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请起,快快起来!”
刘备急忙下马,快步走向跪拜的百姓。
江浩、赵云等人也紧随其后,纷纷扶起跪在地上的百姓。
刘备走到一位瘦高的老人面前,温和地问道:“老丈,请问良种、耕具都发到了吗?”
瘦高老人激动得声音发颤:“领到了,领到了。多谢刘皇叔恩典,小老儿一家老小都有了活路。”
说着又要下跪,被刘备及时扶住。
“那就好。”
刘备点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只要大家都能领到所需之物,我也就放心了。”
另一边,江浩扶起一名矮小的中年男子,关切地问道:“现在吃饭、居住怎么样?”
矮小中年男子似乎有些拘谨,含含糊糊地说不清楚:“额,吃的饱,有的住。”
赵云见状,上前补充道:“江军师,现在屯田百姓每人每日发放2斤粟米。住所的话,暂时是简陋的帐篷,十几个人挤在一起。”
江浩在心中快速计算着:汉代的2斤是后世的半公斤,也就是五两米,一个月一个屯田百姓消耗0.6石粮草,加些野菜,勉强能吃饱吧。
“嗯,房屋问题,等忙完春耕,慢慢改善吧。”
江浩点了点头,“在冬天到来前建好就行。眼下最重要的是确保春耕顺利进行。”
众人又闲聊了片刻,刘备便举起耒耜向着中间枣袛预留的田地走去。
那是一块尚未开垦的土地,泥土黝黑,看起来很是肥沃。
“主公,您千金之躯,何苦亲自下田?”
枣袛有些感慨地说道,他真没想到刘备会亲自下地种田。
在他印象中,即便是最廉洁的官员,最多也就是象征性地动两下锄头,做做样子罢了。
刘备停下脚步,转身面对枣袛,神色认真:“子丰,我等既为父母官,自当与民同甘共苦。若是连这点苦都吃不得,又如何能体会百姓的艰辛?”
话落,刘备便举起耒耜,熟练地翻起土来。
他的动作虽然不算专业,但明显不是第一次干农活,每一锄下去都能恰到好处地翻起土壤,既不深也不浅。
一旁早已聚起的千余百姓,看见刘备亲自下田耕地,无不惊讶又感动。
他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刘皇叔,想不到也与我等一起下地干活,真乃仁义之官啊!”
“是啊,若为官者人人如此,天下苍生有望也。”
“你说,要是刘皇叔的官再大些,是不是能帮助更多百姓?”
“那可不!要是刘皇叔能当上州牧,甚至是丞相,天下百姓就有福了!”
这些议论声虽然不大,却清晰地传到了刘备耳中。
他手中的动作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但很快又继续劳作起来。
江浩看着这一幕,心中暗自点头。
他转向众人,开始分配任务:“伯平,右边这块是我们的。奉孝,左边这块你的。军士留十人护卫,其余人等都去找妇孺老者一对一帮扶。子丰、子龙,你们去忙你们的吧。”
郭嘉顿时变成了苦瓜脸,一脸幽怨地接过江浩递来的耒耜:
“惟清,你这是存心为难我啊。我这一介书生,哪干过这等粗活?”
江浩笑道:“奉孝莫要推辞,正好锻炼锻炼身体。你看你整日饮酒作乐,身子骨都快垮了。”
郭嘉无奈地摇摇头,拖着沉重的步伐走到左边那块地,有气无力地挥舞起耒耜来。
那动作生疏得让人忍俊不禁,每一次下锄都像是在与土地搏斗。
其余军士闻言,立刻拿起携带的耒耜,四下散开,找起了帮扶对象。
田野间的千余百姓,原先是聚拢看人热闹,结果便成了亲兵们追着帮忙的对象。
“那个老丈是我的,老丈,别走,带我去你家地里,我来给你干活。”
一个年轻的士兵追着一位老人喊道。
老人连连摆手:“使不得,使不得。折煞小老儿了。”
“什么使不得,你不带我过去干活,我家将军怪罪下来,我是要受罚的。快带我去。”
士兵急切地说道,脸上写满了真诚。
另一边,一个壮实的军士拉住一个农妇:“大嫂,你家地在哪?我去给你家干活。”
农妇不知所措地看着这个陌生的军士,结结巴巴地说:
“在、在那边...可是军爷,这怎么好意思...”
“没什么不好意思的,这是刘皇叔的命令,我们得执行。”
军士爽快地说道, 然后朝着农妇指的方向走去。
不到片刻,三百亲兵便找到了各自的帮扶田地,卖力挥舞耒耜,挥洒汗水锄地。
这些平日里持刀握枪的手,此刻握着农具,虽然动作生疏,却格外认真。
“呜呜呜。”
一名老者看见此景,突然落泪痛哭。
他已经五十岁了,活了这么久,走南闯北,什么战乱没经历过,什么兵没见过?
烧杀抢掠的官兵他见多了,但还是第一次见到主动为百姓干活的士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请大家收藏:()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