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三国:乱世第一枭雄 > 第1849章 张大帅

三国:乱世第一枭雄 第1849章 张大帅

作者:小白狐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4 16:31:20 来源:全本小说网

【叮咚,扫描完毕!

阿里海牙

武力值:105点

统帅值:95点

智力值:105点

政治值:99点

技能一先登:阿里海牙在攻城时,武力值提升5点,阿里海牙在攻城时冲在最前面后,武力值额外提升5点。

技能二聪敏:阿里海牙在动脑子时,智力值提升5点,阿里海牙在读书时,武力值额外提升5点。

技能三善辩:阿里海牙在辩论时,智力值提升5点,阿里海牙在与人争论时,智力值额外提升5点。】

阿里海牙(1227—1286年),畏兀儿人(今维吾尔族),西域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人,元代军事将领,诗人贯云石祖父,父亲阿散合彻。

阿里海牙聪敏善辩,立志建功立业,遂弃耕就学,习畏兀儿书。

后投蒙古大将不怜吉带麾下,不怜吉带使教其子忽鲁不花畏兀儿字,又推荐给宗王忽必烈,成为王府宿卫士(怯薛)。

1258年,从忽必烈攻宋,在进攻鄂州时奋勇先登,为流矢所伤,因功受赏。

......

【叮咚,扫描完毕!

土土哈

武力值:106点

统帅值:98点

智力值:95点

政治值:93点

技能一晓骑:土土哈在统领骑兵时,武力值提升5点,统帅值提升5点,土土哈在统领骑兵作战时,武力值额外提升5点,统帅值额外提升5点。

技能二讨伐:土土哈在奉命讨伐敌人时,武力值提升5点,统帅值提升5点,土土哈在攻入敌人境内后,武力值额外提升5点,统帅值额外提升5点。

技能三力战:土土哈在战斗时,武力值提升5点,土土哈在与人斗将时,武力值额外提升5点。】

土土哈(1237~1297),伯牙兀氏,元朝初期重臣。班都察之子。其家世为钦察部长。

土土哈官至银青荣禄大夫、上柱国、同知枢密院事、钦察亲军都指挥使,卒赠金紫光禄大夫、司空,追封延国公,谥武毅,后加封升王。

......

【叮咚,扫描完毕!

张弘范

武力值:107点

统帅值:108点

智力值:100点

政治值:88点

文学值:99点

技能一武烈:张弘范在战斗时,武力值提升7点,张弘范在与人斗将时,武力值额外提升7点。

技能二灭国:张弘范在攻打其他国家时,武力值提升7点,统帅值提升7点,张弘范在打灭国战时,武力值额外提升7点,统帅值额外提升7点。

技能三征战:张弘范在统兵出征时,武力值提升7点,统帅值提升7点,张弘范在战场指挥作战时,武力值额外提升7点,统帅值额外提升7点。】

张弘范(1238年—1280年),字仲畴,人称张元帅,易州定兴县(今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高里乡河内村),元朝初年大将,汝南王张柔第九子。

张弘范出身河朔地区的汉人世侯家族,早年师从郝经。

中统三年(1262年),任行军总管,从征李璮。

元世祖罢世侯子弟兵权,张弘范被免军职。

至元元年(1264年),为顺天路管民总管,次年,移守大名。

至元六年(1269年),任益都淄莱等路行军万户,参与襄樊之战。

至元十一年(1274年),元军大举攻宋,张弘范为前锋,以功改亳州万户,赐名拔都。

至元十五年(1278年),为蒙古汉军都元帅,进军闽广,俘文天祥于海丰五坡岭。

至元十六年(1279年),在崖山(今广东新会南)大败宋军,灭亡南宋。回到大都不久后病死。

元世祖追赠其为银青荣禄大夫、平章政事,赐谥“武烈”。

至大四年(1311年),加赠推忠效节翊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齐国公,改谥忠武。

延佑六年(1319年),加保大功臣,加封淮阳王,谥献武。

有《淮阳集》传世。,其散曲内容主要是以铁骑征战自矜,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

......

【叮咚,扫描完毕!

刘黑马

武力值:108点

统帅值:103点

智力值:87点

政治值:65点

技能一征战:刘黑马在随军或率军出征时,武力值提升7点,统帅值提升5点,刘黑马在战场上阵杀敌时,武力值额外提升7点。

技能二斩将:刘黑马在与人斗将时,武力值提升7点,刘黑马在与多人斗将时,武力值额外提升7点。

技能三定乱:刘黑马在率军平定叛乱时,武力值提升7点,统帅值提升5点,刘黑马在与叛军厮杀时,武力值额外提升7点。】

刘黑马(1199年—1262年1月13日),大蒙古国将领,本名刘嶷,字孟方,蒙哥汗赐名也可秃立(Yeke Tului,意为大镜子),祖籍济南历城,生于宣德威宁(今内蒙古兴和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乱世第一枭雄请大家收藏:()三国:乱世第一枭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刘黑马少时便随祖父刘伯林征战,经历大小数百战,蒙古太祖十六年(1221年)袭父职。

蒙古太祖二十年(1225年),随军平定武仙叛乱,同年大败金军,斩金将忽察虎。

蒙古太宗四年(1232年),在三峰山之战中大败金将完颜合达,后被任命为都总管万户,镇守陕西、山西地区,同时参与攻打宋朝四川地区的战争。

中统元年(1260年),接受宋将刘整投降。

中统二年(1261年)卒于成都路军民经略使任上,后被元朝赠太傅,追封秦国公,谥忠惠。

......可跳转下一章......

......可跳转下一章......

......可跳转下一章......

张弘范的父亲张柔在元太祖八年(1213年),蒙古军南下中原,金都南迁之时,以地方豪强的身份,聚集乡邻亲族数千余家结寨自保。

元太祖十三年(1218年),与蒙古军战于狼牙岭(今保定市易县紫荆关附近的狼牙山一带),兵败被俘,降于蒙古。

元太祖二十年 (1225年),蒙古任命他为行军千户,保州(今河北保定)等处都元帅。

元太宗十年(1238年),张柔四十九岁时,张弘范出生,金朝已经亡国四年了,所以他说不上是金朝的臣民。

他有八个哥哥,两个弟弟。他八哥就是后来承袭万户爵位的张弘略。郝经很长一个时期是张柔为子弟们礼聘的家庭教师,张弘范也是郝经的门下士之一。

在父兄师友的熏陶下,张弘范成长为一个文武全才的年轻将领。

元宪宗蒙哥六年(1256年),张弘范身长七尺。当时男子成年都有蓄须的风尚。张弘范长须拂胸。

不仅是骑射能手,而且以善于马槊(即古代的武器长矛)。口才好,善于应对,诗歌也写得有特色。

......

元宪宗蒙哥六年(1256年),其兄张弘略任顺天路总管,他赴蒙古大汗的驻地述职之后,张弘范被留下代理工作,这给他提供了展示其行政管理才能的绝好机会。

他决意要改革风气,严格整顿纪纲。当时蒙古军队的纪律很差,他们所过之处,百般骚扰。

张弘范认为:“国家应该是有法制的,应令行禁止,不允许有违法的行为。凡不遵守法度的,都要绳之以法。”

这样,许多违反军纪的蒙古兵都受了处分,不少人挨了军棍。从此以后,蒙古军队风清弊绝,耳目一新。

中统元年(1260年),忽必烈继承蒙古汗位,改元中统。这时张弘范正是二十四岁,被任命为御用局总管。

中统三年(1262年),山东军阀之一的李璮起兵叛乱,张弘范跟从亲王孛儿只斤·合必赤前往济南讨伐李璮。忽必烈命令张柔和张弘范率兵二千迅速去大都(今北京)亲自检阅,并立即任命张弘范为行军总管。

这个职务相当于一个纵队司令官。在平叛进军中,他不避艰险,屡立奇功,成为忽必烈很器重的一个青年将领。

他严以律己,廉洁奉公,处理日常工作,公平合理,信赏必罚。胸怀坦白,不怀报怨之心。

士兵有疾病,一定要亲自去探视,照顾医药治疗,不幸而逝世的,一定要把柩骨送回故乡;上级有赏赐一定分给群众;有军功而未获酬赏的,一定为之代请陈说,不得请求不止。

这些看来是很平常的行为,但发自内心、持之以恒,在士兵中受到很多人的爱戴和信赖,逐渐取得了很高的威望。

李璮之乱被平息之后,蒙古朝廷认为李璮掌握地方的兵民之权,因而能够为乱,所以商议罢免势力较大的世侯的官职,张弘范因此被罢。

.......

至元元年(1264年),张弘范的八哥张弘略调至京城充任宿卫(蒙语称为怯薛,是为大汗轮流值宿守卫的禁卫军,后来发展成为元代官僚阶层的核心)。

忽必烈在张柔诸子中特别选拔出张弘范来代替张弘略的工作,把金虎符亲自交给他,正式任命他为顺天路管民总管。

佩带金虎符在当时是一种特殊荣誉,也是享有特权的标志。从此在朝廷青年贵族群中,成为一个崭露头角的新星。

至元二年(1265年),他又由顺天府调任大名。

未上任之前,他改穿便服微行出访,到各处调查民间疾苦。发现了收租的官吏们非法加派,群众怨声载道。

于是他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惩办那些不法的仓吏。由于这些措施,很快就取得群众的拥护。

那年又适逢大水,他没有请示就决定免除了灾区的全部租赋。管理财赋的部门认为他犯了“专擅之罪”,要给他以处分。

为此,他请求赴大都直接向皇帝申诉。

见忽必烈后,忽必烈问他:“你有什么要申诉的?”他说:“我以为国家把粮食存在小仓库里。不如存在大仓库里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乱世第一枭雄请大家收藏:()三国:乱世第一枭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老百姓因为遭了水灾,交纳不上粮。如果一定要从农民口里夺取粮食,政府的小仓库当然会充实起来,但老百姓就会死绝了。等明年就会一粒粮也收不到!

首先要让人民活下来,以后才会年年有收获、家家有余粮。农民有了余粮,那不都是国家的粮食吗?这就是我所说的大仓库!”

忽必烈点头称赞,夸奖他懂得治国的大道理,就不再追究他的专擅之罪了。

......

至元十三年(1276年)正月,宋廷派遣宗室赵尹甫、赵吉甫携传国玉玺及降表赴元军大本营乞和,降表中以伯、侄相称,伯颜看了降表后,派遣张弘范、孟祺(元行省咨议)、程鹏飞等人带着命令先入临安城,责备宋朝大臣背约失信之罪。

张弘范等终于说服了宋廷,取得南宋改称臣仆,屈辱请降的表文。

三月,伯颜入临安,宋幼主赵?(恭帝)及全太后等均被押送至大都。

皇帝、皇太后虽然投降了,但人民并不都甘心作元朝的臣民,浙东一带发生了叛乱。

按蒙古人的惯例,降而复叛,又杀了使臣,又焚烧了招降书,是要屠城的。

张弘范没有执行蒙古人屠城的习惯法,只杀了几个为首的人,就了结了此案,保全了一城人的性命。

至元十四年(1277年),元军凯旋,张弘范也加官进爵,被授予镇国上将军的军阶,任命为江东道宣慰使。这时张弘范四十一岁,已经是武职官员中从二品大员了。

至元十五年(1278年)四月,文天祥、张世杰等拥立的小皇帝赵昰,被迫逃到广州,赵昰病死于硐州岛上(今广东雷州湾上一岛)。

为了坚持斗争,他们又拥立广王赵昺于广东新会海中崖山,改元祥兴。元廷命张弘范为蒙古汉军元帅,前去攻击南宋流亡朝廷。

至元十六年(1279年)正月,元朝组织水军,大举进攻崖山。

二月,张弘范统率的元朝水军抵达崖山后,曾派张世杰的外甥韩某,三次去张世杰军中劝降,张世杰严辞拒绝了诱降。

张弘范做了四面包围的严密部署,发动了总攻。

他目的在消灭宋军的有生力量,要一举歼灭,不使其再散逸。二月初六日晨,用炮石、火箭作掩护,插入宋舰队主力所在。

元军跳上宋船后,短兵相战,发挥北军之所长,宋方溃不成军。张世杰冲出重围,准备招集旧部,找寻赵宗室后裔再图恢复。

元军李恒的舰队追至大洋,没有追赶上,不幸遇大风浪,船翻之后全船的人都淹死在平章山下。

喜欢三国:乱世第一枭雄请大家收藏:()三国:乱世第一枭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