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军即将抵达均县时,蒯越主动前来献计。
......
"提防追兵偷袭......是这样么?"
夜深人静,尚未就寝的许衡接见了前来拜见的蒯越,听他道出了心中忧虑。
"正是,务必提防追兵偷袭。"蒯越神色凝重,言之凿凿,由不得许衡不重视。
许衡披着外袍起身,在帐内踱了几步,眉宇间也浮现忧色:"不瞒先生,此前我也隐约有此预感,已先将杜嫣送回南郡。就是担心驻军时遭袁术兵马突袭,乱军之中恐有不测。"
蒯越赞叹道:"原来公子早有防备,倒是蒯某多虑了。"
许衡感慨道:"袁公路野心勃勃,总想压袁本初一头。早先我亲赴鲁阳献策,请他开放南阳通道,如今事成之后,反倒助了本初一臂之力。以公路的性子,定会怀恨在心..."
蒯良颔首道:"主公明鉴。如今二袁对峙缑氏,声势浩大却未敢轻启战端。待双方各自退兵,公路必会拿我们开刀。他麾下阎象、杨弘皆是智谋之士..."
"先生之意我明白。"许衡蹙眉道,"可我军从排河撤至均县,他当真还会穷追不舍?"
"公路睚眦必报。"蒯良正色道,"排河驻军时他不敢轻举妄动,如今我军思乡心切,正是他偷袭良机。"
许衡闻言恍然,持灯细观地图。微弱的火光映着他冷峻的面容:"那就在均县河道设伏,先会会这位袁车骑。"
"此间水网密布,正是用兵之地。"蒯良抚须浅笑。
许衡凝视着地图上蜿蜒的河道,仿佛已看见即将燃起的战火。
袁氏营帐中,袁术暴怒难抑。
"袁伯业这厮,简直禽兽不如!"他狠狠将竹简砸向地面。
这封来自山阳太守袁遗的信函,表面是调解兄弟纷争,实则处处偏袒袁绍。袁氏子弟多居要职,除袁绍袁术外,袁遗坐镇山阳,袁忠任职沛相。令人愤懑的是,族中仅袁胤支持袁术,余者皆倒向袁绍。
"这帮混账,竟都攀附贱婢所生之辈!"袁术拍案怒吼,声音里掺杂着愤恨与失意。
孙坚冷眼旁观,出列劝谏:"袁绍势大,此时不宜硬拼。"
"就此退兵,本将军颜面何存?"
杨弘献策道:"不如暂回南阳,广结盟友。孙将军可取豫州,下官愿往徐州游说陶谦。若得南阳、豫州、徐州三地之力,中原诸敌皆可图之。"
听闻要除掉孔伷夺取豫州,孙坚神色微变,想起许衡曾经的告诫。
袁术眼中精光闪动:"若事成,袁绍党羽不足为惧。"
今日再议,杨弘进言道:"辽西公孙瓒乃当世豪杰,如今与刘虞交恶,屯兵右北平。其部众骁勇善战,不逊于孙坚,若能与结盟,袭袁绍后方,必可大获全胜!届时,袁公心中郁结岂不解之?"
袁术冷笑道:"说起心头之恨,除袁绍那 ** 之子外,刘家小儿更令人恼怒。本将诚心相待,他竟相助袁绍,实在可恨......"
杨弘劝道:"许衡小辈不足挂齿,待大局已定再收拾不迟。"
正商议间,忽有亲卫疾步入帐,附耳低语。未及说完,袁术脸色骤变,先青后赤,双目充血,牙关咬得咯咯作响。
"好一个南阳太守!好得很哪!本将尚未动手,你倒先爬到头上来了!"袁术怒极反笑。除袁绍外,刘琦是第二个能将他气到如此地步之人。
当即点将:"陈兰、纪灵、雷薄、李丰,各率本部兵马连夜追击,务必擒杀刘琦!"
主簿阎象急谏:"袁公三思!刘虞叔侄声望日隆,若贸然追击恐损威名。"
袁术重击案几,震得杯盏乱颤:"都这般时候还顾什么名声?朝廷已下诏命刘琦为南阳太守,难道要将宛城拱手相让?"
众谋士闻言俱惊,未料董卓竟使出如此毒计,以官爵挑动双方相争。此乃阳谋,却令人进退两难。
阎象眉头紧锁,暗自思量。
汉时权贵行事,最重名分大义。
袁术先前唆使孙坚除掉荆州刺史王睿与南阳太守张咨,正是为了能堂而皇之地掌控荆州。
如今董卓册封刘琦为南阳太守,袁术明知是计,却不得不入局。
袁术清楚董卓的用心,可南阳的士族、豪强、百姓却不知情……
若不除去刘琦,后患无穷。
眼下刘琦领兵南下,若能在他抵达南郡前将其截杀,虽会与刘表结怨,却是袁术目前的最佳选择。
阎象沉默不再进谏。
此时孙坚上前道:"袁公,荆州军虽此前与西凉军交战有所折损,但现已与益州贾龙合兵,兵力约七八千之众。末将曾与荆州军并肩作战,知其不乏能人,战力不凡。若仅派纪灵、陈兰等人追击,恐难取胜。"
孙坚深知荆州军底细,但袁术不以为然。
他不信荆州军真如孙坚所言那般强悍。
南阳太守张咨被杀,刺史王睿自尽,南郡太守郭永惊惧弃官,荆北郡兵早被袁术与孙坚收编。短短十个月,刘表与许衡纵有通天之能,又岂能将荆州军力提升至与己方相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曹营悍将,从马镫破阵开始请大家收藏:()三国:曹营悍将,从马镫破阵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