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 > 第4章 关二爷的考校

酒过三巡,见江浩吃饱喝足,刘备终于开口说道

“我观惟清,绝非常人,今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董卓乱权,不知惟清有何打算?”

用不用江浩,刘备心中已然有了计较,即便自己看错人了,也要留下江浩,况且他相信自己眼光不会有错。

“不瞒玄德公,我自幼在山中苦修,主要学的是算学、诗词歌赋,像兵法韬略什么的只是略懂。

此番下山,一为游学,增长见闻,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二是家师临终前叮嘱我下山,寻一明主辅佐,以成大事。

家师从小将我抚养长大,教我学识,不是亲生父母胜似亲生父母,在下料理完家师后事后,削发以祭家师在天之灵,之后一路游学,便到此地。

先是遇到那位有点意思的刘平县尉,后面多亏张将军的救命之恩。”

江浩说完抿了一口酒,略作伤怀。

投靠哪位诸侯,还是得再看看。

“惟清,投奔我大哥吧,我大哥可是汉室宗亲。”

张飞看着江浩急不可耐的说道。

黑黝黝的脸上一双亮晶晶的大眼睛盯着江浩,仿佛在说:你要相信我哦!

“翼德,不可无礼。”

刘备面带怒意的说道,但内心给三弟点了个赞,心里欢喜得很。虽说这位江先生,不是自己想要的谋略型人才,也不是内政型人才,但他还是想招揽。

这年头读书人不多,能认识字的就是人才了,更何况江浩还会作诗。

至于算学,刘备表示自己不了解,他没学过算学。

“额,在下一介白丁,虽然曾略读过兵法韬略,恐怕难担大任,但若玄德公不嫌弃我这个吃白食的闲人。

倒是可以先做着事情,不过,玄德公可想清楚了,我今日可是在城门口结怨刘平。”

江浩笑着说道,若是刘备为一混蛋县尉把自己拒之门外,那他也只好作罢,权当错付。

“若惟清不弃,我今夜便可取刘平那厮项上人头,这个混账玩意,之前就听说他欺男霸女,一直没找到证据而已。”

刘备思考了片刻,郑重的说道。

“没事,我自有妙计,不需玄德公行那杀人之举。”

江浩看见刘备郑重的眼神,便知道其所言非虚,心诚意真。

“好,县内恰好缺了一名主簿,想来以惟清之才定能担此大任。”

刘备笑盈盈的说道,这是五年来,第一位投靠他的士子。

主簿,主管文书簿籍及印鉴,即起草一些文件、管理档案、以及各种印章等,大致相当于现代的秘书一职。

三国时期比较有名的主簿,就是吕布、司马懿、杨修了。

这个职务可大可小,往大了说,接近主公,随时能进言,能让领导看到自己的表现和才华,升迁快;往小了说,就是一个狗头军师,没有实权。

轮到江浩有些惊讶了,刘备居然都不考察,就让他当这个官员,这需要多大的信任,难怪徐庶、诸葛亮一上来就是军师的位置,魄力可见一斑。

正当他想说话,却被一个高冷的声音打断。

“江先生,你说你颇有诗才,可否容某考校一二。”

关羽抚髯说道,一双丹凤眼锐利得盯着江浩。

“关将军且问,我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江浩丝毫不惧,双目炯炯有神,回视着关羽。

没本事的人入不了关羽张飞的眼,诸葛亮也被为难过。

还记得诸葛亮第一次用兵时候,在博望坡,调度关羽张飞,关羽张飞就跟皮皮虾一般,矫情的说道:

“呵,大哥成天如鱼得水,现在曹军压境,使水应敌去。”

“哼,我等皆去厮杀,你却在家中安坐,好自在。”

所以,不露两手,很难让关羽张飞信服。

“好,我也不为难惟清,你以屋内任意物件为内容,做一首诗即可,作诗时间惟清说了算,要是为难,也可以不做。”

关羽缓缓说道,他也没学过算学,但是读过春秋的他,诗句能品鉴一二。

他就担心大哥三弟被忽悠,有没有才华,光靠背一首诗就能看出来。

谁知道对面这位江先生的归园田居是不是剽窃之作,索性他当这个恶人,再试试这人的成分。

“云长,且满饮三杯酒,三杯过后,诗自然就来了。”

只要不考春秋左传的典故就行。

他也只记得,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曹刿论战?烛之武退秦师?宫之奇谏假道(唇亡齿寒的典故)这么几个。

如果真要回答不上来关羽的问题,那画面就很美了:

关羽一本春秋竹简扇在江浩的脸上,你隐居游学十年?你学得什么鬼?春秋都没读过,怎么有资格与关某为伍?

不限定题目,只以屋内物品为诗,那么酒、饭菜、人这些都是可以的,他已经有了主意。

关羽也没有矫情,拿起一坛酒如喝水一般就往嘴里倒,既然是自己发问在先,那么喝三杯也是应该的。

“如何?”

关羽用衣袖擦了擦嘴角的酒水,盯着江浩说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请大家收藏:()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刘备和张飞则是放下了手中酒杯,一脸期待着看着江浩。

看见关羽喝了半坛酒,江浩心情有些激荡,这可是他敬佩的三国人物之一。

用现代流行说法就是:一句话,让关公心甘情愿为我喝下三杯酒。

“在下下山以来,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而民以食为天,就以这碗中粟米为题,做一首《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江浩看着碗中粟米饭,长叹一声。

古往今来,最苦的就是农民,特别是古代,很难想象种田的反而吃不饱,现代稍微好些了,但是没有差距就没有伤害,对比起来依旧是农民最苦。

“在下失敬,未料想先生竟然如此心怀苍生,悲天悯人,我敬先生一杯。”

关羽听见了诗句后,觉得自己先前的怀疑太不是东西了,红脸更加通红,如烧红的烙铁一般,说着举着酒杯,猛然鞠躬九十度,做了一个天揖。

古代揖礼有三,天揖、时揖、土揖,又称作上揖、中揖、下揖。

其中天揖体现着最高的敬意。

“无妨无妨,些许小事,云长兄不必如此。”

江浩也愣住了,对着关羽回了一个礼,随后摆摆手说道。

二爷的高风亮节,可是有目共睹,禁得起考验的,能得到他的敬重,荣幸之极。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真是好诗,备受教了。”

刘备呆住了呢喃道,给江浩出考题其实是他默许二弟这么做的,不仅可以解开二弟的疑惑,还能试探江浩的真才实学。

即便江浩做不出来诗句,他也会打个圆场,让江浩有个台阶下,待遇照旧,只是重视程度会低很多。

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

这句话深深震撼住了刘备,旧时种田被暴晒的场景历历在目,他家道中衰,父早丧,过了很长时间苦日子,自然体会过种田艰辛。

就是因为种田辛苦,他才选择织席贩履,卖卖草鞋和席子过生活。

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这更是升华之笔,道出了真情实感。

“过奖了,不是诗句是好诗,而是描写的景象无比真实,正所谓人情练达即文章,世事洞明皆学问。

我也只是哀民生之多艰罢了,希望日后能匡扶汉室,为民造福。”

毫无疑问,穿越者的优势有很多,文抄这个优势,永远占据前三名。

江浩丝毫没有剽窃的压力,更不会认为抄袭前人诗作是个多么恶心的事情,

穿越而来,脑子里的东西都是优势,该用就用,不用简直是暴殄天物,他也付出过努力的(背诵),只要不要出现违背主流思想的东西就行了。

他只是中华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共享者罢了。

“俺老张也觉得,好诗。”

大嗓门张飞豪迈的声音响起。

他是富二代,没有经历种田的苦处,但也知道个大概,这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在他眼里,通俗易懂的诗就是好诗。

“江先生,受教了,刘备敬你。”

“江先生,俺也敬你。”

“江先生,关某闻得此诗,胜读十年书,关羽敬你。”

刘关张不约而同的一起起身,对着江浩行了一礼,开口说道。

“好,我等四人,也是有缘,今日能相见,实在是倍感荣幸。”

江浩回了一礼,能和刘关张三兄弟在一起喝喝酒,满足了穿越前的一大心愿。

“满饮此杯。”

紧接着,气氛更加欢快,刘备看向江浩的眼神愈发热切,如果说先前只是想招收一个读书人。

单纯想着江浩年少有才,在他身边历练一二,绝对可堪一用,现在就是真正将江浩看做杰出人才。

可以说刘备也算是求贤若渴了,徐庶一首高歌,就让刘备大喜,奉为上宾,之后用人不疑,直接拜为军师。

喜欢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请大家收藏:()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