这三千两足够赔付三十人!

难道一万人中会死三十人?

这太过离奇!

尽管关外商队常有死伤,但数量终归有限!

况且,未死者每月缴纳的三十文,皆是纯利润!

下月你还会继续投保吗?

那又是三十文进账!

一年累积,便是三百六十文,闰年更是三百九十文!

除去自然老死病亡,意外伤亡者每年能有几多?

投保人数一旦众多,所获利润……

念及此,周贵妃不禁倒抽一口冷气,望向朱松的眼神中满是震惊!

这孩子的脑筋究竟如何构造?

竟能想出这等赚钱之法?

“母妃这下安心了?”

“儿臣明白,起初投保的百姓或许不多,多为行商之人!”

“不论是否亏本,即便初期略有损失,儿臣也希望真有意外发生时,能有更多人持保单前来索赔!”

“因为每一次赔付,都是投保行的广告,相信保险价值的百姓,定会日益增多!”

“投保人数达到一定规模,便不再有亏本之忧,反而能让儿臣赚得更多!”

朱松深知母亲聪慧,自己的解释定能让她豁然开朗!

“那你赚得这些钱财,打算如何处置?”

周贵妃追问道。

“自然用于汉中府的发展!”

“儿臣在汉中府所做种种,母妃不是都已亲眼目睹了吗?”

“孩儿从不做亏本生意,经商只为盈利。”

“但孩儿赚得的钱财,大多还是用于造福百姓与汉中府。”

朱松一脸诚恳地说明。

“松儿,是娘错怪你了,娘真是多虑了。”

周贵妃闻言,方知自己误解了朱松。

“母妃一切为孩儿着想,孩儿岂会不知好歹。”

朱松不介意地笑道。

“松儿,你父皇传来消息,十月初八便是你的大喜之日。”

“你的王妃徐妙锦,本月便会启程来汉中。”

周贵妃话锋一转,提及徐妙锦即将到来的事。

“竟如此之快,此事还得劳烦母妃多费心,孩儿近日事务繁多,恐难以兼顾。”

朱松闻言一愣,苦笑回应。

“婚礼之事,娘自会替你操办妥当。”

周贵妃笑着点头。

儿子即将再娶,她这个母亲自是满心欢喜。

汉王妃杨氏已逝,汉王府终将迎来新主母。

当晚,投保行首日投保人数已统计完毕。

共有一百余人,其中九成乃即将出关的商队成员。

他们都是家中支柱,投保后可将保单交予家人,一旦发生不测,家人凭此保单可得丰厚赔偿,足以维持生计。

普通百姓投保者寥寥,多数人仍在观望,整日投保者不过十余人。

人身意外险的低保费与高赔付,任谁见了都会心动。

每月几十文钱,多数人都能承担,自然愿意为自己添一份保障。

三十文钱,对汉中府百姓而言并不算多,如今汉中百姓就业稳定,手头宽裕者比比皆是。

即便非从事高危职业,游泳溺水等意外亦时有发生!

因此,即便是寻常百姓,亦难掩心动。

然而,作为首日,多数百姓仍处于观望,欲验证此保险公司是否真的会如约赔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请大家收藏:()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自是人之常情。

新事物要获百姓接纳,总需时日与过程。

首日投保人数逾百,对朱松而言已是惊喜。

他相信,日后投保者只会日增,直至市场饱和。

若此人身意外险能持续稳定推行,深入人心,朱松便可筹谋下一款保险。

此行当固然吸金,却也实为百姓提供保障。

赚取此钱,朱松无愧于心。

况且,他赚得的钱财亦用于民生,皆为汉中府更好发展。

随后的日子里,如朱松所料,投保人数日渐增多。

次日增至一百五十人,第三日便突破两百。

跟风之下,投保者自是络绎不绝。

与此同时,汉中府推出的此人身意外险,震动了整个大西北,一时沸沸扬扬。

多数人以为汉王朱松定是疯了,竟想出此等新奇之物,莫非钱多得没处花?

数日后,此事传至北平府。

“什么?老九弄了个人身意外险,每月几十文,死了就赔几百两?”

“老九疯了吧?还跟本王哭穷,说没钱借本王?”

朱棣闻讯,惊愕不已。

先前向朱松借钱时,他怎说的?

地主家也没余粮嘛!

好家伙,借他钱时没钱,送别人钱时倒费尽心机!

“不成,还是得找和尚商议一番!”

琢磨许久,朱棣决意再赴庆寿寺,求助于姚广孝,让他替自己剖析一二。

他总觉得老九不至于是个会做亏本买卖之人。

不久,朱棣再次踏入庆寿寺。

谈及朱松搞出的人身意外险,每月仅需几十文,却能最高赔付几百两时,姚广孝面露奇异之色,紧盯着他。

“你这样盯着本王作甚?”

“本王问你,老九这脑袋是不是进水了?这种赔钱的买卖也做?”

察觉姚广孝眼神异样,朱棣当即皱眉,满心不悦地问。

“那殿下以为,汉王殿下真就脑袋进水了?”

姚广孝反问。

“这还不算进水?”

“本王不明白,这买卖怎可能不赔反赚?”

朱棣不屑地冷哼一声。

“这次殿下又误解了!汉王这招极为高明,连和尚也不得不赞叹他的智谋!”

姚广孝摇头提醒。

“何意?”

朱棣闻言,眼睛瞬间瞪圆。

高明?

他怎就看不出高明之处?

“殿下是否以为,交几十文就要赔几百两,汉王朱松这生意必亏无疑?”

“那你可有想过,真正能找汉王朱松赔付的能有几人?”

“又或者,殿下以为,所有投保之人,都会去索赔?”

“这人身意外险,说到底就是一种保障,唯有遭遇意外时才赔付!”

“若意外频发,那便不再是意外!”

“可以说,汉王极为聪慧,他人或许笑他傻,但只有智者才懂,汉王的投保之举何等高明!”

姚广孝缓缓道来,望着朱棣的眼神愈发奇异。

“照你这么说,本王倒是成了傻子?”

朱棣心中震撼,瞬间领悟了姚广孝眼神中的意味!

原来,这位老和尚从一开始就暗中将他视为懵懂无知之人!

姚广孝:燕王殿下也想涉足保险之事?资金可充裕?

姚广孝见朱棣气恼,只是摇头轻笑。

“见解因人而异,和尚还是劝殿下多向汉王学习为妙!”

姚广孝的话语再次让朱棣如遭雷击。

但朱棣对姚广孝的智慧深信不疑,否则也不会遇事总来找他。

“真有那么神奇?”

朱棣满脸疑惑地问。

“和尚这就为殿下细细剖析,让殿下心服口服!”

姚广孝微笑,随即解释起人身意外险的运作原理。

初期亏损在所难免,因为初期投保者多为高危职业者。

他们收入较高,能承担保费。

若汉王能如约赔付,投保行的信誉将逐渐提升。

信誉乃此生意之本!

信誉累积到一定程度,因保险获益的人越来越多,普通百姓自会争相投保。

“殿下试想,到那时,投保行门槛岂不被百姓踏破?”

姚广孝说完,再次询问朱棣。

“似乎确有此理!”

“老九这是在以钱换信誉!”

“可每月不过几十文保费,一旦赔付则达几百两!即便投保者增多,又能赚几何,还如此繁琐?”

姚广孝闻言,嘴角微搐!

王爷的算术能力似乎有所欠缺,“六七零”这样的简单账目都算不清楚。

面对姚广孝那略带嘲讽的眼神,朱棣再次发怒:“你这是何意?有话直说,本王难道又说错了?”

姚广孝冷静分析:“高危职业虽有风险,但也是讲概率的,并非所有人都会遭遇不幸,只是概率略高于常人。”

“我给你算笔账,或许你觉得几十文的保费微不足道,但若投保人数众多呢?”

“从几百到几千,几万,乃至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西北一地的百姓又有几何?”

“这笔账,殿下可曾算过?”

喜欢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请大家收藏:()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