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三国:事后诸葛亮,三兴大汉 > 第197章 诸葛亮料袁绍所想,关羽将兵权移交

第197章 诸葛亮料袁绍所想,关羽将兵权移交2更

撤出真定,是诸葛亮早就盘算好了的。

刘备目前挂名的是出守涿郡为都督,名义上只能管辖涿郡的军政。

即便黑山民归在了刘备名下也只能视为特殊情况特殊处理,而不能公然的跟袁绍叫板称:黑山民只能听刘备的不能听袁绍的。

在不能与袁绍公开翻脸前,适时的以退为进才能更好的趋利避害。

更何况:袁绍要的其实也只是个面子。

只要面子给足了,袁绍也不可能真的派高柔以外人去管理那十万黑山民,一不小心将那十万黑山民逼反了,袁绍的面子又没了。

诸葛亮恰到好处的利用袁熙将高柔给诳到了常山国,让高柔试守常山国法曹掾且行左将军府决曹掾事,也相当于在刘备和袁绍之间嫁接了个纽带。

高柔是个聪明人。

在诸葛亮的坦诚相告下,也不再多问。

在其位,谋其职,既然当了常山国的法曹掾又行左将军府决曹掾事,高柔就要将职责范围内的事办好,至于其他的,高柔不想管也管不了。

陶升则是满脸的遗憾,常山国有诸葛亮和没诸葛亮是截然不同的。

但陶升也明白,似诸葛亮这等奇才也不可能一直都留在常山国,能将诸葛亮在常山国制定的一系列流程规矩继续推行下去,如萧规曹随一般,已经是陶升的幸运了。

一个能治理天下的丞相之才给一个小小的常山国制定的流程规矩,足够陶升学一辈子了。

“诸葛军师今后若有空闲,可多来真定走走,只要我陶升还是常山相,便一定不会怠慢了诸葛先生。”

陶升拍着胸口保证,乱世中,多个朋友多条路,凡事也得给自己留条退路,以免今后走投无路。

诸葛亮轻摇羽扇,如常的温文儒雅:“只要陶相不嫌弃,亮今后定会常来。”

陶升更喜,有诸葛亮这句话,那这条退路也就走通了。

随后,陶升便命人准备酒宴,为诸葛亮饯行。

诸葛亮的行动很果断,抢在袁绍一行人抵达真定前便将诸事务移交给了陶升和高柔,随后带着张南离开真定前往中山。

关羽则是留在了真定统率那一万兵马,如此一来,刘备依旧只是奉命募练新卒及统率那一万兵马,而没有插手常山国地方事务。

等袁绍抵达真定城时,迎接袁绍的便是陶升和高柔。

“文惠何时来的真定?”

看到高柔,袁绍顿感惊讶。

高柔忙将受袁熙邀请入常山国以及试守常山国法曹掾且行左将军府决曹掾事,告知袁绍。

一听那十万黑山民现在是由高柔在负责,袁绍的脸上顿时流露出了喜色:“以文惠之才,当个郡守国相也绰绰有余,何须试守法曹掾,你今后便是常山相。”

陶升刚想开口,猛然听到袁绍要让高柔当常山相,瞬间僵住:我被撤职了?

高柔也不由愣住,哪有当着陶升的面让自己为常山相的?

袁绍又转向陶升,道:“显奕路上对孤说,原来的中山相有告老还乡之意,正好孤要去中山避暑,你便与孤同往中山,补中山相的空缺。”

虽然只是平调,但跟着袁绍去当中山相,意义可比自行去中山为相大多了,陶升由惊转喜,忙俯首拜谢:“小人愿为大将军效死!”袁绍大笑:“你曾救孤家小,孤自然不会亏待你。”

高柔心头也是激动,法曹掾与常山相,两者一个地一个天,当即也拜谢道:“愿为大将军治理常山。”

等更改了高柔和陶升的任命后,袁绍这才询问刘备的行踪。

陶升如实道:“左将军去中山访友去了,大将军若去中山,应能与左将军碰上。”

袁绍微微惊讶,又问:“那常山国的那一万兵马,如今是谁在统率?”

陶升不假思索:“暂由左将军麾下裨将军关羽统率。”

袁绍更惊:“可是那个万军丛中取蹋顿首级的关羽关云长?”

陶升点头:“正是此人。”

袁绍低头琢磨。

其实早在抵达真定前,袁绍就提前探得刘备去了中山,故而才会专程折道真定,趁机让颜良、文丑执掌那一万兵马的兵权。

而方才改任高柔为常山相,将陶升调去中山,也是为了抹去刘备在常山国的人脉印记。

诸事都很顺利,唯独关羽不好处理。

许攸小声提议:“大将军可请关羽赴宴,观其态度,再作决定。嗯,左将军的军师将军诸葛亮,也可一并宴请。”

袁绍点了点头,遂让陶升去安排。

陶升迟疑了片刻,道:“禀大将军,诸葛军师已经交接了手头诸务,离开真定往中山去了。”

袁绍眼神一凛:“为何离开?”

陶升隐瞒了真实原因,只挑不紧要的说:“诸葛军师乃左将军的军师将军,先前留在真定只是怕我等不能安顿好那十万黑山民而坏了左将军的信义;自从高相来了真定,诸葛军师见高相行事公正,便将手头事务全都移交给了我等。”

言下之意:诸葛亮只是在真定临驻,并非常驻。

一听诸葛亮如此识趣,袁绍便也放下心来,只让陶升去请关羽赴宴。

然而。

令袁绍没想到的是,关羽赴宴时将印绶文书等也带来了,称刘备早有吩咐,等颜良、文丑返回真定后便将印绶文书都移交给颜良、文丑二人。

刘备是主将,主将不在常山国,将印绶文书移交给身为副将的颜良、文丑二人,合情合理又合规矩。

如此爽快的将印绶文书交付,反而让袁绍有些不知所措了。

袁绍甚至都还在想,如果关羽拒不移交兵权那就只能先将关羽扣下,结果关羽直接就将印绶文书给送来了。

席间的颜良、文丑二人,则是暗暗松了口气,倘若袁绍真与关羽起冲突,颜良、文丑二人便会陷入两难抉择。

直到二人与关羽碰樽时,关羽才小声告诉二人:“大哥不欲二位将军为难,故而在离开中山前早有交代,只望二位将军好生统兵,莫要受小人蛊惑而坏了军士性命。”

一听这话,颜良、文丑更是感动:左将军为我二人思虑至此,此恩绝不可忘!

2更来啦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