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儒心弈世 > 第118章 努力挽回,民众质疑

儒心弈世 第118章 努力挽回,民众质疑

作者:乔恩jon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4 14:54:29 来源:全本小说网

# 第118章:努力挽回,民众质疑

晨雾像一层薄纱,裹着城南广场的木架与广告布,连空气里都飘着细碎的冰粒,落在脸上凉丝丝的。路智站在临时搭建的木台侧边,指尖反复摩挲着怀里的木盒碎片——那是林伯从旧木盒上拆下来的边角料,纹理里还嵌着当年修复古籍时沾上的墨渍,被他揣在怀里多日,早已焐得与体温相融。

台下的人声渐渐嘈杂起来,像煮沸的粥。有人踮着脚往广场深处望,看到满场的广告布便皱起眉头;有人拎着菜篮,手指无意识地抠着篮子边缘,显然在犹豫要不要离开;还有几个穿绸缎庄伙计服装的人,正拿着广告单往民众手里塞,嘴里念叨着“买布赠琴谱”“满百两送银簪”,引来不少人反感地挥手避开。

“路公子,孙会长在那边盯着呢。”柳儿抱着一把桐木古琴走过来,琴身裹着浅青色琴布,上面绣着细小的梅花纹,是她昨晚熬夜绣的。她压低声音,指了指广场东侧——孙富靠在一根挂着“珠宝满赠”招牌的木架上,手里把玩着玉扳指,目光像钩子似的盯着这边,嘴角还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仿佛笃定路智无法收拾残局。

路智顺着柳儿指的方向看了一眼,后背的旧伤突然隐隐作痛——那是上次被蒙面人砍伤的地方,昨晚帮王掌柜抬琴桌时不小心扯到了伤口,此刻每一次呼吸都像有细针在扎。但他没工夫管这些,只是深吸一口气,将木盒碎片往怀里又揣了揣,走上木台。

木台是昨晚用临时凑来的木板钉的,缝隙里还嵌着木屑,踩上去“咯吱”作响,像在替他紧张。他抬手理了理长衫下摆——那是件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袖口还有一道未缝补的裂口,是上次与蒙面人打斗时被刀划破的。台下的民众注意到他,议论声渐渐小了些,几十道目光落在他身上,有不满,有疑惑,也有几分残留的期待。

“各位乡亲,先请大家静一静。”路智的声音不算洪亮,却带着一股执拗的清亮,像初春融化的溪水,慢慢淌进人群的嘈杂里。他双手抱拳,深深鞠了一躬,起身时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前排那个拄着枣木拐杖的老人身上——那是李大爷,上次琴棋巷活动时,他带着六岁的小孙子来认琴谱,小孙子还抱着他的腿,奶声奶气地问“爷爷,这个像小豆芽的符号是什么呀”。

“我知道,大家今天来,是想看看琴棋文化的样子,不是来看满场广告布的。”路智的声音放软了些,指尖轻轻敲了敲木台边缘,“昨天我跟孙会长约定好,文化区不动,只在入口处放广告。可今早一来,琴艺区的楠木琴桌被挪到了厕所旁,棋艺区的竹篱笆被拆了,连古籍展架的玻璃罩上都沾了茶渍——这不是大家想要的,也不是我想办的活动。”

他弯腰从木台下方拎出一个布包,打开来,里面是几张泛黄的纸——有柳儿熬夜抄录的《梅花三弄》简谱,有林伯生前批注的《棋经》残页,还有上次活动时民众留下的字条,上面写着“下次还来”“希望多讲些古琴故事”。路智拿起一张简谱,对着阳光展开:“大家看,这是柳儿姑娘抄的琴谱,她的手指因为抄谱磨出了茧子;这是林伯批注的棋谱,他为了搞懂一个南宋的定式,熬了三个通宵。这些东西,不是广告布上的‘买二赠一’能换来的,是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文化,是能让孩子记一辈子的东西。”

李大爷听到“林伯”两个字,眼眶微微发红。他拄着拐杖往前挪了两步,大声说:“路公子说得对!上次我家小孙子听了琴音,现在每天晚上都要我给他讲蔡邕制焦尾琴的故事!文化这东西,能养人!”

“是啊!”卖糖葫芦的小贩推着车挤到前排,车杆上的糖葫芦红通通的,在晨雾里格外显眼,“上次活动,我跟着琴音吆喝,糖葫芦卖得比平时快两倍!不是我吆喝得好,是琴音好听,大家愿意停下来!”

台下的议论声渐渐变了味,不满的抱怨少了,附和的声音多了。有个穿粗布短打的汉子放下手里的菜篮,说:“路公子,我们信你!你说怎么干,我们帮你!”

“对!我们帮你拆广告布!”几个穿校服的学生也举起手,眼里满是干劲。

孙富靠在木架上,脸色越来越难看。他没想到路智会拿出这些“证据”,更没想到民众会这么快被打动。他悄悄从怀里掏出个哨子,想吹哨让伙计们过来闹事,可刚把哨子放到嘴边,就被旁边一个拎着菜篮的大婶瞪了一眼:“孙会长,您要是想添乱,我们可不答应!”孙富的手顿了顿,只能把哨子又塞回怀里,恨恨地盯着路智。

路智看着台下渐渐凝聚起来的人气,心里稍稍松了口气。他举起手,示意大家安静:“谢谢各位乡亲的信任!现在我保证,半个时辰内,我们把侵占文化区的广告布全拆了,琴桌、棋桌、古籍展架都摆回原位。另外,我们还加了两个环节——武林盟的李师兄会带着弟子来表演剑术,配合琴音;文庙的老学者也会来,给大家逐字讲解《论语》残页。大家要是愿意帮忙,就请搭把手,咱们一起把文化区抢回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儒心弈世请大家收藏:()儒心弈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好!”民众的欢呼声此起彼伏。卖糖葫芦的小贩撸起袖子,率先冲向琴艺区的广告布,双手抓住布角用力一扯,“哗啦”一声,廉价的云锦布被撕开一道口子;李大爷虽然年纪大,却也没闲着,他拄着拐杖扶住摇晃的古籍展架,不让木架倒下来;几个学生跑去找张师傅要工具,帮忙拆棋艺区的铁皮射灯;柳儿抱着古琴,指挥琴坊的学员把琴桌搬到广场中央,还细心地在琴桌下垫了棉垫,防止刮花桌面。

路智也没闲着。他跟着张师傅一起拆广告布,手指被布上的金线划破了,渗出血来,他随便用布条缠了缠,继续干活。张师傅看着他的手,心疼地说:“路公子,您歇会儿,这点活我们来就行。”路智却摇摇头,笑着说:“张师傅,您忘了?文化不是一个人的事,是大家的事。”

广场上渐渐热闹起来,拆广告布的“哗啦”声、搬木架的“咯吱”声、民众的谈笑声交织在一起,连晨雾都仿佛被这股热气驱散了些。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落在刚拆下来的广告布上,红底金线的“买二赠一”显得格外刺眼,与旁边渐渐成型的文化区形成鲜明对比——楠木琴桌泛着温润的光,浅青色琴布上的梅花纹在阳光下格外清晰;竹篱笆重新搭了起来,里面摆着三张围棋桌,林伯正蹲在地上,用布擦拭桌面上的灰尘;古籍展架旁,几个老学者已经围了过来,正在讨论展架的摆放角度,确保民众能清楚看到里面的残页。

半个时辰刚到,文化区终于恢复了原样。路智站在广场中央,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他刚想宣布活动开始,却听到人群外围传来一阵争执声——

“你凭什么不让我进?我是来参加文化活动的!”一个穿长衫的书生正被绸缎庄的伙计拦着,手里还攥着一张宣传稿,“你们这上面写着‘免费参与’,怎么现在又要让我买布才能进?”

“这是孙会长的意思!”伙计双手叉腰,态度蛮横,“想进文化区,就得买我们绸缎庄的布,最低一尺!不然就别进去凑热闹!”

书生气得脸色发白,指着伙计的鼻子说:“你们这是把文化当噱头!路公子说的免费参与,到你们这儿怎么就变味了?”

周围的民众听到争执,纷纷围了过去。路智也快步走过去,看到伙计手里拿着的广告单,上面赫然写着“凭绸缎庄购物小票,优先进入文化区”。他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走到伙计面前,声音冷得像冰:“谁让你这么做的?”

伙计看到路智,眼神有些发慌,却还是硬着头皮说:“是……是孙会长让的,他说……说不能让白嫖的人占了文化区的位置。”

“胡说!”路智一把夺过伙计手里的广告单,撕得粉碎,“文化区是给所有乡亲开放的,不管买不买布,都能进来参与!你现在就把这些破规矩收了,要是再敢拦着民众,我就请你离开场地!”

伙计被路智的气势吓住,连忙点头,灰溜溜地跑开了。孙富在远处看到这一幕,气得咬牙,却不敢过来——刚才他想上前,被几个民众堵住了去路,只能眼睁睁看着路智解决问题。

书生走到路智面前,拱了拱手:“路公子,多谢你。我叫沈清,是城南书院的教书先生。刚才我不是故意闹事,是担心商家把文化当成赚钱的工具,最后把好好的活动搞变味了。”

路智连忙回礼:“沈先生客气了,您说得对,文化不能当噱头。今天的事是我没考虑周全,以后我会盯紧商家,绝不让他们再搞这种小动作。”

沈清点点头,目光落在古籍展架上,眼睛亮了起来:“路公子,那展架里放的是《论语》残页吗?我研究《论语》多年,能不能给大家讲讲里面的典故?”

“当然可以!”路智大喜过望,“有沈先生帮忙,真是太好了!”

沈清走到古籍展架前,很快就吸引了一群民众。他指着残页上的“仁者爱人”四个字,轻声讲解:“大家看这四个字,是孔子所说,意思是有仁德的人,会爱护他人。当年孔子周游列国,哪怕在陈蔡绝粮,也没放弃这个理念。咱们现在传承文化,传的就是这份仁心……”民众听得入了迷,有的还拿出纸笔,认真记录着。

活动终于正式开始。琴师坐在琴桌前,指尖拨动琴弦,《梅花三弄》的旋律缓缓流淌出来。一开始,琴音还有些生涩,大概是刚才的混乱影响了心情,但很快,琴师就进入了状态——旋律时而清冽如寒梅绽放,时而温柔如春风拂柳,听得民众纷纷驻足,有的靠在竹篱笆上,有的坐在棋桌旁,连呼吸都放轻了。

突然,一阵清脆的剑鸣声响起——李师兄穿着一身劲装,手持长剑,从人群中跃出来,落在琴桌旁。他的长剑随着琴音舞动,剑光闪烁,时而如雄鹰展翅,时而如蝴蝶穿花。琴音激昂时,剑光凌厉;琴音温柔时,剑势放缓。琴音与剑光交织在一起,看得民众目不转睛,纷纷鼓掌叫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儒心弈世请大家收藏:()儒心弈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太好看了!”穿校服的小姑娘拉着妈妈的手,眼睛都看直了,“妈妈,我以后也要学古琴,学剑术!”

“好,等活动结束,妈妈就带你去琴坊报名。”妈妈笑着摸了摸女儿的头,眼里满是欣慰。

棋艺区也热闹起来。林伯与沈清对弈,两人棋艺相当,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民众围在棋桌旁,有的低声讨论,有的认真思考,连卖糖葫芦的小贩都忘了吆喝,专注地看着棋盘。“林伯,您这步弃子太妙了!”一个老棋手忍不住赞叹,“这就是‘弃子取势’吧?”林伯点点头,笑着说:“对,有时候看似丢了子,其实是为了后面的大局。咱们做人做事,也该有这份眼光。”

古籍展架前,老学者们轮流讲解,从《论语》到《琴史》,从南宋的围棋定式到唐代的古琴制作工艺,听得民众连连点头。有个年轻的母亲抱着孩子,指着展架里的琴谱问:“先生,这琴谱上的符号,我家孩子能学吗?”老学者笑着说:“当然能!文化不分年龄,只要愿意学,什么时候都不晚。”

路智穿梭在各个区域,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满是欣慰。他走到琴艺区,看到柳儿正在教那个穿校服的小姑娘认琴谱,小姑娘的手指轻轻碰了碰琴弦,发出清脆的声响,她惊喜地叫起来:“柳儿姐姐,这声音真好听!”柳儿笑着说:“等你学会了,能弹出更好听的声音呢。”

就在这时,路智眼角的余光瞥见广场入口处,有个穿黑衣的人在偷偷观察。那人戴着一顶黑色的毡帽,帽檐压得很低,遮住了大半张脸,身上的黑衣料子很考究,不像普通百姓。更让路智警惕的是,那人手里拿着一个小本子,正在快速记录着什么,偶尔抬头看向文化区的布局,眼神阴鸷。

路智的心猛地一沉——他认出那人身上的黑衣,与上次在粮仓袭击他的蒙面人穿的料子一样,都是王肃府上特有的云锦。看来,王肃并没有放弃,还在暗中盯着这场活动,说不定还会搞出什么小动作。

他悄悄走到李师兄身边,低声说了几句。李师兄点点头,不动声色地朝着入口处走去,几个武林盟的弟子也跟了过去,暗中监视着那个黑衣人。

路智又走到孙富身边,此时孙富正站在角落里,脸色难看地看着热闹的文化区。路智看着他,语气平静地说:“孙会长,今天的活动效果不错,民众的反响很好。我希望以后我们合作,能多注重文化本身,别再搞那些小动作了。”

孙富冷哼一声,却没反驳——他看到文化区的热闹,也看到有民众在文化区体验后,主动去绸缎庄买布,心里的不满少了些。“以后再说吧。”他丢下一句话,转身离开了。

路智看着孙富的背影,又看向入口处的黑衣人,心里清楚,这场活动虽然暂时顺利,但麻烦还没结束。王肃的威胁、孙富的算计,都像暗处的阴影,随时可能袭来。但他并不害怕——他摸了摸怀里的木盒碎片,感受到那熟悉的温热,仿佛林伯在身边陪着他。

阳光渐渐升高,驱散了最后的晨雾,洒在广场上,给琴桌、棋桌、古籍展架镀上了一层金色。民众的笑声、琴音、棋子碰撞的声音、学者的讲解声,交织在一起,像一首温暖的歌。路智站在人群中,看着这一切,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这,才是文化该有的样子。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还会有更多困难,但只要有这些支持文化的人在,只要他还能握住怀里的木盒碎片,就会一直走下去,把文化的火种,传递给更多人。

喜欢儒心弈世请大家收藏:()儒心弈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