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如晦传 > 第106章 彻查太医院

如晦传 第106章 彻查太医院

作者:云杪听风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23 06:26:24 来源:全本小说网

暮春时节,紫禁城的飞絮漫过静澜居的琉璃瓦,落在窗棂上,沾了些许湿意。殿内静得能听见铜壶滴漏的声响,烛火被罩在云母灯罩里,映得沈如晦苍白的面容愈发清瘦。她侧卧在铺着软缎的拔步床上,身下垫着厚厚的绒垫,腰间缠着浸过药汁的帛带,那是“小产”后太医叮嘱的静养之法。

虽说是假孕“小产”,但为了瞒过宫中众人,沈如晦确是实打实受了场罪——太医按规矩开了活血散瘀的方子,药效发作时腹痛如绞,此刻她额角仍沁着细密的冷汗,指尖攥着锦被,指节泛白。

“娘娘,该换药了。”阿檀轻手轻脚地走进来,手中端着一碗褐色的药汤,热气氤氲,带着淡淡的苦涩。她将药碗放在床头的矮几上,又拿起帕子,小心翼翼地擦拭着沈如晦额角的汗。

沈如晦缓缓睁开眼,眼底带着刚睡醒的惺忪,声音轻得像羽毛:“阿檀,外面可有动静?”

“回娘娘,宫中风平浪静。”阿檀一边说着,一边扶起沈如晦,在她背后垫了个软枕,

“只是王爷派来的影卫方才递了话,说黑衣人那边已经招了,供词指向太医院,王爷已令李太医暗中彻查。”

沈如晦眸光一动,苍白的脸上掠过一丝锐光。她抬手,从枕边摸过一方锦盒,打开后,一枚羊脂玉梅花簪静静躺在其中。玉簪触手微凉,摩挲间,仿佛能感受到母亲残留的温度。

“黑衣人供出了谁?”她轻声问道,指尖依旧摩挲着簪头的梅花纹路。

“影卫说,黑衣人招认,是太医院有人暗中给他们提供的迷药,还叮嘱他们若被擒,万万不可提及太医院的人。”阿檀将药碗递到她唇边,

“娘娘,先喝药吧,凉了就失了药效了。”

沈如晦就着阿檀的手,仰头将药汤饮下,苦涩的滋味顺着喉咙滑下,她却面不改色。刚放下药碗,窗外便掠过一道黑影,影卫单膝跪地,声音低沉如石:“淑妃娘娘,李太医那边有了眉目,特来向娘娘禀报。”

“说。”沈如晦靠在软枕上,气息虽弱,语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李太医以核查‘小产’用药为由,彻查了太医院近一个月的药方与药材出入,发现王太医三日前给娘娘开具的安胎方有异常。”影卫垂首道,

“方中多了一味‘破血藤’,此药虽性寒微苦,单独使用不易察觉,却能暗中削弱气血,长期服用,足以导致胎像不稳,最终滑胎。”

“果然是他。”沈如晦冷笑一声,眼底寒意渐浓,

“三日前他来诊脉,只说本宫胎像安稳,让本宫安心静养,却暗中在药里动手脚。若不是本宫早有防备,假孕之事怕是要被他搅成真的祸事。”

阿檀听得心惊肉跳:“这王太医好大的胆子!竟敢在娘娘的药里动手脚,他就不怕被查出来吗?”

“他背后有人撑腰,自然有恃无恐。”沈如晦指尖敲击着矮几,

“皇后虽死,太后仍在,太医院中必定还藏着不少皇后余党。这王太医,怕是太后安插在太医院的眼线,目的就是盯着本宫的‘胎像’,随时准备动手。”

影卫接着说道:“李太医还查到,王太医与已故皇后的娘家有旧,当年沈家出事,王太医曾受皇后娘家所托,给沈夫人诊过脉。据库房账目记载,王太医当年曾领取过‘慢毒草’,与沈夫人当年缠绵病榻的症状吻合。”

“是他!”沈如晦猛地攥紧了玉簪,指节泛白,眼底翻涌着滔天恨意,

“母亲当年便是被这奸人所害,他不仅隐瞒病情,还暗中下毒,让母亲受尽折磨而死!如今又想害本宫,此仇不共戴天!”

她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牵动了腰间的伤,眉头下意识地蹙起。影卫见状,连忙道:“娘娘息怒,保重凤体要紧。李太医已将王太医控制住,正在密室审讯,只是王太医嘴硬,不肯招认,还说李太医污蔑他。”

“污蔑?”沈如晦冷笑,

“让李太医将药方与药材账目摆在他面前,再告诉他,黑衣人已经招供,供出太医院有人与他们勾结。我倒要看看,他还能嘴硬到什么时候。”

“属下这就去转告李太医。”影卫领命,正欲退去,却被沈如晦叫住。

“等等。”沈如晦道,

“告诉李太医,审讯时不必手软,但要留他一口气。我要知道,他背后除了太后,还有没有其他人,太医院中还有多少皇后余党,以及太后与北狄勾结的更多细节。”

“属下遵旨。”影卫躬身退去,身影瞬间消失在夜色中。

殿内再次恢复寂静,阿檀看着沈如晦苍白却坚定的脸庞,忍不住说道:“娘娘,您刚‘小产’,身子还弱,这些事交给王爷和李太医去办就好,您何必这般劳心费神?”

沈如晦看向她,唇边泛起一抹浅淡的笑意,眼底却带着一丝疲惫:“阿檀,我沈家门楣被污,母亲含冤而死,我在冷宫苟活多年,好不容易才有了查明真相的机会,怎能不劳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如晦传请大家收藏:()如晦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她顿了顿,目光落在窗外,仿佛穿透了宫墙,看到了靖王府的方向:“萧珣虽在暗中护我,但他身处王府,许多宫中之事不便亲自插手。太医院是太后的势力范围,我若不亲自盯着,怕是会出纰漏。”

提及萧珣,她的语气柔和了许多。自她“小产”后,萧珣虽不能入宫探望,却每日派人送来补药与密信,密信中除了告知查案进度,更多的是叮嘱她安心静养,勿要操劳。那些遒劲有力的字迹,字里行间的关切,如同暖流,悄悄融化了她心中的寒冰。

正思忖间,阿檀忽然轻声道:“娘娘,王爷派人送来了补汤,说是特意让人熬制的当归黄芪汤,能补气养血,适合您现在喝。”

沈如晦点头,阿檀将保温的瓦罐打开,浓郁的药香与肉香混合在一起,弥漫在殿内。盛出一碗,温度刚刚好,沈如晦喝了两口,便听见殿外传来太监的通报声:“启禀淑妃娘娘,李太医求见,说有要事面禀。”

“让他进来。”沈如晦示意阿檀将碗放下,整理了一下衣襟,虽卧在病榻上,却依旧保持着淑妃的仪态。

李太医躬身走进殿内,神色凝重,行礼道:“臣参见淑妃娘娘,娘娘凤体安康。”

“李太医免礼,”沈如晦道,

“王太医那边,招了吗?”

“回娘娘,王太医招了!”李太医抬眸,眼中带着一丝激愤,

“臣将药方、账目与黑衣人供词摆在他面前,他起初还想抵赖,直到臣提及当年沈夫人的病情,他才慌了神,一五一十地招认了所有罪行!”

“他招了什么?”沈如晦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紧紧盯着李太医。

“王太医招认,他确是皇后安插在太医院的眼线,多年来一直暗中为皇后与太后效力。”李太医沉声道,

“当年沈夫人被陷害入狱,皇后娘家托他给沈夫人诊脉,实则是让他暗中下毒,让沈夫人缠绵病榻,无法为沈家辩解。沈夫人去世后,他又凭借皇后的关系,在太医院站稳脚跟,一直潜伏至今。”

“此次娘娘假孕,太后得知后,便令他暗中动手,务必让娘娘‘小产’,一来可以打击娘娘的势力,二来可以借此栽赃陷害,说娘娘德行有亏,失去陛下的信任。”

沈如晦听得咬牙切齿,指尖死死攥着锦被,几乎要将锦被撕裂。她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眼底已是一片冰冷:“他还招了什么?太后与北狄的勾结,他知道多少?刘宸现在在哪里?”

“王太医说,他只知道皇后与北狄皇子早有私情,刘宸是他们的私生子,一直养在宫外。”李太医道,

“至于太后与北狄的具体谋划,他并不清楚,只知道太后近期频繁与北狄传递消息,似乎在准备什么大事。太医院中,还有张、赵、孙三位太医也是皇后余党,平日里与他互通消息,一同为太后效力。”

“张、赵、孙三位太医……”沈如晦默念着这三个名字,眸光一沉,

“李太医,辛苦你了。此事事关重大,你立刻带人将这三位太医控制起来,严加审讯,务必问出更多有用的信息。王太医那边,也不要放松,继续拷问,或许还能挖出更多线索。”

“臣遵旨!”李太医躬身领命,

“只是太后在宫中根基深厚,若公然抓捕三位太医,怕是会打草惊蛇,引起太后的警觉。”

“不必公然抓捕。”沈如晦道,

“你可借口核查药材、询问病情,将他们分别召入密室,逐个控制。此事需秘密进行,切记不可走漏风声。若有需要,可调动萧珣留在宫中的影卫协助你。”

“臣明白。”李太医拱手道,

“娘娘放心,臣定会办妥此事,绝不辜负娘娘与王爷的信任。”

李太医退去后,沈如晦再次拿起那枚梅花簪,借着烛火,仔细端详着。忽然,她发现簪头的梅花花瓣之间,似乎刻着极小的字迹。她连忙让阿檀取来放大镜,借着烛火仔细查看。

“娘娘,这上面刻着‘太医院,沈记’四个字!”阿檀看清字迹后,惊讶地说道。

“太医院,沈记?”沈如晦喃喃道,心中一动,

“母亲当年曾在太医院任职的父亲身边帮忙,或许这‘沈记’,是母亲留下的标记,指的是太医院中属于沈家的东西,或是认识母亲的旧人。”

阿檀道:“会不会是母亲当年留下的证据,藏在太医院的某个地方?王太医他们一直盯着太医院,或许就是为了阻止有人发现这个秘密。”

“很有可能。”沈如晦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希冀,

“李太医正在彻查太医院,或许可以让他帮忙留意一下,有没有带有‘沈记’标记的东西,或是认识母亲的旧人。”

她正欲让影卫去转告李太医,窗外却再次传来动静,这次进来的,是萧珣身边最得力的影卫统领。

“淑妃娘娘,王爷有令,让属下前来禀报,同时保护娘娘的安全。”影卫统领单膝跪地,

“王爷得知王太医招供,怕太后狗急跳墙,派人来对娘娘不利,特意让属下带了二十名影卫,暗中守在静澜居四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如晦传请大家收藏:()如晦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萧珣倒是细心。”沈如晦心中一暖,唇边泛起一抹浅淡的笑意,

“替我多谢王爷,告诉他,我一切安好,让他不必挂心。另外,烦请你转告李太医,让他在彻查太医院时,留意带有‘沈记’标记的东西,或是认识沈如懿的旧人。”

“属下遵旨。”影卫统领领命道,

“王爷还说,太后那边已经有所察觉,今日下午曾派人去太医院打探消息,被李太医巧妙应付过去。王爷让娘娘务必小心,切勿轻易相信宫中任何人,包括宫女太监。”

“我明白。”沈如晦道,

“太后现在怕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既想保住太医院的余党,又想阻止我们查明真相。她越是着急,就越容易露出马脚。”

影卫统领退去后,阿檀忍不住说道:“王爷对娘娘真是用心,不仅暗中布局查案,还时时刻刻惦记着娘娘的安全,连宫中的风吹草动都了如指掌。”

沈如晦望着窗外,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她苍白的脸上,泛起一层柔和的光晕。她想起萧珣在密信中写的话:“如晦,你安心静养,万事有我。待此案了结,我定护你一世安稳,远离这宫廷纷争。”

指尖抚过信纸残留的墨香,心中那株悄然滋生的情愫,愈发繁茂。昔日那个被世人称作“活死人”的靖王,如今在她眼中,却是最可靠的依靠。他的隐忍、他的谋略、他的深情,都让她不由自主地沉沦。

“他身不由己,却依旧事事为我着想,已是难得。”沈如晦轻声道,眼底带着一丝温柔。

就在这时,殿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小太监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跪倒在地:“淑妃娘娘,不好了!太后宫里的李公公来了,说太后听闻娘娘‘小产’后身体不适,特意派他来探望,还带来了太后亲手熬制的燕窝粥。”

沈如晦眸光一沉,心中冷笑。太后这时候派人来探望,分明是来打探消息的,或许还想趁机动手脚。

“让他进来。”沈如晦整理了一下衣襟,重新靠在软枕上,神色平静无波。

很快,李公公便端着一个食盒走进来,脸上堆着虚伪的笑容:“老奴参见淑妃娘娘,娘娘凤体安康。太后娘娘听闻娘娘‘小产’后身子虚弱,心中十分挂念,特意亲手熬了燕窝粥,让老奴送来给娘娘补补身子。”

“有劳太后挂心,也有劳李公公跑一趟。”沈如晦语气平淡,

“阿檀,接过食盒。”

阿檀上前,正欲接过食盒,却被沈如晦用眼色制止。沈如晦看向李公公,笑道:“李公公,太后娘娘的心意,本宫心领了。只是本宫刚喝了药,怕是吃不下燕窝粥了,不如李公公先将粥留下,等本宫胃口好些了再吃。”

李公公眼中闪过一丝异样,随即笑道:“娘娘说的是,老奴这就把粥留下。太后娘娘还吩咐老奴,问问娘娘身子恢复得如何,太医院的太医诊治得是否尽心。”

“劳太后挂念,本宫身子已无大碍,李太医等人诊治得十分尽心。”沈如晦淡淡道,

“只是本宫刚‘小产’,需要静养,怕是不能留李公公多坐了。阿檀,送李公公出去。”

李公公见状,也不好再多问,只能躬身道:“那老奴就不打扰娘娘静养了,娘娘好生休息,老奴回去给太后娘娘复命。”

李公公走后,阿檀连忙将食盒打开,里面的燕窝粥香气扑鼻,看起来十分诱人。

“娘娘,这燕窝粥怕是有问题,太后怎么会突然这么好心,亲手给娘娘熬粥?”阿檀担忧道。

“自然是没安好心。”沈如晦冷笑,

“取一根银簪来。”

阿檀连忙取来一根银簪,沈如晦将银簪插入燕窝粥中,片刻后取出,银簪尖端竟变成了黑色。

“果然有毒!”阿檀惊得后退一步,

“太后也太狠毒了!竟然想在燕窝粥里下毒,害死娘娘!”

“她是怕我查出更多真相,想要杀人灭口。”沈如晦面色冰冷,

“将这燕窝粥封存起来,留作证据。另外,让人暗中盯着李公公,看看他回去后,太后有什么动静。”

“是,娘娘。”阿檀连忙应道。

处理完燕窝粥的事,沈如晦再次靠在软枕上,神色疲惫却依旧坚定。她知道,太后已经开始狗急跳墙,接下来的日子,只会更加凶险。但她不会退缩,为了沈家的冤屈,为了母亲的在天之灵,为了萧珣的深情与守护,她必须勇往直前。

夜深了,静澜居的烛火依旧明亮。沈如晦拿起萧珣送来的密信,借着烛火,一遍遍读着上面的字迹。信中的关切与牵挂,如同暖流,驱散了她心中的寒意与疲惫。

“萧珣,”她轻声呢喃,眼底带着一丝期盼,

“等此案了结,我们就能远离这宫廷纷争,过安稳的日子了。”

就在这时,影卫再次传来消息:“淑妃娘娘,李太医已经成功控制住张、赵、孙三位太医,正在审讯。另外,李太医在太医院的药材库中,发现了一个带有‘沈记’标记的木盒,里面装着一叠书信,似是沈夫人当年留下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如晦传请大家收藏:()如晦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太好了!”沈如晦心中一喜,苍白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容,

“让李太医立刻将木盒送来,切记小心行事,不可让任何人察觉。”

“属下遵旨。”影卫领命退去。

沈如晦靠在软枕上,心中充满了期待。她知道,木盒中的书信,或许就是彻底扳倒太后与北狄的关键证据,也是为沈家洗刷冤屈的最后一把钥匙。

没过多久,李太医便亲自带着木盒来到静澜居。他将木盒递给沈如晦,躬身道:“娘娘,这木盒藏在药材库最深处的一个暗格里,若不是仔细搜查,根本发现不了。盒上的‘沈记’标记,与娘娘的梅花簪纹路相似,想必是沈夫人当年特意留下的。”

沈如晦颤抖着手,打开木盒。里面果然装着一叠泛黄的书信,还有一枚小小的铜令牌。书信上的字迹娟秀,正是母亲沈如懿的笔迹。

她拿起一封书信,借着烛火仔细阅读。信中详细记载了皇后与北狄皇子的私情,以及他们谋划陷害沈家、扶持刘宸登基的阴谋。原来,当年沈家之所以被诬陷通敌叛国,就是因为沈如懿无意中发现了皇后与北狄的秘密,皇后为了灭口,才联合太后,罗织罪名,将沈家满门抄斩。

铜令牌的正面刻着“北狄暗卫”四字,背面则刻着一个“刘”字,显然是刘宸调动北狄暗卫的信物。

“母亲……”沈如晦读完书信,泪水终于忍不住滑落,滴落在泛黄的信纸上,

“女儿终于找到了证据,终于可以为沈家洗刷冤屈了!”

李太医见状,躬身道:“娘娘节哀。有了这些证据,皇后与北狄的阴谋就能公之于众,沈氏一门的冤屈也能得以昭雪。”

沈如晦擦干眼泪,眼底闪过一丝决绝:“李太医,立刻将这些书信与令牌送去御书房,呈给陛下。另外,将王太医、张太医等人的供词也一并呈上,让陛下看看,太后、皇后是如何勾结外敌、谋害忠良的!”

“臣遵旨!”李太医躬身领命,

“娘娘放心,臣这就去办。相信陛下看到这些证据,定会为沈家做主,严惩太后与北狄的余党。”

李太医退去后,沈如晦靠在软枕上,心中百感交集。多年的隐忍与等待,终于有了结果。沈家的冤屈昭雪,太后与北狄的阴谋即将败露,而她与萧珣,也即将迎来属于他们的安稳日子。

就在这时,窗外传来影卫的声音:“淑妃娘娘,王爷派人送来消息,说陛下已经看过证据,龙颜大怒,已下令将太后打入冷宫,同时命禁军加强京城戒备,捉拿与太后勾结的官员和北狄暗卫。王爷还说,让娘娘安心静养,等他处理完这些事,便会想办法入宫探望娘娘。”

沈如晦闻言,脸上露出了释然的笑容。她知道,这场持续了多年的权谋之争,终于要画上句号了。而她与萧珣之间的感情,也将在这场风雨过后,愈发坚定。

月光透过窗棂,洒在静澜居的地面上,映出一片温柔的光晕。沈如晦拿起那枚梅花簪,放在唇边轻轻一吻,仿佛在与母亲分享这份迟来的正义。

“母亲,你可以安息了。”她轻声道,眼底带着泪光,却充满了希望,

“女儿会带着你的期望,好好活下去,与萧珣一起,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安稳与幸福。”

阿檀看着沈如晦脸上的笑容,也由衷地为她高兴:“娘娘,一切都结束了,您终于可以放下心中的重担,好好休养身体了。”

“是啊,都结束了。”沈如晦靠在软枕上,闭上眼,脸上露出了久违的轻松笑容,

“接下来,只需要安心静养,等待萧珣来接我,远离这宫廷纷争,去过我们想要的日子。”

静澜居的烛火依旧明亮,映照着沈如晦苍白却幸福的脸庞。这场始于冷宫的恩怨情仇,终于在彻查太医院的风暴中,迎来了正义的曙光。而沈如晦与萧珣之间的深情,也在这场权谋与复仇的较量中,愈发坚韧,如同那枚历经风雨却依旧温润的梅花印,永远镌刻在彼此的心上。

喜欢如晦传请大家收藏:()如晦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