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壬祖传 > 第325章 天限一元

壬祖传 第325章 天限一元

作者:恶人甲 分类:玄幻奇幻 更新时间:2025-08-16 02:16:37 来源:全本小说网

“六畜者,猪、牛、羊、马、鸡、狗……”

听完关于六畜的讲解半子也不由点头,其实人族在此之前也是饲养的,当初若是有野兽被活捉,在不缺食物的时候便不会将之立马宰杀,毕竟肉食易腐,哪怕后来有了盐可以进行腌制保存更久,但味道终究不如鲜肉,所以会先养上一段时间。只可惜一则这些东西野性难驯,尤其是那些大型的野兽不仅会逃窜,还偶有伤人,所以活捉回来的都是一直捆绑圈禁着的。到了时间便直接宰杀,自然也没人研究这些东西长时间的饲养繁育。唯一人族大规模养殖的也只有鸡鸭一些禽族。这还是因为当初那些禽族妖类袭击人族,被半子直接打散了灵智,又从血脉上封禁了飞翔之能,再加上这些禽类能够自行觅食下蛋繁衍,也不需要看顾什么,所以才能一直在人族中生存繁衍。

但神农经过研究,竟然自那一众野兽之中找到了这些性子相对温顺利于驯化的,将之饲养繁育的诀窍在人族传播了开来。最重要的是这六畜是可以人族自己用处不大的五谷茎叶为食,饲养它们无需再为它们的食物费神。

半子忍不住感叹道:“这五谷六畜彼此互补,几乎将我族食物问题彻底解决!”

巢道:“不错!神农传下五谷、六畜种植饲养之法,让族人再无需在寒冬为食物而烦忧,更是直接打破了一元之限!”

对于巢口中的一元之限半子是知道了,天地有数,一元者为十二万九千六百。这个数字很奇特,乃天之寿数,所以凡万事万物遇此数而受限。如江河宽广,哪怕是洪荒最大的四条河流江、河、济、淮四水,其最宽阔处也不逾一元之数,最宽不超十二万九千六百里。一旦超过便会水静而淤,淤则化湖。

同样的先天生灵虽然说是没有寿元之限,但那却需要生灵不断修行,否则若只是原地踏步,也几乎很难活过一元之数,不是天人五衰便是遭遇杀劫身死道消。

而人族发展繁衍也有着一元之限,当初人族之所以会进行迁徙,其实就是受到了一元之限的影响。当初祖地人员数量已经达到了十二万多,为了获取足够的食物对周围野兽进行大量捕杀,造成普通野兽族群繁衍速度跟不上,进而因为食物所限影响人族继续繁衍。所以才有了人族八迁。要知道祖地南临黄河,北接华岳,可是非常适合繁衍族群的地方,就是这样的宝地还因为一元之限影响后来迁徙各方的部落自然也无法避免。当初伏羲带领的部落最先壮大起来,却在人口接近十万时就不断不再次进行了分割迁徙。

如今神农将五谷六畜传播开来,使得人族获取食物不再是靠天生地养的捕猎,能够得到多少食物完全是看自己种植多少五谷饲养多少六畜,自然也就不再受限于自然,哪怕部落人口超越一元之数,也能过获取足够生存的食物。

“因为食物这个最大的问题得到解决,使得万民物丰粮足,于是神农又主导开辟易市,使得族人能够用自己剩余之物换取自己需要之物……”随后巢又介绍起开易市。

对于易换之事其实人族早就已经有,当初姞部因为在伏羲带领下,许多东西发展远超其他部族,各部前往学习就兴起过易换之风,伏羲为此还制定了度量衡三器。只不过当时人族最大的问题还是食物,在无法稳定获取足够食物的情况下,这种易换之事在各部学得了姞部各种东西后也就慢慢没落。如今因为神农将食物问题彻底解决,物丰民足之下自然再兴易换之风。

“为了稳固易市发展,神农连同听訞更是将度量衡三器进行改进规范,更促易市兴盛………”

“听訞?”这是半子今日第二次听到这个名字,之前列山就曾提起过,此时无有外人半子自然也无需避讳直接询问。

“听訞是神农之妻,其……”

听着巢的介绍,半子很快便想起来其之前的确有在列山的队伍中见过一女子。当时半子远远看过一眼看出那女子修为不弱,只是当时忙着与列山说话,列山也不曾介绍所以半子也不知道那女子具体身份。不过看其一路上对队伍中各种事项都安排处理的井井有条,颇为熟练的样子,而且队伍中众人反应也都习以为常,有事也都是直接去找那女子,对其似乎颇为敬重,哪怕袁洪在哪女子面前都表现得比在列山面前都郑重。显然这女子身份不低,在部落中积威颇重。如今想来其应该就是列山的妻子听訞了。

“听訞曾随一高人修行,再加上其本身资质不俗,所以修为进境很快,已经不在我等之下……”

说完易市与听訞,随即几人又继续同半子讲起了列山立城郭、衍历法、传医理等功绩。

所谓立城郭因为随着人族五谷、六畜、易市的发展,食物渐渐丰足,打猎反而开始减少,大量人口聚集时常有野兽袭击,导致人员受伤,所以列山便让农闲时的人们在部落周边驻起防护,预防野兽侵袭,最后慢慢发展便成了城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壬祖传请大家收藏:()壬祖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而衍历法其实则完全是为了农耕,在此之前历法并不完备,而种植五谷需要合适时期才可,于是神农定天经地纬,以太阳周期定下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共二十四节以辅农耕。

至于医理则主要是九代以后的后天人族体质下降严重,不仅适合修行的比例减少,时常更会有伤病的一些问题影响寿元,而列山经过研究百草药性,将各种常见能治伤医病的药草传播了开来。

注:华夏历法有两种一曰阴历、一曰农历。很多人不了解慢慢将这两种历法混为一谈,其实这是两种历法。

阴历又叫做太阴历,它是根据月亮圆缺来定的,每月初一必然是朔月,十五必然是满月。因为月亮的圆缺周期是二十九天多,所以阴历一个月只有二十九天和三十天两种。一个月是二十九天还是三十天就要看月圆的时间。俗语云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很多人以为是指十六晚上的月亮,其实并不是,月亮最圆的时候是十六凌晨。

而像现在常用的阳历其实更准确的说其叫洋历,并不是华夏的历法。另外阳历月的本意应该并不是月的意思,因为阳历月和月亮没有任何的关系,只是其时间长度与阴历月相近,所以翻译来的时候成了月的意思。至于其本意是什么有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查资料。

因为月亮的周期和太阳的周期并不是成整数倍,所以最初的太阴历只记月,一月便是一轮,而无法计算太阳运转周期,直到有了农历的配合

农历又叫农耕历,其创造就是为了辅助农事耕种。农历只有二十四个节气,它们将太阳的运转周期完全等分。另外二十四节气其实时间节点而不是时段,因为太阳直射的经纬度是一直处在移动变化的,只有太阳直射在那一个特定纬度的那个瞬间才叫立春、立夏等,它是精确到某一时、某一刻、某一秒的。因为其这一时刻发生在这一日所以这一日才叫立春日、立夏日,其就像零点钟声一样只是节点的作用来区分太阳进入到了那个纬度,天气开始了相对应的变化。

二十四节气每个间隔大概在十五天多一点,所以正常情况下阴历一个月会有两个节气,如若是某个节气时间点在阴历二月十五的深夜,等到下一个节气的时候,其就会处在下一月的初一,因为二月只经历了一个节气变更,本应是三月的月份就成了第二个二月,这一年的阴历年就会有十三个月的长度,多过了一个二月,这便是闰月。正是有了农历辅助,阴历才能得以记年,使得其大致和太阳周期保持大致同等的进度,不会出现这一年的一月还是春天,过几年的一月就成了夏天的情况。

喜欢壬祖传请大家收藏:()壬祖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