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蚕神像腹现帛书龙马图背显河洛
西陵氏部落的修缮行动
西陵氏部落,作为嫘祖的故乡,自古以来便与蚕桑有着深厚的渊源。
嫘祖,这位黄帝的正妃,教会了人们植桑养蚕、缫丝制衣,开启了中华远古文明的新篇章。
为了纪念嫘祖的功绩,西陵氏部落修建了蚕神庙,世代供奉。
岁月流转,蚕神庙历经风雨侵蚀,渐渐变得破旧不堪。
部落首领召集众人商议,决定对蚕神庙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修缮。
他们认为,蚕神庙不仅是祭祀嫘祖的场所,更是部落精神的象征,修缮蚕神庙,不仅能表达对嫘祖的敬意,还能祈求来年蚕桑丰收,保佑部落平安。
于是,部落里的青壮年纷纷响应号召,投入到修缮工作中。
他们从山中砍伐木材,搬运石块,精心雕琢每一块砖石。
女人们则负责准备食物,照顾工匠们的生活起居。
整个部落充满了忙碌而又和谐的氛围。
蚕神像腹中的神秘帛书
在修缮蚕神庙的过程中,一位年轻的工匠爬上了蚕神像,准备修复神像头顶的破损处。
当他用力撬动一块松动的砖石时,突然听到一阵轻微的“嘎吱”
声。
紧接着,神像的腹部竟然缓缓打开了一个暗格,露出了一个神秘的物件。
众人纷纷围拢过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突如其来的发现。
只见暗格中放置着一块长方形的帛书,虽然历经岁月的洗礼,帛书已经泛黄发脆,但上面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辨。
帛书的材质是一种细腻的丝织品,摸起来柔软光滑,边缘处还有一些精致的刺绣花纹,显示出它的不凡来历。
工匠们小心翼翼地将帛书取出,交给了部落首领。
首领轻轻展开帛书,发现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古老的文字,这些文字弯弯曲曲,笔画繁复,像是一种失传已久的语言。
除了文字,帛书上还绘制了一些奇怪的图案,有飞鸟、走兽、星辰,还有一些人形的符号,这些图案色彩鲜艳,虽然历经千年,依然没有褪色。
众人看着帛书,不禁议论纷纷。
有人猜测,这可能是嫘祖留下的遗言,里面记载着蚕桑养殖的秘诀;也有人认为,这是一份祭祀的文书,用于祈求蚕神的庇佑;还有人说,这或许是一部古老的史书,记录着西陵氏部落的起源和发展。
黄帝的梦境与启示
此时,黄帝正在轩辕宫处理部落事务,他感到一阵疲惫,便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
在梦中,黄帝身处一片混沌的世界,四周云雾缭绕,神秘而又朦胧。
突然,一道耀眼的金光从天际射来,照亮了整个世界。
黄帝定睛一看,只见一位身着五彩华服、头戴金冠的仙人飘然而至。
仙人面容慈祥,目光深邃,手中捧着一块散发着神秘光芒的玉版,玉版上刻满了奇异的符号和图案。
仙人将玉版递给黄帝,说道:“黄帝,此乃天地之秘,河图洛书。
黄河之畔,龙马负图而出,洛水之滨,神龟载书而来。
此乃上天赐予你的启示,领悟其中奥秘,可安邦定国,造福苍生。”
言罢,仙人化作一道流光,消失在茫茫云雾之中。
黄帝从梦中惊醒,梦中的情景历历在目,尤其是仙人的话语,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他深知,这个梦绝非偶然,而是上天给予他的重要启示。
黄帝陷入了沉思,他回忆着梦中仙人的每一句话,思考着河图洛书的含义。
他觉得,这河图洛书必定隐藏着天地自然的规律和治国理政的智慧,若能领悟其中奥秘,定能带领部落走向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