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 > 第175章 老兵!

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 第175章 老兵!

作者:水里捞鱼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21 14:58:45 来源:全本小说网

冷兵器时代,在大威力、长射程的火器没有出现之前,海战的主要攻击方式,便是置于船舱两侧的大型强弩与船载士兵手中的弓箭。

除此之外,也就是敌我船只对撞后,相互突袭登船时的短兵相接。

因此,水兵装备与内陆士兵有明显不同。

一般来说,水兵的攻击性武器只会配备长刀与弓箭,陆军步卒惯用的长枪却不在他们的装备之列。

一来,海战作战都是以船只为载具,很少有短兵相接的时候,长枪的作用非常有限。

二来,长枪有约三米来长,即便遇上两船相撞,近身拼杀的时候,受限于狭窄的船只甲板,长枪并不好摆开阵势应敌。

配备普通长刀足矣,大部分时候在海上发生的战斗,都已强弩和弓箭为主。

当然。

在反登陆作战时,长枪的作用也会突显。

但林少裳已经亲口证实,她所说的“济州军”是隶属水师军团,而非陆上守军。

换句话说,他们应该不会配备长枪才对。

此时,林少裳却认出了密室中有“济州军”的装备,且还是长枪,就不免让陈余惊讶。

听到陈余的追问,林少裳神色忽闪,道:“济州你没听说过,那陈州...应该...略有耳闻吧?”

她说着话,似有什么难言之隐般看向陈余的眼色都变了。

陈余回道:“知道。抵达徐州之前,我在镇西军送来的资料中看到过这个地方。中都幽州的三大卫城之一,是吗?”

“是。济州军...便是从陈州换防过去的...”

“什么?”

当林少裳说起“陈州”二字时,其实陈余已有些许预感,但听她亲口证实时,仍不觉震惊:“让一支内陆军团与水师相互换防,这不是找死吗?”

林少裳此言,倒是解释了为何“济州水师”中会出现长枪的原因。

这支水师军团如果是从内陆陈州换防过去的,那手上持有一些长枪,便不见多怪。

内陆军团步卒的常备兵器就是长枪,阵地战时,乃针对敌军骑兵冲锋的中间力量,举足轻重。

但要是换到海上水师,长枪兵几乎就毫无作用。

朝廷各大军团之间相互换防,是常有之事。

为避免某支军团长期驻扎原地,主将树大根深,拥兵自重,割据驻地,大景朝廷每隔一段时间便会要求守军换防,这并不奇怪。

奇怪的是,再怎么换防,也不应该直接用内陆军团直接换编水师!

其中的理由很简单。

直接用陆军兵团去替代沿海水师,就好比让飞行员去驾驶军舰一样,牛头不对马嘴...

海鸭子上岸,可以快速适应环境。

但旱鸭子下海...却等同找死!

内陆步卒擅冲锋、守城,打地面攻坚战,但大部分人深居内陆,并不怎么熟悉水性。

贸然让他们登上战船作战,且不说会晕船而影响战斗力,就说让惯用战刀与长枪的士兵去拉弓射箭,便显勉为其难。

林少裳沉默,望着陈余如鲠在喉之色,想说什么又说不出口的样子,竟似对陈余有种莫名的愧疚。

陈余也看着她,肃然接道:“当时是先帝的意思,还是有什么内情?”

林少裳迟疑着,“是…当时内阁的意思…”

“也就是先帝授意了?内阁以帝君为首,没有先帝的同意,内阁断不可能下达这样的指令。但此举等同让这支军团去送死,先帝当时为何要这么做?”

“朕怎么知道…”

“你怎会不知?事后先帝将济州改名为云州,且留下密旨给你,难道就没说明其中原因?就算没有明说,朝中册录也有记载!毕竟是一支军团覆灭这么大件事,怎会草草了事,不问缘由?”

听此。

林少裳神色巨变,忽然背过身去,刻意躲避陈余的目光,显得有些心虚起来。

“朕真的不知…父皇如此决定自有他不得已的理由,他在密旨中不曾细说。且,当时朕哀于父皇驾崩,也没有心思细看密旨,过后便付之一炬。如何告诉你原因?”

她极力保持镇定的样子,断续接道:“而父皇能在济州军阵亡后,以其主将之名改建云州,就说明…对他们之死心存愧疚…即便当时决策有所失误,那也无可厚非。皇帝也是人,总有犯错的时候…”

“再者,这与你有何关系,何必究根问底?当年事发之时,你我都还没出生,乃是父辈之事,轮不到我们来过问。”

“就算让你知道原因,也无法改变什么,不是吗?这与我们现在面临的处境,并无直接关系。有闲情,你不如想想怎么安全离开这个村子…”

陈余一怔,顿然语塞。

毫无疑问,少帝陛下这么说也对。

将近二十年前的事儿,追溯起来本就不容易,即便知道先帝当时为何要如此换防的原因,济州军已全军覆没,却也无法改变什么。

关键的一点是,这一切似乎都与陈余无关。

顿了顿,陈余目光微转,却道:“陛下说得对,但此事虽无我没有关系,却与我们目前的处境息息相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请大家收藏:()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林少裳侧头,“什么意思?”

陈余沉默,并没有马上回复。

而是再次动手在身旁的那些武器箱子中翻找起来,片刻后,一无所获。

这才复而开口:“刚才陛下说济州军在差不多二十年前已经全部阵亡,且其惯用的兵器也不再铸造,那你手中的这半截长枪怎么来?”

说完,便从林少裳手中接过那半截长枪,仔细观察起来。

长枪的枪头显见斑驳,锋刃上有几道豁口,另有几处生锈后被磨光的痕迹,枪身中段呈现不规则的断裂口。

令陈余深感震惊的是,这杆被击断的长枪…居然是纯铁铸造的。

众所周知的是,古代的长枪大多都是木制的枪身,配备精铁枪头。

如此设计的原因,是为了节省铁矿的用量,同时兼顾长枪的重量与便携性。

全部采用精铁制作的话,对朝廷财政会是一个巨大的压力。同时,枪身太重也不利于步卒机动冲杀。

木制枪身,精铁枪头,理论上已是最合理的设计方案。

只不过木制枪身的弱点也非常明显,一旦被敌方斩断枪身,长枪步卒的战斗力便会大减,无法对敌军骑兵造成威胁。

故而,古代的长枪并非清一色的雷同设计,少部分精锐军团也会配备全精铁制作的长枪。

例如,宫廷禁卫军以及一些重要的边军。

镇西军的三万前锋营就装备了全精铁长枪,淮州军中也有部分。

而陈余手中的这半截长枪居然也是纯铁铸造的,可见当年的“济州军”隶属精锐之列,地位很高,足以和禁卫相提并论。

否则,便没有资格装备如此精良的武器。

林少裳道:“如你所说,这里是私铸工坊的话,出现当年的济州长枪并不奇怪。许是村中工匠仿制的…”

陈余摇头,断然道:“不可能!将近二十年时间过去了,大景的武器装备样式已经更新了好几轮。加上当年先帝下令停止铸造专供济州军的兵器,军器监已经把那些武器图纸销毁,外人根本无法轻易复制。”

“就算这个村子的人有办法弄到当年的武器图纸,那他们私铸这些已经过时的兵器做甚?其次,以这半截长枪上的痕迹与老旧程度来看,并不是近期才铸造的!”

“此外,地窖中再找不到任何同类型的兵器。如果是你私铸,你会只造半截?”

林少裳愕然,“那你说这半截枪怎么来的?别跟我说这杆枪有十多年历史,是从当年济州海战现场留下的…”

“陛下觉得没有可能?”

“绝无可能!当年的主战场是在海上,遗留的武器都已沉入海中。东瀛人抢滩登陆时,曾逼近过济州城,按理说在陆上也会遗留战损的兵器。但当年父皇下旨清扫战场时,早就下令熔毁一切济州军的兵器,不可能留下。”

陈余神色一动,目光微妙道:“陛下刚才不是说先帝密旨已毁,而你已然记不太清了吗?现在却清晰记得先帝曾下令熔掉济州军的兵器,难道是临时记起?”

虽是如此问,但他并没有继续追问,转而接道:“济州军全部阵亡一事,是你从先帝密旨与史册中知道的。实际情况如何,却犹未可知。如果济州军并没有全数死绝,而是有人幸存下来了呢?”

林少裳闻言,脸色瞬间煞白,露出惊恐之色,道:“什么?济州军还有幸存者?”

她极为忌惮的样子,不禁咽了一口唾沫,手心沁出冷汗,也不知为何。

陈余道:“要不然,陛下如何解释这半截长枪的由来?当年有先帝圣旨,负责清扫战场的军团大概率不敢违逆,私藏济州军的兵器。”

“除了济州军自己人之外!”

林少裳大惊,声音稍显干涩道:“你怀疑…救下我们的这些村民,有可能是十几年前海战后幸存下来的济州老兵?”

喜欢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请大家收藏:()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